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咽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yngeal reflux disease,LPR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12月在我科以睡眠打鼾、憋气为主诉就诊,同步行Dx-pH与多道睡眠图监测确诊的成年O S A H S患...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咽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yngeal reflux disease,LPR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12月在我科以睡眠打鼾、憋气为主诉就诊,同步行Dx-pH与多道睡眠图监测确诊的成年O S A H 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2例OSAHS患者中轻度27例,中度33例,重度32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27.0±18.1)次/h,最低血氧饱和度81.1%±8.4%。18例(19.6%)患者伴LPRD,10例为直立位反流,2例为卧位反流,6例直立位、卧位均存在反流,其中轻度OSAHS组2例(7.4%),中度OSAHS组5例(15.2%),重度OSAHS组11例(34.4%)。三组LPRD患病率有统计学差异(χ~2=7.404,P=0.024)。伴LPRD的OSAHS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35.8±17.0)次/h]明显大于不伴LPRD的OSAHS患者[(24.9±17.8)次/h](t=2.412,P=0.023),但最低血氧饱和度无统计学差异(79.3%±8.4%vs81.6%±8.4%)(P>0.05)。结论 OSAHS与LPRD有一定的共患率,且病情越重,LPRD发病率越高。OSAHS患者伴发的咽喉反流仍以直立位为主。伴LPRD的OSAHS患者呼吸紊乱程度更重。但两种疾病相互影响的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展开更多
目的对国内1979-2014年10月公开发表的职业噪声对暴露人群神经衰弱症发病影响的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用不同强度的噪声暴露与神经衰弱症的关系作剂量-效应分析,探讨噪声导致神经衰弱症的规律。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目的对国内1979-2014年10月公开发表的职业噪声对暴露人群神经衰弱症发病影响的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用不同强度的噪声暴露与神经衰弱症的关系作剂量-效应分析,探讨噪声导致神经衰弱症的规律。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查文献,提取数据进行分析,用meta分析方法合并不同噪声暴露所致神经衰弱症的患病率,并进行统计检验。结果检索筛选后获得职业噪声相关的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文献17篇,meta分析结果表明,接触职业噪声(平均声压级>80 d B(A))后神经衰弱症发病相对危险度(RR值)为2.65,提示噪声接触与神经衰弱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以噪声声压级进行亚组分析结果表明,暴露在声压级越高的噪声环境中,患神经衰弱症的相对危险度越高;以工龄进行亚组分析结果表明,暴露时间越长患神经衰弱症的相对危险度越高,但是工龄20年之后的相对危险度反而有所回落。结论接触声压级80 d B(A)以上的噪声可以导致神经衰弱症患病风险显著增加,因而,80 d B(A)以上的噪声暴露可被认为是神经衰弱症的一种危险因素,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咽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yngeal reflux disease,LPR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12月在我科以睡眠打鼾、憋气为主诉就诊,同步行Dx-pH与多道睡眠图监测确诊的成年O S A H 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2例OSAHS患者中轻度27例,中度33例,重度32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27.0±18.1)次/h,最低血氧饱和度81.1%±8.4%。18例(19.6%)患者伴LPRD,10例为直立位反流,2例为卧位反流,6例直立位、卧位均存在反流,其中轻度OSAHS组2例(7.4%),中度OSAHS组5例(15.2%),重度OSAHS组11例(34.4%)。三组LPRD患病率有统计学差异(χ~2=7.404,P=0.024)。伴LPRD的OSAHS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35.8±17.0)次/h]明显大于不伴LPRD的OSAHS患者[(24.9±17.8)次/h](t=2.412,P=0.023),但最低血氧饱和度无统计学差异(79.3%±8.4%vs81.6%±8.4%)(P>0.05)。结论 OSAHS与LPRD有一定的共患率,且病情越重,LPRD发病率越高。OSAHS患者伴发的咽喉反流仍以直立位为主。伴LPRD的OSAHS患者呼吸紊乱程度更重。但两种疾病相互影响的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文摘目的对国内1979-2014年10月公开发表的职业噪声对暴露人群神经衰弱症发病影响的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用不同强度的噪声暴露与神经衰弱症的关系作剂量-效应分析,探讨噪声导致神经衰弱症的规律。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查文献,提取数据进行分析,用meta分析方法合并不同噪声暴露所致神经衰弱症的患病率,并进行统计检验。结果检索筛选后获得职业噪声相关的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文献17篇,meta分析结果表明,接触职业噪声(平均声压级>80 d B(A))后神经衰弱症发病相对危险度(RR值)为2.65,提示噪声接触与神经衰弱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以噪声声压级进行亚组分析结果表明,暴露在声压级越高的噪声环境中,患神经衰弱症的相对危险度越高;以工龄进行亚组分析结果表明,暴露时间越长患神经衰弱症的相对危险度越高,但是工龄20年之后的相对危险度反而有所回落。结论接触声压级80 d B(A)以上的噪声可以导致神经衰弱症患病风险显著增加,因而,80 d B(A)以上的噪声暴露可被认为是神经衰弱症的一种危险因素,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