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内服结合穴位贴敷对中晚期肺癌患者症状改善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赵晓明 杜英东 许昌 《医疗装备》 2018年第24期121-122,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结合穴位贴敷对中晚期肺癌患者症状改善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中晚期肺癌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注射二羟丙茶碱注射液及...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结合穴位贴敷对中晚期肺癌患者症状改善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中晚期肺癌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注射二羟丙茶碱注射液及氨溴索注射液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内服结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及生命质量。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卡氏评分法(KPS)评分均比同组治疗前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药内服结合穴位贴敷治疗中晚期肺癌患者效果较佳,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中药内服 穴位贴敷 症状改善 生命质量
下载PDF
严重肝外伤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延军 曲明 +3 位作者 尹惠生 王营 杜英东 张成钧 《中国医药》 2012年第9期1119-1120,共2页
目的探讨严重肝外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凶及防治方法。方法同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手术治疗的严重肝外伤患者76例,观察并发症类型、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结果76例中7例(9.2%)出现斤发症,共9例次,并发症发生率11.8... 目的探讨严重肝外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凶及防治方法。方法同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手术治疗的严重肝外伤患者76例,观察并发症类型、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结果76例中7例(9.2%)出现斤发症,共9例次,并发症发生率11.8%,其中术后出血1例次,胆瘘2例次,胸腔积液1例次,肝脓肿2例次,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2例次,切口感染1例次。7例出现并发症者治愈5例,死亡2例,均死于MODS。结论严重月T外伤术中需彻底止血,有效清除坏步匕组织,通畅引流;术后注意保护肝功能,预防MODS,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损伤 术后并发症 防治
下载PDF
手术治疗肝外伤近肝大血管损伤3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曲明 刘延军 +3 位作者 王营 尹惠生 杜英东 张成钧 《中国综合临床》 2012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肝外伤近肝大血管损伤的手术方式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10年5月我院手术治疗的肝外伤近肝大血管损伤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患者中治愈32例(91.43%),死亡3例(8.57%)。术后并发肺部感染2例,胆... 目的探讨肝外伤近肝大血管损伤的手术方式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10年5月我院手术治疗的肝外伤近肝大血管损伤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患者中治愈32例(91.43%),死亡3例(8.57%)。术后并发肺部感染2例,胆瘘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切口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5/35)。结论肝外伤近肝大血管损伤需紧急手术,并注意有效复苏,术中操作仔细、游离彻底、暴露充分是成功修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外伤 血管损伤
原文传递
MiR-152过表达对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急性肝损伤的保护机制
4
作者 张豪洁 林琛琛 《肝脏》 2019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讨microRNA-152(miR-152)在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B6小鼠腹腔注射APAP诱导急性肝损伤。在miR-152干预实验中,在腹腔注射APAP前24 h给予miR-152激动剂、拮抗剂以及相应的阴性对照。评估APAP... 目的探讨microRNA-152(miR-152)在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B6小鼠腹腔注射APAP诱导急性肝损伤。在miR-152干预实验中,在腹腔注射APAP前24 h给予miR-152激动剂、拮抗剂以及相应的阴性对照。评估APAP诱导的肝损伤的程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测量miR-152及其下游调节物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PAP处理后诱导miR-152表达增高2倍(P<0.05)。与对照组相比,miR-152在体内过表达明显降低ALT(8295±557.1比3995±551.9) U/L,(P<0.05)、AST(8065±1057比3623±548.4) U/L,(P<0.05)水平,但miR-152拮抗剂明显增加了ALT(6973±649.6比11915±555.5) U/L,(P<0.05)、AST(6130±566.7比9415±622.0) U/L,(P<0.05)水平。结论 miR-152可抑制APAP诱导的急性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酚 miR-152 急性肝损伤
下载PDF
腹腔镜及选择性辅助小切口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9
5
