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恶性梗阻性黄疸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前行胆道引流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顾炯 田开亮 +4 位作者 程智礼 魏晓明 牛小行 孙玉年 赵成功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98-304,共7页
目的 系统评价恶性梗阻性黄疸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前行胆道引流的疗效.方法 以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pancreaticoduodenectomy、preoperative biliary drainage、comparative study为检索词,检索2001年1月至2013年12月PubMed、E... 目的 系统评价恶性梗阻性黄疸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前行胆道引流的疗效.方法 以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pancreaticoduodenectomy、preoperative biliary drainage、comparative study为检索词,检索2001年1月至2013年12月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对照试验中心注册数据库、学位论文数据库与重要会议数据库.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前行胆道引流与早期手术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进行Meta分析.将术前行胆道引流的患者设为术前胆道引流组,行早期手术患者设为早期手术组.计数资料采用优势比(OR)、相对危险度(RR)及95%可信区间(95% CI)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差(MD)及95% CI表示.采用I2检验对异质性进行分析.采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数据.结果 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相关研究共12篇,累计样本量1 982例患者,其中术前胆道引流组1 029例,早期手术组95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胆道引流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感染率均大于早期手术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0.50,107.92,95%CI:6.34 ~ 14.66,16.43 ~ 199.42;RR=1.62,95%CI:1.19 ~2.21,P<0.05);术后胰瘘发生率、术后胆汁漏发生率、术后胃排空延迟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病死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69,95% CI:0.52~0.92;0R =0.68,1.35,95% CI:0.38 ~ 1.21,0.93~1.95;MD =0.69,95% CI:-0.67 ~2.05;RR =0.00,95% CI:-0.02~0.01,P>0.05).结论 恶性梗阻性黄疸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术前行胆道引流并不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术前行胆道引流不应作为围术期的常规处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胆道引流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自发性大肠穿孔诊治体会:附9例报告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明金 吴建斌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769-771,共3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大肠穿孔的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 9 9 4年以来收治的9例自发性大肠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均为6 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均未能明确诊断。既往有长期高血压、动脉硬化史4例,有习惯性便秘史6例... 目的探讨自发性大肠穿孔的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 9 9 4年以来收治的9例自发性大肠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均为6 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均未能明确诊断。既往有长期高血压、动脉硬化史4例,有习惯性便秘史6例。穿孔位于横结肠1例,降结肠1例,乙状结肠3例,直肠上段4例。治疗采用穿孔修补、肠管外置4例,穿孔修补加近段结肠造瘘5例。术后1例出现心律失常,2例肺部感染,1例切口感染,均经处理后恢复顺利而痊愈出院。结论自发性大肠穿孔多见于老年患者;好发部位在直肠和乙状结肠;术前易误诊,应尽早剖腹探查;手术宜简单化,应加强术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穿孔/诊断 肠穿孔/外科学 老年人
下载PDF
胆囊切除术致肝外胆管损伤诊治体会:附13例报告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明金 吴建斌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33-234,共2页
笔者回顾1 9 9 4年以来收治的胆囊切除术致肝外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1 3例,1 3例中发生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例,其中胆(肝)总管横断上夹2例,三管汇合区胆管侧壁损伤2例,电凝损伤右肝管2例;发生于开腹胆囊切除术7例(3例外院转入),其中胆(肝... 笔者回顾1 9 9 4年以来收治的胆囊切除术致肝外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1 3例,1 3例中发生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例,其中胆(肝)总管横断上夹2例,三管汇合区胆管侧壁损伤2例,电凝损伤右肝管2例;发生于开腹胆囊切除术7例(3例外院转入),其中胆(肝)总管横断结扎4例,术中发现胆总管侧壁损伤3例;6例胆(肝)总管横断者行胆总管(肝门)-空肠Roux-en-Y吻合重建,1例术后胆管炎反复发作,经再次手术痊愈出院,1例形成门静脉血栓仍在治疗。7例胆管壁损伤者行修补,T管引流,预后良好。笔者体会:术中精细操作是胆囊切除术预防肝外胆管损伤的前提,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准确把握再次手术指征及时机是避免后遗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副作用 胆管 肝外损伤 病情观察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62
4
