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铅离子的液膜分离法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余晓皎 姚秉华 周孝德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11-514,共4页
采用内耦合大块液膜分离技术,通过考察料液相pH值、温度、载体浓度对Pb2+迁移率的影响,研究了在以烷基膦酸为载体的液膜中Pb2+的液膜迁移行为,测定了不同载体浓度下的半迁移pH1/2值。结果表明:Pb2+的迁移率随温度和载体浓度的升高而逐... 采用内耦合大块液膜分离技术,通过考察料液相pH值、温度、载体浓度对Pb2+迁移率的影响,研究了在以烷基膦酸为载体的液膜中Pb2+的液膜迁移行为,测定了不同载体浓度下的半迁移pH1/2值。结果表明:Pb2+的迁移率随温度和载体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当外水相pH值及温度分别控制在2.75~3.75和278~298K范围内,载体浓度为5.00%时,Pb2+的迁移率可达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膜分离 烷基膦酸
下载PDF
高吸水性树脂合成条件的改进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余晓皎 姚秉华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15-117,共3页
以丙烯酸、丙烯酰胺等为原料 ,研究了高吸水树脂的合成工艺 ,并优化改进了其合成条件 .讨论了交联剂、引发剂、铁离子浓度、搅拌速度等对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 ,得到吸水率达 1 2 1 0倍的高吸水树脂 .
关键词 高吸水性树脂 丙烯酸 丙烯酰胺 合成工艺 合成条件
下载PDF
三种配合物微晶的尺寸可控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质(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祥 韩晶 +1 位作者 余中 王晓祥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931-1941,共11页
以4,4′-二苯醚二甲酸和4,4′-联吡啶为配体,通过调节水热反应的条件,如三乙胺的加入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可控合成了尺寸从10到250μm的Ni(Ⅱ)、Co(Ⅱ)和Zn(Ⅱ)3种配合物微晶,其尺寸、形貌和结构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粉末衍射进... 以4,4′-二苯醚二甲酸和4,4′-联吡啶为配体,通过调节水热反应的条件,如三乙胺的加入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可控合成了尺寸从10到250μm的Ni(Ⅱ)、Co(Ⅱ)和Zn(Ⅱ)3种配合物微晶,其尺寸、形貌和结构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粉末衍射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光催化性能测试表明3种配合物对有机染料罗丹明B、甲基橙和亚甲基蓝均具有杰出的降解能力,且随着配合物晶粒尺寸减小其催化能力明显提高。最引人注目的是尺寸为30μm的Ni(Ⅱ)配合物,其光催化性降解Rh B染料的能力已超越纳米TiO_2。此外,X射线粉末衍射表明,在一次光降解过程后配合物结构保持稳定,可作为重复利用的光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 配合物 尺寸可控 光催化
下载PDF
静电纺丝法制备CaIn2O4-In2O3纳米带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钦库 胡大伟 +4 位作者 刘聪 刘攀 胡梦鸽 姚秉华 马萌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972-2979,共8页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原位制备了准一维结构CaIn2O4-In2O3纳米带.采用XRD、SEM、TEM、EDS、UV-vis DRS、N2吸附-脱附曲线等对合成的光催化剂进行表征,并以对苯二甲酸(TA)为分子探针物质,结合荧光技术探讨了光催化反应过程中·OH自由基...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原位制备了准一维结构CaIn2O4-In2O3纳米带.采用XRD、SEM、TEM、EDS、UV-vis DRS、N2吸附-脱附曲线等对合成的光催化剂进行表征,并以对苯二甲酸(TA)为分子探针物质,结合荧光技术探讨了光催化反应过程中·OH自由基的变化.以亚甲基蓝(MB)为降解目标物,考察了CaIn2O4-In2O3纳米带的光催化活性,并研究了溶液pH及MB初始浓度对其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宽度约为(663±75)nm的CaIn2O4-In2O3纳米带由直径约为80 nm的纳米颗粒组成,且纳米颗粒之间有一定的孔隙.模拟太阳光辐照120 min,MB的降解率为76%,且降解过程服从一级动力学模型.CaIn2O4-In2O3纳米带在酸性环境中显正电性,且光催化反应体系中·OH自由基的生成量随反应时间线性增加.CaIn2O4与In2O3的耦合使得合成的光催化剂在模拟太阳光下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In2O4-In2O3纳米带 模拟太阳光 光催化 ZETA电位 ·OH自由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