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穿孔素、颗粒酶、颗粒溶素在银屑病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陈燕 周晔 +2 位作者 邓安梅 仲人前 陈孙孝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614-618,共5页
目的探讨穿孔素(PF)、颗粒酶B(GrB)、颗粒溶素(GNLY)在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0例银屑病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全血,分离出单个核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PF、GrB和GNLY的mRNA的表达,并采... 目的探讨穿孔素(PF)、颗粒酶B(GrB)、颗粒溶素(GNLY)在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0例银屑病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全血,分离出单个核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PF、GrB和GNLY的mRNA的表达,并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GrB、GNLY及PF的蛋白表达,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患者及体检者血清中IL-4、IL-6、TNF-α及IFN-γ的水平。并分析PF、GrB和GNLY的蛋白表达水平与IL-4、IL-6、TNF-α及IFN-γ的相关性。结果银屑病患者与健康体检者比较后,患者PBMC中GNLY、PF蛋白含量和mRNA均明显降低(P<0.01),而GrB无显著变化(P>0.05);IL-4水平显著下降(P<0.05),IL-6、TNF-α和IFN-γ显著升高(P<0.05)。PF和GNLY的蛋白表达水平与IL-6、TNF-α和IFN-γ成负相关,而与IL-4的水平成正相关,与GrB不相关。结论银屑病患者PF和GNLY的蛋白及mRNA表达与IL-4、IL-6、TNF-α和IFN-γ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可能在银屑病的发病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孔素 颗粒酶 颗粒溶素 银屑病患者 蛋白表达水平 临床意义 TNF-α 健康体检者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IL-6 检测 mRNA表达 双抗体夹心 免疫印迹法 ELISA方法 荧光定量 发病过程 蛋白含量 正相关 负相关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2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晓 仲人前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798-800,共3页
为进一步认识白细胞介素-22与炎症性肠病之间的关系。本文综述了白细胞介素-22的结构及其受体、来源和靶点,同时讨论了白细胞介素-22在炎症性肠病的免疫调节作用。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2 白细胞介素-22受体 炎症性肠病 辅助性T细胞
下载PDF
QLFATINSTL(93-102aa)是隐球菌抗原MP98 CTL优势表位 被引量:1
3
作者 谷明莉 邓安梅 +5 位作者 周晔 陈燕 陈波 仲人前 温海 陈孙孝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鉴定隐球菌抗原MP98中的HLA-A*0201限制性CD8+CTL表位。方法应用数据库SYFPEITHI预测隐球菌MP98中可能存在的HLA-A*0201限制性CD8+CTL表位,经流式细胞术分析各抗原肽与HLA-A*0201的亲合力,经时间分辨荧光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 目的鉴定隐球菌抗原MP98中的HLA-A*0201限制性CD8+CTL表位。方法应用数据库SYFPEITHI预测隐球菌MP98中可能存在的HLA-A*0201限制性CD8+CTL表位,经流式细胞术分析各抗原肽与HLA-A*0201的亲合力,经时间分辨荧光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对各抗原肽产生的增殖反应,经细胞毒性实验研究各抗原肽诱导的特异性T细胞的细胞毒杀伤活性,逐步鉴定MP98的HLA-A*0201限制性CD8+CTL表位。结果位于MP98氨基酸序列肽3(93-102aa)与HLA-A*0201分子具有较高的亲合力,并都能刺激HLA-A*0201阳性个体PBMC增殖,并诱导产生具有特异性杀伤活性的CTL。结论肽3 QLFATINSTL(93-102aa)是抗原MP98上HLA-A*0201限制性CD8+CTL的优势表位,可作为隐球菌疫苗设计的候选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球菌 细胞毒性T细胞 抗原表位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抗原M2蛋白的发酵与纯化 被引量:1
4
作者 蒋廷旺 吴传勇 +3 位作者 熊怀民 龚燕萍 崔映红 仲人前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1182-1184,共3页