作者 吴胜 陈金锁 +3 位作者 唐晓明 田宇剑 李伟 李界明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807-1808,1811,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及选择性辅助小切口行胆管探查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 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后,首选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行胆管探查取石术;失败者辅助小切口行经胆囊管胆管探查术,备选胆总管切开探查。2010年4... 目的 探讨腹腔镜及选择性辅助小切口行胆管探查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 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后,首选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行胆管探查取石术;失败者辅助小切口行经胆囊管胆管探查术,备选胆总管切开探查。2010年4月至2014年4月共治疗171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结果 成功完成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管探查术95例,其余76例辅助小切口行胆管探查。辅助小切口手术组中,51例经胆囊管行胆管探查;25例行胆总管切开探查(切开探查后Ⅰ期缝合13例,置T管引流12例)。171例中经胆囊管胆管探查成功率为85.4%,并发症3例(1.8%)。随访3~42个月,未发现胆管狭窄。结论 腹腔镜及选择性辅助小切口行胆管探查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疗效好,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腹腔镜 辅助小切口
下载PDF
腹腔镜经胆囊管开口微切开胆管并一期缝合胆管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 被引量:50
6
作者 罗昆仑 方征 +2 位作者 余锋 刘洪 田志强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49-351,共3页
目的探讨改进腹腔镜下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手术方式,以期提高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成功率。方法对6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及经胆囊管开口微切开胆管探查取石并一期缝合胆管(简称LcTDE... 目的探讨改进腹腔镜下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手术方式,以期提高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成功率。方法对6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及经胆囊管开口微切开胆管探查取石并一期缝合胆管(简称LcTDE)术。结果全组60例,均成功采用LcTDE。胆管内取出单一结石32例,2~6枚结石28例。手术时间(38.7±15.1)min,住院时间(5.5±2.1)d。术后出现胆瘘1例,引流7d后无胆汁渗漏,拔除引流管,痊愈出院。术后1个月发现胆管残留结石1例,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取出结石,痊愈。其余病例无胆管狭窄、胆管残留结石及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LcTDE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式简单易行、术后胆漏少且易控制的特点,是胆囊合并胆管结石很好的微创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胆道外科手术 腹腔镜
原文传递
肝胆管结石行肝段联合切除中的手术策略 被引量:27
7
作者 罗昆仑 方征 +3 位作者 余锋 刘洪 田志强 董志涛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7-131,共5页
目的:评价多肝段联合切除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肝胆管结石患者行多肝段联合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术式包括行右半肝切除5例,右后叶切除7例,右后叶切除加肝左外叶切除2例,肝Ⅷ段加尾状叶切除1例,肝Ⅷ段加左外叶切... 目的:评价多肝段联合切除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肝胆管结石患者行多肝段联合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术式包括行右半肝切除5例,右后叶切除7例,右后叶切除加肝左外叶切除2例,肝Ⅷ段加尾状叶切除1例,肝Ⅷ段加左外叶切除3例,肝Ⅶ,Ⅷ段次全切除加左外叶切除术2例,右前叶切除5例,肝Ⅳ,Ⅴ段切除2例,肝Ⅳ,Ⅴ,Ⅷ段次全切除5例,左半肝切除19例,左半肝加尾状叶切除4例,肝Ⅳ段切除6例,左外叶切除32例。附加手术包括胆肠吻合术22例;所有患者行胆囊切除,胆道镜检查和/或取石,术后胆总管T管引流。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发生并发症17例(18.2%),其中胆瘘2例(2.2%),膈下感染1例(1.1%),切口感染6例(6.4%),肺部感染3例(3.2%),胸腔积液6例(6.4%),应激性溃疡2例(2.2%),均经治疗痊愈出院。术后发现残石9例,经胆道镜取净结石5例。全组随访89例(95.7%)。3例合并胆管癌的患者死于胆管癌复发,3例胆管结石复发。结论:以多肝段联合切除为主的手术方式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外科学 肝切除术/方法 胆管 肝内
原文传递
经前路改良式绕肝提拉法在右半肝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8
作者 罗昆仑 方征 +3 位作者 董志涛 徐健 吴胜 李界明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90-792,共3页
目的评价改良式绕肝提拉法前入路在右半肝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细致解剖分离肝后与下腔静脉前间隙,建立肝后隧道,置弹力带提拉肝脏,绕肝提拉法前入路在仅阻断病肝侧血流的情况下,进行右半肝切除术。结果全组10例,包括肝癌5例,... 目的评价改良式绕肝提拉法前入路在右半肝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细致解剖分离肝后与下腔静脉前间隙,建立肝后隧道,置弹力带提拉肝脏,绕肝提拉法前入路在仅阻断病肝侧血流的情况下,进行右半肝切除术。结果全组10例,包括肝癌5例,肝血管瘤2例,肝胆管结石2例,严重肝损伤1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未发生与本术式相关的并发症。结论改良式绕肝提拉法进行右半肝切除术仅阻断病肝侧血流,手术从容且安全可靠。此法适用于肝良、恶性病变及严重肝损伤的右半肝切除术,是值得推荐的一种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方法 绕肝提拉法 肝后隧道 前入路
原文传递
严重肝外伤的伤情特点及外科治疗选择 被引量:18
9
作者 罗昆仑 方征 +2 位作者 刘洪 余锋 何振平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25-727,共3页
