期刊文献+
共找到28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鲜花椒油和干花椒油麻味物质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赵志峰 祝瑞雪 +4 位作者 高鸿 何强 何学云 谷学权 闫志农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3-36,共4页
对比研究了汉源鲜花椒油和干花椒油中的麻味物质。采用植物油热浸提法制备花椒油,再利用甲醇提取麻味组分,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仪对麻味组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鲜花椒油主要含有的麻味物质为羟基-α-山椒素、羟基-β-山椒素、羟基-γ-... 对比研究了汉源鲜花椒油和干花椒油中的麻味物质。采用植物油热浸提法制备花椒油,再利用甲醇提取麻味组分,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仪对麻味组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鲜花椒油主要含有的麻味物质为羟基-α-山椒素、羟基-β-山椒素、羟基-γ-山椒素、羟基-γ-异山椒素、花椒素、异花椒素和四氢花椒素,而干花椒油除了含有上述7种麻味物质外,还含羟基-ε-山椒素。其中羟基-α-山椒素为2种花椒油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成分,分别为61.31%和45.30%。干花椒油中羟基-β-山椒素和羟基-γ-异山椒素的相对含量要比鲜花椒油高,而羟基-α-山椒素和羟基-γ-山椒素则低于鲜花椒油。研究结果为不同原料所得花椒油的成分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花椒油 干花椒油 麻味物质
下载PDF
花椒油加工副产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吴奇霄 刘福权 +3 位作者 何强 赵志峰 谷学权 幸勇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4-57,共4页
为了实现花椒油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文章研究了红花椒渣与藤椒渣中的营养成分、香味物质与麻味物质的种类、含量和活性物质含量。结果表明,与加工前的花椒相比,红花椒渣与藤椒渣的营养成分除脂肪外均有所下降,香味物质未被检出,麻... 为了实现花椒油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文章研究了红花椒渣与藤椒渣中的营养成分、香味物质与麻味物质的种类、含量和活性物质含量。结果表明,与加工前的花椒相比,红花椒渣与藤椒渣的营养成分除脂肪外均有所下降,香味物质未被检出,麻味物质损失极大,分别损失了99.36%和91.82%。红花椒渣的总酚与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0.15,2.78 mg/g,与加工前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藤椒渣的总酚与总黄酮含量分别为5.95,2.03 mg/g,与加工前相比降低了15.26%和10.17%,但含量仍较高。花椒油加工副产物中剩余的大量多酚与黄酮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文章为花椒渣的高值化利用与花椒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渣 营养成分 风味物质 总酚 总黄酮 高值化利用
下载PDF
利用电子鼻评价花椒调味料对椒麻鸡风味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熊敏 肖岚 +1 位作者 谷学权 唐英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435-438,共4页
采用电子鼻检测4个不同厂家花椒调味料调制的椒麻汁,获得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及判别因子分析(DFA)。结果表明:水溶性花椒汁和油溶性花椒油调制椒麻汁的风味差异大,水溶性花椒汁尚不能达到花椒油所提供的特征风味。即使是感官评价... 采用电子鼻检测4个不同厂家花椒调味料调制的椒麻汁,获得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及判别因子分析(DFA)。结果表明:水溶性花椒汁和油溶性花椒油调制椒麻汁的风味差异大,水溶性花椒汁尚不能达到花椒油所提供的特征风味。即使是感官评价差别不大的不同厂家生产的花椒油,调制出的椒麻汁也存在差异,其中2号椒麻汁样品的特征风味比较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花椒调味料 主成分分析 判别因子分析 椒麻汁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青花椒微波干燥工艺 被引量:12
4
