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血白蛋白的功能及其在危重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
作者 段红杰 柴家科 邓虎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26-929,共4页
人血白蛋白(HSA)是一种小分子量、非糖基化、带负电荷的血清蛋白,具有物质结合转运、协调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抗氧化、抗炎、脏器功能保护、维持胶体渗透压等多种功能。综合分析现有的研究及Meta分析结果,HSA用于危重症治疗,可降低并发... 人血白蛋白(HSA)是一种小分子量、非糖基化、带负电荷的血清蛋白,具有物质结合转运、协调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抗氧化、抗炎、脏器功能保护、维持胶体渗透压等多种功能。综合分析现有的研究及Meta分析结果,HSA用于危重症治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某些疾病如脓毒症、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等,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但不能确定其可降低危重病患者的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白蛋白 危重病 治疗
下载PDF
组织工程皮肤创面修复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何秀叶 宋慧锋 郭希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9-242,共4页
组织工程皮肤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科技的快速发展更推进了组织工程皮肤的研究。选择合适的用于创面修复的动物模型是客观评价组织工程皮肤的前提。本文按照一般创面修复动物实验流程,从实验动物的选择、创面模型的制作、组织工... 组织工程皮肤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科技的快速发展更推进了组织工程皮肤的研究。选择合适的用于创面修复的动物模型是客观评价组织工程皮肤的前提。本文按照一般创面修复动物实验流程,从实验动物的选择、创面模型的制作、组织工程皮肤相关的细胞及生物材料、创面愈合评价指标等几个方面重点介绍创面修复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为相关科研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面修复 模型 动物 组织工程 生物相容性材料
下载PDF
烧伤整形外科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教学方法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迟云飞 宋慧锋 +3 位作者 徐成峰 陈琦 冯瑞 柴家科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6年第2期85-88,共4页
目的:提高烧伤整形外科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临床实际应用能力,改进烧伤整形外科临床教学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在我科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实习生60名,于入科和出科时分别进行两次烧伤整形外科临床能力评分,一个月实习期间进行... 目的:提高烧伤整形外科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临床实际应用能力,改进烧伤整形外科临床教学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在我科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实习生60名,于入科和出科时分别进行两次烧伤整形外科临床能力评分,一个月实习期间进行针对性教学,比较两次评分结果。结果:实习生出科时临床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入科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烧伤整形外科针对性教学,对实习生烧伤整形外科基础知识的实际应用和烧伤整形整体诊疗思路的建立,均有积极作用,显著提高了烧伤整形外科实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整形外科 实习生 临床 教学
下载PDF