作者 王晨 陶文雅 徐韦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0-232,共3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以16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均分为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82例),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探查取石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开腹取石术... 目的:比较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以16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均分为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82例),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探查取石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开腹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镇痛百分率以及术后结石残余、胆瘘、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75.43±12.28)min,高于对照组的(62.41±11.35)min(t=7.05,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22.13±6.34)mL,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为(46.30±4.76)h,术后住院时间为(5.72±1.82)d,均低于对照组的(120.38±22.43)mL,(78.59±6.38)h,(9.91±2.32)d(t=33.17,36.73,12.87,均P<0.05)。观察组患者中术后镇痛患者所占百分率为25.61%,低于对照组(74.39%)(χ2=39.02,P<0.05);两组患者无术后结石残余和术后胆瘘;观察组中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44%,低于对照组(29.27%)(χ2=22.12,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创伤较小,术后并发症少,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外科学 腹腔镜 胆道镜 开腹手术
原文传递
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 被引量:34
5
作者 程哲 周金武 +7 位作者 周洁 陈建设 李鸿明 李泰昌 陈兴辉 范鑫 邓恒 陈奕龙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8-263,共6页
目的分析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创面病原菌分布,为有针对性地预防及治疗烧伤患者的创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从2017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烧伤患者中出现创面感染及未出现创面感染的患者中各随机抽取100例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采... 目的分析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创面病原菌分布,为有针对性地预防及治疗烧伤患者的创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从2017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烧伤患者中出现创面感染及未出现创面感染的患者中各随机抽取100例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收集烧伤患者出现创面感染的相关资料,分析创面感染的危险因素,对创面分泌物作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创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烧伤面积、烧伤深度和残余创面情况(P<0.05)。感染组患者共检出病原微生物108株,占比最高的前三位菌种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结论烧伤患者发生创面感染与多种因素相关,了解和重视危险因素,有利于降低创面感染的发生率和提高烧伤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感染 危险因素 病原菌
下载PDF
三种术式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28
6
作者 龙运志 徐勇士 +1 位作者 刘义武 陈露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81-1584,共4页
目的:观察和对比三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将近4年来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156例(224条肢体),分为传统组(73条患肢),微创刨吸组(75条患肢),缝扎组(76条患肢),每组52例。比较3组单肢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 目的:观察和对比三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将近4年来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156例(224条肢体),分为传统组(73条患肢),微创刨吸组(75条患肢),缝扎组(76条患肢),每组52例。比较3组单肢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的发生率、1年内复发率等指标。结果:微创刨吸组较传统组的单肢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1年内复发率均显著降低(P<0.05);缝扎组较传统组单肢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降低(P<0.05)。传统组与缝扎组1年内复发率无差别(P>0.05);1年内复发率微创刨吸组较缝扎组和传统组都低(P<0.05)。结论:微创刨吸术临床疗效最优,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理想术式;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缝扎术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剥脱术,适于基层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曲张 大隐静脉 外科学 对比分析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病人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莫晓东 江志伟 +1 位作者 汪志明 黎介寿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7-80,共4页
目的:应用加速康复外科(FTS)和常规治疗方案的结直肠癌病人在医疗效率指标和费用方面进行对照研究。方法:选取结直肠癌病人100例,50例应用常规治疗方案作为对照组,50例应用FTS方案为FTS组,比较两组病人住院时间、费用和并发症。结果:FT... 目的:应用加速康复外科(FTS)和常规治疗方案的结直肠癌病人在医疗效率指标和费用方面进行对照研究。方法:选取结直肠癌病人100例,50例应用常规治疗方案作为对照组,50例应用FTS方案为FTS组,比较两组病人住院时间、费用和并发症。结果:FTS组病人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FTS组病人的平均住院费用亦远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病人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结直肠癌病人围手术期经FTS方案治疗,术后康复加快,住院时间缩短,医疗费用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加速康复外科
下载PDF
