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曲妥珠单抗联合卡培他滨一线解救治疗HER-2阳性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望 王涛 +5 位作者 边莉 张少华 张会强 周金妹 宋三泰 江泽飞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4期2796-2798,共3页
目的 观察蒽环及紫杉类辅助治疗失败后曲妥珠单抗联合卡培他滨一线解救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阳性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辅助治疗失败出现复发转移就诊本中心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给予曲妥珠单抗联... 目的 观察蒽环及紫杉类辅助治疗失败后曲妥珠单抗联合卡培他滨一线解救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阳性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辅助治疗失败出现复发转移就诊本中心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给予曲妥珠单抗联合卡培他滨作为一线解救治疗方案.给药方法:曲妥珠单抗(6 mg/kg,d1,静脉滴注,首次8 mg/kg)联合卡培他滨(2 000 mg/m2,d1-14,口服),21 d为1周期.结果 共入组38例患者,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PFS)为8.6个月,客观有效率(ORR)为31.6%,临床获益率(CBR)达65.8%.Ⅳ度不良反应仅出现1例白细胞下降,相对常见的血液学毒性为Ⅰ或Ⅱ度白细胞下降和中性粒细胞下降.手足综合征(HFS)发生率21%,Ⅱ、Ⅲ度HFS分别为8%和3%.结论 针对蒽环及紫杉类辅助治疗失败的HER-2阳性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曲妥珠单抗联合卡培他滨作为一线解救治疗方案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能够使患者长期带瘤生存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曲妥珠单抗 卡培他滨
原文传递
氟维司群治疗曾接受过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姜航 王涛 +4 位作者 张少华 杜萌 吴世凯 宋三泰 江泽飞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4-228,共5页
背景与目的:内分泌治疗是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标准治疗,随着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inhibitors,AI)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其治疗失败的后续治疗成为临床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旨在评价氟维司群解救治疗曾接受过AI治疗的复发转移性乳腺... 背景与目的:内分泌治疗是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标准治疗,随着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inhibitors,AI)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其治疗失败的后续治疗成为临床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旨在评价氟维司群解救治疗曾接受过AI治疗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6例氟维司群治疗AI耐药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组患者中位年龄57岁。所有患者均为雌激素和(或)孕激素受体阳性,HER-2阳性率为10.7%。氟维司群的临床获益率为17.9%,客观缓解率为3.6%,中位PFS为3.0(1~17)个月。分为AI反应型和AI耐药型,两者的PFS及临床获益率(clinicalbenefit rates,CB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0,P=0.51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无病生存时间、是否辅助内分泌治疗、总治疗线数、复发转移后转移灶数目是影响接受氟维司群治疗患者的PFS的因素,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氟维司群PFS与无病生存时间、总治疗线数相关(P=0.017和P=0.021)。结论:氟维司群是AI治疗失败后可选择的重要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化酶抑制剂耐药 激素依赖型 氟维司群 晚期乳腺癌
下载PDF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在不同阶段不同类型乳腺癌中的应用及意义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蕾 刘毅 +6 位作者 张少华 王涛 边莉 吴世凯 宋三泰 刘兵 江泽飞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6期2812-2815,共4页
