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跗骨窦小切口手法复位内固定治疗对跟骨骨折患者炎症反应及骨代谢的影响评估 被引量:19
1
作者 马壮 黄永红 +3 位作者 叶科 唐继东 刘宸 刘类高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1期1271-1275,1280,共6页
目的探讨跗骨窦小切口手法复位内固定治疗对跟骨骨折患者炎症反应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成都新华医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32例、对照组28例。研究组采用跗骨窦小切口手法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 目的探讨跗骨窦小切口手法复位内固定治疗对跟骨骨折患者炎症反应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成都新华医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32例、对照组28例。研究组采用跗骨窦小切口手法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跟骨外侧“L”形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跟骨结节关切角(Bohler角)、跟骨交叉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疗效、并发症、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IL-22水平、骨代谢指标骨钙素(osteocalcin,OC)、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Ⅰprecollagen,PIN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typeⅠcollage cross-linked-telopeptide,CTX)、抗酒石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吡啶啉(pyridinoline,PYD)水平。结果研究组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均明显大于对照组,跟骨宽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优良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研究组炎症因子IL-1β、IL-6、IL-2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OC、BALP、PI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TX、TRAP、PY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14%(P<0.05)。结论跗骨窦小切口手法复位内固定治疗对跟骨骨折效果确切,可有效恢复跟骨解剖结构,改善骨代谢,且炎症应激反应小,并发症少,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跗骨 内固定器
下载PDF
不使用止血带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13
2
作者 邓立庆 冯品 +4 位作者 甘彦峰 谢林 李浪 李强 黄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2186-2189,共4页
[目的]研究全膝关节置换(TKA)术中不使用止血带的综合效果及其对早期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3月住院并初次接受单侧TKA术的60例西藏藏族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不使用止血带组和使用止血带组,每组30例。研究... [目的]研究全膝关节置换(TKA)术中不使用止血带的综合效果及其对早期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3月住院并初次接受单侧TKA术的60例西藏藏族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不使用止血带组和使用止血带组,每组30例。研究组全程不使用止血带,对照组全程使用止血带,均不放置引流。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隐性失血量、围手术期总失血量、疼痛评分(VAS)、肿胀、膝关节功能恢复及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情况。[结果]不使用止血带组手术时间与使用止血带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失血量显著高于使用止血带组(P<0.05),术后隐性失血量明显少于使用止血带组(P<0.05),围手术期总失血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使用止血带组术后第1、3、7 d大腿疼痛及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均低于使用止血带组(P<0.05)。术后第3、7 d不使用止血带组患肢肿胀度均小于使用止血带组(P<0.05)。不使用止血带组屈膝100°时间快于使用止血带组(P<0.05)。两组均无症状性DVT发生,不使用止血带组发生肌间静脉血栓6例(20.00%),使用止血带组发生肌间静脉血栓7例(23.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KA术中全程不使用止血带可以减轻术后大腿肌肉、膝关节疼痛及肿胀,加快膝关节功能康复,且不会增加围术期总失血量和DV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血带 全膝关节置换术 手术失血 术后功能
原文传递
全髋双动置换术与PFNA在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代忠 李强 邓立庆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554-557,共4页
