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慢性重型肝炎预后的单因素研究——附52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8
1
作者 邹正升 陈菊梅 +5 位作者 辛绍杰 邢汉前 李保森 李建宇 沈宏辉 刘艳萍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6-248,共3页
目的 分析影响慢性重型肝炎 (慢重肝 )预后的单因素。方法 使用SPASS及STATA软件 ,对 5 2 0例慢重肝预后的单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①≥ 4 0岁患者的病死率明显升高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0 1) ,男、女患者及不同变重的基础... 目的 分析影响慢性重型肝炎 (慢重肝 )预后的单因素。方法 使用SPASS及STATA软件 ,对 5 2 0例慢重肝预后的单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①≥ 4 0岁患者的病死率明显升高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0 1) ,男、女患者及不同变重的基础患者的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②白细胞(WBC)≥ 10 .0× 10 9 L或血小板 <10 0× 10 9/L患者的病死率明显升高 ;③随着AST ALT的比值与血清总胆红素 (TBil)不断升高、出现酶胆分离现象、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血清总胆固醇 (Tc)、血清胆碱酯酶活力及白蛋白 (Alb)不断降低 ,病死率逐渐上升 ;④随着腹水、电解质紊乱及自发性腹膜炎等并发症的增多 ,病死率升高 ,以上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结论 ≥ 4 0岁、WBC≥ 10 .0× 10 9/L、血小板 <10 0× 10 9/L、AST ALT的比值、TBil、酶胆分离现象、PTA、Tc、血清胆碱酯酶活力、Alb及并发症等是影响慢重肝预后的重要因素 ,动态监测TBil、PTA、Tc和胆碱酯酶等实验室指标 ,积极防治各类并发症是降低病死率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重型肝炎 预后 单因素 研究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慢性病毒性肝炎临床与病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8
2
作者 辛绍杰 张玲霞 +7 位作者 朱传琳 胡谨华 段学章 游绍莉 胡良平 邹正升 毛远丽 皇甫玉珊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8-90,共3页
目的 研究慢性病毒性肝炎 (CH)临床与病理的相关性及CH的临床诊断。方法 对973例CH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影像学检查、症状与体征等多种因素与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判别分析 ,采用肝功能指数 (AAPEA指数 )分析血清生化... 目的 研究慢性病毒性肝炎 (CH)临床与病理的相关性及CH的临床诊断。方法 对973例CH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影像学检查、症状与体征等多种因素与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判别分析 ,采用肝功能指数 (AAPEA指数 )分析血清生化指标在CH诊断中的应用。结果 CH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T)、总胆红毒 (TBIL)、白蛋白 (ALB)、白 球蛋白比值 (A G)、蛋白电泳γ球蛋白 (γG)、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胆碱酯酶 (CHE)等生化指标及B超脾脏厚度等 ,与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AST反映肝脏炎症活动程度优于ALT。多因素判别分析总体误判率为 2 8 1% ,但对中、重度误判率较高。肝功能指数 (AAPEA)指数与CH肝组织炎症活动程度、纤维化程度及病理分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5 5 9、0 5 45及 0 5 2 9(P <0 0 0 0 1)。结论 PA、ALT、TBIL、ALB、A G、γG、CHE、AST等生化指标以及B超脾脏厚度在判定CH程度方面有重要意义。AST反映肝脏炎症活动程度优于ALT。多因素判别分析对CH中、重度误判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毒性肝炎 病理 血清学 诊断
原文传递
186例乳腺癌患者BRCA1基因突变检测 被引量:20
3
作者 赖春宁 江泽飞 +3 位作者 宋三泰 王建安 黎燕 沈倍奋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83-485,共3页
目的 分析 186例散发乳腺癌患者肿瘤易感基因BRCA1(breastandorariancancersusceptibilitygene ,BRCA1)突变情况及突变位置。方法 应用PCR SSCP(single strandedcanformationalpolymorphs ,SSCP)和直接测序方法定位 ,检测乳腺癌部分... 目的 分析 186例散发乳腺癌患者肿瘤易感基因BRCA1(breastandorariancancersusceptibilitygene ,BRCA1)突变情况及突变位置。方法 应用PCR SSCP(single strandedcanformationalpolymorphs ,SSCP)和直接测序方法定位 ,检测乳腺癌部分患者部分BRCA1基因外显子和内含子与外显子之间接拼区突变及突变位置。结果  186例患者中 ,有 13例发生BRCA1基因突变 ,突变例数占总例数的 7 0 % ,其中 8例突变位置在内含子与外显子的拼接区 ,5例突变位置在外显子上。结论筛查BRCA1基因突变对于乳腺癌患病风险评估、发病检测、早期诊断及基因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肿瘤易感基因 BRCA1基因 基因突变 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小儿慢性乙型肝炎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临床病理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徐志强 张鸿飞 +2 位作者 杨晓晋 杨斌 王福生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2-144,共3页
