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on Cancer,IARC)第4版《WHO肺、胸膜、胸腺和心脏肿瘤分类》(简称新版)正式出版,与2004年第3版(简称旧版)相比,新版与时俱进,肺肿瘤分类并非形态学一家独大,...2015年3月,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on Cancer,IARC)第4版《WHO肺、胸膜、胸腺和心脏肿瘤分类》(简称新版)正式出版,与2004年第3版(简称旧版)相比,新版与时俱进,肺肿瘤分类并非形态学一家独大,而是博采众长,除了采纳2011年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IASLC)、美国胸科学会(AmericanThoracicSociety,ATs)和欧洲呼吸学会(EuropeanRespiratorySociety,ERS)肺腺癌国际多学科分类(International Muhidisciplinary Classification of Lung adenocarcinoma),还收录了该领域其他研究成果,在出版层面开启了WHO精准医学(precision medicine,PM)及多学科团队合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的新时代,新版将腺癌排在首位,顶层设计(top-down design),分层管理(stratification management),体现了组织学类型、分子标志物与临床特征之间的新关联,诊断可重复性(reproducibility)与临床一致性(consistency)更强,更有利于临床实践、调查研究及科学试验。本文通过学习与解读,重点介绍新增内容。展开更多
目的比较平均容积保证压力支持(average volume assured pressure suppont,AVAPS)模式和自主呼吸和时间控制(spontaneous breathing and time control,ST)模式治疗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本院63例呼吸衰...目的比较平均容积保证压力支持(average volume assured pressure suppont,AVAPS)模式和自主呼吸和时间控制(spontaneous breathing and time control,ST)模式治疗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本院63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有3例患者脱落,将纳入分析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AVAPS模式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ST模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组间及组内治疗前和治疗后24小时及4天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_2)、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_2)、动脉血pH及实际碳酸氢盐(actual bicarbonate,AB)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组间及组内治疗前与治疗后4小时的呼吸频率、心率、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FEV1)、FEV1占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百分比(FEV1/FVC)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4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aCO_2、PaO_2、动脉血pH及A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小时、4天的PaCO_2、PaO_2较本组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小时和4天的AB水平、动脉血pH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4天的呼吸频率和心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4天的FEV1、FEV1/FVC、FEV1%预计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4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VAPS模式治疗呼吸衰竭的效果优于ST模式,患者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安全可靠。展开更多
基于临床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置管手术过程,提出了一套静脉穿刺装置及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该装置采用B超图像引导,通过微控制器,达到自动静脉穿刺置管目的。自动静脉穿刺装置采用双步进电机丝杠螺母传动装置,控...基于临床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置管手术过程,提出了一套静脉穿刺装置及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该装置采用B超图像引导,通过微控制器,达到自动静脉穿刺置管目的。自动静脉穿刺装置采用双步进电机丝杠螺母传动装置,控针电机推动穿刺针和软管穿刺皮肤进入血管,置管电机推动软管到位并触发退针按钮,使针体退回针筒内。采用速度和加速度分段控制策略,在整个穿刺过程中设置多个关键控制点,再分别对各行程段进行控制,各段行程和速度根据不同静脉血管的深度和内径情况进行自动预选,从而达到快速精确控制进针和置管的目的。展开更多
文摘2015年3月,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on Cancer,IARC)第4版《WHO肺、胸膜、胸腺和心脏肿瘤分类》(简称新版)正式出版,与2004年第3版(简称旧版)相比,新版与时俱进,肺肿瘤分类并非形态学一家独大,而是博采众长,除了采纳2011年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IASLC)、美国胸科学会(AmericanThoracicSociety,ATs)和欧洲呼吸学会(EuropeanRespiratorySociety,ERS)肺腺癌国际多学科分类(International Muhidisciplinary Classification of Lung adenocarcinoma),还收录了该领域其他研究成果,在出版层面开启了WHO精准医学(precision medicine,PM)及多学科团队合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的新时代,新版将腺癌排在首位,顶层设计(top-down design),分层管理(stratification management),体现了组织学类型、分子标志物与临床特征之间的新关联,诊断可重复性(reproducibility)与临床一致性(consistency)更强,更有利于临床实践、调查研究及科学试验。本文通过学习与解读,重点介绍新增内容。
文摘目的比较平均容积保证压力支持(average volume assured pressure suppont,AVAPS)模式和自主呼吸和时间控制(spontaneous breathing and time control,ST)模式治疗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本院63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有3例患者脱落,将纳入分析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AVAPS模式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ST模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组间及组内治疗前和治疗后24小时及4天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_2)、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_2)、动脉血pH及实际碳酸氢盐(actual bicarbonate,AB)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组间及组内治疗前与治疗后4小时的呼吸频率、心率、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FEV1)、FEV1占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百分比(FEV1/FVC)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4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aCO_2、PaO_2、动脉血pH及A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小时、4天的PaCO_2、PaO_2较本组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小时和4天的AB水平、动脉血pH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4天的呼吸频率和心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4天的FEV1、FEV1/FVC、FEV1%预计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4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VAPS模式治疗呼吸衰竭的效果优于ST模式,患者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安全可靠。
文摘基于临床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置管手术过程,提出了一套静脉穿刺装置及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该装置采用B超图像引导,通过微控制器,达到自动静脉穿刺置管目的。自动静脉穿刺装置采用双步进电机丝杠螺母传动装置,控针电机推动穿刺针和软管穿刺皮肤进入血管,置管电机推动软管到位并触发退针按钮,使针体退回针筒内。采用速度和加速度分段控制策略,在整个穿刺过程中设置多个关键控制点,再分别对各行程段进行控制,各段行程和速度根据不同静脉血管的深度和内径情况进行自动预选,从而达到快速精确控制进针和置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