氧还蛋白过氧化物2在表皮干细胞向汗腺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对表型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陈甫寰 宋慧锋 +7 位作者 郭希民 岳晓彤 刘玲英 周勇 刘东华 钱智勇 王统民 何秀叶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探讨氧还蛋白过氧化物2基因在表皮干细胞向汗腺细胞分化过程中对表型改变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健康包皮获取表皮干细胞,分离培养健康成人皮肤获取汗腺细胞,以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鉴定。慢病毒载体介导的氧还蛋白过氧化物2基因分... 目的探讨氧还蛋白过氧化物2基因在表皮干细胞向汗腺细胞分化过程中对表型改变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健康包皮获取表皮干细胞,分离培养健康成人皮肤获取汗腺细胞,以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鉴定。慢病毒载体介导的氧还蛋白过氧化物2基因分为过表达组、敲低表皮干细胞组及空白对照组,RT.PCR和WesternBlot技术分别在基因和蛋白水平检测3组的氧还蛋白过氧化物2表达。每组分别通过Transwell板与汗腺细胞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共培养前、后表皮干细胞CEA和B1整合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皮干细胞及汗腺细胞符合其相应特异性抗原。共培养前表皮干细胞B1整合素高表达(98.69±0.67)%,CEA几乎不表达(6.20±3.15)%;共培养后B1整合素表达程度:敲低组(19.30±0.53)%〈空白对照组(65.77±2.32)%〈过表达组(92.63±10.97)%;共培养后CEA表达程度:敲低组(95.43±2.36)%〉空白对照组(51.20±0.79)%〉过表达组(45.91±0.93)%。以上结果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还蛋白过氧化物2基因可抑制表皮干细胞向汗腺细胞分化的表型改变,并可提高保留其本身特异性抗原表达水平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干细胞 汗腺细胞 分化 氧还蛋白过氧化物2
原文传递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C对人毛乳头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5
作者 岳晓彤 陈甫寰 +4 位作者 何秀叶 宋慧锋 王统民 郭希民 钱智勇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5-220,共6页
目的观察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C(PDGF-C)对体外培养的人毛乳头细胞生物学作用的影响。方法取整形外科除皱患者所弃头皮分离培养毛乳头,免疫荧光细胞染色法鉴定碱性磷酸酶在人毛乳头细胞的表达,CCK-8法检测浓度分别为0、10、20、30、4... 目的观察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C(PDGF-C)对体外培养的人毛乳头细胞生物学作用的影响。方法取整形外科除皱患者所弃头皮分离培养毛乳头,免疫荧光细胞染色法鉴定碱性磷酸酶在人毛乳头细胞的表达,CCK-8法检测浓度分别为0、10、20、30、40ng/ml的PDGF—C,在0、1、2、3、4、5、6d7个时间点对体外培养毛乳头细胞增殖的影响,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分析最适合浓度下人毛乳头细胞的细胞周期变化。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及细胞划痕实验测定PDGF—C对毛乳头细胞迁移、趋化能力。结果碱性磷酸酶在人毛乳头细胞中呈阳性表达。PDGF—C在0~40ng/ml范围内,能明显促进人毛乳头细胞的增殖,并成剂量依赖关系,对人毛乳头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在30ng/ml达高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DGF-C为30ng/ml条件下体外培养的人毛乳头细胞,处于S期细胞的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GF-C组相对于对照组向划痕处迁移细胞数明显增多。PDGF-C组向Transwell小室下面迁移细胞数多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GF-C组碱性磷酸酶活性能力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GF—C可促进体外培养的人毛乳头细胞的增殖、迁移及诱导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C 毛乳头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运动
原文传递
碳纤维敷料在烧伤创面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利根 柴家科 +7 位作者 郭振荣 杨红明 贾晓明 许明火 李烽 曹卫红 冯光 盛志勇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1047-1049,共3页
