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高原冬虫夏草资源适宜性区划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周刊社 张建春 +4 位作者 黄晓清 袁雷 罗珍 施磊 魏克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768-2779,共12页
冬虫夏草是分布在西藏高原高寒草甸中稀缺的可再生生物资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然而资源的数量、空间分布格局及分布适宜度尚不清晰。根据西藏高原冬虫夏草产区生态环境条件,以海拔高度、植被类型、土壤类型、年平均降水量... 冬虫夏草是分布在西藏高原高寒草甸中稀缺的可再生生物资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然而资源的数量、空间分布格局及分布适宜度尚不清晰。根据西藏高原冬虫夏草产区生态环境条件,以海拔高度、植被类型、土壤类型、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气温为区划主要指标,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西藏高原冬虫夏草生长区进行适宜性综合区划。结果表明:那曲地区的比如县、索县,昌都市的边坝县、丁青县、类乌齐县、江达县、洛隆县、察雅县、贡觉县部分产区处在适宜区;那曲地区的那曲县、嘉黎县、巴青县、聂荣县,拉萨市的当雄县及其他产区处在次适宜区;日喀则市的大部分地区、林芝市和山南市的低海拔地区为不适宜区。在出产冬虫夏草的地区(市)中,那曲地区、昌都市分布面积占当地产冬虫夏草县域国土面积的52.1%—59.3%,山南市、日喀则市、拉萨市和林芝市分布面积占当地产冬虫夏草县域国土面积的13.7%—26.1%,整个西藏高原产区的冬虫夏草分布面积平均占当地产冬虫夏草县域国土面积的34.5%。综合区划图能比较真实的反映西藏高原冬虫夏草空间分布格局,区划结果与采挖地乡镇调查结果符合程度高,与冬虫夏草单位草原面积统计产量分布较为一致。这一研究方法可为以后冬虫夏草资源调查提供参考,为冬虫夏草资源评估及区划等相关研究提供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 物种分布 栖息地需求 西藏高原
下载PDF
1981-2010年西藏霜冻日数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12
2
作者 拉巴次仁 索朗加措 白玛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90-696,共7页
利用西藏38个气象站点1981-2010年的逐日最低气温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累积距平、信噪比和R/S分析等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霜冻日数的年际、年代际、异常、突变等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藏霜冻日数都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 利用西藏38个气象站点1981-2010年的逐日最低气温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累积距平、信噪比和R/S分析等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霜冻日数的年际、年代际、异常、突变等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藏霜冻日数都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减幅为3.3~14.6d/10a(37个站P〈0.01);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霜冻日数减幅在增大。在10a年际变化尺度上,大部分站点霜冻日数20世纪80年代为正距平、21世纪初为负距平;90年代霜冻日数以正距平居多。有8个站点霜冻日数存在突变点,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以1997年居多。特多霜冻日数发生频数为0~3次,多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特少霜冻日数频数介于0-4次,以21世纪初居多。特多霜冻日数发生频次与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关系不密切,而特少霜冻日数发生频次与海拔高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霜冻日数 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异常 突变 西藏
原文传递
藏北高原蒸发皿蒸发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44
3
作者 杜军 边多 +2 位作者 鲍建华 拉巴 路红亚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86-791,共6页
采用气候倾向率方法,对藏北高原1971-2006年6个气象站年、季小型蒸发皿蒸发量及其影响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36年藏北高原年蒸发皿蒸发量各站点均呈现显著的减少趋势,平均减少61.7mm/10a(通过99%显著性检验),以夏... 采用气候倾向率方法,对藏北高原1971-2006年6个气象站年、季小型蒸发皿蒸发量及其影响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36年藏北高原年蒸发皿蒸发量各站点均呈现显著的减少趋势,平均减少61.7mm/10a(通过99%显著性检验),以夏季减幅最明显。就地域分布而言,蒸发皿蒸发量的下降主要表现在藏北高原的中西部。蒸发量减少幅度随经度的增加减小,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加大。影响蒸发皿蒸发量的主要气候因子日照时数、平均风速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平均相对湿度、降水量表现为显著增加,平均气温显著升高,平均最低气温的升温速率(0.54℃/10a)明显比平均最高气温的升温速率(0.17℃/10a)大,导致气温日较差的减小(-0.37℃/10a)。藏北高原平均气温日较差和日照时数的显著减小,以及平均相对湿度的明显增加可能是蒸发皿蒸发量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降水量的增加和平均风速的明显减小在蒸发量减少趋势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蒸发皿蒸发量 影响因素 变化特征 藏北高原
