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测定小分子多肽的两种电泳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晓楠 曹云新 +1 位作者 程司堃 张延凤 《生物工程进展》 CSCD 2001年第3期74-75,62,共3页
对于小分子多肽的分析目前多采用甘油—SDS—PAGE系统 ,但经实践后发现 ,此系统电泳时间太长 ,导致小分子扩散丢失较多 ,小分子成像不清。后经用尿素代替甘油 ,同时降低三层胶的浓度 ,制成 15.5%T(C =6 % )的分离胶、10 %T(C =3% )的间... 对于小分子多肽的分析目前多采用甘油—SDS—PAGE系统 ,但经实践后发现 ,此系统电泳时间太长 ,导致小分子扩散丢失较多 ,小分子成像不清。后经用尿素代替甘油 ,同时降低三层胶的浓度 ,制成 15.5%T(C =6 % )的分离胶、10 %T(C =3% )的间隙胶与 4 %T(C =3% )的浓缩胶 ,结果不但节省了电泳时间 ,且小分子多肽成像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SDS-PAGE 小分子多肽 分子量 电泳技术 测定
下载PDF
PH结构域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邓艳春 药立波 苏成芝 《生命科学》 CSCD 2000年第3期117-121,共5页
PH结构域是一种新发现的约由100~12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功能性结构域,广泛分布于单细胞生物和无脊椎、脊椎动物及人的细胞骨架蛋白和信号分子等100多种蛋白中,能与脂类、G蛋白的βγ亚单位、PKC等配体相结合,推测其对蛋白质具有细... PH结构域是一种新发现的约由100~12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功能性结构域,广泛分布于单细胞生物和无脊椎、脊椎动物及人的细胞骨架蛋白和信号分子等100多种蛋白中,能与脂类、G蛋白的βγ亚单位、PKC等配体相结合,推测其对蛋白质具有细胞和亚细胞水平的膜定位作用,并参与调节宿主蛋白的活性,从而介导信号转导过程中的蛋白质-脂类、蛋白质-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结构域 信号转导 蛋白质 膜定位 功能特点
下载PDF
甲胎蛋白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Ⅰ.人AFP对小鼠H_(22)腹水型肝癌细胞RNA合成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易伦 杨静华 +1 位作者 何开跃 王国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290-293,297,共5页
用亲和层析法从3-5月龄引产胎儿肌肉组织中提纯AFP。体外用~3H-UR参入的方法,从转录水平观察AFP对小鼠H_(22)腹水型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人AFP能显著地直接促进该肿瘤细胞RNA的合成;人血白蛋白和去除AFP后胎儿肌肉匀浆液等对... 用亲和层析法从3-5月龄引产胎儿肌肉组织中提纯AFP。体外用~3H-UR参入的方法,从转录水平观察AFP对小鼠H_(22)腹水型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人AFP能显著地直接促进该肿瘤细胞RNA的合成;人血白蛋白和去除AFP后胎儿肌肉匀浆液等对照均无显著作用;AFP抗血清能显著地清除AFP的这种促进作用。用小鼠S_(180)乳腺肉瘤细胞作为对照表明,AFP促肿瘤生长无严格的组织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细胞生长 甲胎蛋白
下载PDF
牙龈卟啉菌核酸探针在临床牙周炎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刘鲁川 史俊南 吉昌华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1995年第3期156-157,共2页
随机选择门诊牙周炎患者100人;无口腔感染性疾病者100人。采用无菌纸捻从牙周袋(或龈沟)内吸取标本,用核酸探针杂交检测。结果表明:牙周炎中Pg的阳性率为81%,而正常对照组中Pg阳性率仅为28%,两组之间Pg阳性率... 随机选择门诊牙周炎患者100人;无口腔感染性疾病者100人。采用无菌纸捻从牙周袋(或龈沟)内吸取标本,用核酸探针杂交检测。结果表明:牙周炎中Pg的阳性率为81%,而正常对照组中Pg阳性率仅为28%,两组之间Pg阳性率相差非常显著(P〈0.010;有序分组资料的线性趋势检验分析显示:牙周炎中Pg随牙齿松动度的增大、牙周袋的加深、患者年龄的增高呈线性递增趋势(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菌 核酸探针 细菌检测 牙周炎
下载PDF
IL-1Ra的分子生物学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字玲 苏成芝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07-308,共2页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或1RAP)是IL-1基因家族成员,它能与IL-1R结合,阻断IL-1的活性,是IL-1的特异性抑制剂,而且不会触发细胞产生任何信号,所以,IL-1Ra在许多与IL-1有关的疾病的...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或1RAP)是IL-1基因家族成员,它能与IL-1R结合,阻断IL-1的活性,是IL-1的特异性抑制剂,而且不会触发细胞产生任何信号,所以,IL-1Ra在许多与IL-1有关的疾病的治疗中有着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 受体拮抗剂 分子生物学 免疫疗法