目的 分析严重肝外伤的伤情特点,探讨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 总结分析10年来收治的109例严重肝外伤临床资料.采用肝周纱布堵塞术5例,清创加缝合术32例,清创性肝切除术59例,规则性肝切除术13例.结果 109例中治愈92例,病死17例.病... 目的 分析严重肝外伤的伤情特点,探讨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 总结分析10年来收治的109例严重肝外伤临床资料.采用肝周纱布堵塞术5例,清创加缝合术32例,清创性肝切除术59例,规则性肝切除术13例.结果 109例中治愈92例,病死17例.病死病例中包括Ⅲ级5例,Ⅳ级9例,V级3例;其中单纯肝损伤3例(17.6%);伴合并伤14例(82.4%).结论 严重肝外伤以右肝严重损伤为主,多伴合并伤,需紧急救治.根据不同伤情采取最适宜的手术方式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外伤 创伤 手术方式
原文传递
改良式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术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罗昆仑 方征 +2 位作者 董志涛 余峰 刘洪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09-912,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术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胰肠吻合采用改良式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术(改良组)和传统胰空肠端侧吻合术(传统组)两种术式,分别观察两组... 目的探讨改良式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术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胰肠吻合采用改良式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术(改良组)和传统胰空肠端侧吻合术(传统组)两种术式,分别观察两组术后胰瘘发生的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改良组48例,术后出现并发症5例(10.4%),其中胰瘘1例(2.1%);传统组30例术后出现并发症11例(36.7%),其中胰瘘5例(16.7%),1例死于术后胰瘘并发腹腔感染、出血。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改良式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术应用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术后胰瘘的发生率低,是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方法 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术 胰瘘/并发症
原文传递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早期并发症的临床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余锋 田志强 +2 位作者 柏杨 刘洪 罗昆仑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30-1134,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早期(术中与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为其防范提供预警。方法:回顾2000年7月—2014年8月施行的16 032例行LC患者资料,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与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对引起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可疑因素行单因...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早期(术中与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为其防范提供预警。方法:回顾2000年7月—2014年8月施行的16 032例行LC患者资料,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与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对引起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可疑因素行单因素分析筛选与多因素分析确认。结果:16 032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6.7±21.3)岁;男女比例为1:1.87,其中择期手术14 101例(88.0%),急诊手术1 931例(12.0%);发生早期并发症1 420例(8.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胆囊炎症情况、肥胖、上腹部手术史、急诊手术、手术持续时间、术者施行LC例数可能是影响LC术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0.012,P=0.002)、胆囊急性炎症(OR=2.510,P=0.010)、BMI≥25 kg/m2(OR=3.105,P=0.023)、合并上腹部手术史(OR=7.882,P=0.030)和手术持续时间≥60 min(OR=8.634,P=0.001)是引起LC术早期并发症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男性、胆囊急性炎症、肥胖、上腹部手术史和长时间手术是LC术早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具有这些因素的患者,术前及术后应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手术中并发症 手术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贲门及近端胃壁内外双重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出血 被引量:12
12
作者 倪家连 刘晓明 +2 位作者 高林 杨松山 郑宝珍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1999年第1期44-45,共2页
目的探索有效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壁外断流)加贲门环周粘膜下血管缝扎和近端胃(胃左动脉平面以上)中点环周缝扎粘膜下血管(壁内断流)。结果本组接受贲门及近端胃壁内外... 目的探索有效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壁外断流)加贲门环周粘膜下血管缝扎和近端胃(胃左动脉平面以上)中点环周缝扎粘膜下血管(壁内断流)。结果本组接受贲门及近端胃壁内外双重断流术49例,其中单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壁外断流)21例。断流后自由门静脉压分别为(33±05)mmHg和(210±015)mmHg,两者比较P<001;术后随访3月至8年,双断流组无再出血发生,单断流组3例发生再出血,1例出血死亡。结论贲门及近端胃壁内外双重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比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门脉高压症 断流术