目的 探讨小儿慢性乙型肝炎细胞免疫功能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了解其间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确诊的 94例 12岁以内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儿。常规检测血T细胞亚群等、血丙氨酸转氨酶 (ALT)水平、病毒学指标 ,并进行腹部B超、肝脏病... 目的 探讨小儿慢性乙型肝炎细胞免疫功能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了解其间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确诊的 94例 12岁以内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儿。常规检测血T细胞亚群等、血丙氨酸转氨酶 (ALT)水平、病毒学指标 ,并进行腹部B超、肝脏病理学检查。结果 有活动性肝脏病理炎症者CD4+ CD8+ 升高 (P <0 0 5 ) ;女性比男性CD4+ 降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CD8+ 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CD4+ CD8+ 降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T淋巴细胞的异常改变与HBVDNA、PTA以及脾脏大小关系不明显。而各项观察的临床、病理指标与CD3+ 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小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机体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失衡 ,其相关性表现在肝脏炎症损伤严重程度与T淋巴细胞功能的损伤有明显的相关性 ,女性对HBV的T淋巴细胞反应比男性更有利于清除HBV ,其预后及对抗病毒和免疫调节治疗反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慢性乙型肝炎 外周血 T细胞亚群 病理学 检测
原文传递
自身免疫性肝炎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重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16
5
作者 曾珍 韩玉坤 +1 位作者 张晓峰 耿华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 了解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29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按国际评分标准,诊断AIH/PBC重叠综合征,并将其生物化学、自身抗体、肝穿刺结果与单纯的AIH、PB... 目的 了解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29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按国际评分标准,诊断AIH/PBC重叠综合征,并将其生物化学、自身抗体、肝穿刺结果与单纯的AIH、PBC患者病例资料比较。 结果 129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中35例为AIH/PBC重叠综合征患者,占27.1%,以女性患者为主,男女比例为1:10,平均年龄(50.79±11.27)岁,其实验室检查具有AIH患者的特点,如:氨基转移酶、γ 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的明显升高,同时也具有PBC的特点,如:碱性磷酸酶、免疫球蛋白M的显著增高,自身抗体检测可见抗核抗体(74.3%)、抗线粒体抗体(68.6%)、M2抗体(45.7%)阳性;肝穿刺结果有界面坏死、浆细胞浸润及胆管不同程度的损害。 结论 AIH/PBC重叠综合征为独立于AIH、PBC存在的疾病,有必要对此及早诊断,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综合征 AIH PBC 患者 自身免疫性肝炎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临床特点 评分标准 结论 国际
原文传递
NK/NKT细胞亚群研究进展及其在乙型肝炎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大为 张鸿飞 王福生 《肝脏》 2005年第3期249-250,共2页
关键词 NK/NKT细胞亚群 乙型肝炎 免疫系统 朝阳丸 干扰素 细胞诱导杀伤细胞
下载PDF
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特点的探讨 被引量:9
7
作者 邹正升 陈菊梅 +5 位作者 辛绍杰 邢汉前 李保森 李建宇 沈宏辉 刘艳萍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2-325,共4页