目的探究全髋双动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7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2例患者行全髋双动置换术,纳入全髋双动置换术组,45... 目的探究全髋双动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7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2例患者行全髋双动置换术,纳入全髋双动置换术组,45例患者行PFNA手术治疗,纳入PFNA组。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疼痛评分、术后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全髋双动置换术组手术时间、下地负重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PFNA组,术中出血量高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2周时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髋双动置换术组患者术后3、6个月时疼痛评分显著低于PFNA组(P<0.05);末次随访时全髋双动置换术组患者Harris评分优于PFNA组(P<0.05);全髋双动置换术组、PFNA组髋关节功能恢复Harris评分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双动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较好,与PFNA术比较,可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提高髋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股骨骨折 内固定器
下载PDF
Ilizarov支架外固定联合踝关节融合术治疗终末期踝关节炎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沁 刘雷 +2 位作者 朱定川 高峰 李小军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7年第3期266-268,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Ilizarov支架外固定联合踝关节融合术治疗终末期踝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6—2014-12采用Ilizarov支架外固定联合踝关节融合术治疗的13例终末期踝关节炎。末次随访时摄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必要时CT三维重建检... 目的探讨采用Ilizarov支架外固定联合踝关节融合术治疗终末期踝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6—2014-12采用Ilizarov支架外固定联合踝关节融合术治疗的13例终末期踝关节炎。末次随访时摄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必要时CT三维重建检查,确定是否达到骨性融合。采用AOFAS评分标准评价踝关节功能。结果本组13例均获得随访10~28个月,平均17个月。术后均骨性融合,骨愈合时间12~18周,平均15周。外固定架拆除时间16~22周,平均20周。3例出现针道并发症,反复使用酒精及百多邦外用后控制;其中1例针道感染流脓,反复换药经久不愈,更换克氏针后愈合。末次随访时踝关节功能按AOFAS评分标准评定:优1例,良9例,可3例。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为69~91(79.6±7.2)分,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450,P<0.001)。结论采用Ilizarov支架外固定联合踝关节融合术治疗终末期踝关节炎的骨愈合率高,尤其适用合并感染、软组织条件差、骨质缺损严重及踝关节畸形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踝关节炎 踝关节融合术 外固定架 ILIZAROV技术
原文传递
藏族人群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解剖分布 被引量:8
5
作者 邓立庆 冯品 +8 位作者 甘彦峰 谢林 李浪 李嘉 田臻 刘代忠 余玲 李强 黄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1446-1450,共5页
[目的]探讨藏族人群全髋关节置换(THA)和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及其解剖分布特点。[方法]纳入2017年3月~2018年3月行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术的237例藏族患者,其中THA 70例,TKA 167例。所有患者于术前、术后第1... [目的]探讨藏族人群全髋关节置换(THA)和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及其解剖分布特点。[方法]纳入2017年3月~2018年3月行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术的237例藏族患者,其中THA 70例,TKA 167例。所有患者于术前、术后第1、3、7、14 d常规行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术中、术后常规使用氨甲环酸,术后常规抗凝。统计分析术后DVT的发生率、类型及其解剖分布情况。[结果]术后下肢静脉DVT发生率THA组为15/70 (21.43%),包括1例中央型,14例周围型;TKA组为51/167 (30.54%),包括49例周围型、2例混合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HA术后血栓:13例为孤立性,包括12例小腿肌间静脉血栓、1例腘静脉血栓;1例肌间静脉及胫后静脉血栓;1例肌间静脉及腓静脉血栓。TKA术后血栓:41例为孤立性(39例肌间静脉血栓、1例胫后静脉血栓、1例大隐静脉血栓);4例肌间静脉及胫后静脉血栓;1例腓静脉及胫后静脉血栓;1例肌间静脉及腓静脉血栓;1例肌间静脉及腘静脉血栓;1例肌间静脉及皮下静脉血栓;1例肌间静脉、腓静脉及胫后静脉血栓;1例肌间静脉、腓静脉、胫后静脉及腘静脉血栓。TKA术后DVT的发生率高于THA, THA组以孤立性静脉血栓为主,TKA组更容易同时累及多支静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症状性DVT和PE病例。[结论]藏族人群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T的发生率偏高,两者发生率及其解剖分布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 关节置换术 深静脉血栓 发生率 解剖分布
原文传递
胸椎结核经前路病灶清除融合单钉棒固定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6