作者 祝瑞雪 高鸿 +2 位作者 赵志峰 闫志农 何学云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1-55,共5页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青花椒微波干燥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干燥温度、微波功率和铺料密度为影响因子,应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建立数学模型,以干燥后的叶绿素含量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微波干燥青花椒的...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青花椒微波干燥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干燥温度、微波功率和铺料密度为影响因子,应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建立数学模型,以干燥后的叶绿素含量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微波干燥青花椒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干燥温度58℃,微波功率778W,铺料密度2.7kg/m2。此条件下,干燥后的青花椒叶绿素含量的预测值为0.5890mg/g,验证实际值为0.6005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花椒 微波干燥 响应面法 优化
下载PDF
花椒油在贮藏过程中麻味强度及麻味物质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希 靳岳 +3 位作者 赵志峰 何强 谷学权 幸勇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27,共5页
为了定量评价花椒油在不同贮藏条件下麻味强度及麻味物质含量的变化,将避光和透光包装的花椒油分别置于4℃和25℃下进行贮藏,3个月后测定其麻味强度及麻味物质含量。采用有机溶剂提取和HPLC法定量分析贮藏前后花椒油中麻味物质含量,同... 为了定量评价花椒油在不同贮藏条件下麻味强度及麻味物质含量的变化,将避光和透光包装的花椒油分别置于4℃和25℃下进行贮藏,3个月后测定其麻味强度及麻味物质含量。采用有机溶剂提取和HPLC法定量分析贮藏前后花椒油中麻味物质含量,同时采用Half-tongue检验测定花椒油在人体中的检测阈值,计算得出稀释倍数来表征花椒麻味强度,并进一步采用唾液分泌实验对麻味强度的定量方法进行修正。结果表明:贮藏3个月后,采用透光包装、25℃常温保藏的花椒油的麻味物质减少了27.60%,麻味强度降低了24.84%,变化最明显;而避光包装、4℃低温保藏的花椒油麻味物质减少了17.3%,麻味强度没有变化。贮藏过程中麻味物质同分异构体之间发生了转化,且温度及光照会加速转化过程。该研究为科学研究花椒油贮藏特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油 麻味强度 麻味物质 检测阈值 唾液分泌实验
下载PDF
基于Half-tongue检验测定花椒麻味强度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靳岳 刘福权 +3 位作者 赵志峰 何强 幸勇 姜洁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0-83,共4页
为了定量评价花椒的麻味强度以及在贮藏过程中麻味强度的变化,首先利用HPLC法测定花椒中麻味物质的含量,同时采用Half-tongue检验对新花椒和陈花椒在人体中的麻味阈值进行测定,并进一步采用基于蛋白质组学分析的唾液分泌实验对麻味强度... 为了定量评价花椒的麻味强度以及在贮藏过程中麻味强度的变化,首先利用HPLC法测定花椒中麻味物质的含量,同时采用Half-tongue检验对新花椒和陈花椒在人体中的麻味阈值进行测定,并进一步采用基于蛋白质组学分析的唾液分泌实验对麻味强度的定量评价方法进行修正。结果表明:贮藏1年后的陈花椒的麻味物质含量为57.32mg/g,比新花椒的91.43mg/g降低了37.3%;而陈花椒的麻味强度为28.45,比新花椒的32.00降低了11.09%,同时唾液分泌实验结果也表明陈花椒的麻味强度明显低于新花椒。研究为科学评价花椒的麻味强度及贮藏特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麻味强度 感觉阈值 唾液分泌 酰胺类物质
下载PDF
汉源产红花椒叶中麻味物质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霄洁 陈槐萱 +4 位作者 谢王俊 高鸿 赵志峰 钟凯 谷学权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4-128,共5页
研究汉源产红花椒叶和果皮中酰胺类物质的成分组成。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实验测得花椒叶中的酰胺类物质有:羟基-α-山椒素(0.034%)、羟基-β-山椒素(0.003%)和羟基-γ-山椒素(0.003... 研究汉源产红花椒叶和果皮中酰胺类物质的成分组成。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实验测得花椒叶中的酰胺类物质有:羟基-α-山椒素(0.034%)、羟基-β-山椒素(0.003%)和羟基-γ-山椒素(0.003%);花椒果皮中的酰胺类物质有:羟基-α-山椒素(2.2%)、羟基-β-山椒素(0.01%)、羟基-γ-山椒素(5.14%)和花椒素(0.043%)。以上结果表明:花椒叶中含有与果皮中类似的麻味物质成分,可以作为新型食品资源和调味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叶 花椒果皮 酰胺类物质 山椒素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花椒油浸提工艺 被引量:9