下载PDF
近25年雅鲁藏布江中游蒸发皿蒸发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 被引量:25
4
作者 杜军 胡军 +2 位作者 刘依兰 鲍建华 拉巴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0-126,共7页
采用气候倾向率方法,对西藏雅鲁藏布江(下称“雅江”)中游1981~2005年14个气象站年、季小型蒸发皿蒸发量及其影响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25年西藏雅江中游年蒸发皿蒸发量在流域绝大部分站点均呈现显著的减少趋势... 采用气候倾向率方法,对西藏雅鲁藏布江(下称“雅江”)中游1981~2005年14个气象站年、季小型蒸发皿蒸发量及其影响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25年西藏雅江中游年蒸发皿蒸发量在流域绝大部分站点均呈现显著的减少趋势,平均减幅为109.92mm,以夏季减少趋势最明显。影响蒸发皿蒸发量的主要气候因子日照时数、平均风速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平均相对湿度、降水量表现为显著增加,平均气温显著升高,平均最低气温的升温速率(0.52℃/10a)明显比平均最高气温的升温速率(0.23℃/10 a)大,导致气温日较差减少(-0.29℃/10 a)。因此,雅江中游年日照时数和平均风速的显著下降,以及年平均相对湿度的明显增加可能是年蒸发皿蒸发量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平均气温日较差的显著减小和降水量的增加在蒸发量减少趋势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蒸发皿蒸发量 日照时数 风速 相对湿度 雅鲁藏布江中游
下载PDF
近46年西藏高原昼夜降水变化趋势 被引量:22
5
作者 张核真 唐小萍 普布卓玛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5-208,I0010,共5页
选取西藏地区18个气象站1961~2006年逐时降水资料,分析近46年昼夜降水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近46年,西藏大部分地区各时段夜雨率均呈减少趋势,昼雨率呈增多趋势;夜雨天数冬半年各区域都呈增多趋势,年和夏半年东北部和藏西北地区呈增多... 选取西藏地区18个气象站1961~2006年逐时降水资料,分析近46年昼夜降水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近46年,西藏大部分地区各时段夜雨率均呈减少趋势,昼雨率呈增多趋势;夜雨天数冬半年各区域都呈增多趋势,年和夏半年东北部和藏西北地区呈增多趋势,其他区域呈减少趋势,而昼雨天数大部分地区年、季都呈增多趋势。昼、夜雨率和雨次的年代际变率较大,各区域年代际变化不一致,无明显的增减趋势;夜雨率冬半年出现异常最多,各区域年、季多为异常偏少。昼雨率冬、夏半年出现异常较多,年和夏半年多异常偏少,冬半年基本上为异常偏多;夜雨天数夏半年出现异常的最多,东部地区以异常偏少居多,中西部地区以异常偏多为主。昼雨天数夏半年出现异常最多,南部边缘地区均为异常偏多,藏北地区也以偏多为主,其他区域多异常偏少。西藏大部分地区年、季昼夜雨率的大小更多依赖于降水强度,而非雨次的多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昼夜降水 变化趋势
下载PDF
西藏羊卓雍湖流域近45年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趋势 被引量:21
6
作者 杜军 胡军 +2 位作者 唐述君 鲍建华 拉巴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60-1168,共9页
利用西藏羊卓雍湖流域气象、水文观测站1961-2005年逐月的平均气温、降水量等资料,分析了近45年流域气温、降水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和异常年份,以及羊湖水位变化趋势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近45年流域年平均气温以0.25oC/10a的速率显... 利用西藏羊卓雍湖流域气象、水文观测站1961-2005年逐月的平均气温、降水量等资料,分析了近45年流域气温、降水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和异常年份,以及羊湖水位变化趋势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近45年流域年平均气温以0.25oC/10a的速率显著升高,增温主要表现在秋、冬季。近25年,流域平均降水量除冬季呈减少趋势外,其他各季节表现为显著的增加趋势,增幅为11.4 ̄30.0mm/10a,夏季增幅最大;年降水量以54.2mm/10a的速率明显增加。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除夏季外,其他3季表现为逐年代增温趋势。在夏季,降水量除80年代偏少外,其他3个年代偏多;而冬季相反,80年代降水偏多,其他3个年代偏少。流域年平均气温异常偏高年出现过3次,且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降水多异常年份。自1997年发电以来,降水量呈增加趋势,流域平均降水量达409.7mm,明显高于平衡降水量,水位呈较明显的上升趋势。降水增多、日照减少,以及气温明显升高、冰雪融水增加是造成水位上升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降水量 湖面水位 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羊卓雍湖流域