目的通过对转移、新辅助及辅助阶段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探讨CTC水平与临床特征相关性,研究CTC在不同阶段、不同类型乳腺癌中的水平和预后价值。方法采用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系统(CellSearch系统),通过免疫磁性... 目的通过对转移、新辅助及辅助阶段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探讨CTC水平与临床特征相关性,研究CTC在不同阶段、不同类型乳腺癌中的水平和预后价值。方法采用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系统(CellSearch系统),通过免疫磁性分离和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进行CTC及其表面分子标志物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检测。通过X2检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探讨CTC水平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240例转移性乳腺癌CTC检出率为57.5%(138/240),CTC检出率与组织学HER-2状态、转移灶数目及骨转移具有相关性(P〈0.05)。26例早期乳腺癌CTC检出率为23.1%(6/26),CTC水平与病理学类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Ki-67、肿块大小、是否淋巴结转移及治疗前分期无显著相关性(P〉0.05)。组织学HER-2阳性患者CTC水平低于HER-2阴性患者(X2=12.296,P〈0.001)。99例转移性乳腺癌,组织学HER-2阳性与阴性两组间CTCHER-2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82,P=0.004)。结论CTC在不同阶段、不同类型乳腺癌中的水平不同,CTC水平与骨转移具有相关性,对早期患者进行CTC检测可能对肿瘤复发转移具有预测作用,组织学HER-2阳性与阴性患者CTCHER-2表达具有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细胞 循环 乳腺肿瘤 循环肿瘤细胞HER-2表达
原文传递
中国晚期乳腺癌诊疗现状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姜玲博 张少华 +6 位作者 杨俊兰 宋玉华 王晓稼 杨婷婷 王涛 吴世凯 江泽飞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3年第7期481-484,共4页
目的 了解中国近年来晚期乳腺癌的诊疗现状,为推进中国乳腺癌规范化治疗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 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8月,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导下中国乳腺癌调研项目所收集的91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 目的 了解中国近年来晚期乳腺癌的诊疗现状,为推进中国乳腺癌规范化治疗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 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8月,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导下中国乳腺癌调研项目所收集的91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临床特征和一线解救治疗现状。应用EpiData 3.02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整理,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晚期乳腺癌患者激素受体在原发灶和转移灶的不一致率为10.2 %(χ2=3.571,P=0.059),激素受体阳性转为阴性者占9.2 %(19/206),阴性转为阳性者占13.0 %(9/69);Her-2的不一致率为10.0 %(χ2=9.846,P=0.002),Her-2阴性转为阳性者占10.0 %(21/210),阳性转为阴性者占10.0 %(5/50)。接受新辅助治疗、辅助化疗、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比例分别为7.8 %(71/910)、67.6 %(615/910)和35.4 %(322/910)。术后辅助化疗以蒽环和紫杉类药物为主(46.8 %)。激素受体阳性复发转移乳腺癌一线解救治疗首选化疗者占97.7 %(589/603),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60.1 %(306/509);Her-2阳性复发转移乳腺癌一线治疗首选化疗者占96.9 %(216/223),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56.2 %(91/162),首选靶向治疗者仅占1.4 %(3/223)。辅助化疗仅使用蒽环类者,一线解救化疗使用紫杉类者占8.8 %(19/215);辅助化疗仅使用紫杉类者,一线解救化疗均不含蒽环和紫杉类药物者占93.3 %(42/45);辅助化疗蒽环和紫杉类均使用者,一线解救化疗均不含这两类药物者占95.1 %(274/288);辅助化疗均未使用蒽环和紫杉类者,一线解救化疗使用蒽环和(或)紫杉类者占9.1 %(33/362)。结论 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Her-2等重要的生物指标在乳腺癌原发灶和复发灶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一致性,因此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中国 诊疗现状 调查研究
原文传递
药物性卵巢去势联合阿那曲唑治疗绝经前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芊 王涛 +3 位作者 江泽飞 曾敏 张少华 吴世凯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2年第6期392-394,共3页