目的 分析慢性重型肝炎 (慢重肝 )的发病特点。方法 使用SPASS及STATA软件对5 2 0例慢重肝患者的发病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① <10天、<2周、2~ 4周、4周~半年的发生率分别为 10 .4 %、18.1%、17.1%及 6 4 .8% ;②每组均有 4 ... 目的 分析慢性重型肝炎 (慢重肝 )的发病特点。方法 使用SPASS及STATA软件对5 2 0例慢重肝患者的发病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① <10天、<2周、2~ 4周、4周~半年的发生率分别为 10 .4 %、18.1%、17.1%及 6 4 .8% ;②每组均有 4 0 %以上患者无明确的诱因 ,但 30 %以上患者有 1~3种以上诱因 ,合并感染的发生率最高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③每组均有 5 0 %以上患者发生于肝硬化 ;④每组均有 5 0 %以上患者无肝性脑病 ,而腹水发生率均在 75 %以上 ,首先出现肝性脑病均低于 5 % ,而首先出现腹水均在 10 %以上 ;⑤每组出现肝性脑病的最晚时间均晚于变重时间。结论 ① 5 2 0例患者均在慢性肝病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慢重肝的 ;②慢重肝在发病诱因、基础、肝性脑病发生率及出现时间、首先出现的合并症等方面与无肝病史的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相差较大 ,应独立命名并需加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 临床特点 诊断标准
原文传递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浸润淋巴细胞中免疫活性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邹正升 徐东平 +8 位作者 李保森 黄磊 福军亮 张政 金磊 刘庆峰 张辉 辛绍杰 王福生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4期2416-2419,共4页
目的明确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简称慢重肝)患者肝内浸润的淋巴细胞(LILs)及外周血中免疫活性细胞的频率,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以明确它们的异同以及在慢重肝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毛玻璃研磨加自然沉降肝细胞的方法,对11例慢重肝接受... 目的明确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简称慢重肝)患者肝内浸润的淋巴细胞(LILs)及外周血中免疫活性细胞的频率,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以明确它们的异同以及在慢重肝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毛玻璃研磨加自然沉降肝细胞的方法,对11例慢重肝接受肝移植患者的 LILs 进行提取、分离。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慢重肝患者 LILs 及外周血中免疫活性细胞的频率并行对比分析,同时与正常人 LILs 及外周血中免疫活性细胞的频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慢重肝患者 LILs 中CD4^+T 淋巴细胞及 B 细胞的频率分别为17%±6%及3.0%±1.0%,明显低于外周血中各自的频率,分别为32%±8%及21.4%±12.2%(均 P<0.01),而 CD8^+T 淋巴细胞、NK 及 NKT 细胞的频率分别为38%±13%、34%±18%及10%±4%,明显高于外周血中各自的频率,分别为26%±6%、15%±9%及6%±4%(均 P<0.05);(2)与正常对照相比,LILs 中 CD3^+及 CD4^+T 淋巴细胞明显要高(P<0.05或 P<0.01),而 NK 细胞及 NKT 细胞要低些;(3)与正常对照相比,慢重肝患者 LILs 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之比,CD3^+、CD4^+、CD8^+T 淋巴细胞有更高的比值(CD4^+T 淋巴细胞 P<0.01),B细胞及 NKT 细胞有更低的比值(P<0.01或 P<0.05)。结论肝脏内大量免疫活性细胞的浸润,尤其是 CD4^+、CD8^+T 淋巴细胞、NK 细胞的大量浸润对于慢重肝的发病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淋巴细胞 免疫活性
原文传递
人工肝治疗及并发症预防的护理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岩 祁小宝 +1 位作者 吴亚丽 何颖 《现代护理》 2008年第4期521-522,共2页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在临床上已广泛开展,能降低重型肝炎病死率。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其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率。因此,严格执行护理规范,重点做好术前准备,术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重视术后护理及并发症...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在临床上已广泛开展,能降低重型肝炎病死率。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其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率。因此,严格执行护理规范,重点做好术前准备,术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重视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对提高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成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肝 并发症护理规范
下载PDF
腹腔淋巴结核超声造影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被引量:7
10
