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进高原脑梗死与高原脑水肿的临床特征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何兵 李素芝 +4 位作者 黄学文 鲁茸七林 吴亮 何文莲 江历恒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44-946,共3页
目的探讨急进高原后短期内发生脑梗死(CI)的临床特征,并与高原脑水肿(HACE)进行对比分析,为避免误诊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2009年3月—2011年10月西藏军区总医院收治的急进高原患者中确诊为CI者共10例,并随机选取同期收治的40例HACE患者,... 目的探讨急进高原后短期内发生脑梗死(CI)的临床特征,并与高原脑水肿(HACE)进行对比分析,为避免误诊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2009年3月—2011年10月西藏军区总医院收治的急进高原患者中确诊为CI者共10例,并随机选取同期收治的40例HACE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神经系统定位体征、辅助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 CI组合并CI高危因素(高血压、糖尿病)的比例显著高于HACE组,神经系统定位体征阳性率高于HACE组,意识障碍、合并高原肺水肿的比例低于HACE组(P<0.05)。两组平均发病时间、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咳嗽等常见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组头颅CT/MRI阳性率高于HACE组,白细胞计数低于HACE组(P<0.05),而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血红蛋白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原低压、缺氧环境可能是CI发病的危险因素,具有CI高危因素的人群进入高原应更为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脑水肿 高原病
下载PDF
联合应用机械通气、肌松剂、硫酸镁抢救高原危重哮喘持续状态一例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斌 黄学文 +1 位作者 黄学琴 徐智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9年第3期395-397,共3页
哮喘持续状态是指哮喘持续12~24 h以上,经常规应用支气管舒张剂和糖皮质激素等哮喘缓解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不缓解,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的严重哮喘发作。哮喘持续状态常导致患者发生严重的病理生理改变,如处理不及时往往会危及患者生命... 哮喘持续状态是指哮喘持续12~24 h以上,经常规应用支气管舒张剂和糖皮质激素等哮喘缓解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不缓解,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的严重哮喘发作。哮喘持续状态常导致患者发生严重的病理生理改变,如处理不及时往往会危及患者生命。而高原地区的缺氧环境这一特点,又加重了哮喘持续状态的危重程度,增加了医疗救治的难度。西藏军区总院高山病科,成功救治了一例高原地区危重哮喘持续状态患者。为提高对高原地区救治哮喘持续状态的认识,降低死亡率,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持续状态 机械通气 肌松剂 硫酸镁
原文传递
高原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动脉血气特点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禹 黄学文 +2 位作者 王斌 杨定周 徐智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21年第2期198-201,共4页
目的参照高原健康人动脉血气均值,分析高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动脉血气特点,探讨适用于高原地区的呼吸衰竭判断标准。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9月西藏军区总医院高山病科住院的AECOPD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动脉血... 目的参照高原健康人动脉血气均值,分析高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动脉血气特点,探讨适用于高原地区的呼吸衰竭判断标准。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9月西藏军区总医院高山病科住院的AECOPD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同时对高原地区健康者77人和平原地区健康者102人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根据血气参数,分别采用平原呼吸衰竭判断标准和拟定的高原呼吸衰竭判断标准分析拉萨地区32例AECOPD患者的动脉血气特点,验证拟定的高原呼吸衰竭判断标准的适用性。结果在纳入的32例拉萨地区AECOPD中,根据2011年GOLD中COPD的综合评估表,患者的COPD病情综合评估情况如下:A组0例,B组4例,C组20例,D组8例,患者的PaO_(2)和PaCO_(2)分别为(42.6±4.7)mmHg和(38.3±7.5)mmHg。