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自制毛囊再生乳膏对小鼠皮肤创面毛囊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孙浩
汤茂
+5 位作者
孙梦黎
秦华
马奎
梅谨瑜
赵安东
付小兵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9-326,共8页
背景创面愈合时无毛囊等皮肤附属器再生是创面修复领域的难题。小分子化合物能够调控细胞增殖与分化,促使成熟体细胞再分化为具有增殖能力的前体细胞或其他细胞系,还能够靶向调控信号通路与代谢进程,是一种促进皮肤及附属器原位再生的...
背景创面愈合时无毛囊等皮肤附属器再生是创面修复领域的难题。小分子化合物能够调控细胞增殖与分化,促使成熟体细胞再分化为具有增殖能力的前体细胞或其他细胞系,还能够靶向调控信号通路与代谢进程,是一种促进皮肤及附属器原位再生的安全有效的方法。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小分子化合物组合探索其促进创面毛囊再生的效果及机制。方法选取C57BL/6小鼠45只,雌性,体质量(20±5)g。以打孔器配合眼科剪制作小鼠背部双侧皮肤全层缺损创面动物模型,左侧创面为用药侧,右侧创面为对照侧。以负载CHIR-99021、Purmorphamine、Tofacitinib和SJ000291942四种小分子化合物的凡士林药膏(以下简称毛囊再生乳膏)连续涂抹小鼠背部皮肤全层缺损创面28 d,通过常规HE染色、Masson染色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创面愈合和毛囊再生情况。结果用药组与对照组小鼠背部创面愈合率无统计学差异,提示毛囊再生乳膏对创面愈合速度无显著影响。HE染色发现,毛囊再生乳膏处理创面14 d左右,用药组创面表皮形成毛囊上皮芽基细胞,真皮中出现毛乳头细胞。28 d可见用药组创面中大量毛囊样结构,免疫荧光染色证实其表达毛囊细胞特征性标志物CK5、CK15、CK17、Noggin,而对照组创面毛囊再生数量极少,用药组与对照组新生毛囊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 vs 4,P<0.001)。Masson染色可见用药组与对照组创面胶原纤维密度及排列方式无明显区别,提示毛囊再生乳膏可诱导纤维瘢痕中毛囊再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用药侧创面新生的表皮细胞、毛囊上皮芽基细胞、新生毛乳头细胞中Wnt信号通路和Shh信号通路相关标志物β-catenin、Shh、Gli1显色明显,表明毛囊再生乳膏可能通过激活Wnt、Shh信号通路促进创面毛囊再生。结论本研究自制的毛囊再生乳膏能够通过调控毛囊生长发育过程中的Wnt信号通路和Sh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皮肤创面
小分子化合物CHIR-99021
小分子化合物Purmorphamine
小分子化合物Tofacitinib
小分子化合物SJ000291942
毛囊再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年龄对人增生性瘢痕硬度和成纤维细胞纤维化表型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
3
2
作者
朱冬振
姚斌
+2 位作者
崔晓丽
黄沙
付小兵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37-945,共9页
目的探讨年龄对人增生性瘢痕硬度和成纤维细胞(Fb)纤维化表型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10例瘢痕患者(男4例、女6例)手术切除的增生性瘢痕组织和10...