目的利用补料分批培养技术大量发酵含有重组质粒pET-28/BPO的DH5-α大肠埃希菌,获得高效表达的M2蛋白,为诊断试剂盒的研发及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发病机制研究作准备。方法发酵过程中,溶氧控制在30%以上,温度37℃,基础培养基培养2.5 ... 目的利用补料分批培养技术大量发酵含有重组质粒pET-28/BPO的DH5-α大肠埃希菌,获得高效表达的M2蛋白,为诊断试剂盒的研发及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发病机制研究作准备。方法发酵过程中,溶氧控制在30%以上,温度37℃,基础培养基培养2.5 h后补加甘油作为碳源的补料,4 h后加入IPTG至终浓度1 mmol/L继续培养,诱导表达6 h,收集菌体,溶解后按每克细菌加8μl 50 mmol/L蛋白酶抑制剂PMSF,破菌后用安玛西亚金属螯和层析系统纯化目的蛋白。结果发酵液最终菌体密度约15 g/L,OD600约8.0。表达的蛋白在上清中约占40%~50%,包涵体约占50%~60%,纯化得到的蛋白浓度约0.6 g/L。结论分批补料并以甘油作为碳源,以IPTG为诱导剂,可在大肠埃希菌中获得高效表达的M2蛋白。为后期深入研究PBC发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分批补料 肝硬化 M2蛋白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检测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sTRAIL的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燕 周晔 +1 位作者 仲人前 邓安梅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555-557,共3页
目的探讨PBC患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sTRAIL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来检测60例PBC患者血清中的sTRAIL,并以60例自身免疫病患者(4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2例强直性脊柱炎)、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ALP、... 目的探讨PBC患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sTRAIL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来检测60例PBC患者血清中的sTRAIL,并以60例自身免疫病患者(4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2例强直性脊柱炎)、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ALP、GGT、IgM与sTRAIL的相关性。结果 PBC患者血清中的sTRAIL的浓度显著低于健康体检者(P<0.05),并根据临床不同分期检测后发现,PBC患者血清中sTRAILⅢ期、Ⅳ期低于Ⅰ期、Ⅱ期结果(P<0.05),表明血清中sTRAIL在PBC患者中的检测有一定的显著意义,并与病情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并且sTRAIL与ALP、GGT、IgM均呈负相关(r=-0.4335,P<0.01、r=-0.6502,P<0.01、r=-0.5610,P<0.01)。结论 PBC患者血清中的sTRAIL浓度变化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病程呈一定的相关性,对于临床观察病情的发展,指导临床医生的诊断提供一些辅助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肝硬化患者 分期检测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 STRAIL 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 患者血清 健康体检者 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性关节炎 双抗体夹心法 强直性脊柱炎 临床医生 自身免疫病 浓度变化 临床观察 结果 病情程度 负相关 对照组
下载PDF
代谢组学在结直肠癌肿瘤标志物发现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杨阳 王志鹏 +4 位作者 高守红 张凤 李明明 仲人前 陈万生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15-926,共12页
代谢组学用于各种癌症的早期诊断和个性化治疗,具有巨大潜力。科研工作者主要运用色谱-质谱联用、毛细管电泳-质谱以及核磁共振等代谢组学技术,在结直肠癌患者的细胞或组织匀浆液、血液、体液以及排泄物中发现小分子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 代谢组学用于各种癌症的早期诊断和个性化治疗,具有巨大潜力。科研工作者主要运用色谱-质谱联用、毛细管电泳-质谱以及核磁共振等代谢组学技术,在结直肠癌患者的细胞或组织匀浆液、血液、体液以及排泄物中发现小分子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及变化规律,其中一些代谢物可能成为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严重程度评估、过程预测等的肿瘤标志物。本文综述了基于代谢组学进行结直肠癌肿瘤标志物研究的进展,为结直肠癌肿瘤标志物进一步的寻找、发现、确证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肿瘤标志物 代谢组学 研究技术 色谱 毛细管电泳 质谱 核磁共振
原文传递