作者 朱定川 高峰 曾建成 《华西医学》 CAS 2014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观察胸椎结核经前路病灶清除,减压融合后用单钉棒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08年1月一2011年9月收治的42例胸椎结核患者,其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27~63岁,平均45岁;病程4~12个月,平均8个月。按受累部位和节段分:上胸... 目的观察胸椎结核经前路病灶清除,减压融合后用单钉棒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08年1月一2011年9月收治的42例胸椎结核患者,其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27~63岁,平均45岁;病程4~12个月,平均8个月。按受累部位和节段分:上胸椎l例,中胸椎20例,下胸椎21例;病灶累及单一节段31例,多节段9例,跳跃结核2例。所有患者术前使用药物正规抗结核治疗2~4周,确认抗结核治疗有效后,均采用一期经前路结核病灶清除,减压,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单钉棒固定术。术后定期随访,摄x线片检测融合情况,使用瘫痪Frankel分级评价患者功能恢复情况,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估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结核病灶区域无复发。术后随访40例,时间12~34个月,平均23个月,经过x线片复查植骨区域均骨性融合,融合时间10~16个月,平均13个月。无钉棒系统松动断裂。患者瘫痪Frankel分级:术前A级2例,B级3例,C级9例,D级25例,E级3例。术后末次随访:A级0例,B级1例,C级5例,D级10例,E级26例。局部疼痛VAS评分术前(7.82±1.03)分,术后末次随访(0.52±0.31)分,经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灶清除结合植骨单钉棒固定在胸椎结核前路手术中的应用是可靠有效的方法之一,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结核 前路 单钉棒固定 疗效
原文传递
骨搬移术联合对合端植骨内固定术治疗下肢大段骨缺损的效果及对血清bFGF、PDGF、VEGF、TGF-β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万伦 刘类高 +1 位作者 朱定川 高峰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1期1266-1270,共5页
目的探究骨搬移术联合对合端植骨内固定术治疗下肢大段骨缺损的效果及对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 目的探究骨搬移术联合对合端植骨内固定术治疗下肢大段骨缺损的效果及对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进行手术治疗的下肢大段骨缺损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组(25例)及联合组(25例)。单一组使用骨搬移术治疗,联合组在单一组基础上加用对合端植骨内固定术治疗。比较2组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对合端接触后即刻与接触后1周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bFGF、PDGF、VEGF、TGF-β表达情况。结果联合组骨愈合指数、骨愈合时间、外固定时间低于或短于单一组,骨愈合优良率显著高于单一组(P<0.05);对合端接触后即刻,2组CRP、TNF-α、NF-κB、bFGF、PDGF、VEGF、TGF-β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后1周,2组血清CRP、TNF-α、NF-κB水平均低于接触后即刻,联合组bFGF、PDGF、VEGF、TGF-β水平显著高于接触后即刻,联合组血清CRP、TNF-α、NF-κB水平显著低于单一组,bFGF、PDGF、VEGF、TGF-β水平显著高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骨对合端不愈合、钉道感染、固定物松动、关节挛缩、下肢力线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单一组(P<0.05)。结论骨搬移术联合对合端植骨内固定术治疗下肢大段骨缺损能有效缩短骨愈合时间,改善骨愈合情况,降低炎症反应,升高骨再生相关因子,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固定术 骨搬移术 骨折愈合
下载PDF
阿仑膦酸钠对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吴伟 赵鑫 刘代忠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2258-2262,共5页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对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收治的170例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5例)和观察组(85例)。所有患者均行皮椎体成形术或经皮椎体后...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对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收治的170例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5例)和观察组(85例)。所有患者均行皮椎体成形术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后,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仑膦酸钠片70 mg,口服,每周1次。