作者 曹兵生 王风华 +2 位作者 刘琳 张更臣 邓娟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5年第12期820-822,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淋巴结核超声造影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病理或临床确诊的腹腔淋巴结核患者的超声造影资料,其中16例患者造影后立即行超声引导下经皮淋巴结穿刺活检,分析超声造影表现及其相应的病理变化。结果 28例患者... 目的探讨腹腔淋巴结核超声造影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病理或临床确诊的腹腔淋巴结核患者的超声造影资料,其中16例患者造影后立即行超声引导下经皮淋巴结穿刺活检,分析超声造影表现及其相应的病理变化。结果 28例患者超声造影表现:腹腔淋巴结呈环状增强17例(60.7%),不均匀增强5例(17.9%),均匀增强3例(10.7%),无增强3例(10.7%)。穿刺病理组织活检显示环状增强及均匀增强对应于炎性肉芽肿伴淋巴细胞浸润,不均匀增强对应于炎性肉芽肿并片状坏死,而无增强对应于完全的干酪样坏死或液化坏死。结论腹腔淋巴结核超声造影表现具有多样性,环状增强是其最常见的增强类型。腹腔淋巴结核超声造影表现可反映其相应的病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腹部 淋巴结核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炎临床、病理特点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晓峰 曾珍 +2 位作者 耿华 王陆军 韩玉坤 《肝脏》 2005年第1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病理特点 临床 hepatitis 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反应 免疫抑制剂 皮质类固醇 肝脏疾病 进展缓慢 遗传倾向 自身抗体 早期确诊 及时治疗 高滴度 AIH 生存率 患者
下载PDF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健康需求的调查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敏 杨萍 +4 位作者 贺建华 巩向丽 陈牡 马金萍 刘明慧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了解青少年特发陛脊柱侧弯(AIS)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健康需求。方法采用健康状况问卷(SF-36)及自设的矫形术后健康需求问卷对104例AIS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MS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各维度的得分均低于正常人群,其中生理机... 目的了解青少年特发陛脊柱侧弯(AIS)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健康需求。方法采用健康状况问卷(SF-36)及自设的矫形术后健康需求问卷对104例AIS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MS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各维度的得分均低于正常人群,其中生理机能得分为(72.07±12.95)分,正常人群得分为(90.62±15.40)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607,P〈0.05)。相关分析发现,术后时间与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情感职能的得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734,0.302,0.277,0.363,0.318,0.417;P〈0.05)。患者术后健康需求主要集中在手术后参加体育运动的时机和活动类型,手术后是否有后遗症,以及脊柱侧弯是否影响高考体检高考填报志愿和结婚生子等方面。结论本组MS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低于正常人群,患者的健康需求主要集中在术后运动、手术效果、日常生活学习影响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形外科手术 生活质量 脊柱侧弯 心理需求
原文传递
丙型肝炎病毒DNA疫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威巍 赫兢 辛绍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469-473,共5页
目前,对慢性丙型肝炎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DNA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丙型肝炎病毒(HCV)的DNA疫苗不仅可用干预防,而且有望成为治疗HCV持续感染的有效工具。作者就HCV DNA 疫苗研究中抗原基因的选择、疫苗佐剂、... 目前,对慢性丙型肝炎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DNA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丙型肝炎病毒(HCV)的DNA疫苗不仅可用干预防,而且有望成为治疗HCV持续感染的有效工具。作者就HCV DNA 疫苗研究中抗原基因的选择、疫苗佐剂、疫苗导入体内的方法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作一综述,并介绍一种评价HCV DNA疫苗效果的新代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DNA疫苗
下载PDF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保森 辛绍杰 +5 位作者 邢汉前 赵军 邹正升 张彬 陈德永 毛远丽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目的 研究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利用Baxter 550人工肾和Biologic DTsystem进行人工肝支持系统 (ALSS)治疗肝炎患者 83例 ,其中重型肝炎患者66例。结果 治疗后平均胆红素、ALT、AST、BUN、Cr及内毒素... 目的 研究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利用Baxter 550人工肾和Biologic DTsystem进行人工肝支持系统 (ALSS)治疗肝炎患者 83例 ,其中重型肝炎患者66例。结果 治疗后平均胆红素、ALT、AST、BUN、Cr及内毒素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 66例重型肝炎患者中治愈好转 31例 (47 0 % ) ,死亡或自动出院 35例 (53 0 % ) ,对照组 1 81例重型肝炎患者中治愈好转 50例 (2 7 6 % ) ,死亡或自动出院 1 31例 (72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肝支持系统 治疗 重型病毒性肝炎 研究