按平原呼吸衰竭标准判断,32例中有30例为单纯Ⅰ型呼吸衰竭,只有2例为Ⅱ型呼吸衰竭。而按拟定的高原呼吸衰竭判断标准,32例中只有4例为单纯Ⅰ型呼吸衰竭,有28例为Ⅱ型呼吸衰竭。后一结果更符合AECOPD的病理生理特点。结论高原地区AECOPD患者的PaO_(2)和PaCO_(2)水平均较平原地区低,参照高原健康人动脉血气均值拟定的高原呼吸衰竭判断标准能更准确地判断高原地区AE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地区 急性加重期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动脉血气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膜脂质与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邹春华 郑华金 +4 位作者 王晓蕙 李素芝 薛增军 牟信兵 宋强华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43-245,共3页
目的:了解红细胞膜脂质成份及红细胞变形能力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H A P C) 时的变化,探讨二者的关系。方法: H A P C 患者26 例,正常对照23 例,测定红细胞膜胆固醇、磷脂及过氧化脂质,测定红细胞滤过指数。结果:... 目的:了解红细胞膜脂质成份及红细胞变形能力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H A P C) 时的变化,探讨二者的关系。方法: H A P C 患者26 例,正常对照23 例,测定红细胞膜胆固醇、磷脂及过氧化脂质,测定红细胞滤过指数。结果: H A P C 患者红细胞膜胆固醇、胆固醇/ 磷脂比值及过氧化脂质显著升高,红细胞膜磷脂降低,红细胞滤过指数升高。统计学分析显示, H A P C 红细胞膜各脂质成分改变与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存在相关性。结论: H A P C 患者存在红细胞膜脂质成分的改变,这些改变与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膜 脂质 高原红细胞增多
下载PDF
宣肺解表活血方治疗高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学文 李先茂 +7 位作者 李素芝 殷作明 吴亮 杨振翰 杨定周 李尚师 苟静 廖国云 《高原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56-57,共2页
目的:观察宣肺解表活血方治疗高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高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3组:常规治疗组A组33例;常规+宣肺解表活血方治疗组B组31例;宣肺解表活血方治疗组C组30例。A组治疗方案:利巴韦林、对症、... 目的:观察宣肺解表活血方治疗高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高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3组:常规治疗组A组33例;常规+宣肺解表活血方治疗组B组31例;宣肺解表活血方治疗组C组30例。A组治疗方案:利巴韦林、对症、抗菌治疗(如出现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增高或咳脓痰时加用);B组治疗方案:在A组用药方案基础上加宣肺解表活血方口服,10g/次,3次/天;C组治疗方案:宣肺解表活血方口服,10g/次,3次/天。观察3组病人入院后咳嗽持续时间、上呼吸道局部阳性体征(咽部充血或扁桃体肿大)持续时间。结果:入院后咳嗽平均持续时间:A组(9.51±3.50)天,B组(6.03±1.97)天,C组(6.70±3.46)天;上呼吸道阳性体征平均持续时间:A组(10.09±2.93)天,B组(6.16±2.29)天,C组(7.23±2.48)天,3组咳嗽持续时间、上呼吸道局部阳性体征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计学意义(P<0.01)。B组、C组咳嗽平均持续时间、上呼吸道局部阳性体征持续时间均较A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宣肺解表活血方治疗可以显著缩短高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时间及阳性体征持续时间,可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咳嗽
原文传递
早期单纯高原肺水肿患者血浆IL-6、IL-8、C_(3a)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杜翔 朱小春 《高原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7-8,共2页
目的:探讨单纯高原肺水肿患者血浆中IL-6、IL-8、C3 a变化的情况,从而了解判断其临床意义。方法:放射免疫法测定进藏后患单纯高原肺水肿的30名患者的血浆中IL-6、IL-8、C3 a,与肺炎人群、对照组(同海拔健康人)IL-6、IL-8、C3 a水平对照... 目的:探讨单纯高原肺水肿患者血浆中IL-6、IL-8、C3 a变化的情况,从而了解判断其临床意义。方法:放射免疫法测定进藏后患单纯高原肺水肿的30名患者的血浆中IL-6、IL-8、C3 a,与肺炎人群、对照组(同海拔健康人)IL-6、IL-8、C3 a水平对照分析。结果:单纯高原肺水肿患者血浆IL-6、IL-8水平高于同海拔健康人群,具显著性差别(P<0.01),但明显低于同海拔肺炎人群,差别具有显著性(P<0.01),单纯高原肺水肿患者血浆C3 a水平与高原健康人群差别无显著性(P<0.05),与高原肺炎人群相比差别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单纯高原肺水肿患者血浆IL-8、IL-6、C3 a变化提示早期单纯高原肺水肿患者无明显的C3 a介导的炎症反应,IL-6、IL-8可能介导参与了早期反应,为临床治疗高原肺水肿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高原肺水肿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补体3a