186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UGT1A1~*6、UGT1A1~*28基因多态性的检测和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杨阳 龚晓斌 +5 位作者 柳珂 侯幸赟 黄立峰 仲人前 张凤 陈万生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77-1083,共7页
目的:检测和分析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UGT1A1*6、UGT1A1*28基因多态性。方法:收集186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标本,采用焦磷酸测序方法对UGT1A1*6、UGT1A1*28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对基因多态性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6例消化系... 目的:检测和分析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UGT1A1*6、UGT1A1*28基因多态性。方法:收集186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标本,采用焦磷酸测序方法对UGT1A1*6、UGT1A1*28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对基因多态性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6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样本具有群体代表性。UGT1A1*6基因多态性为野生型G/G占比63.4%、杂合型G/A占比32.8%、突变纯合型AA占比3.8%;UGT1A1*28基因多态性为野生型TA6/TA6占比75.8%、杂合型TA6/TA7占比21.5%、突变纯合型TA7/TA7占比2.7%;UGT1A1*6和*28基因多态性为野生型G/G且TA6/TA6占比48.9%,单点变异型G/G且TA6/TA7占比12.4%、G/A且TA6/TA6占比23.1%,双点变异型G/G且TA7/TA7占比2.2%、G/A且TA6/TA7占比9.1%、A/A且TA6/TA6占比3.8%,三点变异型G/A且TA7/TA7占比0.5%。患者UGT1A1*6与UGT1A1*28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个不同年龄段患者之间,胃癌、结直肠癌、其他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之间的UGT1A1*28、UGT1A1*6和*28基因型分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应用伊立替康时,应联合检测UGT1A1*6和UGT1A1*28基因多态性,同时密切关注患者的肿瘤类型以及年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基转移酶 UGT1A1*6 UGT1A1*28 基因多态性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原文传递
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测定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咏梅 吴宗贵 +4 位作者 黄佐 陈金明 殷仁富 朱烨 仲人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 :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 (UA)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比较不稳定性心绞痛组 (UA组 ,n =5 0 )、稳定性心绞痛组 (SA组 ,n =3 0 )和对照组 (n =3 0 )心绞痛发作 2 4小时... 目的 :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 (UA)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比较不稳定性心绞痛组 (UA组 ,n =5 0 )、稳定性心绞痛组 (SA组 ,n =3 0 )和对照组 (n =3 0 )心绞痛发作 2 4小时内及治疗 2周后血清HGF水平 ,其中UA组又根据冠状动脉 (冠脉 )造影时冠脉对硝酸甘油的反应分为有固定狭窄患者与无固定狭窄患者两部分。结果 :UA组入院 2 4小时内血清HGF水平比对照组和SA组均高 [( 1674 5 4± 14 5 0 0 3 ) pg/ml对 ( 64 8 90±115 2 0 )pg/ml和 ( 72 8 5 3± 2 88 14 ) pg/ml] ,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 ,而且血清HGF水平与UA分型有关 ,UA组无固定狭窄患者血清HGF水平显著低于有固定狭窄患者 [( 848 44± 14 6 49)对 pg/ml( 185 5 88± 15 44 0 7)pg/ml,P <0 0 1]。UA组发病 2周后血清HGF水平由 ( 1674 5 4± 14 5 0 0 3 ) pg/ml下降至 ( 880 71± 2 0 1 75 ) pg/ml(P <0 0 1) ;其中UA组在 3个月内发生冠脉事件的 5例患者 2周后的血清HGF水平平均为 ( 15 46 80± 93 2 12 ) pg/ml,明显高于UA组患者的平均水平 ( 880 71± 2 0 1 75 ) pg/ml(P <0 0 1)。SA组经治疗后血清HGF水平变化不大 (P >0 0 5 )。结论 :UA患者血清HGF动态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 不稳定型心绞痛 动脉粥样硬化 酶联免疫吸附法
下载PDF