目的探讨年龄对人增生性瘢痕硬度和成纤维细胞(Fb)纤维化表型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10例瘢痕患者(男4例、女6例)手术切除的增生性瘢痕组织和10例患者(男5例、女5例,年龄7~41岁)手术后剩余的正常全层皮肤组织。根据患者年龄,将6例患者[(10.7±1.6)岁]瘢痕组织纳入年轻组,将4例患者[(40.0±2.2)岁]瘢痕组织纳入年长组。对正常皮肤和2组瘢痕组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行Masson染色观察胶原形态、排列并测定胶原含量,冻干及金属镀膜后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真皮层胶原纤维微观形态。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在液相下测量2组瘢痕组织硬度。取2组瘢痕组织,分离和培养Fb,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并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桩蛋白的表达以反映细胞形态,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促纤维化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和Ⅰ型胶原表达及机械力转导相关蛋白Yes相关蛋白(YAP)和增殖相关蛋白Ki67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法检测促纤维化基因TGF-β_(1)、α-SMA和Ⅰ型胶原,抑制纤维化基因TGF-β3及机械力转导相关基因Rho相关激酶1(ROCK1)和YAP mRNA表达。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t检验。结果HE染色可见,正常皮肤表皮层凹凸不平,真皮层可见血管和汗腺等附属器;年轻组、年长组瘢痕组织表皮层均较为扁平,真皮层血管和汗腺等附属器罕见。Masson染色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可见,正常皮肤胶原纤维排列松散、无序,而2组瘢痕组织胶原纤维排列均较为致密、整齐,且年轻组瘢痕组织胶原纤维较年长组更为致密。年轻组、年长组瘢痕组织胶原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t=8.02、3.15,P<0.05或P<0.01),年长组瘢痕组织胶原含量明显低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硬度
成纤维细胞
年龄
纤维化基因和蛋白
机械转导基因和蛋白
原文传递
间充质干细胞在血脑屏障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及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3
作者
杨劼
张翠萍
+2 位作者
马奎
杨思明
付小兵
《感染.炎症.修复》
2018年第4期250-253,256,共5页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AD)、脑卒中(stroke)、创伤性脑损伤(TBI)以及多发性硬化(MS)在全球的发病率日益增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临床上对这些疾病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有研究发现...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AD)、脑卒中(stroke)、创伤性脑损伤(TBI)以及多发性硬化(MS)在全球的发病率日益增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临床上对这些疾病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有研究发现,血脑屏障(BBB)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早期就受到破坏,并且BBB的修复预示着疾病预后的好坏,这意味着BBB不仅可以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进行早期诊断,而且其功能的修复也可能是治疗这些疾病的关键[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过程主要通过炎症破坏BBB导致持续性神经系统损伤,从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甚至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修复
血脑屏障
间充质干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
创伤性脑损伤
神经系统损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制毛囊再生乳膏对小鼠皮肤创面毛囊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孙浩
汤茂
孙梦黎
秦华
马奎
梅谨瑜
赵安东
付小兵
机构
解放军总医院
医学
创新研究部
创伤
修复
和
组织
再生
研究
中心
解放军总医院
第四
医学中心
全军
创伤
修复
与
组织
再生
重点
实验室
皮肤
损伤
修复
与
组织
再生
北京市
重点
实验室
天津医科大学
中国
医学
科学院严重
创伤
救治和
组织
修复
与
再生
医学
创新单元
解放军总医院
第一
医学中心
组织
再生
与
创面
修复
科
出处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9-326,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创新研究群体项目(81830064,8172109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103304)
+1 种基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019-I2M-5-059)
军队“十三五”重大和学科建设项目(AWS17J005,2019-126)。
文摘
背景创面愈合时无毛囊等皮肤附属器再生是创面修复领域的难题。小分子化合物能够调控细胞增殖与分化,促使成熟体细胞再分化为具有增殖能力的前体细胞或其他细胞系,还能够靶向调控信号通路与代谢进程,是一种促进皮肤及附属器原位再生的安全有效的方法。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小分子化合物组合探索其促进创面毛囊再生的效果及机制。方法选取C57BL/6小鼠45只,雌性,体质量(20±5)g。以打孔器配合眼科剪制作小鼠背部双侧皮肤全层缺损创面动物模型,左侧创面为用药侧,右侧创面为对照侧。以负载CHIR-99021、Purmorphamine、Tofacitinib和SJ000291942四种小分子化合物的凡士林药膏(以下简称毛囊再生乳膏)连续涂抹小鼠背部皮肤全层缺损创面28 d,通过常规HE染色、Masson染色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创面愈合和毛囊再生情况。结果用药组与对照组小鼠背部创面愈合率无统计学差异,提示毛囊再生乳膏对创面愈合速度无显著影响。HE染色发现,毛囊再生乳膏处理创面14 d左右,用药组创面表皮形成毛囊上皮芽基细胞,真皮中出现毛乳头细胞。28 d可见用药组创面中大量毛囊样结构,免疫荧光染色证实其表达毛囊细胞特征性标志物CK5、CK15、CK17、Noggin,而对照组创面毛囊再生数量极少,用药组与对照组新生毛囊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 vs 4,P<0.001)。Masson染色可见用药组与对照组创面胶原纤维密度及排列方式无明显区别,提示毛囊再生乳膏可诱导纤维瘢痕中毛囊再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用药侧创面新生的表皮细胞、毛囊上皮芽基细胞、新生毛乳头细胞中Wnt信号通路和Shh信号通路相关标志物β-catenin、Shh、Gli1显色明显,表明毛囊再生乳膏可能通过激活Wnt、Shh信号通路促进创面毛囊再生。结论本研究自制的毛囊再生乳膏能够通过调控毛囊生长发育过程中的Wnt信号通路和Shh�
关键词
小鼠皮肤创面
小分子化合物CHIR-99021
小分子化合物Purmorphamine
小分子化合物Tofacitinib
小分子化合物SJ000291942
毛囊再生
Keywords
mouse skin wound
CHIR-99021
purmorphamine
tofacitinib
SJ000291942
hair follicle regeneration
分类号
R641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年龄对人增生性瘢痕硬度和成纤维细胞纤维化表型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
3
2
作者
朱冬振
姚斌
崔晓丽
黄沙
付小兵
机构
解放军总医院
医学
创新研究部
创伤
修复
与
组织
再生
研究
中心
解放军总医院
第四
医学中心
全军
创伤
修复
与
组织
再生
重点
实验室
暨
皮肤
损伤
修复
与
组织
再生
北京市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37-945,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000969,82002056)
解放军总医院军事医学创新研究项目(CX19026)
王正国创伤医学发展基金会生长因子复兴计划(SZYZ-TR-03)。
文摘
目的探讨年龄对人增生性瘢痕硬度和成纤维细胞(Fb)纤维化表型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10例瘢痕患者(男4例、女6例)手术切除的增生性瘢痕组织和10例患者(男5例、女5例,年龄7~41岁)手术后剩余的正常全层皮肤组织。根据患者年龄,将6例患者[(10.7±1.6)岁]瘢痕组织纳入年轻组,将4例患者[(40.0±2.2)岁]瘢痕组织纳入年长组。对正常皮肤和2组瘢痕组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行Masson染色观察胶原形态、排列并测定胶原含量,冻干及金属镀膜后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真皮层胶原纤维微观形态。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在液相下测量2组瘢痕组织硬度。取2组瘢痕组织,分离和培养Fb,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并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桩蛋白的表达以反映细胞形态,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促纤维化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和Ⅰ型胶原表达及机械力转导相关蛋白Yes相关蛋白(YAP)和增殖相关蛋白Ki67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法检测促纤维化基因TGF-β_(1)、α-SMA和Ⅰ型胶原,抑制纤维化基因TGF-β3及机械力转导相关基因Rho相关激酶1(ROCK1)和YAP mRNA表达。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t检验。结果HE染色可见,正常皮肤表皮层凹凸不平,真皮层可见血管和汗腺等附属器;年轻组、年长组瘢痕组织表皮层均较为扁平,真皮层血管和汗腺等附属器罕见。Masson染色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可见,正常皮肤胶原纤维排列松散、无序,而2组瘢痕组织胶原纤维排列均较为致密、整齐,且年轻组瘢痕组织胶原纤维较年长组更为致密。年轻组、年长组瘢痕组织胶原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t=8.02、3.15,P<0.05或P<0.01),年长组瘢痕组织胶原含量明显低于�
关键词
瘢痕
硬度
成纤维细胞
年龄
纤维化基因和蛋白
机械转导基因和蛋白
Keywords
Cicatrix
Hardness
Fibroblast
Age
Gene and protein of fibrosis
Gene and protein of mechanotransduction
分类号
R644 [医药卫生—外科学]
R605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间充质干细胞在血脑屏障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及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3
作者
杨劼
张翠萍
马奎
杨思明
付小兵
机构
解放军总医院
第四
医学中心
全军
创伤
修复
与
组织
再生
重点
实验室
暨
皮肤
损伤
修复
与
组织
再生
北京市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感染.炎症.修复》
2018年第4期250-253,256,共5页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8424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801909)
军队"十三五"后勤科研重大项目(AWS17J005)
文摘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AD)、脑卒中(stroke)、创伤性脑损伤(TBI)以及多发性硬化(MS)在全球的发病率日益增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临床上对这些疾病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有研究发现,血脑屏障(BBB)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早期就受到破坏,并且BBB的修复预示着疾病预后的好坏,这意味着BBB不仅可以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进行早期诊断,而且其功能的修复也可能是治疗这些疾病的关键[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过程主要通过炎症破坏BBB导致持续性神经系统损伤,从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甚至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的发生。
关键词
损伤修复
血脑屏障
间充质干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
创伤性脑损伤
神经系统损伤
分类号
R74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自制毛囊再生乳膏对小鼠皮肤创面毛囊再生的影响
孙浩
汤茂
孙梦黎
秦华
马奎
梅谨瑜
赵安东
付小兵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年龄对人增生性瘢痕硬度和成纤维细胞纤维化表型的影响及其机制
朱冬振
姚斌
崔晓丽
黄沙
付小兵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原文传递
3
间充质干细胞在血脑屏障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及相关研究进展
杨劼
张翠萍
马奎
杨思明
付小兵
《感染.炎症.修复》
201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