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业集聚测度方法适用条件考辩 被引量:31
1
作者 胡健 董春诗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3年第1期27-31,共5页
针对目前产业集聚测度方法选取中的"误用"及"滥用"现象,以行业集中度、赫芬达尔指数、空间基尼系数和Ellison-Glaeser指数为例,对国内外主流的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的适用条件进行了考察与辨析,在此基础上,对产业集聚... 针对目前产业集聚测度方法选取中的"误用"及"滥用"现象,以行业集中度、赫芬达尔指数、空间基尼系数和Ellison-Glaeser指数为例,对国内外主流的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的适用条件进行了考察与辨析,在此基础上,对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的选取原则进行了初步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测度 集聚理论
下载PDF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被引量:29
2
作者 李伟 燕星池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21,共5页
通过对财政转移支付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的测度发现,转移支付的作用效果并不显著,其主要原因在于转移支付制度不够合理、监管机制不够健全,从而制约了其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促进作用。因此,应"两步走"渐进式取消税收... 通过对财政转移支付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的测度发现,转移支付的作用效果并不显著,其主要原因在于转移支付制度不够合理、监管机制不够健全,从而制约了其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促进作用。因此,应"两步走"渐进式取消税收返还制度,取消部分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配套要求,优化转移支付资金的配置标准,建立科学的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绩效评价体系,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建立转移支付资金的无缝监管机制,从而不断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财政转移支付
原文传递
基于因子分析的农村公共品需求满意度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李伟 燕星池 华凡凡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4年第5期78-84,共7页
基于陕西省农民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农村医疗卫生、农村社会保障等12种具体公共品的满意度评价,运用因子分析萃取出代表农村公共品满意度评价共性特征的四个公因子:农村"软性"基本公共服务、"硬性&qu... 基于陕西省农民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农村医疗卫生、农村社会保障等12种具体公共品的满意度评价,运用因子分析萃取出代表农村公共品满意度评价共性特征的四个公因子:农村"软性"基本公共服务、"硬性"基本公共服务、农业生产服务和农村高层次公共服务,然后依据因子分析结果构建了农村公共品整体满意度的评价体系,并结合问卷中的辅助问项回答情况对因子分析结果进行经济解释,以揭示农村公共品需求的层次性和需求满意度的形成机理,最后提出优化农村公共品供给、提高农民需求满意度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共品 需求满意度 因子分析
下载PDF
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解析及其展望 被引量:10
4
作者 胡健 焦兵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2年第1期3-8,共6页
随着空间经济理论研究出现重大突破,空间计量经济学也从边缘走向现代计量经济学的主流。重点对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的设立包括空间横截面数据模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以及空间离散数据模型进行讨论,对模型参数估计方法包括最大似然估计法、... 随着空间经济理论研究出现重大突破,空间计量经济学也从边缘走向现代计量经济学的主流。重点对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的设立包括空间横截面数据模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以及空间离散数据模型进行讨论,对模型参数估计方法包括最大似然估计法、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和矩估计法等进行分析,对模型检验方法包括Moran’s I方法和LM/RS方法等内容进行总结,最后展望了该理论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计量经济学 模型设立 模型估计 模型检验
下载PDF
虚拟水研究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9
5
作者 夏骋翔 李克娟 《水利经济》 2012年第2期11-16,73,共6页
对有关虚拟水文献进行了总结,汇总并整理了虚拟水概念,从测量方法及商品中的虚拟水量测算、虚拟水贸易与流动趋势、虚拟水贸易与水资源配置效率、虚拟水与水足迹、虚拟水与水资源战略这5个方面综述了虚拟水研究的进展,指出在虚拟水研究... 对有关虚拟水文献进行了总结,汇总并整理了虚拟水概念,从测量方法及商品中的虚拟水量测算、虚拟水贸易与流动趋势、虚拟水贸易与水资源配置效率、虚拟水与水足迹、虚拟水与水资源战略这5个方面综述了虚拟水研究的进展,指出在虚拟水研究中工业品的虚拟水研究是弱点,尤其是灰色虚拟水在计量方法方面还需要创新;虚拟水流动与水价(相对价格)的关系在水资源配置及水安全战略的研究中还是空白;虚拟水在节能减排尤其是污水排放治理中的重要性需要全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水 水足迹 水安全战略 水价 综述
下载PDF
影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决策的主要因素研究——基于陕西省农村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李伟 姜东升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0-86,共7页
在对陕西省下辖10市农民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交叉列联表分析和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论证了影响农民参保决策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显示,越接近养老金领取年龄的农民参保率越高,农民的参保选择在45岁呈现显著的"年龄分界";... 在对陕西省下辖10市农民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交叉列联表分析和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论证了影响农民参保决策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显示,越接近养老金领取年龄的农民参保率越高,农民的参保选择在45岁呈现显著的"年龄分界";受教育程度与农民的参保行为负相关,受教育时间越长的农民参保率反而越低;外出务工对农民参保决策产生显著的负效应,在家务农的农民比外出务工者参保积极性更高;实行超期缴费激励政策对农民参保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政府的信任和对新农保制度的了解均能促使农民更积极的参保;性别与家庭人均纯收入则对农民参保决策均不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参保决策 影响因素 列联表分析 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与碳排放量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产业转型及消费升级的视角 被引量:8
7
