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孢三嗪钠注射剂在外科术后的应用评价
1
作者 关新建 左长银 《西藏医药》 1999年第3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头孢三嗪钠 注射剂 外科手术 手术后 应用
下载PDF
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社区居民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0
2
作者 赵高锋 杨彦春 +16 位作者 张强 张树森 邓红 朱燕 任正伽 兰科 刘传新 陶庆兰 王梅 刘善明 张倬秋 陈颖 李海民 耿婷 刘宇 张伟 孙学礼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78-483,共6页
目的:调查汶川地震后,极重灾区社区居民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灾后心理卫生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安县京安小区、什邡红白镇两个临时安置点社区居民2685人中,随机抽取820名社区居... 目的:调查汶川地震后,极重灾区社区居民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灾后心理卫生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安县京安小区、什邡红白镇两个临时安置点社区居民2685人中,随机抽取820名社区居民登记人口学背景、受灾状况,并使用PTSD检查量表平民版(PTSD Checklist—Civilian Version,PCL—C)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进行评估,依据DSM-Ⅳ中PTSD的诊断标准确诊PTSD患者。结果:在完成的820份调查评估资料中,785份PCL—C和PSSS问卷有效。男女比例为1:1.41;平均年龄(43±18)岁;26.0%患有躯体疾病,28.4%有地震前饮酒习惯,23.6%有震后饮酒行为。不同年龄居民PSSS总分及2因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TSD的临床检出率为12.4%(97/785),女性PTSD发生率高于男性(15.3%vs.8.3%,P=0.003),地震中有曾被掩埋经历者PTSD发生率高于无被掩埋经历者(26.3%vs.11.6%,P=0.018),有丧亲者的FFSD发生率高于无丧亲者(18.7%vs.11.1%,P=0.015)。以PTSD诊断是否成立为因变量,一般资料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2.070,95%CI:1.274—3.365)、有曾被掩埋经历者(OR=2.806,95%CI:1.249~6.306)、亲人丧失(OR=1.537,95%CI:1.087—2.173)及PSSS评分偏低(OR=0.960,95%CI:0.941~0.979)是PTS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在灾后社区重建过程中,临时安置点社区居民存在较高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女性、有曾被掩埋经历、亲人丧失及个人感受到的社会支持偏低是PTSD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检查量表平民版 发生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定量CRP检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6
3
作者 安有芬 唐仁满 程安珍 《西藏医药》 2002年第3期48-49,共2页
当研究明确C反应蛋白〈CRP〉是与急性感染和组织损伤等有密切关系的主要急性相蛋白后 ,引起广大实验室科研人员与临床对此的再度重视。通过进一步研究、实验 ,检测方法不断改进 ,灵敏度大大提高 ,使CRP检测由定性到定量 ,其临床应用价... 当研究明确C反应蛋白〈CRP〉是与急性感染和组织损伤等有密切关系的主要急性相蛋白后 ,引起广大实验室科研人员与临床对此的再度重视。通过进一步研究、实验 ,检测方法不断改进 ,灵敏度大大提高 ,使CRP检测由定性到定量 ,其临床应用价值广泛 ,除了公认的是组织损伤 ,炎症反应的相关检测指标外 ,还可应用于小儿感染的早期鉴别 ,诊断 ,妇科盆腔炎症与子宫肌瘤 ,盆腔肿块的鉴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CRP 组织创伤 炎症感染 检测指标
下载PDF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与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2~3 cm肾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46
4
作者 段成斌 王资斌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2年第4期128-131,共4页
目的分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FURSL)与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治疗2-3 cm的肾结石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我院收治的2~3 cm肾结石患者98例,其中49例行FURSL术为研究组,49例行PCNL术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及手术相关指标、实验室检查指... 目的分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FURSL)与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治疗2-3 cm的肾结石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我院收治的2~3 cm肾结石患者98例,其中49例行FURSL术为研究组,49例行PCNL术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及手术相关指标、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情况。结果两组首次结石清除率和最终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血量、再次就诊率及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尿肾脏损伤因子(Kim-1)、白细胞(WBC)、血肌酐(Scr)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胱抑制素(Cys-C)、血红蛋白(H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WBC均高于术前,对照组Hb低于术前,Scr高于术前(P<0.05);研究组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FURSL术与PCNL术相比术后恢复时间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能有效提高2~3 cm肾结石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 肾结石 安全性 效果
下载PDF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被引量:39
5
作者 吴小东 杜磊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89-592,共4页
人的机体长期处于高原环境中,由于缺氧导致红细胞过度增生、血液粘滞度增加,并引起一系列头昏、头痛、气促等临床症状,称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altitudepolycythemi.a,HAPC)。根据2004年第6届高原医学国际会议的标准,
关键词 红细胞增多症 高原 缺氧 红细胞增生 血液粘滞度 脏器损害 输血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与改良5分法在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7