下载PDF
HIV-1Protease在大肠杆菌中的高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阎小君 苏成芝 +1 位作者 吉昌华 陈苏民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89-92,共4页
艾滋病的致病因子为人免疫缺陷病毒。该病毒的蛋白酶在病毒复制和成熟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由于目前国内外尚未获得艾滋病病毒蛋白酶高效表达的重组子及简便的活性检测系统,限制了它的研究与应用。本文将用PCR技术修饰的HIVPr... 艾滋病的致病因子为人免疫缺陷病毒。该病毒的蛋白酶在病毒复制和成熟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由于目前国内外尚未获得艾滋病病毒蛋白酶高效表达的重组子及简便的活性检测系统,限制了它的研究与应用。本文将用PCR技术修饰的HIVPr基因克隆入原核高效表达载体pTTQ18的EcoRⅠ和HindⅢ酶切位点之间,并用豆芽核酸酶将EcoRⅠ的粘端削平,构建了读框正确的表达载体,IPTG诱导表明,该重组子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高表达,激光扫描结果表明:重组的HIVPr占细菌总蛋白8.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蛋白酶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牙龈卟啉菌核酸探针在临床尖周炎检测中的应用
7
作者 刘鲁川 史俊南 吉昌华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1995年第3期154-155,共2页
随机选择门诊尖周炎患者100人,采用无菌纸捻从根管内吸取标本,用核酸探针杂交技术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慢性尖周炎中Pg阳性率为73.24%,慢性尖周炎急性发作时Pg检出率为82.76%,但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 随机选择门诊尖周炎患者100人,采用无菌纸捻从根管内吸取标本,用核酸探针杂交技术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慢性尖周炎中Pg阳性率为73.24%,慢性尖周炎急性发作时Pg检出率为82.76%,但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Pg与尖周炎临床症状中的自发痛、叩痛、臭味和尖周肿胀有关(数据均有统计学差异),而与有无窦道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Pg与尖周炎临床症状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菌 核酸探针 细菌检测 尖周炎
下载PDF
非核素标记牙龈卟啉菌核酸探针及其对比研究
8
作者 刘鲁川 史俊南 吉昌华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1995年第3期152-153,共2页
采用非核素地高辛标记法标记Pg探针并与32P标记法进行对比研究。地高辛标记采用随机引物法。通过观察碱性磷酸酶对NBT和BCIP的催化反应产生蓝紫色斑点来判定阳性信号。结果表明:地高辛标记探针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与32P标... 采用非核素地高辛标记法标记Pg探针并与32P标记法进行对比研究。地高辛标记采用随机引物法。通过观察碱性磷酸酶对NBT和BCIP的催化反应产生蓝紫色斑点来判定阳性信号。结果表明:地高辛标记探针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与32P标记的水平相当,且前者还兼有性能稳定、利于存放、可重复使用、无需考虑个人防护和废物处理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菌 核酸探针 口腔细菌学
下载PDF
牙龈卟啉菌特异DNA片段的分子克隆
9
作者 刘鲁川 史俊南 吉昌华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1995年第3期149-151,共3页
采用PCR扩增Pg特异DNA片段作为外源目的DNA,将质粒载体pUC19和外源DNA用限制性内切酶PstI和BamHI消化,经过连接形成重组质粒并转化细菌后,选白色菌落进行鉴定。结果证实我们成功地获得了含Pg特异基因... 采用PCR扩增Pg特异DNA片段作为外源目的DNA,将质粒载体pUC19和外源DNA用限制性内切酶PstI和BamHI消化,经过连接形成重组质粒并转化细菌后,选白色菌落进行鉴定。结果证实我们成功地获得了含Pg特异基因片段的克隆,通过将细菌增菌后就可得到取之不尽的特异DNA片段。为研究Pg的基因结构、致病机理以及制备特异的核酸探针检测细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克隆 牙龈卟啉菌 DNA 口腔细菌学
下载PDF
一个更加通用的抗体可变区cDNA体外扩增法
10
作者 兰风华 Masato Umeda Keizo Inoue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8-52,共5页