目的探讨卵巢去势药物戈舍瑞林联合阿那曲唑治疗绝经前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绝经前晚期乳腺癌患者资料。患者应用阿那曲唑1mg,每日1次,连续口服4周为1个周期;戈舍瑞林3.6mg,每28d注射1次。所有患... 目的探讨卵巢去势药物戈舍瑞林联合阿那曲唑治疗绝经前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绝经前晚期乳腺癌患者资料。患者应用阿那曲唑1mg,每日1次,连续口服4周为1个周期;戈舍瑞林3.6mg,每28d注射1次。所有患者按期评价疗效并分析预后。结果临床获益率为52.4%(23/44),中位疾病进展时间(PFS)为8.3个月(95%臼:5.3~11.2个月)。按治疗前是否接受过解救化疗分组,未接受解救化疗组(21例)PFS优于接受过解救化疗组(2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9个月比5.8个月,P=0.048)。结论戈舍瑞林联合阿那曲唑对绝经前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肯定,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案;对于激素依赖型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可以推荐作为一线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乳腺肿瘤 内分泌治疗 阿那曲唑 戈舍瑞林
原文传递
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对标准治疗失败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婷婷 王涛 +4 位作者 边莉 张会强 张少华 吴世凯 江泽飞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3年第7期445-447,共3页
目的 分析化疗与内分泌治疗联合应用于标准治疗失败的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30例标准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应用依托泊苷[(VP16)75~100 mg,每日1次,连续口服10 d,21 d 为1个周期]联合孕激素类药物(甲羟孕酮 0.... 目的 分析化疗与内分泌治疗联合应用于标准治疗失败的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30例标准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应用依托泊苷[(VP16)75~100 mg,每日1次,连续口服10 d,21 d 为1个周期]联合孕激素类药物(甲羟孕酮 0.5 g,2次/d,或甲地孕酮160 mg,1次/d,连续口服21 d),评价疗效和生活质量。结果 30例患者该次治疗的中位治疗为6线(3~9线),总体临床获益率为16.7 %(5/30),中位无进展生存4.0个月(1.0~13.0个月)。结论 化疗(VP16)联合内分泌(孕激素类药物)治疗标准药物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是可选择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肿瘤转移 药物疗法 标准治疗失败 内分泌治疗
原文传递
2018年乳腺癌诊疗十大热点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9
7
作者 江泽飞 李健斌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5-100,共6页
严谨的随机对照研究及可靠的真实世界研究不断改善着临床实践,最新的专家共识及结合中国实际的指南的颁布促进了医师对乳腺癌诊疗的进一步理解。为了进一步阐明学术观点,也为2018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指南的修订提供参考,我们梳... 严谨的随机对照研究及可靠的真实世界研究不断改善着临床实践,最新的专家共识及结合中国实际的指南的颁布促进了医师对乳腺癌诊疗的进一步理解。为了进一步阐明学术观点,也为2018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指南的修订提供参考,我们梳理了乳腺癌学术交流中经常讨论的十个热点问题,结合自身的治疗理念阐述相应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指南
原文传递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Neo-Bioscore评价体系与无病生存的相关性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国聪 许凤锐 +6 位作者 李健斌 边莉 张少华 王涛 宋三泰 江泽飞 刘伟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0期2349-2352,共4页
目的 探究我国乳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后Neo-Bioscore得分与其无病生存期(DFS)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200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在解放军第三○七医院接受新辅助治疗的429例早期或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随访其DFS.结果 Neo... 目的 探究我国乳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后Neo-Bioscore得分与其无病生存期(DFS)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200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在解放军第三○七医院接受新辅助治疗的429例早期或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随访其DFS.结果 Neo-Bioscore得分与DFS密切相关(χ2=47.662, P〈0.001).当以3分为界值进行疾病复发风险分组时,与DFS的相关性更强(HR=5.093 与HR=2.044),并对绝经前激素受体(HR)阳性患者辅助内分泌方案的选择,具有等效于传统复发风险分组的作用,且在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阴性(P〈0.001 与P=0.166)、HER-2阳性(P〈0.001与P=0.068)、HR阴性/HER-2阴性(P=0.013 与P=0.208)等相同分子病理亚组中,比以是否病理完全缓解(pCR)分组具有更好的DFS相关性.结论 乳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后,其Neo-Bioscore得分可作为预测DFS的早期指标;当以3分为界值进行复发风险分组时,与DFS的相关性更强,并可用于指导绝经前HR阳性患者辅助内分泌方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新辅助化疗 评价体系 无病生存期