作者 焦兵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46-1554,共9页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部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然而西部经济的快速增长已经造成了碳排放量的大幅增加,严重影响了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为了有效地控制西部地区碳排放量的急速增加,我们必须全...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部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然而西部经济的快速增长已经造成了碳排放量的大幅增加,严重影响了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为了有效地控制西部地区碳排放量的急速增加,我们必须全面分析引致西部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因素。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的视角出发,利用1991年-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与碳排放量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其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自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碳排放量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且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后,这种关系更加显著。同时,检验还发现西部地区的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对碳排放量增加产生重要影响,其中三次产业间结构变动的影响系数达到16.4,二次产业内部采掘业和重工业比重上升的影响系数达到14.3,人均居住支出和人均交通支出的影响系数也分别达到5.6和6.5,而传统的人口规模、收入规模则对西部地区碳排放量的影响微弱,影响系数仅为0.73和0.86。因此在制定西部地区"十二五"节能减排战略时,需要更多的从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的视角出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模式 碳排放量 消费升级 产业转型
原文传递
陕西省能源产业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基于菲德模型的计量检验 被引量:6
8
作者 焦兵 张文彬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0年第11期67-70,共4页
根据菲德模型的构造思想,将国民经济部门分为能源部门和非能源部门,并且假设能源部门和非能源部门边际要素生产率存在差异,构建出能源产业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模型。利用该模型测度了陕西省能源产业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和间... 根据菲德模型的构造思想,将国民经济部门分为能源部门和非能源部门,并且假设能源部门和非能源部门边际要素生产率存在差异,构建出能源产业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模型。利用该模型测度了陕西省能源产业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德模型 能源产业投资 经济增长 外溢作用
下载PDF
自然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效应——对环鄂尔多斯区域增长模式的考察 被引量:6
9
作者 胡健 焦兵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83-990,共8页
为了探究自然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效应,本文首先利用系统GMM方法考察了环鄂尔多斯区域自然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环鄂尔多斯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子为0.412,且在1%水平上显著;其次,利用动... 为了探究自然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效应,本文首先利用系统GMM方法考察了环鄂尔多斯区域自然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环鄂尔多斯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子为0.412,且在1%水平上显著;其次,利用动态面板数据方法检验了环鄂尔多斯区域自然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收敛的关系,检验结果显示:自然资源开发使得环鄂尔多斯区域的经济增长速度相比东部地区增加了约2.7个百分点,相比于环渤海湾地区增加了约2.2个百分点,相比于珠三角地区增加了约2.8个百分点,相比于长三角地区增加了约2.4个百分点;最后,利用双重差分法分析了自然资源开发影响环鄂尔多斯区域经济收敛的渠道,分析结果表明:自然资源开发促进环鄂尔多斯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是资本投入的不断增加,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而区域内教育、科技以及对外开放度等因素的推动作用却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本文建议环鄂尔多斯区域在进一步推动自然资源开发战略实施的同时,要更多关注经济增长质量,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和区域经济环境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开发 经济增长 收敛效应 环鄂尔多斯区域
原文传递
新《预算法》实施后财政专户治理实效及改革路径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伟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5-108,共4页
随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2015年1月1日的正式实施,财政专户管理已纳入法制化轨道,需要按照新法要求对财政专户治理进行相应改革。但新法实施一年多来,由于与之配套的《预算法实施条例》及其他相关法规制度尚未相应修订,致使财政... 随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2015年1月1日的正式实施,财政专户管理已纳入法制化轨道,需要按照新法要求对财政专户治理进行相应改革。但新法实施一年多来,由于与之配套的《预算法实施条例》及其他相关法规制度尚未相应修订,致使财政专户治理并未取得显著成效。当务之急是修订和完善配套的法规制度和改革措施,严格财政专户开立管理,推进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加大存量专户监管力度,形成疏堵结合的财政专户治理机制,最终通过深化国库单一账户改革渐进取消财政专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专户 预算法 国库
原文传递
油气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陕西省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焦兵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20,共4页
本文首先对油气资源开发与陕西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差异等方面的关系进行了统计检验,结果发现,油气资源开发对陕西省经济发展是双刃剑,既促进了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又导致了该区域收入增长的不均衡发展。然后,又对陕西省地市层面的油气... 本文首先对油气资源开发与陕西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差异等方面的关系进行了统计检验,结果发现,油气资源开发对陕西省经济发展是双刃剑,既促进了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又导致了该区域收入增长的不均衡发展。然后,又对陕西省地市层面的油气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联动关系进行了面板数据分析,实证检验发现,油气资源开发在陕西省地市层面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但是在加入技术、人力等变量影响时,这种正向关系被大大减弱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资源 区域经济发展 联动关系
下载PDF
我国西部能源产业技术溢出与产业集聚累积循环效应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健 焦兵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15,124,共5页