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1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3、6、12个月后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骨代谢指标[血磷(P)、血钙(Ca)、骨钙素(OST)、骨型碱性磷酸酶(BAP)],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含量和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骨代谢指标,OPG、RANKL含量,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1、3、6个月后)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3、6、12个月后OST、BAP含量,治疗1、3、6、12个月后OPG、RANKL含量和TNF-α、IFN-γ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治疗3、6、12个月后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Ca以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OST、BAP含量,OPG、RANKL含量,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可明显缓解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改善细胞因子、骨代谢指标,并抑制相关通路的表达,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仑膦酸钠 骨质疏松 胸腰椎骨折 术后指标 细胞因子 骨代谢
下载PDF
髋融合髂股延长后全髋置换1例报告
9
作者 邓立庆 黄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50-1152,共3页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继发骨关节炎的有效方式。下肢短缩、股骨头完全脱位为Crowe IV型DDH患者常见表现。当肢体延长超过4 cm时坐骨神经损...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继发骨关节炎的有效方式。下肢短缩、股骨头完全脱位为Crowe IV型DDH患者常见表现。当肢体延长超过4 cm时坐骨神经损伤的风险增加,软组织张力过高不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术中股骨短缩截骨是减轻软组织张力及避免神经损伤的有效手段。但截骨后仍然存在肢体不等长及截骨不愈合等并发症。有文献报道,对高脱位的患者行髂股牵引后,再行THA,置换术中不必再行股骨短缩截骨,从而避免截骨并发症。本院于2018年7月收治1例22岁女性Crowe IV型DDH融合术后患者,一期利用Ilizarov技术行髂股牵引肢体延长术,二期再行THA。现患者术后5年,患者在治疗效果及生活改善方面均满意,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发育不良 髋关节置换 肢体延长
原文传递
全膝置换围手术期三种抗凝方法比较
10
作者 邓立庆 万伦 +2 位作者 黄继 何芳 黄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424-1427,1431,共5页
[目的]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围手术期三种抗凝治疗在西藏患者的效果。[方法]2021年1月—2021年7月,60例行TKA的西藏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A组20例使用阿司匹林25mg/d;B组20例使用阿... [目的]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围手术期三种抗凝治疗在西藏患者的效果。[方法]2021年1月—2021年7月,60例行TKA的西藏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A组20例使用阿司匹林25mg/d;B组20例使用阿司匹林100 mg/d;C组20例使用低分子肝素钙0.4 ml/d抗凝。评价三组临床和彩超检查结果。[结果]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失血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1 d相比,术后3、7 d三组的VAS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ROM均显著增加(P<0.05),但是髌上周径无显著变化(P>0.05)。相应时间点,三组间VAS评分、ROM、髌上周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方面,术后三组血栓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vs 5%vs 10%,P>0.05)。[结论]本研究中TKA术后使用25 mg、100 mg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钙的术后早期血栓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 阿司匹林 低分子肝素 深静脉血栓
原文传递
高原人群围手术期红细胞输注专家共识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小东 尚凯茜 +20 位作者 夏宗敬 贺曾 扎西罗布 殷作明 曹鹏冲 兰海 余正强 侯伟光 杨晓茂 李三旦 高志勇 余中良 刘晓青 洛桑旦增 徐水平 刘治娟 钟锐 曹晔 拉巴次仁 余海 孔清泉 《西部医学》 2022年第3期313-317,共5页
高原人群围手术期红细胞输注尚无可查阅的标准,由麻醉科医生或外科医生决定是否给予高原患者输注红细胞及输注量,有一定的盲目性。为保障高原高血红蛋白患者的围术期安全,更加科学、有效的使用血液,减少输血并发症、避免血液浪费,目前... 高原人群围手术期红细胞输注尚无可查阅的标准,由麻醉科医生或外科医生决定是否给予高原患者输注红细胞及输注量,有一定的盲目性。为保障高原高血红蛋白患者的围术期安全,更加科学、有效的使用血液,减少输血并发症、避免血液浪费,目前有必要制订适合高原患者的围手术期红细胞输注共识。2021年由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高原医学(区域联合)专业委员会牵头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成立工作组,并联合国内外科、麻醉科、输血科等学科的专家,共同撰写了《高原人群围手术期红细胞输注专家共识》(2021版),旨在推进高原高血红蛋白患者围手术期血液管理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高血红蛋白 围术期 红细胞输注 专家共识
下载PDF
骨免疫调控成骨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
12
作者 邓立庆 罗月 康鹏德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1972-1976,共5页
