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实验室检验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康欣 陈康 +3 位作者 应俊 乔屾 宋亚男 张颖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0期1703-1708,1714,共7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实验室检验指标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进展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提取解放军总医院医疗大数据平台2013年至2017年51023例2型糖尿病患者数据资料,分为NDR(无DR)组、BDR(背景期DR)组和PDR(增殖期DR)组,对各组间患...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实验室检验指标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进展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提取解放军总医院医疗大数据平台2013年至2017年51023例2型糖尿病患者数据资料,分为NDR(无DR)组、BDR(背景期DR)组和PDR(增殖期DR)组,对各组间患者的基本资料及37项实验室检验指标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BDR组和PDR组收缩压和舒张压较NDR组高;DR患者中,尤其PDR组,平均年龄更低,女性、未婚者、农村居住人口、不稳定职业者之中DR所占比率更高(均P<0.01)。37项实验室检验指标水平在NDR、BDR与PDR三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①空腹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血清蛋白值、三酰甘油、血尿素氮、血清肌酐、纤维蛋白原和磷脂在BDR组最高;②血清C肽值、尿肌酐值、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蛋白、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乳酸脱氢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值、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和红细胞压积则由NDR组到BDR组、PDR组依次下降;③低密度、高密度脂蛋白值、24 h尿微量蛋白、Alb/Cr、血小板、凝血酶原活动度和血沉在组间依次增高;④白球比值在PDR组最高。Logistic回归分析中,糖化血红蛋白(OR=1.15)、血清肌酐(OR=1.13)、凝血酶原活动度(OR=1.13)、血尿素氮(OR=1.07)、纤维蛋白原(OR=1.06)和低密度脂蛋白(OR=1.05)(P<0.05)是DR的危险因素(P<0.01);而红细胞压积(OR=0.80,P<0.01)、谷氨酰胺转肽酶(OR=0.90,P<0.01)、间接胆红素(OR=0.94)、乳酸脱氢酶(OR=0.94)和年龄(OR=0.94)是DR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早期监测与干预2型糖尿病患者红细胞压积和代表血糖水平、肾功能、凝血功能、血脂、肝功能等的部分标志性实验室检验指标,有助于预防和延缓DR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实验室检验指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神经眼科急症的诊断和治疗
2
作者 董莹(综述) 魏世辉(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4-258,共5页
神经眼科急症是指如果不及时诊治,就会严重威胁视力或生命的眼科临床病症,主要表现为急性视力下降、突发的复视和瞳孔不等大。一些危重神经系统疾病和眶颅炎症早期常以神经眼科急症作为首发表现。视神经炎、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 神经眼科急症是指如果不及时诊治,就会严重威胁视力或生命的眼科临床病症,主要表现为急性视力下降、突发的复视和瞳孔不等大。一些危重神经系统疾病和眶颅炎症早期常以神经眼科急症作为首发表现。视神经炎、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严重的眼眶炎症和感染、垂体卒中等疾病早期常出现急性视力下降;海绵窦血栓和颅内动脉瘤早期因累及颅神经而出现复视;此外,颅内动脉瘤和颈动脉夹层动脉瘤在发病初期可表现为双眼瞳孔不等大。本文从急救医学角度对上述相关疾病的症状、体征、诊断和治疗进行阐述,分析神经眼科体征在疾病诊断中的重要作用,旨在提高眼科医生对神经眼科急症的识别能力,加强危重症的防范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眼科 急救医学 复视 颅神经麻痹 瞳孔不等大
下载PDF
甲状腺相关眼病继发性高眼压和青光眼发病机制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马铭绅 范懿 +2 位作者 李月月 苏帆 杨新吉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6期380-384,共5页
甲状腺相关眼病(TAO),又称Graves眼病,常伴有眼眶病变。TAO的临床表现通常有眼睑后退、眼球突出、复视、眼外肌水肿及眼外肌纤维化。在眼肌变性、眶压增加、糖皮质激素药物的应用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部分TAO患者会罹患高眼压(OH... 甲状腺相关眼病(TAO),又称Graves眼病,常伴有眼眶病变。TAO的临床表现通常有眼睑后退、眼球突出、复视、眼外肌水肿及眼外肌纤维化。在眼肌变性、眶压增加、糖皮质激素药物的应用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部分TAO患者会罹患高眼压(OHT),甚至继发青光眼。与原发性青光眼不同,继发于TAO的OHT和青光眼,在积极治疗TAO之后就会得到缓解。TAO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及手术治疗。本文中笔者就TAO继发性OHT和青光眼的发生机制及其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TAO所致的OHT和青光眼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眼病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 继发性高眼压 继发性青光眼 眼眶减压术