8
作者 牛欣欣 祝瑞雪 +3 位作者 赵志峰 何学云 谷学权 闫志农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6-91,共6页
以新鲜汉源红花椒为研究对象,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花椒油常温浸提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料液比、研磨速度和浸提时间为影响因子,应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建立数学模型,以花椒油中的羟基-α-山椒素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 以新鲜汉源红花椒为研究对象,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花椒油常温浸提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料液比、研磨速度和浸提时间为影响因子,应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建立数学模型,以花椒油中的羟基-α-山椒素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花椒油中羟基-α-山椒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椒油常温浸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5(g/m L),研磨速度为43 r/min,浸提时间为17 min。在此条件下,制备出的花椒油中羟基-α-山椒素的平均提取率为1.127 461%,理论预测值为1.129 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油 常温浸提 中心组合设计 响应面分析
原文传递
花椒羟基-α-山椒素在紫外照射下的降解动力学及其转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严雅丽 刘福权 +2 位作者 赵志峰 谷学权 幸勇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6-29,共4页
为了研究花椒中典型酰胺类物质羟基-α-山椒素在紫外照射下的变化趋势及转化方向,从花椒油中提取、分离、纯化得到羟基-α-山椒素,对其进行紫外照射处理,利用HPLC法测定不同照射时间各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羟基-α-山椒素在紫外照射下... 为了研究花椒中典型酰胺类物质羟基-α-山椒素在紫外照射下的变化趋势及转化方向,从花椒油中提取、分离、纯化得到羟基-α-山椒素,对其进行紫外照射处理,利用HPLC法测定不同照射时间各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羟基-α-山椒素在紫外照射下迅速减少,8h后减少了95.9%,浓度与时间满足一级反应速率方程C=490.68e^(-0.346 9t),且转化为其同分异构体羟基-ε-山椒素,使羟基-ε-山椒素含量在3h后升高至初始含量的8.56倍,而羟基-β-山椒素在照射过程中持续减少,说明紫外照射对花椒及其制品的麻味有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酰胺类物质 紫外照射 同分异构体转化 动力学模拟
下载PDF
电子鼻在原料花椒验收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肖岚 孙俊秀 +3 位作者 谷学权 熊敏 幸勇 唐英明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4-79,共6页
利用电子鼻分析了不同产区、不同采收时间、不同贮藏时间下干/鲜花椒气味的变化,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了主成分分析(PCA)、判别因子分析(DFA)。结果表明:电子鼻能够判别出不同产区、不同采收时间、不同贮藏时间干/鲜花椒... 利用电子鼻分析了不同产区、不同采收时间、不同贮藏时间下干/鲜花椒气味的变化,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了主成分分析(PCA)、判别因子分析(DFA)。结果表明:电子鼻能够判别出不同产区、不同采收时间、不同贮藏时间干/鲜花椒气味的变化,因此,花椒深加工企业可以利用电子鼻把握人工感官难以识别的香气特征相似性较高的原料花椒的整体信息,评价其质量的真实性、优良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花椒 原料验收 主成分分析 判别因子分析
下载PDF
辣椒籽分离蛋白超滤提取工艺优化及特性表征
11
作者 邓梓萌 侯鹏颉 +6 位作者 刘思迪 崔俊良 刘志勇 尹学东 冷虹薇 廖小军 赵靓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共8页
