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中部麻米地区晚侏罗世火山岩岩石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刘海永 岳鋆璋 +3 位作者 顿珠旺堆 旺姆 毛国正 吴浩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368-2378,共11页
在青藏高原中部中拉萨地块之上新识别了一套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岩浆岩,本次对其中麻米地区出露的火山岩进行了锆石U-Pb定年与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研究工作.测年结果显示麻米火山岩形成于晚侏罗世(152~150 Ma),岩石地球化学具有高SiO2... 在青藏高原中部中拉萨地块之上新识别了一套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岩浆岩,本次对其中麻米地区出露的火山岩进行了锆石U-Pb定年与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研究工作.测年结果显示麻米火山岩形成于晚侏罗世(152~150 Ma),岩石地球化学具有高SiO2、高全碱含量(Na2O+K2O)、低MgO、低P2O5的特征,并显示明显的Eu、Sr、Ba等元素的亏损,具有高分异I型花岗质岩石的特征.结合区域上报道的同期中酸性侵入岩资料,麻米酸性火山岩起源于古老地壳物质重熔并经历了广泛的结晶分异作用.本文研究表明中拉萨地块上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岩浆作用形成于洋壳俯冲背景,应该是新特提斯洋北向俯冲过程中引发的弧型岩浆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中部 晚侏罗世 火山岩 锆石U-PB定年 地球化学
原文传递
西藏拉果错蛇绿混杂岩岩石学、锆石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海永 曾庆高 +1 位作者 王雨 毛国正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4-176,共13页
拉果错蛇绿岩是青藏高原中部狮泉河-纳木错-嘉黎缝合带中出露最完整的蛇绿岩组合之一,对恢复和反演该缝合带代表的洋盆演化及洋盆性质具有重要的约束意义。以拉果错蛇绿岩中的辉长岩、辉绿岩、辉绿玢岩和斜长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在岩石学... 拉果错蛇绿岩是青藏高原中部狮泉河-纳木错-嘉黎缝合带中出露最完整的蛇绿岩组合之一,对恢复和反演该缝合带代表的洋盆演化及洋盆性质具有重要的约束意义。以拉果错蛇绿岩中的辉长岩、辉绿岩、辉绿玢岩和斜长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在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拉果错蛇绿岩的成因和构造背景,以此约束狮泉河-纳木错-嘉黎缝合带的性质。结果显示,斜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167.8±1.7 Ma(n=24,MSWD=0.22),表明拉果错蛇绿岩形成于晚侏罗世。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拉果错蛇绿岩中辉长岩与辉绿岩端元均兼具岛弧与富集洋中脊玄武岩的地球化学性质,指示其形成于大陆弧后盆地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拉果错蛇绿岩 晚侏罗世 弧后盆地 锆石U-PB定年
下载PDF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聂尔错—拉果错地区火山岩锆石U-Pb年龄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海永 曾庆高 +5 位作者 旺姆 陈国荣 焦文龙 叶强 李正亮 毛国正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36-1145,共10页
对出露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聂尔错和拉果错地区的火山岩开展了锆石U-P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测试,旨在查明该区火山岩的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构造环境。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聂尔错地区流纹岩及拉果错地区英安岩分别形成于112.5Ma和1... 对出露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聂尔错和拉果错地区的火山岩开展了锆石U-P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测试,旨在查明该区火山岩的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构造环境。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聂尔错地区流纹岩及拉果错地区英安岩分别形成于112.5Ma和112.3Ma,与区域上大规模展布的早白垩世岩浆作用时代一致。全岩主量、微量元素特征显示,英安岩与流纹岩样品均属于钙碱性系列,且明显富集Th、U,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指示英安岩起源于增厚的下地壳部分熔融,而流纹岩是下地壳熔体经历广泛结晶分异作用的产物。研究认为,西藏中部早白垩世晚期大规模岩浆作用形成于碰撞后伸展背景,其深部动力学机制可能与北向俯冲的班公湖-怒江洋壳的板片断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火山岩 锆石U-PB定年 岩石成因 构造环境
下载PDF
藏南布主地区基性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4
作者 土登次仁 次仁顿珠 次仁欧珠 《科技与创新》 2023年第23期135-137,共3页
布主地区位于藏南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单元中段北缘,区域内广泛发育基性岩脉。最新的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岩脉在上侵过程中受到了壳源物质的混染。该区基性侵入岩年龄为(144.5±1.6)Ma,具有与措美大火成岩省中诸多火成岩相似的洋岛... 布主地区位于藏南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单元中段北缘,区域内广泛发育基性岩脉。最新的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岩脉在上侵过程中受到了壳源物质的混染。该区基性侵入岩年龄为(144.5±1.6)Ma,具有与措美大火成岩省中诸多火成岩相似的洋岛玄武岩(OIB)特征,研究认为二者成因相同,可能是伸展环境下凯尔盖朗岛(Kerguelen)地幔柱早期活动的产物,并在岩浆上升侵位过程中受到了壳源物质的混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南布主地区 措美大火成岩省 地幔柱 辉绿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