骨免疫调控成骨是骨修复领域研究的热点,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是介导骨免疫成骨的核心细胞且与激素诱发ONFH密切相关。骨损伤后Treg细胞经CCL22/CCR4轴调控定向归巢至损伤局部并经STAT5/FoxP3通路激活合成促组织修复因... 骨免疫调控成骨是骨修复领域研究的热点,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是介导骨免疫成骨的核心细胞且与激素诱发ONFH密切相关。骨损伤后Treg细胞经CCL22/CCR4轴调控定向归巢至损伤局部并经STAT5/FoxP3通路激活合成促组织修复因子,并与BMSCs串话调控成骨成血管促进骨修复。MiR-155/SOCS1调节回路调控STAT5/FoxP3通路的激活,激素抑制MiR-155,促进SOCS1表达抑制STAT5/FoxP3通路与Treg细胞激活。调控Treg细胞定向归巢,MiR-155靶向转染T细胞抑制SOCS1表达,激活STAT5/FoxP3通路与Treg细胞,协同构建由Treg细胞介导的骨免疫调控成骨微环境,调控BMSCs成骨成血管修复骨坏死,从骨免疫研究激素性ONFH发病机制和防治是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骨免疫 TREG细胞 骨修复
原文传递
藏族人群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时间分布 被引量:3
13
作者 邓立庆 余玲 +8 位作者 冯品 甘彦峰 谢林 李浪 李嘉 田臻 刘代忠 李强 黄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31-434,共4页
[目的]探讨藏族人群在全髋关节置换(THA)和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及时间分布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3月~2018年3月于本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藏族患者临床资料,其中THA 70例,TKA 167例... [目的]探讨藏族人群在全髋关节置换(THA)和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及时间分布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3月~2018年3月于本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藏族患者临床资料,其中THA 70例,TKA 167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术后第1、3、7、14 d常规行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常规使用抗纤溶药,术后常规抗凝。记录THA、TKA术后第1、3、7、14 d DVT的发生例数,计算血栓发生率,统计血栓新发生率最高的时间点,并比较THA、TKA组间的差异。[结果] THA组术后DVT共15例,发生率为21.43%;TKA组术后DVT共51例,发生率为30.54%。TKA术后血栓发生率较THA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HA、TKA术后血栓发生的高峰均在术后第1 d,而TKA术后DVT发生的高峰可延至术后第7 d。THA术后第1、3、7、14 d发生的血栓占总血栓数的比例分别为73.33%、6.67%、6.67%、13.33%;TKA术后第1、3、7、14 d发生的血栓占血栓总数的比例分别为43.14%、19.61%、25.49%、11.76%。两组均未发现症状性DVT和PE病例。[结论]藏族人群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偏高,DVT发生的高峰均在术后第1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 关节置换术 深静脉血栓 发生率 时间分布
原文传递
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Ⅱ度峡部裂性滑脱症的临床疗效
14
作者 朱定川 刘类高 +2 位作者 李小军 张斌 高峰 《四川医学》 CAS 2023年第7期677-682,共6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比较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Mis-Tlif)与开放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Open-Tlif)治疗腰椎Ⅱ度峡部裂性滑脱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诊断腰椎峡部裂Ⅱ度滑脱并行手术治疗的57例患者进行评... 目的回顾性研究比较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Mis-Tlif)与开放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Open-Tlif)治疗腰椎Ⅱ度峡部裂性滑脱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诊断腰椎峡部裂Ⅱ度滑脱并行手术治疗的57例患者进行评估,其中34例接受Mis-Tlif手术,23例接受Open-Tlif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失血量及手术并发症情况,随访评估患者疼痛、功能、滑脱复位率及融合率。结果Mis-Tlif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Open-Tlif组(P<0.01)。Open-Tlif组出现2例硬膜囊损伤、3例下肢麻痹、2例伤口感染,Mis-Tlif组出现1例硬膜囊损伤、2例下肢麻痹、无伤口感染,Mis-Tlif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Open-Tlif组(P=0.032)。腰痛视觉模拟评分比较,Mis-Tlif组术后2 d及末次随访均低于Open-Tlif组。两组患者术后腿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滑脱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融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Open-Tlif与Mis-Tlif均能有效治疗腰椎Ⅱ度峡部裂性滑脱症,相较于Open-Tlif,Mis-Tlif具有腰痛缓解好、创伤小、出血更少、恢复更快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融合术 微创手术 腰椎峡部裂滑脱
下载PDF