下载PDF
1971—2006年珠穆朗玛峰地区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7
作者 杜军 翁海卿 +3 位作者 李春燕 拉巴 杨勇 周刊社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97-604,共8页
采用气候倾向率方法,分析了珠穆朗玛峰地区1971-2006年小型蒸发皿蒸发量年、季的变化趋势,并讨论了影响蒸发皿蒸发量变化的气候因子.结果表明:近36 a来珠穆朗玛峰地区年蒸发皿蒸发量大部分站点均呈现不显著的减少趋势,平均以-15.6 mm.(1... 采用气候倾向率方法,分析了珠穆朗玛峰地区1971-2006年小型蒸发皿蒸发量年、季的变化趋势,并讨论了影响蒸发皿蒸发量变化的气候因子.结果表明:近36 a来珠穆朗玛峰地区年蒸发皿蒸发量大部分站点均呈现不显著的减少趋势,平均以-15.6 mm.(10a)-1的速度减少,明显低于中国东部平原、西北北部和南部地区;减幅春季最大、夏季最小.年蒸发皿蒸发量20世纪90年代最大,80年代最小.影响蒸发皿蒸发量的主要气候因子日照时数、平均风速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平均相对湿度表现为显著增加,平均气温显著升高,平均最低气温的升温率略高于平均最高气温的升温率.珠峰地区日照时数和平均风速的显著下降,以及相对湿度的明显增加可能是蒸发皿蒸发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蒸发皿蒸发量 日照时数 风速 相对湿度 珠穆朗玛峰地区
下载PDF
西藏地区潜在蒸散量时空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史继清 豆永丽 +2 位作者 杨霏云 戴睿 胡军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24-732,共9页
利用1981-2018年西藏地区38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象观测资料,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估算了各站点的潜在蒸散量(ET_(0)),分别从趋势性、突变性以及周... 利用1981-2018年西藏地区38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象观测资料,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估算了各站点的潜在蒸散量(ET_(0)),分别从趋势性、突变性以及周期性分析了ET_(0)的时空变化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时间尺度上,西藏地区ET_(0)均表现出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其中"下降"阶段ET_0整体呈显著的降低趋势(除冬季外),"升高"阶段呈显著的增加趋势(除春、夏季)。在空间尺度上,春、夏季表现出减少和秋冬季、年际表现出增加的趋势。发生突变的站点主要分布在中南部和东北部区域,时间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年均ET_(0)变化的第一主周期为33 a(2013年)。此外,平均风速和相对湿度是影响年及季节ET_(0)的主要因素,同时平均风速、相对湿度和最高温度对ET_(0)的影响趋势具有很强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潜在蒸散量 趋势性 偏相关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西藏青稞生育期干旱强度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史继清 豆永丽 +3 位作者 张歆平 奚凤 罗珍 甘臣龙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34-844,共11页
基于1981-2020年西藏青稞主要种植区25个气象站逐日气象资料,计算逐日气象干旱综合指数(MCI),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分析和R/S分析法分析近40a该区青稞各生育期干旱强度的时空分布及趋势变化,以期为西藏农业生产安全和... 基于1981-2020年西藏青稞主要种植区25个气象站逐日气象资料,计算逐日气象干旱综合指数(MCI),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分析和R/S分析法分析近40a该区青稞各生育期干旱强度的时空分布及趋势变化,以期为西藏农业生产安全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西藏青稞不同生育期干旱特征具有差异性,播种-分蘖期干旱强度增强趋势不明显,全生育期干旱强度减弱趋势较分蘖-抽穗期和抽穗-成熟期明显。(2)播种-分蘖期干旱强度在21世纪00年代达到最低,分蘖-抽穗期、抽穗-成熟期和全生育期在20世纪80年代达到最高;分蘖-抽穗期、抽穗-成熟期和全生育期干旱强度分别在1989年、2001年和1989年出现显著的减弱突变。(3)播种-分蘖期的干旱强度整体偏弱,分蘖-抽穗期地区间差异较小,抽穗-成熟期则空间差异较大;全生育期干旱强度整体呈现由研究区中部和南部边缘地区向东西加重的分布特征。(4)播种-分蘖期、抽穗-成熟期和全生育期未来干旱强度分别在15a、33a、33a尺度上有持续偏旱的趋势,分蘖-抽穗期在13a尺度上有持续偏湿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干旱强度 趋势分析 MCI指数 青稞
下载PDF
基于干旱风险的西藏青稞保险费率厘定及预测
10
作者 史继清 甘臣龙 +2 位作者 郭艺楠 杜军 周刊社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43-1056,共14页
