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出血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董丹亚 陈叶莲 张文文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1-352,共2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在流行性出血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流行性出血热患者41例,随机分为干预组(22例)和对照组(19例)。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结果两组病例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在流行性出血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流行性出血热患者41例,随机分为干预组(22例)和对照组(19例)。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结果两组病例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焦虑自评量表(SAS)平均得分及护理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可缩短住院时间、较少并发症、改善焦虑状况、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个性化护理 干预
原文传递
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28
2
作者 励灵玉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6,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方法在改善内科住院患者睡眠障碍中的作用。方法将325例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65例和对照组1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结果经过积...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方法在改善内科住院患者睡眠障碍中的作用。方法将325例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65例和对照组1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结果经过积极的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睡眠质量、睡眠紊乱及日间功能等项目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干预前水平,亦低于对照组干预后水平。另外,对2组患者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发现,干预组的住院时间(13.2±4.5)d,较对照组(20.6±5.2)d明显缩短。结论通过实施心理干预、行为干预、治疗干预及饮食干预等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内科住院患者的睡眠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 睡眠障碍 护理
原文传递
中医路径化护理管理措施在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叶亚月 徐娜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3期331-334,共4页
目的分析中医路径化护理管理措施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试验组46例,给予中医路径化护理管理措施干预,对照组46例,给予... 目的分析中医路径化护理管理措施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试验组46例,给予中医路径化护理管理措施干预,对照组46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护理后血压、血糖、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变化情况,记录2组患者护理后糖尿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满意度,并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血糖、血压均有下降,试验组[(6.1±2.1)mmol/L、(92±13)mm Hg]低于对照组[(7.6±2.4)mmol/L、(98±12)mm Hg),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均有所降低,但是试验组[(6.4±2.0)mmol/L、(1.02±0.23)mmol/L]低于对照组[(8.3±1.9)mmol/L、(2.12±0.45)mmol/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2组患者护理后的糖尿病认知、运动功能锻炼、血糖监测方法、自我管理能力、调节能力、胰岛素使用方法、糖尿病认知以及合理饮食知识评分进行对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1%,对照组满意率为72%,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路径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血糖,降低患者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提高患者对糖尿病健康知识掌握和满意度,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中医路径化护理管理措施 肥胖症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3例 被引量:14
4
作者 谢静 《中国药业》 CAS 2013年第5期125-126,共2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外科术后住院患者86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及护理,未预防性使用任何药物;治疗组在此...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外科术后住院患者86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及护理,未预防性使用任何药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预防性治疗,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术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组发生1例(2.32%)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7例(16.28%)(χ2=4.962,P<0.05)。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综合护理,能够有效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
下载PDF
循证护理用于肺心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叶亚月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2年第2期311-312,共2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肺心病患者发生率逐年增高,其临床护理也逐渐引起临床的广泛重视。本研究通过对我院肺心病患者临床护理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拟探讨肺心病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肺心病患者 循证护理 临床护理 人口老龄化 护理效果 发生率
原文传递
应用系统化护理干预淋菌性前列腺炎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状况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黄建美 杨后猛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3-74,共2页
淋菌性前列腺炎是继发于淋菌性尿道炎之后[1],由尿道淋球菌上行感染所致,多见于青壮年。淋病是目前报道在我国乃至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性传播疾病[2],常因治疗不及时、不规范或感染耐药菌株,并发淋菌性前列腺炎。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201... 淋菌性前列腺炎是继发于淋菌性尿道炎之后[1],由尿道淋球菌上行感染所致,多见于青壮年。淋病是目前报道在我国乃至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性传播疾病[2],常因治疗不及时、不规范或感染耐药菌株,并发淋菌性前列腺炎。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117例淋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年龄23~47岁,平均(28.3±4.1)岁。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菌性前列腺炎 系统化护理 生活质量状况 性传播疾病 淋球菌 耐药菌 临床疗效 上行感染 淋菌性尿道炎 临床症状
原文传递
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满意度分析
7
作者 杨素珍 《中国医院统计》 2015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中的应用及体会。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4年8月于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中西医结合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中西医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中的应用及体会。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4年8月于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中西医结合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中西医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西医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中西医结合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恢复肠鸣音时间、开始进食时间、排尿时间明显较短(P<0.001);VAS评分明显较低,疼痛时间明显缩短(P<0.001)。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满意率为98.0%,高于对照组(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1,P=0.027);中西医结合组患者很满意率较高、不满意率较低(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效果佳,患者满意度高,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胃肠道 中西医结合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