原文传递
高原肺水肿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67例治疗分析
7
作者 黄学文 邓欢 +5 位作者 殷作明 李珣 王宇亮 杨卫波 苟静 陈有 《高原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27-29,共3页
目的:探索高原肺水肿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西藏军区总医院1990年1月—2016年6月收治住院的高原肺水肿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主要治疗方案,(1)A方案(A组):大量静脉补液+速尿+氨茶碱+胰岛素+碳酸氢钠+抗感染;(... 目的:探索高原肺水肿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西藏军区总医院1990年1月—2016年6月收治住院的高原肺水肿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主要治疗方案,(1)A方案(A组):大量静脉补液+速尿+氨茶碱+胰岛素+碳酸氢钠+抗感染;(2)B方案(B组):适量静脉补液+口服补液+速尿+氨茶碱+胰岛素+碳酸氢钠+抗感染+地塞米松。统计该A、B方案的死亡率,一日治疗有效率,三日治疗有效率,治愈时间。结果:(1)病死率:A方案病死率3.85%(1/26)。B方案病死率为0;(2)第一日治疗有效率:A方案:53.91%(14/26),B方案:87.80%(36/41),χ~2检验,P <0.01,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3)三日治疗有效率:A方案:76.91%(20/26),B方案:97.56%(40/41),χ~2检验,P<0.05,组间有显著性差异;(4)治愈时间:A方案(1例死亡病例除外)(21.72±4.73)天,B方案(13.11±5.25)天。经t检验,P<0.01,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B方案治疗效果优于A方案,B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肺水肿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治疗方案
原文传递
短期低氧暴露对小鼠肺脏中水通道蛋白家族的影响
8
作者 王桂芳 杨光 +4 位作者 董春玲 王洪斌 蒋进军 白春学 李素芝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75-777,共3页
随着西部地区开发开放政策的推广,急性高原病(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逐渐增多。AMS是由低海拔进入3000m以上的高度或更高海拔地区时发生的头痛、恶心、呕吐、胸闷、气急等一系列不适反应,严重者会发生急性高原性肺水肿(HAP... 随着西部地区开发开放政策的推广,急性高原病(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逐渐增多。AMS是由低海拔进入3000m以上的高度或更高海拔地区时发生的头痛、恶心、呕吐、胸闷、气急等一系列不适反应,严重者会发生急性高原性肺水肿(HAPE)或高原性脑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 低氧暴露 急性高原性肺水肿 家族 肺脏 小鼠 高原性脑水肿 急性高原病
原文传递
高原缺氧高度相关性疾病及对高原病新分型探讨 被引量:38
9
作者 李素芝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1年第3期336-338,共3页
在平原存在的疾病,于高原低氧环境下大部分会表现出与平原不同的特征。有的高原特征不明显;而有的疾病高原特征非常明显,与缺氧高度相关。笔者将那些平原已有的、在高原环境下受高原缺氧影响特别大、与高原缺氧相关性特别强、
关键词 高原缺氧高度相关疾病 高原病分型
下载PDF
空运进藏新兵急性高原病发病调查 被引量:23
10
作者 曹祯吾 牟信兵 冯王兰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27-129,共3页
本文报告两年冬季空运进藏的新兵在3000m、3658m、3900m和4520m海拔高度上急性高原病的发病情况。结果表明,冬季空运入藏新兵的急性高原病发病率为54.30~100%随海拔高度升高,其发病率亦增加和病情加重... 本文报告两年冬季空运进藏的新兵在3000m、3658m、3900m和4520m海拔高度上急性高原病的发病情况。结果表明,冬季空运入藏新兵的急性高原病发病率为54.30~100%随海拔高度升高,其发病率亦增加和病情加重,文章还讨论了寒冷和疲劳等因素对发病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高山病 西藏 新兵 调查
下载PDF
急性缺氧幼猪应用一氧化氮、左旋精氨酸、氨茶碱后血流动力学及血气变化的观察 被引量:21
11
作者 郑必海 李素芝 +4 位作者 牟信兵 郑建保 高玉琪 刘福玉 周先利 《高原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2-5,共4页