本文选择我国西部石油天然气产业和煤炭产业为研究样本,对我国西部能源产业的技术溢出与产业集聚的累积循环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西部地区能源产业技术溢出与产业集聚之间存在着累积循环效应;②资源禀赋差异是我国西部... 本文选择我国西部石油天然气产业和煤炭产业为研究样本,对我国西部能源产业的技术溢出与产业集聚的累积循环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西部地区能源产业技术溢出与产业集聚之间存在着累积循环效应;②资源禀赋差异是我国西部能源产业集聚的首要影响因素,而技术溢出、劳动力集聚以及中间投入要素的集中也与能源产业的集聚存在正相关关系,这与新经济地理学派观点相一致;③西部地区能源产业集聚水平、竞争程度、专业化程度以及西部地区产业的分散化程度与其技术溢出水平显著相关。因此,只要构建好西部能源产业创新平台,就可以充分发挥产业集聚与技术溢出之间的正反馈作用,从而促进西部地区由能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进而向经济优势的转化,以实现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产业 产业集聚 技术溢出 累积循环效应
下载PDF
榆林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预测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宋敏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1年第1期23-27,共5页
构建出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应用所设计的Matlab7.1计算运行程序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榆林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趋势良好;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预测方法在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预... 构建出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应用所设计的Matlab7.1计算运行程序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榆林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趋势良好;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预测方法在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预测研究中具有较强的仿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林市 资源型产业集群 可持续发展 预测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支撑体系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公磊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6-40,共5页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需要全方位的金融支持,并形成完整的金融支撑体系。但由于金融资源在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较多的不足与弊端,供给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借鉴典型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金融支持模...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需要全方位的金融支持,并形成完整的金融支撑体系。但由于金融资源在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较多的不足与弊端,供给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借鉴典型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金融支持模式的经验,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投融资体系,推进直接融资机制建设,积极发展资本市场,创新投融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金融支撑体系 融资模式创新
原文传递
中国油气资源产业的空间布局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焦兵 李方超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10,共6页
本文首先利用全局Moran指数和局部Moran指数对我国油气资源产业的空间地理分布状况进行了全面考察,结果表明:2000~2010年我国油气资源产业发展呈现出差异化的空间地理分布状况,油气资源产业的上游开采业在环鄂尔多斯区域呈现出空间集... 本文首先利用全局Moran指数和局部Moran指数对我国油气资源产业的空间地理分布状况进行了全面考察,结果表明:2000~2010年我国油气资源产业发展呈现出差异化的空间地理分布状况,油气资源产业的上游开采业在环鄂尔多斯区域呈现出空间集聚状态,而油气资源产业的下游炼化业则没有出现空间集聚态势。为了分析油气资源产业上下游空间地理分布态势的差异,本文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SEM模型对导致油气资源产业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发现,外部效应是促使我国油气资源上游产业空间集聚的关键因素,而政府经济政策也是油气资源上游产业空间集聚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资源产业 资源禀赋 外部效应 空间地理分布
下载PDF
资源型城市产业循环系统的构建研究——以陕西省延安市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焦兵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136-137,共2页
资源型城市是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在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大量物质保障的同时,其自身的资源、环境及发展问题也更加突出,由此也成为推广和实施循环经济的重点区域和部门。本文以陕西省延安市为例,分析了该城市油气资... 资源型城市是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在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大量物质保障的同时,其自身的资源、环境及发展问题也更加突出,由此也成为推广和实施循环经济的重点区域和部门。本文以陕西省延安市为例,分析了该城市油气资源产业的构成特征及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环境问题,构建了城市资源产业集群循环经济的总体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资源产业集群 循环经济
下载PDF
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路径分析
17
作者 刘辉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10年第3期41-42,共2页
目前中国基本完成了"工业化前的准备阶段",处在"工业化的实现阶段"的发展加速时期。在这一转型时期主要发展以资本密集型工业为主,兼容劳动、资源和技术密集型工业。西部地区正处在"工业化实现阶段的衔接时期&... 目前中国基本完成了"工业化前的准备阶段",处在"工业化的实现阶段"的发展加速时期。在这一转型时期主要发展以资本密集型工业为主,兼容劳动、资源和技术密集型工业。西部地区正处在"工业化实现阶段的衔接时期",而西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农村经济增长从总体上说仍然是以产值增长为目标,以增加投入为手段,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特点的粗放型增长。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已经成为农村在新的发展阶段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增长的主要障碍。所以,转变西部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已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增长方式转变 路径
原文传递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ttern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creasing Carbon Emissions in Western China
18
