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实性视角下的藏传佛教寺院保护理念思考——以山南桑耶寺为例
1
作者 索朗旦增 惠昭 董云慧 《西藏艺术研究》 2018年第3期85-89,共5页
藏传佛教寺院与藏区民族传统、宗教信仰密切结合,历史上屡经废毁、迭经重修,部分文物信息流失,同时又具有强烈的"活态"特征和地域特色。本文从对真实性概念的理解出发,剖析藏传佛教寺院现状保存特点,并以此为文化背景探讨山... 藏传佛教寺院与藏区民族传统、宗教信仰密切结合,历史上屡经废毁、迭经重修,部分文物信息流失,同时又具有强烈的"活态"特征和地域特色。本文从对真实性概念的理解出发,剖析藏传佛教寺院现状保存特点,并以此为文化背景探讨山南桑耶寺在格局、功能和精神信仰方面的真实性,认为以延续藏传佛教寺院文化特征与传统为目的合理重建行为,应给予弹性许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性 藏传佛教寺院 桑耶寺 宗教遗产
下载PDF
铜官窑出土青瓷化学组成分析
2
作者 周伟强 房可悠 +5 位作者 刘元喆 刘厚 瞿伟 索朗旦增 郑嘉伟 何静 《西部考古》 2022年第1期421-431,共11页
铜官窑是我国最早烧制外销瓷的窑口之一,研究过程中选取谭家坡遗址出土的唐代青瓷样本,采用超景深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从化学组成和显微结构了解其胎釉制作工艺和特点。结果表明,铜官窑胎体使用低品位原... 铜官窑是我国最早烧制外销瓷的窑口之一,研究过程中选取谭家坡遗址出土的唐代青瓷样本,采用超景深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从化学组成和显微结构了解其胎釉制作工艺和特点。结果表明,铜官窑胎体使用低品位原料,存在大量气孔和未熔物;有反应层和化妆土层两种中间过渡层;釉料为草木灰和石灰石混合钙釉。与长沙地区湘阴窑青瓷相比,胎料经过进一步筛选,釉料种类更加丰富,但成分总体相差不大,说明长沙地区古窑口存在一定的传承关系,但铜官窑在原料选择和制作工艺上更加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官窑 青瓷 化学组成 湘阴窑 EDXRF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