6
作者 胡晓丹 肖蓉 杨昭晖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00-902,共3页
目的比较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SR)与改良5分法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良恶性肿瘤患者213例,全部患者均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分别以SR法和改良5分法进行评分,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 目的比较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SR)与改良5分法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良恶性肿瘤患者213例,全部患者均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分别以SR法和改良5分法进行评分,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2种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 SR法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6,95%CI:0.871~0.980;改良5分法的AUC为0.921,95%CI:0.870-0.973。SR的最佳诊断界点为3.055,SR≥3.055病灶为恶性,〈3.055为良性,SR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敏感度92.1%、特异度92.7%、准确度92.5%;改良5分法的敏感度85.5%、特异度83.9%、准确度84.5%。SR法对乳腺恶性肿瘤诊断特异度和准确度较改良5分法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方法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R法是一种较为客观的诊断方法,比改良5分法更有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乳房 弹性成像技术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DHS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31
7
作者 朱定川 刘雷 高峰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3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对比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使用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的相关疗效。方法 2006年至20012年在我科收治的59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对2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应用DHS内固定,31例老年股... 目的探讨对比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使用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的相关疗效。方法 2006年至20012年在我科收治的59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对2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应用DHS内固定,31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应用PFNA内固定,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59例患者,随访到56例,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6.7个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外露及脱落情况。DHS组手术时间为107~153 min,术中出血量为200~300 mL,下地行走时间为6~8周,骨折愈合时间为12~20周;PFNA组手术时间为45~115 min,术中出血量为120~230 mL,下地行走时间为5~7 d,骨折愈合时间为6~8周。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及下地功能锻炼时间方面,2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DHS及PF-NA均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应用PFNA的病例,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创伤小,下地功能锻炼时间早,骨折愈合快,有效地避免长期卧床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老年 骨折内固定术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8
作者 陈祯勇 《当代医学》 2013年第2期12-13,共2页
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乳头状癌和滤泡性癌,其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关于分化型甲状腺癌原发病灶手术切除的合适范围、颈淋巴结清扫的适应证和范围、术后甲状腺残余放射性碘去除的作用和甲状腺素抑制治疗等方面,目前仍存争议。本文从循证医... 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乳头状癌和滤泡性癌,其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关于分化型甲状腺癌原发病灶手术切除的合适范围、颈淋巴结清扫的适应证和范围、术后甲状腺残余放射性碘去除的作用和甲状腺素抑制治疗等方面,目前仍存争议。本文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去探索和解释分化型甲状腺癌外科治疗问题,并综述相关研究进展。结果表明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适当与精确的检查治疗手段与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十分重要,可有效减少术后癌症复发和再次手术的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外科手术 碘131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3
9
作者 龙轩 王锋 黄昶荃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1期73-80,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通心络胶囊对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MEDLINE、EMbase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数据库中所有有关通心络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 目的系统评价通心络胶囊对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MEDLINE、EMbase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数据库中所有有关通心络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进行质量评价,并用RevMan5.0软件对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11个RCT被纳入。Meta分析结果显示通心络组在降低DKD患者24小时尿蛋白、BUN以及UAER方面,均优于空白对照组;在改善DKD患者Scr与Ccr方面,与空白对照组相似;在降低TC、TG、LDL-C方面优于空白对照组,但在改善HDL-C与空白对照组相似;通心络组改善FBG方面优于空白对照组,但在改善P2BG、HbA1c上与空白对照组相似;通心络组在降低血浆内皮素方面优于空白对照组。在治疗期间通心络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或过敏反应的报道。结论现有的临床证据显示,通心络胶囊治疗DKD有一定疗效且相对安全。但由于纳入研究存在选择性偏倚和测量性偏倚的高度可能性,势必影响结果的论证强度,因此,期待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提供高质量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通心络胶囊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2