目的 :了解一氧化氮 (NO)、左旋精氨酸 (L -Arg)、氨茶碱对急性高原病的治疗情况 ;方法 :利用右心漂浮导管法对急性缺氧幼猪应用NO、L -Arg、氨茶碱后血流动力学及血气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 ;结果 :急性缺氧幼猪应用NO、L -Arg、氨茶碱后 ... 目的 :了解一氧化氮 (NO)、左旋精氨酸 (L -Arg)、氨茶碱对急性高原病的治疗情况 ;方法 :利用右心漂浮导管法对急性缺氧幼猪应用NO、L -Arg、氨茶碱后血流动力学及血气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 ;结果 :急性缺氧幼猪应用NO、L -Arg、氨茶碱后 ,各组自身前后比较 ,肺血管阻力 (PVR)、肺动脉平均压 (mPAP)均显著降低 ,SaO2 、PaO2 显著升高 (P <0 .0 0 1~ 0 .0 5) ,其中以NO的改变幅度最大 ;结论 :NO、L -Arg、氨茶碱均能显著降低急性缺氧幼猪的肺动脉压 ,提高SaO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左旋精氨酸 氨茶碱 急性高原病 治疗 幼猪 急性缺氧 右心漂浮导管法 高原低氧 血流动力学 血气
原文传递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1240例分析 被引量:20
12
作者 冉云德 王洪斌 李木成 《高原医学杂志》 CAS 1992年第2期41-43,共3页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是高原地区常见的慢性高山病。主要发生在移居汉族、青年或成年、男性,男性:女性为58:1。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对机体的损害为全身性,以脑、心最易受累,其次为肝、肾、消化道。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与高原高血压关系密切。目前...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是高原地区常见的慢性高山病。主要发生在移居汉族、青年或成年、男性,男性:女性为58:1。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对机体的损害为全身性,以脑、心最易受累,其次为肝、肾、消化道。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与高原高血压关系密切。目前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尚无满意的治疗,但已烯雌酚与龙胆泻肝汤联合治疗可达到51.72%的治愈效果。随着高原居住地环境绿化、风沙减少和气温变暖,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病率逐渐降低和/或症状普遍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医学 红细胞增多症
原文传递
缺氧对健康成人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彭华 李素芝 王洪斌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6年第6期643-644,共2页
目的:探讨高原低氧环境对健康成人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方法:应用放射性免疫分析法(RIA)测定90例新兵在平原地区及高原地区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变化。结果:高原组血清T3、T4含量明显低于平原... 目的:探讨高原低氧环境对健康成人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方法:应用放射性免疫分析法(RIA)测定90例新兵在平原地区及高原地区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变化。结果:高原组血清T3、T4含量明显低于平原组,而TSH略高于平原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缺氧可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低氧 放射性免疫 甲状腺功能 健康成人
下载PDF
急性高原病立体预防体系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素芝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1年第3期268-270,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高原病立体预防体系对急性高原病的预防效果。方法建立急性高原病立体预防体系,随机选取2009、2010年乘飞机进拉萨新兵共1216人纳入急性高原病立体预防体系,为实验组;以随机选取的2007、2008年乘飞机进拉萨新兵共972人为对... 目的研究急性高原病立体预防体系对急性高原病的预防效果。方法建立急性高原病立体预防体系,随机选取2009、2010年乘飞机进拉萨新兵共1216人纳入急性高原病立体预防体系,为实验组;以随机选取的2007、2008年乘飞机进拉萨新兵共972人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急性高原病发病率。结果实验组急性高原病发病率为2.8%,对照组发病率为21.3%,实验组较对照组发病率明显减低(P<0.01)。结论急性高原病立体预防体系可以有效预防急性高原病,可以在急进高原部队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高原病 立体预防体系 发病率
下载PDF