原文传递
LASIK术后20年患者远期视力效果与安全性 被引量:2
4
作者 田春雨 荣丽媛 +6 位作者 黄金峰 高笠雄 秦力维 曹利群 于洁 樊郑军 王凤翔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707-1711,共5页
目的:评估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20a患者远期视力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1998-01/2001-12在我院准分子治疗中心接受LASIK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采用电话通知患者至门诊复查的方式,进行调查研究。收集的数据... 目的:评估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20a患者远期视力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1998-01/2001-12在我院准分子治疗中心接受LASIK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采用电话通知患者至门诊复查的方式,进行调查研究。收集的数据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性别和年龄)、LASIK术前裸眼视力(UCVA)及最佳矫正视力(BCVA)、术前屈光度数、术中角膜瓣厚度及术中角膜基质层残余厚度。主要观察指标:长期疗效指数、安全性指数、UCVA、BCVA、角膜厚度及眼轴长度。同时进行裂隙灯、眼底及OCT检查。结果:本研究纳入95例190眼,术后末次复查时,71例142眼(74.7%)UCVA≥1.0;82例164眼(86.3%)BCVA≥1.0。其中2眼分别因黄斑劈裂及青光眼,导致BCVA不良(≤0.6),其余患者BCVA为0.8。术后20a患者UCVA及BCVA与手术时年龄、术前屈光度数、角膜厚度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眼轴增长值存在负相关性(r=-0.32、-0.31,均P<0.05)。术后末次复查时UCVA及BCVA与剩余角膜基质层厚度(RST)相关(P<0.05)。LASIK术后20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指数分别为1.00±0.10和0.83±0.27。本组随访期间,未发现患者存在角膜扩张及角膜瓣相关并发症,也无二次增效手术患者。裂隙灯检查,未见明显角膜干燥病变患者。结论:LASIK术后20a显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 远期疗效 视力
下载PDF
青光眼滤过术后瘢痕化机制与抗瘢痕化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马铭绅 申颖 +3 位作者 李文萱 关文英 康欣 赵海霞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3期188-192,共5页
青光眼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不可逆致盲的首要因素。眼压的病理性升高是青光眼最为危险的因素之一,由此可导致特征性视神经损伤。在过去的50年里,青光眼滤过术作为降低青光眼眼压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其术后常因滤过泡瘢痕化,滤过通道房水流出... 青光眼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不可逆致盲的首要因素。眼压的病理性升高是青光眼最为危险的因素之一,由此可导致特征性视神经损伤。在过去的50年里,青光眼滤过术作为降低青光眼眼压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其术后常因滤过泡瘢痕化,滤过通道房水流出受阻,导致手术失败。因此,明确青光眼滤过术后抗瘢痕化的机制对青光眼的治疗至关重要。本文中笔者就国内外针对瘢痕化形成的信号通路与当前抗瘢痕化治疗方法的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临床新药开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成纤维细胞 滤过泡 抗瘢痕化
原文传递
海军舰员远航条件下视疲劳状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田春雨 邵维阳 +6 位作者 崔蓓 秦力维 曹利群 于洁 曹卫华 张楠 王凤翔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657-1660,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海军某部连续远航舰员视疲劳状况,探究与视疲劳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并构建视疲劳预测决策树模型。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取方式选取2016-07/10海军某舰队参加远航任务舰员373名。通过询问受试者病史、个人基本情况,检查裸眼... 目的:调查分析海军某部连续远航舰员视疲劳状况,探究与视疲劳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并构建视疲劳预测决策树模型。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取方式选取2016-07/10海军某舰队参加远航任务舰员373名。通过询问受试者病史、个人基本情况,检查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裂隙灯检查包括:眼睑、睑缘、睑板腺改变、角膜及结膜是否存在眼表损害体征,并行角膜荧光素染色,确定泪膜破裂时间(BUT)。填写眼表疾病分析量表(OSDI)和视疲劳调查表,统计受试者眼部疲劳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分析视疲劳发生危险因素。结果:纳入受试者373名中63.0%(235名)舰员存在不同程度的视疲劳状况。其中视疲劳发生与性别、年龄及既往角膜屈光手术史无相关性(P>0.05);存在干眼主观症状及电子屏幕暴露时长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P<0.01)。相关危险因素构建CHAID决策树模型,总体预测准确率为76.9%。结论:连续航行舰员中存在干眼主观症状,电子屏幕暴露时长是舰员发生视疲劳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军舰员 视疲劳 屈光不正 屈光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