原文传递
白细胞介素22在结核性胸膜炎与恶性胸腔积液中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原艳明 王仲元 程小星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379-383,共5页
白细胞介素22(IL-22)是IL-10细胞因子家族成员之一,通过与IL-22R1、IL-10R2二聚体结合发挥作用。主要由T辅助细胞(T-helper cell)22(Th22)、Th17和Th1细胞表达,部分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γδT(T细胞受体的一种)细胞和淋巴组织可诱导(L... 白细胞介素22(IL-22)是IL-10细胞因子家族成员之一,通过与IL-22R1、IL-10R2二聚体结合发挥作用。主要由T辅助细胞(T-helper cell)22(Th22)、Th17和Th1细胞表达,部分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γδT(T细胞受体的一种)细胞和淋巴组织可诱导(LTi)细胞也可表达。结核性胸腔积液和恶性胸腔积液中都存在显著升高的IL-22,主要来源于受趋化因子作用募集于胸膜腔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和胸膜腔局部在IL-6、IL-23、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细胞因子作用下分化而来的CD4+T细胞。在胸膜腔中,IL-22通过促进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的表达发挥免疫病理作用,并通过介导NK细胞产生溶解因子减少寄生于单核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内的结核分枝杆菌生长。在恶性胸腔积液中,IL-22可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并且通过增加黏附分子的表达促进与胸膜间皮细胞(pleural mesothelial cells,PMCs)的黏附发挥作用。研究IL-22在上述两种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将会为免疫诊断与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类 结核 胸膜 胸腔积液 恶性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血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擎 辛绍杰 +2 位作者 侯俊 胡燕 貌盼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18-119,共2页
目的采用ELISA检测方法,初步探讨人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发病的相互作用关系。方法将纯化的HMGB1蛋白,包被ELISA检测微孔板,检测AIH患者和健康献血员的血清分别165份和69份,分析比较AIH患者和健康献血员的血清... 目的采用ELISA检测方法,初步探讨人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发病的相互作用关系。方法将纯化的HMGB1蛋白,包被ELISA检测微孔板,检测AIH患者和健康献血员的血清分别165份和69份,分析比较AIH患者和健康献血员的血清中抗HMGB1抗体的分泌情况。结果AIH患者血清中抗HMGB1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献血员(78.7%VS50.7%,P<0.05)。直线回归分析显示,抗HMGB1抗体滴度(OD值)与ALT水平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968)。结论HMGB1是AIH疾病发生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炎症蛋白,与疾病的炎症活动程度有很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自身免疫性肝炎 ELISA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炎新型抗原分子高迁移率族蛋白B1的克隆表达鉴定及蛋白纯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擎 辛绍杰 +2 位作者 胡燕 侯俊 貌盼勇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获得高纯度的人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为制备单克隆抗体及研究其与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的关系打基础。方法应用PCR从乳腺文库中扩增得到HMGB1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ET2... 目的获得高纯度的人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为制备单克隆抗体及研究其与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的关系打基础。方法应用PCR从乳腺文库中扩增得到HMGB1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ET28a(+)载体上,对获得的pET28a(+)-HMGB1重组质粒扩增后进行PCR、酶切和测序鉴定。将鉴定完全正确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电泳分析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最后进行大量诱导并纯化,得到带His标签的HMGB1蛋白。结果成功构建pET28a(+)-HMGB1重组质粒,并经诱导表达,得到了纯化的His-HMGB1蛋白。结论构建pET28a(+)-HMGB1重组质粒并得到其表达蛋白,为今后深入研究HMGB1在AIH中的作用机理提供有力的实验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自身免疫性肝炎 克隆表达 蛋白纯化