10
作者 何军頵 申永春 +4 位作者 蒙毅 马丽珠 李瑾 查蘅 文富强 《重庆医学》 CAS 2018年第16期2162-2164,共3页
目的分析慢性支气管炎(以下简称:慢支炎)与肺气肿表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AECOPD)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西藏成办分院就诊的慢支炎表型AECOPD患者73例、肺气肿表型AECOPD患者82... 目的分析慢性支气管炎(以下简称:慢支炎)与肺气肿表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AECOPD)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西藏成办分院就诊的慢支炎表型AECOPD患者73例、肺气肿表型AECOPD患者82例,所有患者均完善肺功能检查、基础信息采集、呼吸困难量表评分(MMRC)、COPD评估测试(CAT),收集患者血清进行C反应蛋白(CRP)检测,比较其临床特征、肺功能、并发症、系统性炎症等指标差异。结果慢支炎表型与肺气肿表型AECOPD患者在体质量指数(BMI)、CAT评分、血清CRP水平、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慢支炎表型COPD患者相比,肺气肿表型COPD患者吸烟史更长,呼吸困难更加明显,肺功能受损程度更加严重(P<0.05)。结论不同表型的AECOPD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肺气肿表型AECOPD患者呼吸困难、肺功能受损程度较慢支炎表型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支气管炎 慢性 肺气肿 表型 临床特征
下载PDF
不同程度乙肝肝硬化患者Ig、血清sP-selectin、sICAM-1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8
11
作者 李玲丽 刘代忠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387-39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疾病程度乙肝肝硬化患者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血清人可溶性P选择素(soluble P-selectin,sP-selectin)、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erum 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水平的变化及其... 目的探讨不同疾病程度乙肝肝硬化患者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血清人可溶性P选择素(soluble P-selectin,sP-selectin)、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erum 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水平的变化及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消化科2013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肝硬化患者,根据肝硬化程度分为代偿组、失代偿组、原发性肝癌组,采集患者血液标本,进行Ig、血清sP-selectin、sICAM-1、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检测,比较三组患者上述指标检测结果。根据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将研究对象分为A组、B组、C组,对上述指标表达变化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组IgM、IgG、IgA、血清sP-selectin、sICAM-1水平均高于代偿组和失代偿组(P<0.05),失代偿组上述指标检测结果均高于代偿组(P<0.05)。C组上述指标水平均高于A组和B组(P<0.05),B组上述指标检测结果均高于A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IgM、IgG、IgA、血清sP-selectin、sICAM-1水平与肝功能指标ALT、AST、ALP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Ig、血清sP-selectin、sICAM-1表达水平与肝硬化程度相关,可作为肝硬化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评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肝硬化 肝硬化CHILD-PUGH分级 免疫球蛋白 治疗反应 预后评估
原文传递
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双侧减压治疗重度腰椎中央管狭窄症近期疗效 被引量:18
12
作者 张斌 孔清泉 +3 位作者 杨进 冯品 马骏松 刘俊麟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99-1405,共7页
目的观察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双侧减压治疗重度腰椎中央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具有双下肢症状的单节段重度腰椎中央管狭窄症患者44例,其中行双侧椎间孔入路双侧减压术36例,单侧椎... 目的观察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双侧减压治疗重度腰椎中央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具有双下肢症状的单节段重度腰椎中央管狭窄症患者44例,其中行双侧椎间孔入路双侧减压术36例,单侧椎间孔入路双侧减压术8例。男25例,女19例;年龄56~89岁,平均68.6岁。病程5~39个月,平均14.5个月。受累节段:L3、4 6例,L4、5 33例,L5、S1 5例。MRI横断位硬膜囊面积(dural sac cross-sectional area,DSCA)为(66.36±8.48)mm2。形态学分级(morphological grading,MG):C级29例,D级15例。术前腰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2.3±1.0)分,下肢痛VAS评分为(7.8±1.2)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为(77.8±7.3)分。记录术后VAS评分、ODI评分、MG分级和测量DSCA并与术前比较,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临床效果。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4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46个月,平均24.8个月。1例出现术后下肢麻痹,1例出现硬膜囊撕裂。