以西藏青稞主要种植区为例,基于致灾因子危险性指数、承灾体暴露性指数、承灾体易损性指数和防灾减灾能力构建干旱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并进行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利用非参数法厘定各县青稞的纯保险费率,在风险区划结果基础上修正... 以西藏青稞主要种植区为例,基于致灾因子危险性指数、承灾体暴露性指数、承灾体易损性指数和防灾减灾能力构建干旱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并进行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利用非参数法厘定各县青稞的纯保险费率,在风险区划结果基础上修正纯保险费率,再结合改进GM(1,1)模型和R/S方法预测未来修正纯保险费率。结果表明:(1)基于干旱致灾因子危险性指数和承灾体易损性指数的风险等级呈中部区域低两边高的趋势,基于干旱承灾体暴露性指数、防灾减灾能力和干旱灾害综合风险指数的风险等级由东向西有逐渐加重的趋势。(2)各县青稞保险的纯保险费率水平介于1.07%~9.79%,相差不大;修正后的纯保险费率介于1.86%~17.02%,相差较大。(3)基于干旱致灾因子危险性指数、承灾体暴露性指数和承灾体易损性指数修正下的纯保险费率空间分布呈中部高两边低的特点,基于干旱防灾减灾能力和干旱灾害综合风险指数修正下的纯保险费率呈现中部高、局部高和两边低的特征。说明科学合理的厘定纯保险费率应考虑多种干旱指数的综合影响。(4)首次利用改进GM(1,1)模型和R/S方法预测西藏青稞主要种植区未来修正纯保险费率的预测值有微弱的上升,上升率为0.21个百分点·10a^(-1)。构建的综合风险指数总体能客观反映西藏青稞干旱灾害风险水平,区划结果可为纯保险费率的修正提供基础支撑,进而为提高青稞农业保险服务的精确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I指数 干旱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模型 非参数 GM(1 1)模型 R/S方法
下载PDF
提高气象服务水平 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被引量:5
11
作者 严晓岚 《西藏科技》 2009年第3期54-56,共3页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中"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新理念,按照"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要求,通过探测系统建设,气象预测预报系统建设,人工影响天气、气象灾害评估系...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中"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新理念,按照"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要求,通过探测系统建设,气象预测预报系统建设,人工影响天气、气象灾害评估系统等几方面的建设,深入研究提高西藏气象服务水平的思路和措施,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全面推进西藏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服务 防灾减灾 能力
下载PDF
初步采用CI指标分析西藏近50年干旱气候变化特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格桑 艾俊峰 +1 位作者 尼玛次仁 马鹏飞 《西藏科技》 2011年第5期63-67,共5页
利用西藏18个气象站1961~2009年逐日气温、降水实测气象资料,采用气象干旱综合指(CI)对西藏近50年汛期(5~9月)的干旱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西藏各地汛期干旱出现的频率为45.8%~97.9%,定日频率最高,嘉黎最小,沿江一... 利用西藏18个气象站1961~2009年逐日气温、降水实测气象资料,采用气象干旱综合指(CI)对西藏近50年汛期(5~9月)的干旱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西藏各地汛期干旱出现的频率为45.8%~97.9%,定日频率最高,嘉黎最小,沿江一线主要农区均在70%以上;干旱持续时间多年平均在23~50d之间,其中泽当最长,其次是班戈,嘉黎最短;干旱过程强度多年平均为-67~-26,沿江一线较强在-55以下,嘉黎最弱。历年汛期89%以上站点发生轻旱以上等级的干旱年份有18a,且多集中在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其中20世纪80年代5a出现干旱,占27%。西藏各地轻旱、中旱发生频率较高,多年平均大于10d,最高达24d,而严重干旱发生较少,尤其是嘉黎不易发生干旱。近50年来干旱覆盖范围的线性变化趋势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地区 气象干旱综合指数 干旱变化特征
下载PDF
1991~2022年雅鲁藏布江中游冬小麦生育期及其气候因子的变化特征
13
作者 郭艺楠 晋美朗杰 +2 位作者 杜军 德庆卓嘎 王挺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23年第6期1147-1155,共9页