作者 焦兵 杨凤明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13年第1期56-62,共7页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China" strategy, this region has become the fastest growing economic area in China. However, rapid economic growth has resulted in a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car...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China" strategy, this region has become the fastest growing economic area in China. However, rapid economic growth has resulted in a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carbon emissions and affected energy reduction goals.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rapid increase in carbon emissions across western China, we need a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the main factors causing these increases. Here, we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s and carbon emissions.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consumption upgrades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have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carbon emissions in this region. We then conducted an econometric FGLS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 and its transmission mechanism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CO2 emissions with cross-province panel data from 1991 to 2009.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as found, and the relationship is more significant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western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influence coefficient of change in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is 16.4. The influence coefficient of increased share of heavy industry and extractive industry in the secondary industry is 14.3, and the influence coefficients of per-capita living expenditure and per capita traffic expenditure are 5.6 and 6.5. Traditional population size and income scale have a weak impact on carbon emissions, and the influence coefficients of population size and income scale are only 0.73 and 0.86. GDP increases have a second major impact on the carbon emissions. Energy intensity has a negative relationship with carbon emissions and urbanization level has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coefficients are -8.2 and 4.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nomic growth pattern carbon emission consumption upgrad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原文传递
Geographical Space Distribution of China's Oil and Gas Industry:Characteristics and Drivers
19
作者 胡健 焦兵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14年第1期68-73,共6页
Here, the geographical space distribution of the oil and gas industry in China is comprehensively investigated using the overal Moran’s I index and local Moran’s I index. We found that China’s oil and gas industry ... Here, the geographical space distribution of the oil and gas industry in China is comprehensively investigated using the overal Moran’s I index and local Moran’s I index. We found that China’s oil and gas industry development from 2000 to 2010 has a differentiated geographical space distribution upstream (extractive industry) but not downstream (reifning industry). To analyze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states a spatial econometrics model (SEM) was used to identify inlfuential factors resulting from the spatial concentration of the oil and gas industry. An external effect is the key factor promoting the spatial concentration of the upstream industry in China;governmental economic policy is another important fac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il and gas industry resource endowment external effect geographical space distribution
原文传递
西北地区能源-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预警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被引量:16
20
作者 宋敏 刘学敏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3-138,共6页
能源、环境与经济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能源经济发展在带来区域经济快速繁荣的同时,往往造成当地社会生活质量的下降和生态环境的破坏。陕西作为我国21世纪重要的能源接续地,在能源开发利用的同时也受到脆弱生态环境的约束,... 能源、环境与经济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能源经济发展在带来区域经济快速繁荣的同时,往往造成当地社会生活质量的下降和生态环境的破坏。陕西作为我国21世纪重要的能源接续地,在能源开发利用的同时也受到脆弱生态环境的约束,本文以此为例进行可持续发展预警实证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现实意义。通过设计能源-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预警指标体系,构建出可持续发展预警模型,采用人工神经网络预警方法和层次分析法,编写出计算运行程序,运用Matlab7.1软件中人工神经网络工具箱,将有关数据信息和预警模型有机结合,探讨能源-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与应用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陕西能源-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趋势在2000-2014年间分别处于重警、中警、轻警和无警四种状态,基本符合陕西能源产业发展现状;所设计的预警指标能较好地反映出能源-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预警方法具有较强的仿真能力,能提高可持续发展预警的准确性,在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预警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环境-经济 BP人工神经网络 预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