TGFβ1基因转录调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包广宇 高春芳 孔宪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8期1928-1931,共4页
转化生长因子β1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活性调节因子, TGF-β1失调在多种疾病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不同的组织器官和不同的疾病进程中其作用不同,调节不同组织中TGF-β1蛋白的表达对于疾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TGF-β1基因启动子序列的成... 转化生长因子β1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活性调节因子, TGF-β1失调在多种疾病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不同的组织器官和不同的疾病进程中其作用不同,调节不同组织中TGF-β1蛋白的表达对于疾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TGF-β1基因启动子序列的成功克隆为在分子水平了解这种蛋白的调节机制提供了基础.现就TGF-β1基因启动子的结构、顺反式作用因子、细胞因子反应元件以及其基因多态性对其活性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Β1 TGF-Β1基因 治疗 疾病 蛋白 基因转录调控 相关研究进展 反式作用因子 启动子 反应元件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抗原Ag85A(Rv3840c)限制性CD8^+ CTL表位的预测及鉴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燕 娄加陶 +5 位作者 吴传勇 周晔 陈波 蒋天舒 邓安梅 仲人前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预测及鉴定新的HLA-A*0201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抗原Ag85A中的CD8+CTL优势表位。方法应用数据库SYFPEITHI预测可能存在的HLA-A*0201的限制性CD8+CTL表位,并经流式细胞术分析抗原肽与HLA-A*0201的亲和力、... 目的预测及鉴定新的HLA-A*0201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抗原Ag85A中的CD8+CTL优势表位。方法应用数据库SYFPEITHI预测可能存在的HLA-A*0201的限制性CD8+CTL表位,并经流式细胞术分析抗原肽与HLA-A*0201的亲和力、经时间荧光分辨法检测结核(T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对抗原肽的增殖反应,再通过细胞毒实验研究抗原肽诱导的T细胞毒杀伤活性,逐步鉴定Ag85A的HLA-A*0201限制性CD8+CTL表位。结果位于Ag85A氨基酸序列(48-56)的肽表位与HLA-A*0201分子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并能刺激HLA-A*0201阳性结核患者PBMC增殖,诱导产生具有特异性杀伤活性的CTL。结论肽6(GLPVEYLQV,48-56aa)是Mtb抗原Ag85A的HLA-A*0201限制性CD8+CTL的优势表位,这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结核杆菌,作为设计结核疫苗的候选表位奠定了一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抗原表位 预测及鉴定 细胞毒性T细胞
下载PDF
mPEG修饰对保存期内红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波 葛春红 +4 位作者 林艳 陈玉 朱萍 仲人前 邓安梅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09年第2期177-179,182,共4页
目的:用mPEG-SPA(20kD、2mmol/L)修饰红细胞悬液,对修饰前后的红细胞结构功能和保存期进行分析、研究,以验证是否符合临床用血的要求。方法:分别将4种血型的红细胞悬液,用mPEG-SPA修饰,将修饰前和修饰后红细胞标本按成分血储存要求储存... 目的:用mPEG-SPA(20kD、2mmol/L)修饰红细胞悬液,对修饰前后的红细胞结构功能和保存期进行分析、研究,以验证是否符合临床用血的要求。方法:分别将4种血型的红细胞悬液,用mPEG-SPA修饰,将修饰前和修饰后红细胞标本按成分血储存要求储存,并分别在保存期的1、7、14、21、28、35d检测红细胞的PH值、K+浓度、Na+浓度、渗透脆性、血浆游离血红蛋白、乙酰胆碱酯酶活性、ATP含量、2,3-DPG含量、氧饱和度(P50)含量。结果:修饰对保存红细胞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含量无影响,修饰后红细胞悬液PH值、2,3-DPG含量在14d内正常、ATP含量在21d内正常,修饰后红细胞悬液的K+浓度保持低值达35d,修饰后红细胞悬液的Na+浓度、红细胞携氧能力、红细胞渗透脆性28d内正常,但血浆游离血红蛋白的含量在保存过程中增高。结论:mPEG修饰红细胞的大部分结构、功能指标在一定的保存期内可维持正常,但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超较高,这为进一步研究mPEG修饰红细胞用于临床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EG-SPA修饰 红细胞 结构 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