目的观察碳纤维敷料对烧伤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浅Ⅱ°、深Ⅱ°和残余创面共27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碘伏纱布换药)和治疗组(碳纤维敷料换药)。观察敷料吸收容量、创面炎症反应,并做创面细菌定量和创面组织学检查,记录创面愈... 目的观察碳纤维敷料对烧伤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浅Ⅱ°、深Ⅱ°和残余创面共27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碘伏纱布换药)和治疗组(碳纤维敷料换药)。观察敷料吸收容量、创面炎症反应,并做创面细菌定量和创面组织学检查,记录创面愈合时间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敷料吸收容量大,创面炎症反应轻,创周炎症消退快,痂下组织细菌定量低。浅Ⅱ°、深Ⅱ°及残余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7.4±2.1)d、(16.2±2.6)d、(19.4±6.2)d,均较对照组缩短,对照组分别为(9.6±2.4)d、(19.6±3.4)d和(28.8±10.4)d。结论碳纤维敷料是一种具有吸附能力强、可有效控制炎症反应、促进创面愈合等特点的新型敷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敷料 烧伤 创面
原文传递
面部脂肪移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芳 宋慧锋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7年第7期124-128,共5页
面部脂肪移植是面部容量恢复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研究发现面部脂肪被分割成很多独立的脂肪室,脂肪室内组织随年龄逐渐老化,深层脂肪逐渐萎缩而浅层脂肪肥大,临床上将自体脂肪以面部脂肪室的解剖为基础进行精准注射联合面部提升术应用于... 面部脂肪移植是面部容量恢复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研究发现面部脂肪被分割成很多独立的脂肪室,脂肪室内组织随年龄逐渐老化,深层脂肪逐渐萎缩而浅层脂肪肥大,临床上将自体脂肪以面部脂肪室的解剖为基础进行精准注射联合面部提升术应用于面部年轻化,效果较好,不仅使面部结实紧绷,而且面部容量增加,改善皮肤质地,使面部轮廓更加自然美观。本文对自体脂肪移植在面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脂肪移植 脂肪室 面部提升术 面部年轻化
下载PDF
进一步重视烧(创)伤毁损性创面修复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柴家科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1期5-8,共4页
解决烧(创)毁损性创面修复的关键问题是要在准确判断毁损性创面伤情与修复方法上有所突破。本文阐述了B型超声彩色多普勒、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核磁共振成像与核磁共振血管造影等多种辅助检查手段在判断电烧伤等毁损性创面的损伤程度和... 解决烧(创)毁损性创面修复的关键问题是要在准确判断毁损性创面伤情与修复方法上有所突破。本文阐述了B型超声彩色多普勒、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核磁共振成像与核磁共振血管造影等多种辅助检查手段在判断电烧伤等毁损性创面的损伤程度和范围方面的发挥的作用,总结了游离皮瓣、筋膜皮瓣、岛状皮瓣、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等各种皮瓣的优缺点和适应证,介绍了去细胞异体肌腱、显微外科技术、负压引流技术、功能性生物敷料在毁损性创面修复中的应用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外科皮瓣 磁共振波谱学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负压伤口疗法 生物敷料
原文传递
体外构建组织工程皮肤修复Ⅲ度烫伤切痂创面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马忠锋 柴家科 +1 位作者 杨红明 许明火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72-975,共4页
目的观察体外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修复大鼠Ⅲ度烫伤切痂创面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酶消化法获取SD乳鼠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Fb)后进行体外培养,同时用高渗盐水/氢氧化钠法制备无细胞毒性猪去细胞真皮基质(PADM),然后将Fb与Ⅰ型牛胶原混... 目的观察体外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修复大鼠Ⅲ度烫伤切痂创面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酶消化法获取SD乳鼠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Fb)后进行体外培养,同时用高渗盐水/氢氧化钠法制备无细胞毒性猪去细胞真皮基质(PADM),然后将Fb与Ⅰ型牛胶原混合种植于PADM的表面,以SD乳鼠的第3代表皮细胞种植在真皮基质胶原面获取组织工程皮肤,以SD乳鼠的第3代表皮细胞制备表皮细胞膜片。对48只SD大鼠Ⅲ度烫伤切痂创面分别行组织工程皮肤移植(实验组)和单纯表皮细胞膜片移植(对照组),术后行大体观察和组织学观察,比较各组创面愈合率、收缩率。