老年结直肠癌病人围手术期肠内营养应用及其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吴国忠 董志涛 +3 位作者 莫晓东 陆春雷 芮小平 王素琴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结直肠癌病人围手术期肠内营养(EN)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90例老年结直肠癌病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临床资料。EN组46例病人,术前给予EN支持,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EEN)。肠外营养(PN)组44例,术前给予常规流质饮食,... 目的:探讨老年结直肠癌病人围手术期肠内营养(EN)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90例老年结直肠癌病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临床资料。EN组46例病人,术前给予EN支持,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EEN)。肠外营养(PN)组44例,术前给予常规流质饮食,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PN支持。结果:EN组病人术后第8天前清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高于PN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EN组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少于P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和肠道清洁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老年结直肠癌病人经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治疗后,不仅能达到肠道准备要求,而且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术后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围手术期 肠内营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生大黄对胃肠肿瘤病人术后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葛晨 吴国忠 +2 位作者 陆春雷 吴涛 姚豪杰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5-87,9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生大黄对胃肠肿瘤病人术后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150例病人分为试验1~4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术后6h开始给予生大黄,剂量分别为0.3、0.6、0.9和1.2g/(kg·d),分2次给予,1次/12 h,持续至术后第2天...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生大黄对胃肠肿瘤病人术后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150例病人分为试验1~4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术后6h开始给予生大黄,剂量分别为0.3、0.6、0.9和1.2g/(kg·d),分2次给予,1次/12 h,持续至术后第2天.对照组给予同药剂量的温开水滴入.观察给予不同剂量生大黄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住院时间、费用等指标. 结果:试验1~4组病人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3、4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快于试验1、2组.但试验4组比其他几组腹泻次数明显增加,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生大黄可加速胃肠肿瘤病人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0.9g/(kg·d)生大黄为最佳安全有效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大黄 胃肠肿瘤 剂量 快速康复
下载PDF
胰头肿块型胰腺炎诊断和外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12
10
作者 孙爱学 赵成功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34-438,共5页
随着慢性胰腺炎发病率的逐年升高,胰头肿块型胰腺炎发病率也逐年升高。在临床工作中,胰头肿块型胰腺炎与胰腺癌较难鉴别。但是两者的治疗方案决然不同,且预后差别大。因此胰头肿块型胰腺炎越来越多的受到临床工作者关注。笔者就胰头肿... 随着慢性胰腺炎发病率的逐年升高,胰头肿块型胰腺炎发病率也逐年升高。在临床工作中,胰头肿块型胰腺炎与胰腺癌较难鉴别。但是两者的治疗方案决然不同,且预后差别大。因此胰头肿块型胰腺炎越来越多的受到临床工作者关注。笔者就胰头肿块型胰腺炎的诊断和外科治疗做一综述,以期望为临床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慢性/诊断 胰腺炎 慢性/治疗 综述文献
原文传递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在老年肥胖患者的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胡军红 杨德生 +3 位作者 王晨宇 苏晓通 张春旭 任学群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61-1265,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在肥胖老年患者应用中的可行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2012年9月26例接受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老年肥胖患者(肥胖组)和同期67例接受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非肥胖老年患者(非肥胖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在肥胖老年患者应用中的可行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2012年9月26例接受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老年肥胖患者(肥胖组)和同期67例接受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非肥胖老年患者(非肥胖组)的临床资料。结果:肥胖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非肥胖组[(231.2±51.4)min vs.(208.5±53.6)min,P=0.039],但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1%雌22.4%,P=0.589)。两组术后1,3,5d各免疫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肥胖组术后体能评分明显高于非肥胖组(P〈0.05),而呼吸困难分、疲劳评分低于非肥胖组(均P〈0.05),余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88例(90.3%)随访2~48个月,肥胖组1,2,4年生存率分别为91.3%,78.2%,65.2%;非肥胖组1,2,4年生存率分别为93.4%,77.7%,62.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l1,P=0.916)。结论:肥胖能增加老年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手术时间,但并不会影响手术安全性及近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外科学 肥胖症 老年人 腹腔镜
原文传递
普外术后病人行肠外营养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谷晓光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9期140-141,共2页