原文传递
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 被引量:12
13
作者 吴胜 李界明 +2 位作者 张伟杰 罗昆仑 田志强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80-881,共2页
解放军第101医院自2005年7月至2008年9月采用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5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腹腔镜辅助小切口 胆管结石 胆道镜 治疗 疗效满意 解放军
原文传递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式预防胆管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界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68-1070,共3页
目的肝外胆管变异容易导致腹腔镜胆囊手术中胆管损伤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文中旨在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改良术式对预防胆管损伤的效果。方法设计LC中预防胆管损伤的手术方式(下... 目的肝外胆管变异容易导致腹腔镜胆囊手术中胆管损伤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文中旨在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改良术式对预防胆管损伤的效果。方法设计LC中预防胆管损伤的手术方式(下称"改良手术方式"),对入选的104例患者采用先处理胆囊动脉、再剥离胆囊、最后切断胆囊管的改良手术方式。术后密切观察腹痛、发热等情况,术后1、3、6个月进行随访,观察胆管损伤的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04例中99例(95.1%)成功实施了改良手术方式,术后及随访期间无胆管损伤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进的手术方式能有效预防胆管损伤及其他并发症,对提高手术质量和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胆管损伤 预防
下载PDF
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5
作者 罗昆仑 方征 +3 位作者 余峰 吴胜 李界明 何振平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88-890,共3页
目的总结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断流术)对门静脉高压症并高危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近8年来对92例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断流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止血率100%,无手术死亡。术后5年再出血率9.8%,肝性脑病5.4%。5... 目的总结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断流术)对门静脉高压症并高危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近8年来对92例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断流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止血率100%,无手术死亡。术后5年再出血率9.8%,肝性脑病5.4%。5年生存率90.2%。结论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效果确切,是防治该类患者发生消化道大出血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门静脉/外科学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脾切除术
原文传递
肝后隧道手术高危区的解剖特点及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罗昆仑 方征 +2 位作者 余锋 刘洪 田志强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肝后隧道及手术高危区的解剖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解剖20具成人尸体肝脏标本,收集经前入路绕肝提拉法右半肝切除术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统计汇入肝后下腔静脉和肝后隧道路径上肝短静脉总数。结果:解剖研究中发现,肝短... 目的:探讨肝后隧道及手术高危区的解剖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解剖20具成人尸体肝脏标本,收集经前入路绕肝提拉法右半肝切除术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统计汇入肝后下腔静脉和肝后隧道路径上肝短静脉总数。结果:解剖研究中发现,肝短静脉主要从左右两侧汇入肝后下腔静脉,且较多集中于中、下1/3段;在肝后隧道路径上,汇入肝后下腔静脉的肝短静脉主要集中在下1/3段前方,平均(2.90±1.07)支,上1/3段仅有1例出现1支肝短静脉,中1/3段20例中仅4例出现1支肝短静脉;肝右后下静脉多出现在肝后下腔静脉的中、下1/3段,出现率达85.0%(17/20)。临床手术中发现,在肝后隧道路径上,汇入肝后下腔静脉肝短静脉主要集中在下1/3段,平均(3.21±1.67)支,多数病例此区域上下距离约3~4 cm,同时此区域中肝右后下静脉出现率达85.2%(23/27);27例中仅1例有1支肝短静脉汇入中段肝后下腔静脉前方。结论:肝后隧道手术高危区位于肝后下腔静脉下段前方3~4 cm区域,有较多肝短静脉伴随肝右后下静脉汇入。准确把握此区域的解剖特点并进行解剖分离是成功建立肝后隧道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方法 肝后隧道 肝/解剖学 手术高危区
原文传递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选择性辅助小切口治疗胆管结石 被引量:8
17