在对一组单克隆抗体可变区cDNA进行体外扩增时,为了克服通用可变区引物的局限性,我们在oligo(dT)-cellulose上合成固相cDNA,并采用一种称为“单引物预掺入PCR”的新PCR程序,即:在只有一侧引物存... 在对一组单克隆抗体可变区cDNA进行体外扩增时,为了克服通用可变区引物的局限性,我们在oligo(dT)-cellulose上合成固相cDNA,并采用一种称为“单引物预掺入PCR”的新PCR程序,即:在只有一侧引物存在的情况下,先让PCR反应在低退火延伸温度下运转3个循环;追加另一侧引物后,转入常规PCR循环。新方法扩展了“通用引物”的适用范围,并为引物设计和一些其它基因的PCR放大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抗体可变区 CDNA 体外扩增 PCR
下载PDF
逆转录病毒介导的HSV-tk/GCV对肝癌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起亚刚 张学庸 +1 位作者 惠宏襄 王成济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观察单纯疮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丙氧鸟苷(GCV)自杀基因治疗系统在体内外对人肝癌的杀伤效应。方法构建携带HSV-tk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将该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人肝癌细胞HCC9204,筛选稳定表达t... 目的观察单纯疮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丙氧鸟苷(GCV)自杀基因治疗系统在体内外对人肝癌的杀伤效应。方法构建携带HSV-tk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将该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人肝癌细胞HCC9204,筛选稳定表达tk的细胞克隆HCC9204/tk,并测定其在体外对GCV的敏感性;HCC9204/tk细胞在裸鼠皮下成瘤,用GCV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GCV在体外对HCC9204/tk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和旁杀伤效应,裸鼠体内exvivo实验得到相似结果,在体内外对未转染细胞则无明显毒性.结论在invitro水平(指完全体外)和exvivo水平(指一部分体外一部分体内),表达HSV-tk基因的肿瘤细胞均可被GCV有效杀伤,逆转录病毒介导的HSV—tk/GCV自杀基因治疗系统有可能成为肝癌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基因疗法 逆转录病毒
原文传递
新基因mcpr1在小鼠牙胚发育中的时空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轩东英 金岩 +4 位作者 金明 轩昆 邢向辉 郑梁 赵征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30-732,共3页
目的:探讨mcpr1在牙胚发生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观察MCPR1在小鼠牙胚发育各个时期的表达分布及其变化情况。结果:MCPR1在小鼠牙胚各个时期均有表达,但各期分布模式有所不同,帽状期开始在成釉器上皮细胞表达,在釉... 目的:探讨mcpr1在牙胚发生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观察MCPR1在小鼠牙胚发育各个时期的表达分布及其变化情况。结果:MCPR1在小鼠牙胚各个时期均有表达,但各期分布模式有所不同,帽状期开始在成釉器上皮细胞表达,在釉结节内亦呈现强阳性表达,在分化成熟的成牙本质细胞及成釉细胞内呈现出强阳性表达。结论:mcpr1可能通过上皮-间充质之间的信号传递及相关基因的相互调控,参与成釉器的成熟及牙胚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pr1 牙胚发育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奈瑟氏菌属IgA1蛋白酶中和表位基因位点可能集中存在于iga的2601—2722序列
13
作者 许福明 马文煜 +2 位作者 项秉懿 阎岩 白光春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3期60-60,共1页
奈瑟氏菌属IgA1蛋白酶中和表位基因位点可能集中存在于iga的2601—2722序列许福明,马文煜,项秉懿,阎岩,白光春(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西安第四军医大学生化教研室,西安710032)IgA1蛋白酶是... 奈瑟氏菌属IgA1蛋白酶中和表位基因位点可能集中存在于iga的2601—2722序列许福明,马文煜,项秉懿,阎岩,白光春(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西安第四军医大学生化教研室,西安710032)IgA1蛋白酶是病原性奈瑟氏菌属产生的一种与致病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病奈氏球菌 蛋白酶 中和表位 基因 IGA1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