辣椒籽作为辣椒加工过程中的主要副产物,富含蛋白等营养物质,却未能得到有效利用。基于此,该研究以益都红辣椒籽为原料,采用超滤辅助碱溶酸沉法提取辣椒籽分离蛋白,并与传统碱溶酸沉法提取的辣椒籽分离蛋白的综合提取率、物料投入以及... 辣椒籽作为辣椒加工过程中的主要副产物,富含蛋白等营养物质,却未能得到有效利用。基于此,该研究以益都红辣椒籽为原料,采用超滤辅助碱溶酸沉法提取辣椒籽分离蛋白,并与传统碱溶酸沉法提取的辣椒籽分离蛋白的综合提取率、物料投入以及理化和功能特性进行对比。传统碱溶酸沉工艺提取辣椒籽分离蛋白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40、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180 min、浸提次数1次、碱溶pH 10。为提高蛋白提取量,减少调节pH的酸碱用量,改善分离蛋白的理化特性,采用5 kDa和10 kDa的双级膜超滤技术辅助碱溶酸沉法获得3个超滤组分,包括>10 kDa蛋白、5~10 kDa蛋白和<5 kDa蛋白,蛋白提取量较传统碱溶酸沉法提高5.28%,盐酸用量较传统碱溶酸沉法减少19.48%。相比于传统碱溶酸沉法提取的蛋白,>10 kDa蛋白的溶解度、持水力、乳化稳定性分别显著提高了9.88%、78.66%、22.69%,说明超滤辅助碱溶酸沉法能够获得理化特性更佳的辣椒籽分离蛋白,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辣椒籽分离蛋白提取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籽分离蛋白 碱溶酸沉法 超滤 工艺优化 理化和功能特性
下载PDF
汉源花椒的产业发展现状与开发前景 被引量:7
12
作者 肖岚 谷学权 +4 位作者 孙俊秀 熊敏 唐英明 吕懋国 范文教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6-18,共3页
汉源花椒素有"川味花椒之王"的美称,因其独特的风味和优秀的品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文章综述了汉源花椒的产业发展现状,包括汉源花椒生物学特性、品质特征、产业发展现状以及目前汉源花椒加工应用的研究现状,并对汉源花... 汉源花椒素有"川味花椒之王"的美称,因其独特的风味和优秀的品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文章综述了汉源花椒的产业发展现状,包括汉源花椒生物学特性、品质特征、产业发展现状以及目前汉源花椒加工应用的研究现状,并对汉源花椒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源花椒 品质特征 加工应用 产业发展 开发前景
下载PDF
基于差分脉冲伏安法快速检测花椒油树脂中的麻味物质
13
作者 白春晖 蒋茜 +4 位作者 赵志峰 谷学权 幸勇 莫小燕 何强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2-167,共6页
麻味物质含量是花椒油树脂的重要品质指标,文章基于电化学原理中的差分脉冲伏安法首次建立了一种采用未修饰的丝网印刷电极测定花椒油树脂中麻味物质的快速检测方法,通过优化电化学工作站中的富集时间、电压以及待测液中的甲醇占比、pH... 麻味物质含量是花椒油树脂的重要品质指标,文章基于电化学原理中的差分脉冲伏安法首次建立了一种采用未修饰的丝网印刷电极测定花椒油树脂中麻味物质的快速检测方法,通过优化电化学工作站中的富集时间、电压以及待测液中的甲醇占比、pH值,并以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法为对照构建出了该方法。结果表明,以未修饰的丝网印刷电极检测花椒油树脂中麻味物质的适宜条件:富集时间为120 s,富集电压为0.2 V,甲醇在待测液中占比小于5%,pH值为1,2,3,山椒素的电流值与其浓度在2~50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加标回收率在97.60%~108.40%之间,检出限为0.22 mg/L。经验证,该方法与行业标准GH/T 1290—2020方法具有良好的检测一致性(RSD=4.75%),建立的快速检测方法既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快速的优点,又兼具传统方法的准确性与重复性,因此可以作为花椒及其制品中麻味物质的快速检测方法进行科学研究与企业生产实践,且有望基于该方法开发出便携式麻味物质快速检测仪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山椒素 差分脉冲伏安法(DPV) 丝网印刷电极 紫外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橄榄花椒油抗氧化、抑菌作用及贮藏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肖岚 熊敏 +1 位作者 幸勇 唐英明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1-66,72,共7页