为评价气候变暖背景下高原冬小麦主要生育期变化,基于1991~2022年雅鲁藏布江中游(简称雅江中游)的泽当冬小麦生育期及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资料,采用一元回归、Person相关系数和逐步回归方法,分析了雅江中游冬小麦生育期变化特征以... 为评价气候变暖背景下高原冬小麦主要生育期变化,基于1991~2022年雅鲁藏布江中游(简称雅江中游)的泽当冬小麦生育期及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资料,采用一元回归、Person相关系数和逐步回归方法,分析了雅江中游冬小麦生育期变化特征以及影响的主导气候因子。结果表明:1991~2022年,雅江中游冬小麦营养生长期(VGP)、生殖生长期(RGP)和全生育期(WGP)的平均气温均趋于升高,平均最高气温升温率明显比平均最低气温要大,气温日较差呈增大趋势。VGP、WGP的≥0℃积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为增加趋势,平均相对湿度趋于减少,而RGP这些要素的变化趋势相反。冬小麦各生育期日期都呈推迟趋势,平均每10 a推迟0.61~14.16 d,以分蘖期推迟的最为显著。冬小麦VGP延长,RGP、WGP缩短。4月、6月平均最低气温降低,11月平均最高气温升高、日照时数增加,是冬小麦生育期普遍推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生育期 变化趋势 响应 雅鲁藏布江中游
下载PDF
西藏地区2010年2月中旬大范围大风天气成因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格央 罗布坚赞 次仁措姆 《西藏科技》 2010年第9期57-58,共2页
本文对2010年2月中旬西藏大范围的大风天气过程,及其对交通、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城市空气质量、户外悬挂物等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此次大范围的大风天气进行了成因分析研究,提出了开展大风天气预报和气象服务的关注点。
关键词 西藏大风天气 影响 成因分析
下载PDF
近50年西藏色林错流域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趋势 被引量:4
15
作者 达桑 《西藏科技》 2011年第1期42-45,共4页
利用西藏色林错流域气象观测站1961~2008年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等资料,分析了近50牟流域气温、降水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和异常年份,结果表明:近50年流域年平均气温以0.40℃/10a的速率显著升高,冬季增温最突出。平均最高气温... 利用西藏色林错流域气象观测站1961~2008年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等资料,分析了近50牟流域气温、降水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和异常年份,结果表明:近50年流域年平均气温以0.40℃/10a的速率显著升高,冬季增温最突出。平均最高气温除夏季变化趋势不大外,其它各季以0.21~0.35℃/10a的速度显著升高;年平均最低气温以0.56℃/10a的速度显著升高,明显高于最高气温的井幅。流域年降水量以20.4mm/10a的速率呈显著的增加趋势,四季降水量表现为增加趋势,为0.8~10.4mm/10a,以夏季增幅最大。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除夏季外,其它3季和年平均气温都表现为逐年代增加趋势。年、季平均最高气温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不明显。60年代流域降水表现为偏少的年代际变化特征;70年代夏季降水偏多,其它季节偏少;80年代夏、秋两季降水正常,冬、春季偏多;90年代,夏季偏少,秋、冬季偏多;进入21世纪前8年,秋季降水偏少,其它三季降水偏多,年降水量增幅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降水量 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色林错流域
下载PDF
藏东南土壤水分盈亏量的气候变化特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傅平顺 左慧林 李春艳 《西藏科技》 2009年第9期65-67,共3页
利用1981~2008年藏东南3个气象站点月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风速、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等资料,应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了农田潜在蒸散量和土壤水分盈亏量,分析其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研究表明:近30年藏东南主要农林... 利用1981~2008年藏东南3个气象站点月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风速、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等资料,应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了农田潜在蒸散量和土壤水分盈亏量,分析其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研究表明:近30年藏东南主要农林区年蒸散量以-21.2mm/10a的速度呈显著减小趋势,四季蒸散量也表现为减小趋势,以夏季减幅最大。年、季蒸散量20世纪80年代均为正距平,90年代到21世纪前8年为负距平。土壤水分年亏缺量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80年代至90年代末土壤水分由亏缺转为盈余,90年代末到21世纪8年土壤水分盈亏量表现减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盈亏量 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藏东南
下载PDF
藏北高寒牧区NPP的时空变化特征及2℃全球变暖背景下的预估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布 边多 +1 位作者 白玛 拉巴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53-661,共9页