目的探讨普外手术后病人行肠外营养的临床疗效。方法 20例普外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例,干预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肠外营养物质输液,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然后通过住院时间、负氮平衡、并发症的发生率、营养指标,对比出疗效... 目的探讨普外手术后病人行肠外营养的临床疗效。方法 20例普外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例,干预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肠外营养物质输液,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然后通过住院时间、负氮平衡、并发症的发生率、营养指标,对比出疗效。结果采用肠外营养支持的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低于治疗组,氮平衡和营养指标高于治疗组。结论普外术后病人通过肠外营养支持能降低病人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快伤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能尽早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外术后 肠外营养 临床疗效
下载PDF
miR-103通过抑制LATS2促进肝细胞肝癌侵袭转移的机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明 李庆军 +2 位作者 周进学 寇卫军 张文博 《肝胆外科杂志》 2017年第4期312-316,共5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中miR-103的表达及对肝癌细胞系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RT-PCR检测miR-103在肝癌组织及肝癌源性细胞系中的表达。分别转染miR-103 mimic至L02细胞、转染miR-103抑制剂至HepG2细胞,CCK8法检测miR-103对细胞增殖的影响,T...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中miR-103的表达及对肝癌细胞系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RT-PCR检测miR-103在肝癌组织及肝癌源性细胞系中的表达。分别转染miR-103 mimic至L02细胞、转染miR-103抑制剂至HepG2细胞,CCK8法检测miR-103对细胞增殖的影响,TUNEL法检测miR-103对细胞凋亡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miR-103对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的影响。生物信息学分析miR-103的靶基因,western blot验证靶基因表达与rmiR-103的相关性。结果 miR-103在肝癌标本和肝癌源性细胞系中表达上调,miR-103可以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miR-103增加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拉特抑癌基因同源分子2(LA,TS2)为miR-103的潜在靶基因。miR-103的表达与LATS2呈负相关。结论以上数据证明miR-103通过抑制LA,TS2促进肝细胞肝癌侵袭转移,miR-103/LA,TS2失调有可能成为治疗肝癌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103 拉特抑癌基因2(LATS2) 肝细胞肝癌 侵袭 转移
下载PDF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治疗代谢综合征50例疗效分析(两年随访) 被引量:5
14
作者 侯振宇 吕金利 +3 位作者 李雪平 付冬雪 牛艳玲 闫保玲 《中华肥胖与代谢病电子杂志》 2018年第2期108-113,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7年6月在解放军第一五三中心医院接受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手术的50例患者临床资料,记录并比较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的... 目的探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7年6月在解放军第一五三中心医院接受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手术的50例患者临床资料,记录并比较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平均动脉压、血清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脂肪肝、关节退行性变改善情况。结果 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LSG,手术时间(70.7±26.3) min,术后住院时间(7.0±1.7) d。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时间均超过2年,无围手术期死亡及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体质量、BMI在术后3个月可观察到明显下降(P<0.05);24例合并高血压,平均动脉压在术后1个月出现明显下降然后保持相对稳定(P<0.05),术后两年内高血压完全缓解率63%;35例合并高甘油三脂血症,血清甘油三酯在术后6个月出现明显下降(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在术后1年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升高(P<0.05);32例合并糖尿病,FPG在术后1个月出现明显下降(P<0.05),HbA1c同样在术后1个月出现明显下降(P<0.05),其中12例完全治愈而且不需进行药物治疗,治愈率为37.5%。术后2年内患者脂肪肝、睡眠呼吸暂停及关节退行性变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LSG治疗肥胖症安全性好、效果显著,在明显减轻体重的同时还能治愈或显著改善其合并的代谢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代谢综合征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
原文传递
成人钝性肝损伤的非手术治疗 被引量:4
15
作者 董志涛 罗昆仑 +3 位作者 方征 刘洪 张伟杰 李界明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40-742,共3页
目的评价成人钝性肝损伤非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年间非手术治疗96例成人钝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肝外伤I级者51例(53.1%),Ⅱ级30例(31.3%),Ⅲ级12例(12.5%),Ⅳ级3例(3.1%)。诊断包括病史、超声检查,腹腔穿刺及CT检... 目的评价成人钝性肝损伤非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年间非手术治疗96例成人钝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肝外伤I级者51例(53.1%),Ⅱ级30例(31.3%),Ⅲ级12例(12.5%),Ⅳ级3例(3.1%)。诊断包括病史、超声检查,腹腔穿刺及CT检查。入院后监测生命体征,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结果非手术治疗成功87例,成功率90.6%,中转手术治疗9例。共发生并发症15例,包括右侧胸腔积液12例,肝周脓肿3例,经对症处理后均痊愈。结论对钝性肝损伤施行非手术治疗是可行的;严格选择适应证、注意监测血流动力学、超声及CT等辅助检查,是提高成功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损伤 创伤和损伤/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8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邹丽华 杨敖霖 +2 位作者 吴国忠 丁伟 王素琴 《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 血管阻塞性疾病 临床表现