下载PDF
慢性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性树突状细胞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威巍 施明 +1 位作者 辛绍杰 王福生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1582-1584,共3页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是免疫系统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是T细胞特异免疫应答的直接启动者和调控者,是连接天然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桥梁。DCs在外周血与组织中摄取和处理抗原之后,迁移到...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是免疫系统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是T细胞特异免疫应答的直接启动者和调控者,是连接天然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桥梁。DCs在外周血与组织中摄取和处理抗原之后,迁移到引流淋巴结,在淋巴结T细胞富集区将抗原递呈给静止淋巴细胞。未成熟的DCs能摄取和处理抗原,在完全成熟后,DCs表面表达高水平的MHC-抗原肽复合物及共刺激分子,此时才能有效激活T细胞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疫苗 慢性病毒感染性疾病 专职抗原递呈细胞 MHC-抗原肽复合物 治疗性 CELLS 引流淋巴结 T细胞反应
原文传递
静脉留置针和输液泵在36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祁小宝 吴亚丽 +4 位作者 何召云 黄烁 胡燕燕 高迪 王薇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9年第2期150-151,共2页
目的探讨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抢救过程中静脉留置针和智能输液泵联合应用的可行性及重要性。方法对36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行静脉留置针静脉穿刺置管,并采用输液泵持续输液。结果36例患者均安全、顺利接受静脉留置针静脉... 目的探讨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抢救过程中静脉留置针和智能输液泵联合应用的可行性及重要性。方法对36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行静脉留置针静脉穿刺置管,并采用输液泵持续输液。结果36例患者均安全、顺利接受静脉留置针静脉穿刺置管。结论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静脉穿刺置管,其操作方便、简单快速,不破坏血管,能快速输液,输液泵的优点是输液速度均匀,入量准确,使用安全。两者联合应用对提高抢救成功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输液泵 上消化道出血 肝硬化 急症护理
原文传递
构建永生化人肝细胞系人端粒酶反转录酶真核表达质粒
20
作者 赵擎 孙颖 +5 位作者 胡燕 侯俊 游绍莉 赵军 辛绍杰 貌盼勇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5期47-50,I0005,共5页
目的:构建人端粒酶反转录酶真核表达质粒,为人端粒酶反转录酶稳定转染细胞提供简单、快速的检测方法。方法:实验于2005-06/2006-03在解放军第三○二医院病毒研究室完成。①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②... 目的:构建人端粒酶反转录酶真核表达质粒,为人端粒酶反转录酶稳定转染细胞提供简单、快速的检测方法。方法:实验于2005-06/2006-03在解放军第三○二医院病毒研究室完成。①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②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真核表达质粒VR1012-GFP-hTERT和pEGFP-C1-hTERT,筛选阳性克隆进行双酶切、聚合酶链反应和序列测定。③转染HepG2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目的基因:电泳显示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的聚合酶链反应产物在3.5kb处有特异性目的条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聚合酶链反应产物在750bp处显示特异性目的条带。②质粒VR1012-GFP-hTERT和pEGFP-C1-hTERT的构建和鉴定结果:双酶切、聚合酶链反应鉴定和测序结果与预期完全相符。③转染HepG2细胞结果: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和绿色荧光蛋白的融合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结论:①初步验证所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VR1012-GFP-hTERT和pEGFP-C1-hTERT的正确性。两种质粒可使转染细胞同时表达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和绿色荧光蛋白的融合蛋白,通过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对转染效率和结果进行及时、快捷的观察。②重组真核表达质粒VR1012-GFP-hTERT和pEGFP-C1-hTERT的构建成功,为人端粒酶反转录酶转染细胞提供简洁、快速、实时的检测方法,并为建立永生化人肝细胞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 末端转移酶 发光蛋白质类 质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