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一样山水别样心——王维、韦应物山水诗异同论
被引量:
3
1
作者
储兆文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4期148-151,共4页
王维、韦应物的山水诗皆以"淡而有味"著称,但王维诗味长而格老,韦应物诗气清而韵高;在意境上,王维诗有画意,恬静而温润,韦应物诗有氛围,冷静而凄清;王诗的物象明朗而富生机,韦诗的物象幽冷而萧疏;在句式经营与题材选择上,王...
王维、韦应物的山水诗皆以"淡而有味"著称,但王维诗味长而格老,韦应物诗气清而韵高;在意境上,王维诗有画意,恬静而温润,韦应物诗有氛围,冷静而凄清;王诗的物象明朗而富生机,韦诗的物象幽冷而萧疏;在句式经营与题材选择上,王、韦之间也有完整与分散、丰富与单一之别。这些都与他们归隐的动因与入禅的深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诗
王维
韦应物
意境
物象
禅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陕西古民居生态美学意蕴解读
被引量:
3
2
作者
薛敏
祁嘉华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7年第5期74-77,共4页
生态和谐,不仅要求人与自然环境相融合,更要求人与社会文化相统一。因为,只有当人与自然和社会实现统一的时候,生命形态的和谐才可能产生。陕西古民居从现实生存需要考虑,在选址、用材、布局方面以各地自然条件为基准,追求建筑与自然的...
生态和谐,不仅要求人与自然环境相融合,更要求人与社会文化相统一。因为,只有当人与自然和社会实现统一的时候,生命形态的和谐才可能产生。陕西古民居从现实生存需要考虑,在选址、用材、布局方面以各地自然条件为基准,追求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从满足社会伦理原则出发,在建筑的大小、朝向、高低方面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追求人与建筑的人文和谐。陕西古民居正是从这两个方面体现着“天人合一”的审美精神,从古老的“居穴”、“居巢”的窑洞、吊脚楼,到四合院等多种民居类型,无不体现着这种整体和谐的建筑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民居
窑洞
四合院
四合房
吊脚楼
建筑
建筑美学思想
建筑理念
陕西
党家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华建筑美学思想源头探析——对陕西古建筑的解读
被引量:
2
3
作者
祁嘉华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12-114,共3页
从审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陕西古建筑的历史发展,我们不难发现陕西在中华建筑美学思想的产生与形成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影响。不管是得山水而美的风水思想,还是以大为美的追求,或是营造意境之美的匠心,这些足以构成中华建筑美学思想核心的...
从审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陕西古建筑的历史发展,我们不难发现陕西在中华建筑美学思想的产生与形成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影响。不管是得山水而美的风水思想,还是以大为美的追求,或是营造意境之美的匠心,这些足以构成中华建筑美学思想核心的内容,都最早在陕西古建筑上萌芽和发展,并得到了长久的保存。我们完全有理由将陕西古建筑视为中华建筑美学思想的源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古建筑
审美视角
价值与影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影视化接受:文学不能承受之轻
被引量:
3
4
作者
储兆文
《唐都学刊》
2004年第5期103-105,共3页
当代文学的影视化接受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文学作品一经"触电"而迅速流行,但是文学在受众数量上的扩大是以牺牲质量为代价的。影视表现手法的逼真性、假定性、故事性和大众化要求,造成了文学文本想象空间被挤压,掏空了...
当代文学的影视化接受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文学作品一经"触电"而迅速流行,但是文学在受众数量上的扩大是以牺牲质量为代价的。影视表现手法的逼真性、假定性、故事性和大众化要求,造成了文学文本想象空间被挤压,掏空了文学的诗性和美感,使文学本性中的崇高越发不能承受影视化接受之轻。而"解决之道"有待于影视创作者多种艺术手段的综合历练、受众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接受期待的调适以及接受方式和接受心理的跨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接受
影视化
特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启蒙运动和启蒙文学的复数
被引量:
1
5
作者
王钦峰
储兆文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09年第1期56-63,共8页
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和启蒙文学不是通过单一的形式发生的,而是具有多种质地和多种展开形式。各国启蒙思想、启蒙文学不仅具有一组家族相似特征,更重要的是,它们之间还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分歧和不可通约的差异,这些分歧和差异决定了所谓...
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和启蒙文学不是通过单一的形式发生的,而是具有多种质地和多种展开形式。各国启蒙思想、启蒙文学不仅具有一组家族相似特征,更重要的是,它们之间还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分歧和不可通约的差异,这些分歧和差异决定了所谓中心国的启蒙运动无法置换其他边缘国的启蒙运动。启蒙文学与启蒙运动的关系在不同的国家亲疏不同,启蒙文学内部既存在现实主义、古典主义等相互矛盾的文学形态,也存在与总体化的表述和同一化的文化普遍主义相对抗的本土形态。为此,启蒙运动、启蒙文学应当通过复数的形式去思考和得到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运动
启蒙思想
启蒙文学
复数
差异
原文传递
文人园林的诗意之美
6
作者
戈静
祁嘉华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9年第1期93-95,共3页
在园林家族中,文人园林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文人园林,可以分为文人为自己建造和为他人出谋划策修建两种情况。但是,富有文人情趣是文人园林共同的审美取向。与其他园林比较,充满诗意是文人园林的主要特点。文人园林的诗意之美主要体现...