抗CD34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后行创面微血管计数,抗Laminin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基底膜中层黏连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两组创面术后均未见对移植物的急性期免疫排斥反应,第2、4、6周实验组移植物成活率分别为75.05%±3.69%、83.12%±3.13%、92.03%±3.87%,与对照组(分别为77.63%±3.23%、83.17%±3.92%、9 1.0 9%±3.3 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5)。术后第2、4、6周实验组移植物收缩率分别为9.1 3%±2.2 7%、18.52%±3.40%、23.92%±3.01%,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4.21%±3.05%、29.12%±3.02%、39.78%±3.42%,P<0.05)。术后6周实验组基底膜结构清晰、连续,对照组基底膜区模糊、不连续。第4、6周后实验组微血管数目分别为37.5±3.9、46.9±3.5个/HP,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3.0±2.0、27.5±2.7个/HP,P<0.05)。结论以Fb-胶原-PADM活性复合真皮基质为载体,与表皮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适用于修复Ⅲ度烫伤切痂创面,能改善创面愈合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皮肤 人工 烧伤 伤口愈合
下载PDF
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芳 宋慧锋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5期378-381,共4页
近年来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其相对于传统皮瓣不仅能有效地改善受区的外观与功能,而且对供区破坏较小,同时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效果愈加显著。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克服传统腹股沟皮瓣的缺点,目前在国内外被广泛... 近年来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其相对于传统皮瓣不仅能有效地改善受区的外观与功能,而且对供区破坏较小,同时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效果愈加显著。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克服传统腹股沟皮瓣的缺点,目前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于修复各种皮肤软组织缺损,如头颈部、四肢、会阴及阴茎等部位缺损。本文现结合近年来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动脉 外科皮瓣 软组织损伤
原文传递
选择性去细胞猪皮在深Ⅱ度烧伤创面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红明 柴家科 孙天骏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5期44-46,共3页
目的将选择性去细胞猪皮用于深Ⅱ度烧伤创面早期包扎,观察其创面保护和促愈效果。方法 41例烧伤患者,男性29例,女性12例,年龄18~53岁,平均(31.4±9.7)岁,烧伤面积5%~39%。伤后2~4d,2%创面清创后以选择性去细胞猪皮覆盖,其余创面... 目的将选择性去细胞猪皮用于深Ⅱ度烧伤创面早期包扎,观察其创面保护和促愈效果。方法 41例烧伤患者,男性29例,女性12例,年龄18~53岁,平均(31.4±9.7)岁,烧伤面积5%~39%。伤后2~4d,2%创面清创后以选择性去细胞猪皮覆盖,其余创面常规换药,以同体同侧或对侧创面作为对照,隔日换药,观察创面愈合情况,计算伤后2周创面愈合率,记录创面愈合时间。结果选择性去细胞猪皮与创面基底贴敷良好,创周无红肿等炎症反应表现,14~21d逐渐干燥、脱落,创面愈合。伤后2周创面愈合率(82.34±20.13)%,对照组为(76.21±22.52)%。创面平均愈合时间(17.8±4.3)d,对照组为(21.2±5.6)d。两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选择性去细胞猪皮对于清创后的深Ⅱ度烧伤创面有较好的保护和促愈作用,效果优于常规换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选择性 烧伤
原文传递
缺锌和补锌对烫伤大鼠血清和组织锌含量,含锌酶、激素、蛋白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利根 郭振荣 +7 位作者 赵霖 鲍善芬 柴家科 丛涛 李珍 韩文丽 卢光明 盛志勇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6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观察缺锌和补锌对烫伤大鼠体内锌、含锌酶、激素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112只,56只用含锌量正常(40μg/g)的饲料喂养,其余56只用含锌4μg/g的低锌饲料喂养,1周后各取8只大鼠,40μg/g锌喂养大鼠为正常对照... 目的观察缺锌和补锌对烫伤大鼠体内锌、含锌酶、激素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112只,56只用含锌量正常(40μg/g)的饲料喂养,其余56只用含锌4μg/g的低锌饲料喂养,1周后各取8只大鼠,40μg/g锌喂养大鼠为正常对照组(NC组),4μg/g锌喂养的为缺锌对照组(DC组),处死后留取标本。