股四头肌肌腱斜切技术在僵直膝TKA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强 高峰 +3 位作者 谢林 李浪 刘代忠 田臻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年第12期1297-1298,共2页
目的探讨僵直膝全膝关节置换(TKA)术中采用股四头肌肌腱斜切技术改善膝关节活动度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7-02采用TKA治疗8例(11膝)僵直膝,术中采用股四头肌斜切技术,即斜行(与股直肌长轴呈45°)切开股直肌... 目的探讨僵直膝全膝关节置换(TKA)术中采用股四头肌肌腱斜切技术改善膝关节活动度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7-02采用TKA治疗8例(11膝)僵直膝,术中采用股四头肌斜切技术,即斜行(与股直肌长轴呈45°)切开股直肌,同时在髌韧带止点处用短克氏针临时固定防止止点撕脱。结果 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4.6(6~24)个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恢复良好,膝关节周围疼痛消失,股四头肌肌力均达到5级。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范围平均95.4°(90~120)°,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平均90.6(82~95)分。结论伸直型僵直膝行TKA手术治疗时,术中采用股四头肌肌腱斜切技术联合软组织松解技术效果好,术后患者可早期屈膝功能锻炼,术后并发症较少,对维持术中恢复的膝关节活动度较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僵直膝 全膝关节置换术 股四头肌腱 肌斜切技术 膝关节活动度
原文传递
化疗药物致低钾血症一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曦 邬云红 李晓军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5年第4期274-275,共2页
患者女,21岁,汉族。主因左腓骨上段骨肉瘤于2013年4月在我院骨科行截肢治疗,并拟行奥沙利铂、表柔比星、甲氨蝶呤联合化疗。既往无低血钾病史及家族史,入院血钾4.53mmol/L,在首次化疗后11d血钾降至2.35mmol/L,予临时静脉补钾... 患者女,21岁,汉族。主因左腓骨上段骨肉瘤于2013年4月在我院骨科行截肢治疗,并拟行奥沙利铂、表柔比星、甲氨蝶呤联合化疗。既往无低血钾病史及家族史,入院血钾4.53mmol/L,在首次化疗后11d血钾降至2.35mmol/L,予临时静脉补钾2次后复查血钾逐渐回升至正常(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钾血症 药物疗法 联合 诊断
原文传递
髋膝关节置换后手术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甘彦峰 余强 +1 位作者 高峰 黄奇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第27期165-167,共3页
目的分析及探讨髋膝关节置换后手术感染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5年6月于该院进行髋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20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部分病例由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骨科提供),将其术后感染率进行统计,并比较不同年龄、手术时间、并发... 目的分析及探讨髋膝关节置换后手术感染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5年6月于该院进行髋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20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部分病例由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骨科提供),将其术后感染率进行统计,并比较不同年龄、手术时间、并发其他感染及住院时间者感染率,同时以Logistic分析上述因素与感染的关系。结果206例患者中发生12例感染,发生率为5.83%,其中年龄较高、手术时间较长、并发其他感染及住院时间较长长者的感染率高于年龄较小、手术时间较短、无其他感染及住院时间较短者,Logistic分析显示其均为术后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髋膝关节置换后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且年龄、手术时间、并发其他感染及住院时间均对感染的发生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膝关节置换术 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人坐骨神经内部神经纤维的功能区分及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小军 李嘉 +3 位作者 高峰 李浪 李沁 欧阳翔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2期5148-5154,共7页
背景:人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束的精准缝接是神经恢复的先决条件,目前外科治疗的难点是不了解断裂远近端神经束不同功能区走行规律,从而无法精准修复,导致不同的功能束对接后错向生长,对神经的术后恢复有着极大的影响。目的:研究并构建出... 背景:人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束的精准缝接是神经恢复的先决条件,目前外科治疗的难点是不了解断裂远近端神经束不同功能区走行规律,从而无法精准修复,导致不同的功能束对接后错向生长,对神经的术后恢复有着极大的影响。目的:研究并构建出一套可以用于重建周围神经中不同神经纤维走行及形态的方法,为后期寻找坐骨神经中运动神经纤维和其他神经纤维的分布及走行规律提供可行的方法,为神经损伤后的精准缝合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大腿中上段截肢患者距股骨髁上20 cm处,取下坐骨神经1 cm,使用头发标记后石蜡固定后连续切片。免疫组化、荧光染色,显微镜下扫描切片二维图像信息,同一肢体取腓肠神经肌支及腓浅神经皮支,作为阴性及阳性对照。