利用多源气象要素数据估算了1998-2016年的藏北高寒牧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的变化特征并预估了其在2℃全球变暖背景下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研究区域71.9%的NPP呈上升趋势,仅中部部分区域有下降趋势;平均NP... 利用多源气象要素数据估算了1998-2016年的藏北高寒牧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的变化特征并预估了其在2℃全球变暖背景下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研究区域71.9%的NPP呈上升趋势,仅中部部分区域有下降趋势;平均NPP以每年0.54%速率增加,同期气温和降水均呈增加趋势,NPP和气温在2007前后有显著增加趋势;总体来说降水是影响NPP的最主要气候因子,且随着纬度升高其影响越来越大,气温对于NPP的影响从东南向西北依次递减,在西北地区出现弱的负相关;在2℃全球变暖大背景下,分析得出IPCC"典型浓度路径"(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s,简称RCPs)三种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RCP2.6、RCP4.5、RCP8.5)的NPP平均状态几乎没有变化,其影响仅限于对研究区东南部的较高NPP有较小的改善作用,其作用依次为高浓度排放≈中浓度排放>低浓度排放,表明气候变暖对研究区NPP影响有限,预估结果对认清高原地区气候变化下NPP时空变化特征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北高寒牧区 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 NPP TRMM卫星降水资料 气候变化
下载PDF
年楚河流域近50年气温、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次旺 卓玛 +2 位作者 次仁卓嘎 巴桑次仁 洛旦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16年第3期164-168,共5页
本文采用江孜、浪卡子、日喀则3个代表站1965~2014年的气温、降水及气象灾害资料,分析年楚河流域近50年的气温降水变化特征表明:年楚河流域历年平均气温的年变化为?3.6℃~12.6℃,气温年较差小,最暖月平均气温为12.6℃,出现在6月份,最冷... 本文采用江孜、浪卡子、日喀则3个代表站1965~2014年的气温、降水及气象灾害资料,分析年楚河流域近50年的气温降水变化特征表明:年楚河流域历年平均气温的年变化为?3.6℃~12.6℃,气温年较差小,最暖月平均气温为12.6℃,出现在6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3.6℃,出现在1月份。流域近50年来降水量呈弱的增加趋势,增幅为9.6 mm/10a。年平均降水量为188.0~496.0 mm,1981~1983年连续3年遭受特大干旱,其中1982年江孜的农作物受旱成灾面积6139.1公顷,占江孜总播面积的7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楚河流域 气温 降水 变化特征
下载PDF
简述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审核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薛改萍 郭艺楠 《西藏科技》 2019年第5期52-53,共2页
随着GEF(L)1型二次测风雷达-GTS1型数字式电子探空仪系统(简称L波段(1)型探空系统)的推行,一些常见的高空气象探测观测问题会影响高空气象探测的准确性和数据完整性,必须在观测业务中对探空资料进行审核。通过对拉萨高空气象站L波段雷... 随着GEF(L)1型二次测风雷达-GTS1型数字式电子探空仪系统(简称L波段(1)型探空系统)的推行,一些常见的高空气象探测观测问题会影响高空气象探测的准确性和数据完整性,必须在观测业务中对探空资料进行审核。通过对拉萨高空气象站L波段雷达探测资料审核,包括L波段探空站的基本数据、探空气球施放和探测数据审核等方面总结了探空业务审核的要点,为高原L波段探空业务实践提供参考,提高探空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准确性和及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波段探测系统 高空探测资料 数据审核
下载PDF
华为虚拟化技术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普布卓嘎 豆永丽 仁青尼玛 《西藏科技》 2022年第3期77-80,共4页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虚拟化技术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中脱颖而出并大放光彩。西藏自治区气象信息网络中心在2019年部署一套华为虚拟化设备(FusionCompute)。这套设备不但整合了现有零散服务器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业务管理的灵活...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虚拟化技术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中脱颖而出并大放光彩。西藏自治区气象信息网络中心在2019年部署一套华为虚拟化设备(FusionCompute)。这套设备不但整合了现有零散服务器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业务管理的灵活性,而且从安全角度增加业务的高可用以及对数据的可控和安全访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虚化技术 虚化设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