其余大鼠15%深Ⅱ度烫伤,40μg/g锌喂养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烫伤组(NB组,继续用含锌40μg/g饲料喂养)和烫伤补锌组(NH组,改用含锌80μg/g饲料喂养);4μg/g锌喂养大鼠随机分成缺锌烫伤组(DB组,改用含锌10μg/g饲料喂养)和缺锌烫伤补锌组(DH组,改用含锌80μg/g的饲料喂养),各组24只大鼠。分别于烫伤后第1、3、7天,各组处死大鼠8只,留取标本检测血清、肝脏、骨骼和皮肤锌含量以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生长激素(GH)和肝脏金属硫蛋白(MT)水平。结果烫伤前缺锌大鼠血清、肝脏、骨骼和皮肤锌含量以及ALP、GH和肝脏MT水平均低于正常大鼠。烫伤后缺锌和正常大鼠的血清、骨骼锌含量及ALP下降,肝脏、烫伤皮肤锌、GH和肝MT呈上升趋势;补锌后血清、组织锌、ALP、GH、MT均明显上升,但缺锌大鼠的变化幅度小于正常大鼠。结论机体缺锌不仅使血清、组织中锌含量下降,还影响含锌酶ALP、GH和肝脏MT的活性及功能。口饲补锌可以纠正缺锌状态,烫伤后应注意锌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烫伤 碱性磷酸酶 生长激素 金属硫蛋白
下载PDF
超量预制颌颈部扩张皮瓣进行面颊部亚单位的美学修复 被引量:7
13
作者 何秀叶 宋慧锋 +5 位作者 许明火 高全文 陈保国 陈帅 王珏 王芳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7年第4期226-228,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颌颈部皮肤超量扩张预制皮瓣进行面颊部亚单位美学修复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靠近面颊部损伤区域的下缘即颌颈部埋置单个容量为100~150ml的扩张器,对其进行3~5倍额定容量的超量扩张,平均约4个月完成扩张;间隔约半个... 目的探讨应用颌颈部皮肤超量扩张预制皮瓣进行面颊部亚单位美学修复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靠近面颊部损伤区域的下缘即颌颈部埋置单个容量为100~150ml的扩张器,对其进行3~5倍额定容量的超量扩张,平均约4个月完成扩张;间隔约半个月后进行面颊部损伤切除,扩张皮瓣转移修复缺损,观察皮瓣成活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17例面颊部损伤均成功修复,随访3~12个月,皮瓣颜色、质地与周围匹配且能够进行正常的表情活动。结论超量扩张颌颈部皮肤预制皮瓣能够很好地进行面颊部美学亚单位的修复,是一种实用且符合颜面部美学要求的修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颊部 美学亚单位 皮瓣 组织扩张器
原文传递
血清降钙素原在烧伤脓毒症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兆兴 申传安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5期386-389,共4页
脓毒症是严重烧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尽早识别和诊断是获得较好结局的关键。然而,由于烧伤患者机体损伤严重,常伴随严重的炎症反应,使得脓毒症的准确诊断较为困难。降钙素原作为细菌相关性感染存在及严重程度的新... 脓毒症是严重烧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尽早识别和诊断是获得较好结局的关键。然而,由于烧伤患者机体损伤严重,常伴随严重的炎症反应,使得脓毒症的准确诊断较为困难。降钙素原作为细菌相关性感染存在及严重程度的新型生物标记物,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在烧伤脓毒症的早期诊断、治疗决策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脓毒症 诊断 降钙素原
原文传递
烧伤外科进修医生临床教学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迟云飞 李峰 +2 位作者 尹会男 胡泉 柴家科 《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6期2-4,共3页
结合多年来我院烧伤外科带教进修医师的教学经验,初步探讨分析了烧伤外科进修医生的个体特征,调研进修医生的学习需求,以及他们对带教老师的个人期望;认为以下方面,对提高烧伤外科进修医生的教学水平极为有益:充分利用多媒体光影技术,... 结合多年来我院烧伤外科带教进修医师的教学经验,初步探讨分析了烧伤外科进修医生的个体特征,调研进修医生的学习需求,以及他们对带教老师的个人期望;认为以下方面,对提高烧伤外科进修医生的教学水平极为有益:充分利用多媒体光影技术,重视直观形象教学;积极组织科室定期小讲课,增加交流学习心得治疗体会;建立微信专业公众号,合理利用网络学术交流平台增加教学手段;重视危重疑难病例讨论与术前讨论,提倡问题式教学。通过上诉举措,开拓教学了手段,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积极倡导个体化的教学思路,强化对进修医生的科学教学和管理,对教学医院把握医疗质量、维护自身品牌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外科 进修医生 临床 教学
下载PDF