原文传递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华一 曾敏 李炘正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3年第7期489-490,共2页
目的 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PA)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其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对30 例需化疗的乳腺癌患者植入VPA(VPA组),选择同期年龄及病期相当、行锁骨下静脉置管(CVC)的乳腺癌患者30例为对照(CVC 组),分别统计... 目的 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PA)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其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对30 例需化疗的乳腺癌患者植入VPA(VPA组),选择同期年龄及病期相当、行锁骨下静脉置管(CVC)的乳腺癌患者30例为对照(CVC 组),分别统计置管成功率、留置时间、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VPA组置管成功率为100.0 %(30例),CVC组为96.7 %(29例)(χ2=41.3,P>0.05); VPA组留置时间半年以上的患者为30例,CVC组为 24例(χ2=51.7,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VPA组为6.7 %(2例),CVC组为33.3 %(10例)(χ2=44.7,P<0.05)。结论 VPA组与CVC组置管成功率相当,但VPA组导管留置时间较CVC组长,并发症少,患者生活质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经锁骨下静脉置管
原文传递
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及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与乳腺癌骨转移的相关性分析
10
作者 田吉征 曹阳 +5 位作者 刘毅 张少华 王涛 吴世凯 宋三泰 江泽飞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2年第4期220-223,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和I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ICTP)水平在乳腺癌骨转移与非骨转移患者中的分布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乳腺癌患者血清217例,通过影像学将患者分为骨转移组(109例)和非骨转移组(108例... 目的分析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和I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ICTP)水平在乳腺癌骨转移与非骨转移患者中的分布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乳腺癌患者血清217例,通过影像学将患者分为骨转移组(109例)和非骨转移组(108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血清中的BAP及ICTP水平。结果乳腺癌骨转移组血清BAP及ICTP水平中位数分别为24.8μg/L(7.6~213.7μg/L)和7.0μg/L(1.4~32.4μg/L),高于非骨转移组的21-2μg/L(73~68.8μg/L)和4.1μg/L(0.0.15.8μg/L)(P=0.003和P=0.000),多发骨转移组的BAP及ICTP水平中位数分别为32.3μg/L(9.4~213.7μg/L)和7.6μg/L(1.4~32.4μg/L),高于单发骨转移组的18.1μg/L(7.6—60.0μg/L)和4.9μg/L(1.8~10.5μg/L)(P=0.001和P=0.010)。血清BAP检测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灵敏度为45.0%(49/109),特异度为83.3%(90/108);血清ICTP的灵敏度为46.8%(51/109),特异度为84.3%(91/108);两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61.5%(67/109),特异度为71.3%(77/108)。结论检测血清BAP及ICTP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灵敏度较低,不适合作为诊断指标。两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灵敏度,对辅助诊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肿瘤转移 诊断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
原文传递
精准医学时代乳腺外科十个热点问题思考 被引量:14
11
作者 江泽飞 李健斌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3期192-196,共5页
精准医疗的开展极大地影响了外科手术的理念与实践,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选择手术治疗一直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尤其在各种治疗手段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如何摆正外科手术在多学科合作模式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我们从目前的热点问题中筛选出十... 精准医疗的开展极大地影响了外科手术的理念与实践,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选择手术治疗一直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尤其在各种治疗手段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如何摆正外科手术在多学科合作模式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我们从目前的热点问题中筛选出十大热点问题,根据最新的数据以及临床经验,提出自己的观点,希望可以解决外科医生是否手术、何时手术、何种手术的困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外科手术 精准医学
