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穿刺三叉神经节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8
1
作者 田德民 高晓明 +4 位作者 杨磊 王晓明 段斌斌 张健来 鞠衍馨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2年第1期52-57,共6页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三叉神经节注射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威海市立医院疼痛科收治的头面部三叉神经PHN患者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53~82岁,病史1~13个月。局部麻...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三叉神经节注射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威海市立医院疼痛科收治的头面部三叉神经PHN患者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53~82岁,病史1~13个月。局部麻醉下经皮穿刺至三叉神经节,分别于三叉神经节及卵圆孔单次注射血小板富集度(5.7±1.1)倍的PRP各0.5 ml。观察并记录治疗前、治疗后1、7、15、30及90 d时患者数字等级评分(NRS)评分及无痛、轻、中及重度疼痛患者例数;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1例患者均顺利穿刺成功并完成治疗。治疗后1、7、15、30及90 d时患者NRS评分分别为[4.0(2.0)、3.0(1.5)、2.0(2.0)、1.0(1.0)和0(2.5)]分,均较治疗前的7.0(2.0)分显著降低(P均<0.05)。治疗后90 d时,仅有2例中度疼痛患者、没有重度疼痛患者,均较治疗前的6例中度疼痛和15例重度疼痛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例患者出现治疗侧下颌区疼痛,1周内消失,未见其它并发症。结论PRP三叉神经节注射治疗三叉神经PHN是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节 富含血小板的血浆 三叉神经 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
原文传递
三叉神经痛合并心房扑动并双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球囊压迫术中保护性临时起搏: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
作者 田德民 谭延芹 +3 位作者 王晓明 张健来 段斌斌 鞠衍馨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06-110,共5页
本文报道1例三叉神经痛(TN)行球囊压迫术治疗的患者,其心电图示心房扑动合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及左前分支阻滞,球囊压迫术前置入心脏临时起搏器,术中血液动力学稳定,保障了患者治疗安全。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束支传导阻滞 心脏起搏 经皮球囊压迫
原文传递
三叉神经痛患者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后并发咀嚼肌萎缩:1例报道
3
作者 田德民 于建波 鞠衍馨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89-294,共6页
本文报道1例三叉神经痛(TN)行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PBC)治疗的患者,术后疼痛消失。术后18个月出现治疗侧颧骨下凹陷,张口、对齿及咬合功能无明显异常。咀嚼肌萎缩是PBC较少见的并发症,三叉神经运动支神经源性损伤以及废用性肌萎缩是其主... 本文报道1例三叉神经痛(TN)行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PBC)治疗的患者,术后疼痛消失。术后18个月出现治疗侧颧骨下凹陷,张口、对齿及咬合功能无明显异常。咀嚼肌萎缩是PBC较少见的并发症,三叉神经运动支神经源性损伤以及废用性肌萎缩是其主要致病原因,咀嚼肌功能锻炼及针刺、电针等物理治疗有助于促进患者咀嚼肌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经皮球囊压迫 萎缩 咀嚼肌
原文传递
鞘内输注系统植入术建立脑膜转移癌患者鞘内化学治疗通路的可行性
4
作者 杨磊 刘潇莲 +1 位作者 田德民 鞠衍馨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3年第4期581-586,共6页
目的探讨脑膜转移癌患者行经腰椎穿刺鞘内输注系统植入术(IDDS)建立鞘内化学治疗(化疗)通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威海市立医院疼痛科收治的12例因脑膜转移癌拟行鞘内化疗患者,男4例,女8例,年龄42~68岁,所有患... 目的探讨脑膜转移癌患者行经腰椎穿刺鞘内输注系统植入术(IDDS)建立鞘内化学治疗(化疗)通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威海市立医院疼痛科收治的12例因脑膜转移癌拟行鞘内化疗患者,男4例,女8例,年龄42~68岁,所有患者均行IDDS术,术后经鞘内输注通路注射培美曲塞二钠行鞘内化疗。收集鞘内化疗后患者疼痛数字等级评分(NRS)及颈项强直、恶心呕吐、四肢无力及嗜睡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记录患者生存时间及手术和化疗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2例脑膜转移癌患者均顺利完成了IDDS术,并经此通路行鞘内化疗。鞘内化疗后,患者NRS评分较化疗前显著降低[(2.5±0.6)分比(7.1±0.7)分,t=15.94,P<0.001];颈项强直、恶心呕吐、四肢无力及嗜睡等临床症状较化疗前有效改善;患者鞘内化疗后中位生存期105 d(95%CI∶84.6~125.4)。所有患者均未见出血、血肿、感染及脑脊液漏等手术相关并发症。鞘内化疗后,2例患者出现"癫痫样抽搐",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经腰椎穿刺鞘内输注系统植入术可为脑膜转移癌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鞘内化疗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注泵 植入型 蛛网膜下腔 化学治疗 鞘内 脑膜转移癌
原文传递
三叉神经痛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后并发急性脑梗死:1例报道与文献复习
5
作者 田德民 王晓明 +2 位作者 段斌斌 杨磊 鞠衍馨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3年第6期983-988,共6页
本文报道1例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三叉神经痛患者,球囊压迫术后出现罕见并发症急性脑梗死,经镇痛、镇静降低氧耗及呼吸机辅助呼吸改善氧合等治疗后,恢复良好。对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三叉神经痛患者行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手术,应充... 本文报道1例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三叉神经痛患者,球囊压迫术后出现罕见并发症急性脑梗死,经镇痛、镇静降低氧耗及呼吸机辅助呼吸改善氧合等治疗后,恢复良好。对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三叉神经痛患者行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手术,应充分重视围术期管理,确保患者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脑梗死 经皮球囊压迫术