口饲和创面补锌对烫伤大鼠血清组织中锌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利根 郭振荣 +7 位作者 赵霖 鲍善芬 柴家科 丛涛 韩文丽 李珍 卢光明 盛志勇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6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观察大鼠烫伤后补锌,血清、组织中锌的变化。方法: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C组(正常对照组)、N组(烫伤对照组)、H组(口饲补锌组)、W组(创面补锌组)。先用正常含锌40μg/g饲料喂养1周,活杀C组大鼠留取标本,其余3组烫伤背... 目的:观察大鼠烫伤后补锌,血清、组织中锌的变化。方法: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C组(正常对照组)、N组(烫伤对照组)、H组(口饲补锌组)、W组(创面补锌组)。先用正常含锌40μg/g饲料喂养1周,活杀C组大鼠留取标本,其余3组烫伤背部15%,深Ⅱ°N、W组继续用40μg/g含锌饲料喂养,同时W组创面涂含锌761.1μg/g外用药2g/d;H组改用80μ/g高锌饲料。烫伤后1、3、7d各组分别活杀大鼠8只,留取全血、肝脏、股骨、烫伤皮肤等标本检测锌含量。结果:烫伤后第1天,N、W组血清锌由伤前的0.66μg/ml降至0.44μg/ml,而H组却上升至1.06μg/ml烫伤后1~3d各组肝脏锌呈上升趋势,补锌后上升更明显,H组伤后第1天由伤前的22.57μg/g升至41.68μg/g,明显高于N、W组;伤后各组骨骼锌均呈递减趋势,以N组最明显,伤后第7天N组由伤前的68.9μg/g降至41.5μg/g,平均每天下降3.1μg/g,H组下降幅度最小;烫伤后第1天,N、W组皮肤锌下降,由伤前的18.9μg/g分别降至14.0μg/g、15.8μg/g,而H组却上升至27.1μg/g,创面补锌后7d,W组升至34.3μg/g,高于伤前和N、H组。结论:烫伤后血清、组织锌降低,并出现再分布现象,需要补充锌。口饲补锌能快速提高血清锌水平,有利于纠正烫伤后的低锌状态,而创面补锌主要提高烫伤皮肤锌含量,有利于锌的摄取,促进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烫伤 血清 组织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靖 刘玲英 +1 位作者 尹会男 柴家科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5期20-25,共6页
目的 体外观察不同浓度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 UCMSC)凋亡、增殖和旁分泌的影响,筛选适宜浓度Ang-Ⅱ预处理h UCMSC。方法 照笔者单位实验室建立的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并鉴定h UCMSC,取3-8代h UCMSC接种于培养... 目的 体外观察不同浓度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 UCMSC)凋亡、增殖和旁分泌的影响,筛选适宜浓度Ang-Ⅱ预处理h UCMSC。方法 照笔者单位实验室建立的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并鉴定h UCMSC,取3-8代h UCMSC接种于培养板,将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3个复孔):空白对照组、100 ng/m L Ang-Ⅱ组、500 ng/m L Ang-Ⅱ组及1000 ng/m L Ang-Ⅱ组,后3组分别于含有100ng/m L、500 ng/m L及1000 ng/m L Ang-Ⅱ的培养基、空白对照组使用不含有Ang-Ⅱ的培养基培养,各组于培养24、48、72 h后分别于倒置显微镜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和细胞融合的情况,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S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含量。结果 培养24、48、72 h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类似,均呈长梭形,少数细胞呈多角形,100 ng/m L Ang-Ⅱ组细胞的融合率分别为40%-45%、70%-80%、90%-95%,融合速度显著增加。AO/EB结果显示:仅100 ng/m L Ang-Ⅱ组与空白对照组未出现凋亡细胞或死亡细胞。CCK-8的结果同样显示100 ng/m L Ang-Ⅱ组细胞增殖速度显著快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为100 ng/m L Ang-Ⅱ组所处的增殖周期(S)期细胞数量的比例显著增加。ELISA检测结果是100 ng/m L Ang-Ⅱ组细胞的VEGF、b FGF、HGF含量最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小于0.05)。结论 100 ng/m L Ang-Ⅱ具有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增殖的功能,这可能与其使h UCMSC大量分泌VEGF、b FGF、HGF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脐带 间质干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旁分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