作者 吴胜 李界明 +2 位作者 张伟杰 田志强 罗昆仑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93-995,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中选择性辅助小切口治疗胆管结石的方法、适应证及优越性。方法根据腹腔镜下胆总管的定位,LC术中选择性辅助小切口行胆道探查。治疗73例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患者,均为完成LC,但试行腹腔镜经胆囊管胆道探...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中选择性辅助小切口治疗胆管结石的方法、适应证及优越性。方法根据腹腔镜下胆总管的定位,LC术中选择性辅助小切口行胆道探查。治疗73例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患者,均为完成LC,但试行腹腔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失败。结果3例延长切口完成手术,余70例成功。49例为经胆囊管胆道探查;24例为胆总管切开探查:Ⅰ期缝合14例,置T管引流10例。手术时间(73.3±18.6)min;肛门排气时间(22.6±11.5)h;术后住院时间(7.4±1.3)d。术后并发症3例(4.1%)。结论LC术中选择性辅助小切口治疗合适的胆管结石具有微创及安全、可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胆总管探查 胆管结石 小切口
原文传递
绕肝提拉法“肝后隧道”建立的标准及解剖学依据 被引量:6
18
作者 罗昆仑 方征 +3 位作者 刘洪 余锋 田志强 陆雷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52-455,共4页
目的探讨绕肝提拉法肝后隧道建立的f临床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20具成人尸体肝后下腔静脉标本,收集15例晚期肝炎后肝硬化行背驮式肝移植患者病肝切除后肝后下腔静脉的临床资料,制订肝后隧道路径标准,统计汇入肝后下腔静脉及肝后隧道... 目的探讨绕肝提拉法肝后隧道建立的f临床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20具成人尸体肝后下腔静脉标本,收集15例晚期肝炎后肝硬化行背驮式肝移植患者病肝切除后肝后下腔静脉的临床资料,制订肝后隧道路径标准,统计汇入肝后下腔静脉及肝后隧道路径上肝短静脉总数。结果肝短静脉主要从左右两侧汇入肝后下腔静脉,汇人肝后下腔静脉的肝短静脉多集中于中、下1/3段(F=9.188,P〈0.01)。在肝后隧道路径上,汇人肝后下腔静脉的肝短静脉主要集中在下1/3段前方,而其他两段分布较少(χ2=48.524,P〈0.01)。肝硬化组汇人肝后下腔静脉的肝短静脉数与尸检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5,P〉0.05),但肝硬化组肝后隧道常发生解剖结构变异。结论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是一潜在性腔隙,具有独特的解剖学特点,是安全建立肝后隧道的解剖依据。但在晚期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手术中应慎用肝后隧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腔静脉 解剖学 局部 肝短静脉
原文传递
甲磺酸伊马替尼致重度水肿及剥脱性皮炎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文举 贺会江 +1 位作者 宋金森 李浩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2年第4期253-254,共2页
1例54岁女性患者因"小肠间质瘤"术后肝转移,自行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400 mg,1次/d,服用1个半月后出现心慌、全身重度水肿和皮疹,药物减量无缓解,遂入院。体格检查:心率78次/min,手脚皮肤皲裂伴液体渗出,睑结膜充血、水肿,全身... 1例54岁女性患者因"小肠间质瘤"术后肝转移,自行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400 mg,1次/d,服用1个半月后出现心慌、全身重度水肿和皮疹,药物减量无缓解,遂入院。体格检查:心率78次/min,手脚皮肤皲裂伴液体渗出,睑结膜充血、水肿,全身重度水肿。实验室检查:嗜酸粒细胞0.74×109/L,红细胞计数3.44×1012/L,血糖6.67 mmol/L,丙氨酸转氨酶42 U/L。立即停药,给予氢氯噻嗪10 mg,3次/d口服;普罗帕酮100 mg,3次/d口服。患者心慌和水肿症状逐渐好转。入院第4天患者出现皮肤过度角质化、粗糙,局部脱屑;第7天出现全身大量皮肤脱屑,30 d后皮肤逐渐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肿 皮炎 剥脱性 甲磺酸伊马替尼
原文传递
大鼠ALPPS术后残肝再生与Wnt2蛋白表达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伟伟 余锋 +3 位作者 刘洪 李福利 柏杨 罗昆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31-1335,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联合肝脏分割和门静脉结扎分阶段肝切除术(ALPPS)后残余肝再生Wnt2蛋白的表达变化,进一步了解肝再生过程中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200~240g健康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ALPPS组和假手术(Sham)组;Sham组仅游离出门静脉各分支,... 目的探讨大鼠联合肝脏分割和门静脉结扎分阶段肝切除术(ALPPS)后残余肝再生Wnt2蛋白的表达变化,进一步了解肝再生过程中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200~240g健康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ALPPS组和假手术(Sham)组;Sham组仅游离出门静脉各分支,不结扎即关腹;ALPPS组行大鼠肝左外叶、左中叶、右叶门静脉分支结扎,切除尾状叶,保留肝右中叶分支,并行肝中叶实质离断。分别于术后1、2、4、7 d处死5只大鼠,称取大鼠肝右中叶重量,计算肝再生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右中叶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肝右中叶Ki-67和Wnt2蛋白表达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ALPPS术后保留侧肝脏开始再生,第2天肝再生率升高最快,随后肝再生率升高速度逐渐降低,第7天与Sham组相比肝再生率升高速度两者相近;(2)ALPPS术后Ki-67与Sham组比较,第1天开始升高,第2天达到最高,此后逐渐降低,第7天有少量阳性细胞,与Sham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Wnt2阳性表达主要在中央静脉周围,可能与肝干细胞的产生相关;与Sham组相比,肝右中叶Wnt2蛋白在ALPPS术后第1天即开始升高,第2天达到最高,然后逐渐降低,第7天时仅有少量表达,与Sham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大鼠肝脏ALPPS术后Wnt2的表达与术后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 Wnt2在ALPPS术后肝脏再生及肝干细胞表达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再生 ALPPS Wnt2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