原文传递
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与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存在配伍禁忌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阳 乙苏北 +4 位作者 王岩 石慧 康娜 李瑞花 付玉芳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年第36期4547-4547,共1页
近年来,随着临床新药研发的日渐增多,有些药物在配伍禁忌表中未见相关说明。在临床用药中,笔者发现,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与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之间存在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 盐酸吉西他滨 配伍禁忌 临床用药 新药研发 禁忌表
原文传递
1例过敏体质乳腺癌患者输注曲妥珠单抗的护理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阳 乙苏北 +4 位作者 王岩 卢燕 康娜 付玉芳 严晓梅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年第32期3947-3947,共1页
患者女性,50岁,于2009年7月确诊为左乳癌并行左乳癌保乳术。术后曾行辅助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于2010年5月24日住入我院,经医生讨论后给予曲妥珠单抗靶向治疗。该患者对多种药物及食物均过敏。过敏的药物包括:他莫昔芬、磺胺类、青... 患者女性,50岁,于2009年7月确诊为左乳癌并行左乳癌保乳术。术后曾行辅助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于2010年5月24日住入我院,经医生讨论后给予曲妥珠单抗靶向治疗。该患者对多种药物及食物均过敏。过敏的药物包括:他莫昔芬、磺胺类、青霉素、左氧氟沙星、双羟茶碱、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咪唑斯汀缓释片、酒精等;过敏的食物包括:香菜、牛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体质 曲妥珠单抗 乳腺肿瘤 护理
原文传递
介绍1种胸腔引流管拔除后局部渗液的处理方法
14
作者 白丽晓 乙苏北 +3 位作者 王岩 林林 刘荣 王燕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年第33期4035-4035,共1页
胸腔引流是治疗胸腔积液的有效方法。解放军第三0七医院乳腺肿瘤科对乳腺癌肺转移出现胸腔积液的患者,常采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的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但是在引流结束以后,会遇到拔管处瘘口渗液的问题,不仅给患者带来痛... 胸腔引流是治疗胸腔积液的有效方法。解放军第三0七医院乳腺肿瘤科对乳腺癌肺转移出现胸腔积液的患者,常采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的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但是在引流结束以后,会遇到拔管处瘘口渗液的问题,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容易引起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引流管 局部渗液 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 拔除后 乳腺癌肺转移 胸腔积液 肿瘤科 解放军
原文传递
介绍一种输液接头与输液器紧密连接后的松解方法
15
作者 张贺 马菲菲 +1 位作者 乙苏北 康娜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年第1期9-9,共1页
输液接头现广泛应用于与临床有关的大静脉导管、套管针等,因其为正压接头,比肝素帽更具安全性。但有时因输液接头与输液器或导管之间连接太紧,徒手很难再将其拧开,需要借助止血钳,容易损坏接头,且费时费力,降低工作效率。我们借... 输液接头现广泛应用于与临床有关的大静脉导管、套管针等,因其为正压接头,比肝素帽更具安全性。但有时因输液接头与输液器或导管之间连接太紧,徒手很难再将其拧开,需要借助止血钳,容易损坏接头,且费时费力,降低工作效率。我们借助布胶布的摩擦力,很轻松地就能将连接太紧的输液接头拧开,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接头 紧密连接 输液器 松解 静脉导管 工作效率 套管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介绍一种输液港无损伤针的固定方法
16
作者 张贺 乙苏北 +1 位作者 王岩 康娜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年第3期354-354,共1页
植入式输液港是一种完全植入式的静脉输液器材,通过使用无损伤针穿刺输液港,为需要长期输液的病人提供可靠的静脉通道,从而减少患者被反复穿刺静脉的痛苦和护士操作难度。同时,各种药物经导管直接输送到中心静脉,通过局部大流量、... 植入式输液港是一种完全植入式的静脉输液器材,通过使用无损伤针穿刺输液港,为需要长期输液的病人提供可靠的静脉通道,从而减少患者被反复穿刺静脉的痛苦和护士操作难度。同时,各种药物经导管直接输送到中心静脉,通过局部大流量、高流速的血液迅速稀释和播散药物,防止刺激性的化疗或营养支持类等药物对静脉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伤 输液港 固定方法 静脉通道 全植入式 反复穿刺 输液器材 长期输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