高原缺氧环境对世居藏族和移居汉族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赵秀欣 高文祥 +3 位作者 李素芝 高钰琪 石泉贵 黄学文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7年第2期146-148,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高原世居藏族产妇与移居汉族产妇胎盘重量、新生儿体重和胎盘系数,了解高原环境对世居藏族和移居汉族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收集、检测和比较生活在海拔3480m高原的世居藏族和移居汉族初产妇分娩的胎盘重量、新生儿体... 目的:通过比较高原世居藏族产妇与移居汉族产妇胎盘重量、新生儿体重和胎盘系数,了解高原环境对世居藏族和移居汉族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收集、检测和比较生活在海拔3480m高原的世居藏族和移居汉族初产妇分娩的胎盘重量、新生儿体重及胎盘系数,并与平原汉族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比较移居高原汉族初产妇和经产妇分娩的胎盘重量、新生儿体重及胎盘系数。结果:移居汉族初产妇新生儿低体重出生率显著高于世居藏族(P<0.01);世居藏族初产妇胎盘重量与移居汉族初产妇无显著差别(P>0.05)、新生儿体重高于汉族,差异有显著性(P<0.01);移居汉族初产妇胎盘系数显著高于世居藏族(P<0.05)。移居汉族初产妇胎盘重量和胎盘系数显著高于移居汉族经产妇(P<0.01),二者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别无显著性(P>0.05);藏族新生儿体重与平原汉族新生儿出生体重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移居汉族产妇,尤其是初产妇,在高原分娩的新生儿体重低于世居藏族和平原汉族,胎盘系数显著高于世居藏族,说明高原环境影响移居汉族胎儿宫内的生长发育。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索高原环境对移居汉族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机制,以利于加强移居者围产期保健,降低高原缺氧环境对移居者胎儿生长发育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居藏族 移居汉族 高原环境 胎儿生长 缺氧适应
下载PDF
高原肺水肿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比较及其规范化治疗初步探讨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素芝 郑必海 +7 位作者 闫春城 王宇亮 郑建保 陈彬 廖国云 董学文 杨定周 鲁茸七林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0年第7期771-774,共4页
目的通过高原肺水肿(HAPE)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比较,对其规范化治疗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400例HAPE患者或随机分为A、B、C、D4组,A组给予吸氧、地塞米松、氨茶碱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速尿治疗,C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硝苯地平治疗,D组在A... 目的通过高原肺水肿(HAPE)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比较,对其规范化治疗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400例HAPE患者或随机分为A、B、C、D4组,A组给予吸氧、地塞米松、氨茶碱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速尿治疗,C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硝苯地平治疗,D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左旋精氨酸治疗,并对4组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包括副作用及肝肾功能)进行综合评价,对其中安全、疗效显著的一组治疗方案进行规范化。结果 4种治疗方案对HAPE均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通过对其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体征消失时间、肺部X线阴影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B组均显著低于A组、C组及D组(P<0.01或P<0.05),A组、C组及D组之间相互比较无显著差异;4种治疗方案安全性比较,C组副作用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B组及D组(P<0.01),A组、B组及D组之间副作用及4组肝肾功能之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结论以吸氧、地塞米松、氨茶碱、速尿组成的HAPE治疗方案具有使用方便、高效、安全的特点,可作为HAPE规范化治疗方案加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肺水肿 治疗 规范化
下载PDF
高原环境对睡眠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7
作者 何兵 李素芝 黄学文 《医学综述》 2013年第3期480-482,共3页
以缺氧为主要特征的高原环境对人体睡眠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无论是初入高原还是长期居住高原的人群,均可能受到睡眠问题的困扰。高原环境对睡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睡眠结构中慢波睡眠减少,睡眠连续性遭到破坏以及影响睡眠期间血氧饱和度、... 以缺氧为主要特征的高原环境对人体睡眠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无论是初入高原还是长期居住高原的人群,均可能受到睡眠问题的困扰。高原环境对睡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睡眠结构中慢波睡眠减少,睡眠连续性遭到破坏以及影响睡眠期间血氧饱和度、呼吸、血压等生理指标。改善高原睡眠的方法以增加睡眠期间氧气摄入以及服用镇静、安眠的药物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睡眠 睡眠呼吸障碍 习服