目的:探究掺入不同比例的橄榄油对花椒油的抗氧化、抑菌作用以及贮藏特性的影响,以确定橄榄油的加入比例。方法:检测分析橄榄花椒油的抗氧化组分含量,应用·OH清除力、ABTS^(+)·清除力、DPPH·清除力、总抗氧化力以及还原... 目的:探究掺入不同比例的橄榄油对花椒油的抗氧化、抑菌作用以及贮藏特性的影响,以确定橄榄油的加入比例。方法:检测分析橄榄花椒油的抗氧化组分含量,应用·OH清除力、ABTS^(+)·清除力、DPPH·清除力、总抗氧化力以及还原力评价橄榄花椒油的体外抗氧化作用,应用抑菌圈法测定橄榄花椒油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沙门氏菌(Salmonella)的抑菌效果,采用氧化加速的方法评价橄榄花椒油的贮藏特性。结果:纯橄榄花椒油含有α-生育酚9.51 mg/100 g、角鲨烯2912 mg/kg、谷甾醇1427.56 mg/kg、总黄酮1.96 mg/g、总多酚27.56μg/g,其中,角鲨烯含量极显著高于纯菜籽花椒油(P<0.01),而谷甾醇含量极显著低于纯菜籽花椒油(P<0.01),总黄酮、总多酚含量均高于纯菜籽花椒油(P>0.05),α-生育酚低于纯菜籽花椒油(P>0.05);橄榄花椒油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作用,且随着橄榄油掺入比例的增加抗氧化作用增强,其中,纯橄榄花椒油对·OH的清除力显著优于纯菜籽花椒油(P<0.05)。掺入90%橄榄油的花椒油的抑菌作用最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MIC分别是0.250,0.500,1.000 mg/mL;各橄榄花椒油的酸值与纯菜籽花椒油差异不显著(P>0.05),而纯橄榄花椒油的过氧化值极显著高于纯菜籽花椒油(P<0.01),显著高于掺入20%橄榄油的花椒油(P<0.05)。结论:橄榄花椒油的抗氧化、抑菌作用及贮藏特性与橄榄油掺入比例密切相关,生产企业可从生产成本、产品风味、贮藏特性、抗氧化及抑菌作用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橄榄油掺入比例,该研究结果可为橄榄花椒油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油 菜籽油 花椒油 抗氧化 抑菌 贮藏
下载PDF
基于SPSS的主成分回归分析在麦芽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祥云 《啤酒科技》 2009年第2期21-22,25,共3页
利用SPSS for Windows 13.0软件及其主成分回归分析插件,对麦芽生产过程中影响色度的生产控制点进行主成分回归分析,得到线形回归方程,以求对生产提供帮助。
关键词 SPSS 主成分回归分析 麦芽 色度 线形回归方程
下载PDF
麻味沙拉酱工艺配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肖岚 谷学权 +4 位作者 孙俊秀 熊敏 唐英明 吕懋国 范文教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1-113,共3页
以汉源花椒油为麻味剂,开发麻味特色的沙拉酱。对麻味沙拉酱的原材料预处理、配方、生产工艺、生产过程中的操作要点及质量标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实验结果表明,麻味沙拉酱的较佳配方:鸡蛋黄65g,调和油1090g,柠檬汁60g,食盐25g,白糖... 以汉源花椒油为麻味剂,开发麻味特色的沙拉酱。对麻味沙拉酱的原材料预处理、配方、生产工艺、生产过程中的操作要点及质量标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实验结果表明,麻味沙拉酱的较佳配方:鸡蛋黄65g,调和油1090g,柠檬汁60g,食盐25g,白糖粉20g,花椒油140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味沙拉酱 生产工艺 配方
下载PDF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分析不同植物油浸提的花椒油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4
17
作者 肖岚 幸勇 +1 位作者 唐英明 熊敏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8-144,共7页
通过了解不同植物油浸提的花椒油的挥发性成分(VOCs)特征,获得筛选花椒浸提用植物油的方法。利用气相色谱(GC)和离子迁移谱(IMS)联用技术对不同植物油浸提的花椒油的VOCs进行采集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植物油浸提的花椒油的VOCs差异较大... 通过了解不同植物油浸提的花椒油的挥发性成分(VOCs)特征,获得筛选花椒浸提用植物油的方法。利用气相色谱(GC)和离子迁移谱(IMS)联用技术对不同植物油浸提的花椒油的VOCs进行采集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植物油浸提的花椒油的VOCs差异较大。GC-IMS可有效分离各花椒油中极性相近的VOCs,并筛选出50种离子峰强度变化明显的VOCs;通过二维数据可视化方式可显示各VOCs离子峰的差异;经数据降维处理后构建主成分分析模型,可将不同植物油浸提的花椒油根据浸提用植物油的不同进行聚类。相似度分析表明,与一级压榨菜籽花椒油相似度最高的是一级浸出菜籽花椒油,其次为大豆花椒油。因此,利用GC-IMS技术获取不同植物油浸提的花椒油产生的VOCs组成特征来筛选花椒油生产企业用的植物油原料的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 花椒油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挥发性成分 浸提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花椒叶复合调味膏配方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肖岚 安攀宇 +2 位作者 唐英明 幸勇 熊敏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7-125,共9页