原文传递
三种姑息减黄手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龙运志 刘义武 徐勇士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30-1033,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姑息减黄手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37例恶性梗阻性黄疸需姑息减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4例行经典Roux-en-Y胆肠吻合术式(经典内引流组),12例行改良胆肠襻式吻合术(... 目的:比较不同姑息减黄手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37例恶性梗阻性黄疸需姑息减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4例行经典Roux-en-Y胆肠吻合术式(经典内引流组),12例行改良胆肠襻式吻合术(改良内引流组),11例行体外胆汁转流术(外引流组)。比较3组的减黄疗效、术中与术后指标及生存情况。结果:3组术后总胆红素水平均较术前明显下降,但3种术式的减黄效果相近(P>0.05)。改良内引流组和外引流组较经典内引流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外引流组的住院费用少于经典内引流组与改良内引流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较改良内引流组更加减少(均P<0.05)。经典内引流组术后2例(14.2%)发生反流性胆管炎,而改良内引流组和外引流组无反流性胆管炎发生。3组术后中位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胆肠襻式吻合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疗效确切,术后器官功能恢复快,可以作为姑息减黄的首选术式,而体外胆汁转流术操作简单,创伤小、费用低,适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阻塞性 恶性 引流术
原文传递
快速康复外科在下消化道肿瘤患者围术期应用的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4
18
作者 姚豪杰 吴国忠 +1 位作者 陆春雷 葛晨 《医学综述》 2015年第18期3320-3323,共4页
快速康复外科(FTS)通过术前及术后营养、肠道准备、麻醉、微创等方法的运用,可减少围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刺激,降低由医疗操作所造成的应激反应以加速患者的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该文通过对近年来FTS在下... 快速康复外科(FTS)通过术前及术后营养、肠道准备、麻醉、微创等方法的运用,可减少围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刺激,降低由医疗操作所造成的应激反应以加速患者的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该文通过对近年来FTS在下消化道肿瘤患者围术期应用的现状与前景的综述发现,与传统的治疗模式相比,FTS理念应用于下消化道肿瘤患者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 围术期 快速康复外科
下载PDF
不同剂量生大黄鼻饲对胃肠肿瘤病人术后炎性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葛晨 吴国忠 +3 位作者 陆春雷 吴涛 姚豪杰 贺祥昆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生大黄鼻饲对胃肠肿瘤病人术后炎性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0例病人分为五组,每组30例。用常规方法治疗,1~4组为试验组,5组为对照组。病人于术后6 h开始从鼻胃管滴入生大黄溶液,剂量分别为0.3、0.6、0.9和1.2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生大黄鼻饲对胃肠肿瘤病人术后炎性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0例病人分为五组,每组30例。用常规方法治疗,1~4组为试验组,5组为对照组。病人于术后6 h开始从鼻胃管滴入生大黄溶液,剂量分别为0.3、0.6、0.9和1.2 g/(kg·d),1次/12 h,持续至术后第2天。于术前l d、术后第1和第3天检测病人外周血清中的炎性指标(CRP、IL-6)和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和CD4^+/CD8^+比值)等。结果:各组病人手术后CRP、IL-6值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应用生大黄组CRP,IL-6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试验3组和4组优于试验1组和2组,差异亦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病人手术后第1天,CD3^+、CD4^+和CD4^+/CD8^+比值均明显降低,与术前比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各试验组上述指标呈回升趋势,其中试验3组和4组与试验5组比,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大黄不仅可降低胃肠肿瘤病人术后的炎性反应,而且还能增强病人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大黄 胃肠肿瘤 细胞免疫 炎性反应
下载PDF
新维甲类化合物4HPR对人胆管癌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罗昆仑 徐晓军 +2 位作者 何振平 马宽生 杨敖霖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 探讨N hydroxyphenyl retinamide(4HPR)对人胆管癌细胞QBC93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四甲基氮唑蓝实验 (MT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流式细胞术等技术 ,检测经 5× 10 -6mol/L 4HPR处理后 ,QBC939细胞生... 目的 探讨N hydroxyphenyl retinamide(4HPR)对人胆管癌细胞QBC93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四甲基氮唑蓝实验 (MT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流式细胞术等技术 ,检测经 5× 10 -6mol/L 4HPR处理后 ,QBC939细胞生长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变化 ,以及对P2 1waf1、P2 7kip1、P5 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4HPR显著抑制人胆管癌细胞QBC939细胞的生长增殖 ,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用 5× 10 -6mol/L 4HPR处理细胞后 ,细胞周期停滞于G1期。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 ,4HPR处理 12h细胞凋亡率达 9 7% ,至 4 8h达 5 7 2 %。而P2 1waf1、P2 7kip1蛋白表达呈上升趋势 ,P5 3蛋白表达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4HPR具有抗增殖和诱导QBC939细胞发生凋亡的作用 ,并可导致细胞周期停滞于G1期。此种机制与其上调P2 1waf1、P2 7kip1蛋白表达有关 ,而与P5 3蛋白表达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 人胆管癌 P53蛋白表达 癌细胞 P21^WAF1 细胞周期 P27^KIP1蛋白 增殖 细胞生长 发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