下载PDF
研究缺氧与牙周萎缩的关系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运华 李晨军 曹祯吾 《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51-152,共2页
研究缺氧与牙周萎缩的关系西藏军区总医院口腔科张运华,李晨军西藏军区总医院高山病研究中心曹祯吾牙周萎缩是指牙槽骨及附着在骨面上的牙龈组织的萎缩。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高原地区牙周萎缩较为多见,为探讨其发生机理及与高原缺氧... 研究缺氧与牙周萎缩的关系西藏军区总医院口腔科张运华,李晨军西藏军区总医院高山病研究中心曹祯吾牙周萎缩是指牙槽骨及附着在骨面上的牙龈组织的萎缩。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高原地区牙周萎缩较为多见,为探讨其发生机理及与高原缺氧的关系,并能有效地进行防治,我们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萎缩 高原地区 缺氧 病理学
下载PDF
高原肺水肿患者血清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及内皮素浓度的变化 被引量:11
19
作者 符中明 江萍 +5 位作者 任雨笙 罗贤扬 李宏 彭顺舟 邹棹霞 赵曼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306-307,共2页
目的 观察高原肺水肿患者血清中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及内皮素浓度的变化 ,探讨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内皮素浓度对高原肺水肿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 对 34例急进高原的高原肺水肿患者进行治疗前、治愈后血清中一氧化氮、一氧... 目的 观察高原肺水肿患者血清中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及内皮素浓度的变化 ,探讨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内皮素浓度对高原肺水肿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 对 34例急进高原的高原肺水肿患者进行治疗前、治愈后血清中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及内皮素含量测定 ,并与 2 0例高原正常健康人作对照研究。结果 高原肺水肿患者血清中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含量在治疗前显著低于治愈后和对照组 (P <0 0 1) ,内皮素含量治疗前显著高于治愈后和对照组 (P <0 0 1) ,治愈后血清中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及内皮素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高原肺水肿血清中NO、NOS水平降低 ,ET 1水平增高是造成高原肺水肿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浓度的变化对高原肺水肿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肺水肿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内皮素
原文传递
血常规、血气及血生化改变在高原肺水肿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素芝 郑必海 +4 位作者 王宇亮 闫春城 谭健 李珣 鲁茸七林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0年第4期415-417,共3页
目的对血常规、血气及血生化改变在高原肺水肿(HAPE)早期诊断中的意义进行探讨。方法应用急性高原反应症状评分表,对24200例急进高原人员进行评分,筛选出高度疑似HAPE患者作为重点观察及随访对象,并给予卧床休息及吸氧。对所有重点观察... 目的对血常规、血气及血生化改变在高原肺水肿(HAPE)早期诊断中的意义进行探讨。方法应用急性高原反应症状评分表,对24200例急进高原人员进行评分,筛选出高度疑似HAPE患者作为重点观察及随访对象,并给予卧床休息及吸氧。对所有重点观察及随访对象的血常规、血气及血生化(含电解质、肝功、肾功)变化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重点观察对象中,确诊HAPE组进入高原第1、2、3d的血白细胞总数(WBC)及中性粒细胞比率(N)均显著高于非HAPE组(P<0.01);两组血气结果比较,HAPE组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及氧合指数(FiO2/PaO2)在进入高原第1、2d均显著低于非HAPE组(P<0.01),HAPE组pH值显著高于非HAPE组(P<0.01);两组血生化比较,HAPE组除钾(K+)第2d显著低于非HAPE组外,各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早期白细胞计数增加及低氧血症持续性进行性加重与HAPE的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加强疑似HAPE患者早期血常规及动脉血气的监测,有利于HAPE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肺水肿 血常规 血气 血生化 早期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