采用德国Maxon Computer开发的CINEMA 4D软件,根据染色后的切片重建包括坐骨神经内部运动和其他神经纤维的三维立体图像。结果与结论:①使用坐骨神经中运动神经纤维特异性抗体——Anti-HB9/HLXB9 Antibody,将运动神经纤维染色;②使用CINEMA 4D软件将坐骨神经内部神经纤维束的二维图片重建成为三维立体图像达到可视化区分,结合免疫荧光染色,能够区分出运动和其他神经纤维束;③提示免疫组化染色后能够精确区分坐骨神经中的运动神经纤维束和其他神经纤维束;④使用目前先进的三维重建软件能重建出坐骨神经内部结构,为准确区分运动神经纤维束和其他神经纤维束,以及后期探究其功能束的走向规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 神经纤维 免疫组化 三维重建 可视化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和动力加压髋螺钉系统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奇 谢林 +1 位作者 高峰 刘类高 《现代医药卫生》 2013年第19期2886-2887,2889,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动力加压髋螺钉系统(DHS)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7—2012年应用PFNA和DHS手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11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PFNA组比DHS组出血量少,下床活... 目的分析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动力加压髋螺钉系统(DHS)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7—2012年应用PFNA和DHS手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11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PFNA组比DHS组出血量少,下床活动时间早,骨折愈合早,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 PFNA与DHS相比更具有优越性,是较好的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骨折固定术 老年人 治疗结果 对比研究
下载PDF
无止血带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切口非加压包扎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邓立庆 李嘉 +3 位作者 田臻 史培霖 邓林梅 黄奇 《实用骨科杂志》 2021年第8期744-748,共5页
目的对照研究在不使用止血带情况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切口加压包扎与非加压包扎的临床效果及对术后早期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我科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60例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抽签法分组,研究组(A组)术... 目的对照研究在不使用止血带情况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切口加压包扎与非加压包扎的临床效果及对术后早期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我科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60例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抽签法分组,研究组(A组)术后接受从脚踝到大腿的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对照组(B组)不接受任何加压包扎,每组80例;同时每组内再随机分为引流组(A1、B1)与非引流组(A2、B2)各40例。加压包扎引流组(A1组):男5例,女35例;年龄43~80岁,平均(64.75±9.42)岁;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7.0~35.0 kg/m^(2),平均(28.95±4.09)kg/m^(2)。加压包扎非引流组(A2组):男10例,女30例;年龄37~79岁,平均(65.29±9.37)岁;BMI为18.7~33.5 kg/m^(2),平均(26.78±4.78)kg/m^(2)。非加压包扎引流组(B1组):男9例,女31例;年龄53~89岁,平均为(64.63±10.24)岁;BMI为19.3~36.5 kg/m^(2),平均(28.82±4.04)kg/m^(2)。非加压包扎非引流组(B2组):男8例,女32例;年龄50~81岁,平均(66.04±7.56)岁;BMI为17.0~33.5 kg/m^(2),平均(27.12±4.04)kg/m^(2)。四组在性别、年龄、BMI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比较各组间患者舒适度、切口并发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肿胀程度、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发生率、总失血量等指标。结果术后患者舒适度方面B组好于A组;术后第3天疼痛VAS评分,A组为(2.03±0.73)分,B组为(1.85±0.7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A组肿胀为(2.91±1.66)cm,B组为(2.36±1.32)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A组膝关节ROM为(107.58±15.95)°,B组为(109.41±14.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DVT发生率为23.75%,B组为1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失血量为(986.79±485.16)mL,B组为(966.13±316.13)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引流与非引流比较,总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 无止血带 切口包扎 术后功能 藏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