原文传递
三叉神经痛合并青光眼患者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中出现严重三叉神经-心脏反射:1例报道与文献复习
6
作者 田德民 杨磊 +4 位作者 张健来 段斌斌 高晓明 王晓明 鞠衍馨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3年第1期116-121,共6页
三叉神经-心脏反射是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术中常见并发症, 术前或术中应用阿托品可有效预防心动过缓和心脏停搏的发生。本文报道1例阿托品使用禁忌的三叉神经痛合并青光眼患者, 球囊压迫术中出现严重、频发心动过缓。采用... 三叉神经-心脏反射是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术中常见并发症, 术前或术中应用阿托品可有效预防心动过缓和心脏停搏的发生。本文报道1例阿托品使用禁忌的三叉神经痛合并青光眼患者, 球囊压迫术中出现严重、频发心动过缓。采用小剂量、间断、缓慢增加球囊容量压迫三叉神经节, 安全、顺利地完成手术。术毕患者疼痛消失, 未见严重并发症, 术后随访6个月疼痛未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青光眼 经皮球囊压迫 三叉神经心脏反射
原文传递
高龄患者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发生皮下气肿1例
7
作者 鞠衍馨 刘世金 +1 位作者 田德民 刘志武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3年第2期137-138,共2页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腹腔镜术中出现皮下气肿的监测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七○医院收治的1例92岁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术中发生广泛皮下气肿,给予降低气腹压力,在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下继...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腹腔镜术中出现皮下气肿的监测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七○医院收治的1例92岁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术中发生广泛皮下气肿,给予降低气腹压力,在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下继续手术治疗,解除气腹后适度增加通气量。患者术后麻醉苏醒,恢复良好。结论对于高龄患者腹腔镜术中发生的皮下气肿,应适度降低气腹压力,在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的前提下继续手术治疗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气肿 腹腔镜 直肠切除术 麻醉 老年人 高碳酸血症
原文传递
充气帐篷手术室的建立及手术防寒措施 被引量:2
8
作者 罗晓蕾 王伟 张海燕 《医疗装备》 2021年第17期129-130,共2页
该研究主要介绍充气帐篷手术室的建立,总结帐篷展开、器械消毒、整理等内容,同时对手术防寒措施进行归纳,以保证医师和伤员的体温稳定,进而提高救治质量和效率,增强卫勤保障效能,为寒区应急救援手术展开及救治积累经验。
关键词 充气帐篷 手术室 防寒措施
下载PDF
体温控制的一体化护理在肝移植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罗晓蕾 姜辛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0年第2期129-130,共2页
目的探讨体温控制的一体化护理在肝移植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本院2015年-2018年进行肝移植手术的80例患者实施一体化体温护理,监测其体温变化。结果肝移植围手术期患者体温变化得到较好的控制,均未发生低体温。结论通过一体... 目的探讨体温控制的一体化护理在肝移植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本院2015年-2018年进行肝移植手术的80例患者实施一体化体温护理,监测其体温变化。结果肝移植围手术期患者体温变化得到较好的控制,均未发生低体温。结论通过一体化的体温护理,在肝移植手术中患者的体温得到了理想的控制,有利于患者围手术期生命体征的稳定,有利于手术成功和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手术 体温控制 一体化护理
下载PDF
终末期肝疾病模型评分对肝移植患者预后影响及氧供在其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潘志豪 刘志武 +2 位作者 郝裕霞 王波 岳玮婷 《山西医药杂志》 2023年第19期1460-1464,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终末期肝疾病模型(MELD)分级肝移植患者术中氧代谢的变化和预后,以探讨机体氧代谢对不同MELD分级肝移植患者预后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受非静脉-静脉转流原位肝移植患者97例,男性78例,女性19例;年龄37~64岁,体质量50~8... 目的观察不同终末期肝疾病模型(MELD)分级肝移植患者术中氧代谢的变化和预后,以探讨机体氧代谢对不同MELD分级肝移植患者预后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受非静脉-静脉转流原位肝移植患者97例,男性78例,女性19例;年龄37~64岁,体质量50~87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Ⅲ或Ⅳ级。按照MELD评分法分为A组(A级38例,MELD≤9分),B组(B级30例,MELD10~19分),C组(C级29例,MELD≥20分)。所有患者采用相同的血流动力学管理模式,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后行桡动脉穿刺置管和经右侧颈内静脉置入Swan-Ganz导管,监测动脉血压(ABP)、脉搏氧饱和度(SpO_(2))、中心静脉压(CVP)、连续心输出量(CCO)、心脏指数(CI)、血温(BT)。于麻醉后手术前(T1)、无肝期前10min(T2)、无肝期30min(T3)、新肝期30min(T4)及术毕(T5)采集桡动脉血和肺动脉的混合静脉血做血气分析。记录以上各时点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_(2)),计算氧供、氧耗及氧摄取率(ERO_(2))。预后指标观察:术后住院天数,重症监护病房(ICU)留住时间;使用健康检查简表(SF)-36问卷调查肝移植患者生存质量;计算1年、3年及5年生存率。结果与麻醉后手术前比较,A组、B组和C组在无肝期氧供和氧耗均明显下降(P<0.05),各组间比较依次均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天数和ICU留住时间比较A、B、C组依次递增,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生活质量和存活率比较A组高于C组(P<0.05),而术后3~5年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LD分型可作为预测肝移植患者早期预后的可靠指标,评分高预示着较大的风险;术中氧供水平对肝移植患者早期预后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氧代谢 预后 终末期肝疾病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