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发生感染、复发或需行翻修手术。术后影像学提示中央椎管扩大,硬膜囊面积较术前明显增加。术后1个月和末次随访时腰痛VAS评分分别为(2.4±0.6)分和(2.5±0.8)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痛VAS评分分别为(2.1±0.6)分和(2.0±1.1)分,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1个月和末次随访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ODI评分为(19.7±6.4)分,DSCA为(104.93±12.56)mm2,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MG分级也较术前显著提高(Z=-5.789,P=0.000)。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定疗效,获优32例、良9例、可3例,优良率为93.2%。结论采用经皮内镜下经单侧或双侧椎间孔入路双侧减压治疗重度腰椎中央管狭窄症具有创伤小、减压精准、恢复快的优点,近期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中央管狭窄 椎管减压 经皮脊柱内窥镜技术 椎间孔入路
原文传递
消癌平注射液联合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13
作者 梅朝蓉 王恳 +1 位作者 雷娜 梅治家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31-1533,共3页
目的:研究消癌平注射液联合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3例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接受消癌平注射液联合TP(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消癌平注射液于... 目的:研究消癌平注射液联合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3例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接受消癌平注射液联合TP(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消癌平注射液于化疗周期第1-14天使用,每天20 ml;对照组接受标准TP(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42 d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56.67%和39.3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0);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改善率分别为60.00%和2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治疗组的骨髓抑制作用好于对照组(P〈0.05),其他毒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消癌平注射液联合TP方案化疗和单独接受TP方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相似,但前者能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化疗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消癌平注射液 联合化疗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中国西藏藏族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吕雪梅 高赟 +3 位作者 邬云红 李舍予 田浩明 杨丽辉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86-688,共3页
目的探讨HbA1c检测在西藏高原藏族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西藏拉萨地区无糖尿病史的藏族研究对象321名,检测HbA1c及75gOGTT,以1999年WHO标准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HbA1c诊断的敏感性... 目的探讨HbA1c检测在西藏高原藏族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西藏拉萨地区无糖尿病史的藏族研究对象321名,检测HbA1c及75gOGTT,以1999年WHO标准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HbA1c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诊断藏族糖尿病最佳切点为HbA1c≥6.5%,敏感性93.9%,特异性95%,阳性似然比(+LR)18.7,阴性似然比(-LR)0.06,阳性预测值(+PV)86.5%,阴性预测值(-PV)97.8%;诊断藏族糖尿病前期最佳切点为HbA1c≥5.7%,敏感性54.3%,特异性74.7%,+LR 2.15,-LR 0.61,+PV 52.4%,-PV 76.1%。结论 HbA1c≥6.5%可作为藏族糖尿病诊断切点,但不能充分识别西藏藏族糖尿病前期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 糖化血红蛋白 西藏高原 藏族
原文传递
经皮内镜辅助腰椎椎间融合术的技术利弊分析及趋势展望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斌 孔清泉 戎利民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53-659,共7页
目的对经皮内镜辅助腰椎椎间融合术的技术利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评价。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关于经皮内镜辅助腰椎椎间融合术的相关研究文献,对各种技术优缺点及临床疗效进行总结,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结果与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 目的对经皮内镜辅助腰椎椎间融合术的技术利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评价。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关于经皮内镜辅助腰椎椎间融合术的相关研究文献,对各种技术优缺点及临床疗效进行总结,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结果与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比较,经皮内镜辅助腰椎椎间融合术中及术后出血更少、早期腰部疼痛改善更明显,且远期临床疗效、融合率、并发症发生率相似,但学习曲线较长。单边双通道及大通道内镜下融合的手术时间接近于MISTLIF,但小通道内镜下融合的手术时间长于MIS-TLIF。结论经皮内镜辅助腰椎椎间融合术具有手术创伤小、临床疗效好的优点,但学习曲线较长,应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循序开展该技术。随着各种镜下融合技术不断发展并相互补充,该技术将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 腰椎椎间融合术 微创技术
原文传递
再议腰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玉 孔清泉 陈仲强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89-794,共6页