以花椒叶为研究对象,花椒叶复合调味膏的感官评分为指标,花椒叶微粉添加量、花椒精油添加量、黄原胶添加量、变性淀粉添加量和麦芽糊精添加量为因素变量,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各因素对感官评分的影响;基于响应面法分析,对复合调味膏配... 以花椒叶为研究对象,花椒叶复合调味膏的感官评分为指标,花椒叶微粉添加量、花椒精油添加量、黄原胶添加量、变性淀粉添加量和麦芽糊精添加量为因素变量,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各因素对感官评分的影响;基于响应面法分析,对复合调味膏配方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花椒叶复合调味膏的最佳配方为:在白砂糖14%、食盐15%、呈味核苷酸二钠(I+G)2%、香精(鸡肉膏状香精、酵母抽提物、水解植物蛋白粉)10%、适量水的基础上,花椒叶微粉添加量4.94%,黄原胶添加量0.60%,变性淀粉添加量3.91%,花椒精油添加量6.00%,麦芽糊精添加量5.06%时,复合调味膏的感官品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叶微粉 复合调味膏 响应面法 配方优化
下载PDF
橄榄油与菜籽油调和比例对花椒油风味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肖岚 熊敏 +2 位作者 幸勇 唐英明 黄开正 《保鲜与加工》 CAS 2022年第1期82-91,共10页
为了研究橄榄油与菜籽油的调和比例对花椒油挥发性物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利用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GC)和离子迁移谱(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IMS)联用技术对7个花椒油样品(纯橄榄花椒油GL、纯菜籽花椒油AJ、花椒油1-9(菜籽... 为了研究橄榄油与菜籽油的调和比例对花椒油挥发性物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利用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GC)和离子迁移谱(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IMS)联用技术对7个花椒油样品(纯橄榄花椒油GL、纯菜籽花椒油AJ、花椒油1-9(菜籽∶橄榄=1∶9)、花椒油3-7(菜籽∶橄榄=3∶7)、花椒油5-5(菜籽∶橄榄=5∶5)、花椒油6-4(菜籽∶橄榄=6∶4)、花椒油8-2(菜籽∶橄榄=8∶2))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采集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花椒油都有各自的特征峰区域,GL的特征风味物质主要是糠醛、乙酸异丁酯、乙酸乙酯、3-甲基丁醛、正已醇,AJ的特征风味物质有二烯丙基二硫化物、柠檬烯、正戊醇、丙酸、E,E-2,4-庚二烯醛、乙酸-3-甲基丁酯、羟基丙酮、2-庚酮等;根据指纹图谱及主成分分析发现,与GL风味最为接近的是花椒油1-9,与AJ风味最为接近的是花椒油8-2;GL中角鲨烯含量为2 912.11 mg/kg,花椒油3-7、5-5、6-4、8-2中角鲨烯含量均极显著低于GL(P<0.01);GL中甾醇含量为1 427.56 mg/kg,花椒油5-5、6-4、8-2中甾醇含量均显著高于GL(P<0.05);6个橄榄花椒油样品中的α-生育酚含量均无显著差异。可见,花椒油中的挥发性物质、营养成分与菜籽油-橄榄油的调和比例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可为菜籽-橄榄花椒调和油的调和比例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油 菜籽油 花椒油 风味 营养成分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色谱
下载PDF
硅藻土与板框过滤 被引量:2
20
作者 冯东方 张尧 王永 《啤酒科技》 2004年第9期56-58,共3页
目前世界上使用的助滤剂中,硅藻土占75%~80%,我国啤酒的第一级过滤大多采用硅藻土过滤.它的特点是能有效除去液体中1微米甚至0.1微米的微粒或微生物.硅藻土制品具有较好的过滤性能与吸附性能,是近代啤酒工业用得最广泛的一种助滤剂.而... 目前世界上使用的助滤剂中,硅藻土占75%~80%,我国啤酒的第一级过滤大多采用硅藻土过滤.它的特点是能有效除去液体中1微米甚至0.1微米的微粒或微生物.硅藻土制品具有较好的过滤性能与吸附性能,是近代啤酒工业用得最广泛的一种助滤剂.而板框过滤机由于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容易控制浊度,废硅藻土排放用水较少等优点在国内啤酒过滤中被广泛应用.本文将对硅藻土的性质、加工等并结合我公司板框过滤机使用硅藻土助滤剂的具体情况进行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滤剂 硅藻土 板框过滤 啤酒 使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