虽然人们对腰椎管狭窄症的认识和理解不断完善、合理,但对"腰椎中央管"和"腰椎侧方椎管"的概念仍然存在众多争议,目前仍无统一标准。该文对"中央管狭窄"和"腰椎管狭窄症"两个概念进行重新定义... 虽然人们对腰椎管狭窄症的认识和理解不断完善、合理,但对"腰椎中央管"和"腰椎侧方椎管"的概念仍然存在众多争议,目前仍无统一标准。该文对"中央管狭窄"和"腰椎管狭窄症"两个概念进行重新定义和区分,并且认为某些双侧侧隐窝狭窄导致的中央管狭窄症完全可以通过双侧椎间孔入路经皮内镜技术解决。同时,腰椎"侧隐窝"的概念模糊不清,现重新将其定义为"腰椎侧方椎管",并提出"华西分型"指导手术决策,已得到了业界广泛认可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中央管狭窄 腰椎侧方椎管狭窄 脊柱经皮内镜技术
原文传递
多发肋骨骨折及连枷胸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7
作者 沈旭 朱云柯 +9 位作者 张含露 卓泽国 李刚 宋铁牛 徐智杰 阿来古哈 姚鹏 仲夏 王昱程 林一丹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58-862,共5页
肋骨骨折在胸部创伤患者中发生率约为70%。单纯肋骨骨折多无需特殊处理,多发肋骨骨折及连枷胸为胸部创伤的危重情况,多造成严重的临床后果,需慎重处理。目前对于多发肋骨骨折及连枷胸诊疗方案存在争议,既往多采用非手术治疗方式,仅有不... 肋骨骨折在胸部创伤患者中发生率约为70%。单纯肋骨骨折多无需特殊处理,多发肋骨骨折及连枷胸为胸部创伤的危重情况,多造成严重的临床后果,需慎重处理。目前对于多发肋骨骨折及连枷胸诊疗方案存在争议,既往多采用非手术治疗方式,仅有不足1%的连枷胸患者接受手术。近年来,研究证实手术复位内固定可使连枷胸患者住院日缩短、痛苦减少、费用降低,但仍缺乏统一的临床共识及诊疗指南,这也导致临床工作中的诊疗方案差异较大。本文针对多发肋骨骨折和连枷胸的治疗方式、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的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肋骨骨折 连枷胸 手术适应证 手术时机 手术方式
原文传递
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联合光子嫩肤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兰小琼 易勤 +2 位作者 史修波 贺国容 佘冬华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1年第20期3950-3953,3958,共5页
目的:探讨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联合光子嫩肤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的疗效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7月到2020年8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共计9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联合光子嫩肤进... 目的:探讨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联合光子嫩肤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的疗效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7月到2020年8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共计9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联合光子嫩肤进行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以及瘢痕面积进行分析,同时根据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将患者分为有效组以及对照组,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联合光子嫩肤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经过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联合光子嫩肤治疗后,症状积分以及瘢痕面积明显减小(P<0.05),治疗后3个月的总有效率达到79.59%。将治疗有效的患者作为有效组(n=78),将治疗无效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20),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有效组患者的年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以及病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有效组患者合并其它皮肤疾病的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OR=18.225,95%CI:6.805~31.589)、抑郁自评量表评分(OR=7.090,95%CI:2.430~21.148)、焦虑自评量表评分(OR=1.022,95%CI:1.008~1.036)、病程(OR=3.049,95%CI:1.346~6.184)以及合并其它皮肤疾病(OR=14.318,95%CI:5.234~18.595)为疗效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采用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联合光子嫩肤对凹陷性痤疮瘢痕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年龄、心理状态、病程以及合并其它皮肤疾病会影响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联合光子嫩肤对凹陷性痤疮瘢痕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 光子嫩肤 凹陷性痤疮瘢痕 疗效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藏族人群及高原相关性口腔疾病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杜启莲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1年第9期564-566,共3页
本文作者通过查阅现有文献并结合多年诊疗经验,对藏族人群口腔疾病的特点及高原环境对口腔疾病的影响做一综述,以指导临床和科研工作。
关键词 藏族人群 高原地区 口腔疾病
原文传递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手术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黄韬 朱红 +1 位作者 刘佳 罗彪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3年第10期963-965,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手术的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30例LC中转开腹手术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转开腹手术的原因中,手术部位解剖关系不清16例(53.3%),解剖结构异常6例(20.0%),胆囊床广泛渗血不止4例(13.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手术的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30例LC中转开腹手术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转开腹手术的原因中,手术部位解剖关系不清16例(53.3%),解剖结构异常6例(20.0%),胆囊床广泛渗血不止4例(13.3%),胆囊动脉出血3例(10.0%),肝外胆管损伤1例(3.3%)。结论腔镜手术操作困难时应及时中转开腹手术,以获得最好的远期疗效。术前仔细评估,严格腹腔镜手术指征,术中仔细精准的解剖定位,可以降低中转开腹手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中转开腹手术 原因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