在园林家族中,文人园林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文人园林,可以分为文人为自己建造和为他人出谋划策修建两种情况。但是,富有文人情趣是文人园林共同的审美取向。与其他园林比较,充满诗意是文人园林的主要特点。文人园林的诗意之美主要体现在很多园林景点命名来源于诗,增加了景点的文化内涵。还表现在讲究情景交融,追求虚实相生,构成园林的意境之美。文人园林,是人们休息的场所,更是人们寻求精神寄托的地方,对现代建筑活动有着深刻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
文人
诗意
美学价值
出谋划策
审美取向
文化内涵
情景交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审美视域的现代转型——从现代派艺术说开去
被引量:
2
7
作者
祁嘉华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8-101,共4页
丑是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丑相依才符合生活的辩证法。有着独到生活感受的现代派作家,将丑引进艺术并进行大胆地表现,创造出了一系列以丑著称的艺术形象,在艺术世界里掀起了一场美与丑的变奏,也在人类文明史上开创出了一片奇异...
丑是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丑相依才符合生活的辩证法。有着独到生活感受的现代派作家,将丑引进艺术并进行大胆地表现,创造出了一系列以丑著称的艺术形象,在艺术世界里掀起了一场美与丑的变奏,也在人类文明史上开创出了一片奇异的视野。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丑,了解产生丑的历史必然性,有助于人们在面对现代派艺术时,能够理智地面对丑,从中提取出能够营养人生的东西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转化
现代派艺术
意义与价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传统文化语境下的人居环境观——风水之美深解
被引量:
2
8
作者
祁嘉华
《华夏文化论坛》
2008年第1期215-219,共5页
风水是中华传统人居环境思想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几乎统领着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建筑实践,成为中华民族建设理想家园时的重要依据。那些被称为风水宝地的场所固然有山青水秀的一面,但还是构成理想人居环境的形式因素。除此之外,古人在确...
风水是中华传统人居环境思想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几乎统领着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建筑实践,成为中华民族建设理想家园时的重要依据。那些被称为风水宝地的场所固然有山青水秀的一面,但还是构成理想人居环境的形式因素。除此之外,古人在确认最佳居住环境时还十分注重"气"的聚散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说,古人查风观水的过程,就是寻找最佳"气"点的过程。"气"是人居环境的根本,决定着风水宝地的成败。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可以从典籍资料、出土遗址和大量古建民居中体会到气与美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人居环境
美学精神
原文传递
立体的诗,流动的画——陕西古园林美学探微
被引量:
1
9
作者
祁嘉华
薛敏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08年第5期108-113,共6页
园林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陕西园林产生早,时间长,积累的经验多,对后世的影响也十分深远,因此引起过学界多方面的关注。本文以皇家园林为切入点,分析总结其中的美学倾向。同时结合陕西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指出,这种带有源头性美学精神...
园林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陕西园林产生早,时间长,积累的经验多,对后世的影响也十分深远,因此引起过学界多方面的关注。本文以皇家园林为切入点,分析总结其中的美学倾向。同时结合陕西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指出,这种带有源头性美学精神,不仅成为了后来传统园林建设的基本依据,对中国古代建筑具有广泛影响,即使在今天仍然具有活力,足以为提升现代建筑环境的民族文化品味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古园林
美学意蕴
当代价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学视阈下贾平凹绘画艺术研究
被引量:
1
10
作者
贾浅浅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79-187,共9页
一、贾氏绘画的作家精神 绘画是贾平凹人格心态与精神世界最直接的表现与展露。说它是作家的“精神史”与“心灵史”,一点不为过,因为它更为契合绘画作为一种“察言观色”的艺术特点。
关键词
贾平凹
艺术研究
绘画
视阈
文学
“察言观色”
精神世界
人格心态
原文传递
试论大众传媒影响下的文学接受与生成
11
作者
薛敏
《作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73-174,共2页
笔者通过对不同时代的传播要素的分析,了解到时代和大众传媒在进行自我更新的同时,对文学的生产和接受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研究和发现其中各自的规律,一方面有利于规范文学活动,使文学向着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一方面可以提高文学欣赏者...
笔者通过对不同时代的传播要素的分析,了解到时代和大众传媒在进行自我更新的同时,对文学的生产和接受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研究和发现其中各自的规律,一方面有利于规范文学活动,使文学向着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一方面可以提高文学欣赏者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
文学接受
生成
原文传递
论西部精神的阳刚之美在边塞诗中的演进
12
作者
储兆文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7年第3期74-75,共2页
一对于"西部精神",学界目前还没有一个界定明确而普遍认可的定义。2002年4月,在"西部审美精神与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上,全国30多位专家学者对"西部"、"西部文化"、"西部精神"及其特...
一对于"西部精神",学界目前还没有一个界定明确而普遍认可的定义。2002年4月,在"西部审美精神与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上,全国30多位专家学者对"西部"、"西部文化"、"西部精神"及其特质,进行过一次广泛的大讨论,提出了很多颇有新意的见解。此后,陆续有人在不同场合对此进行补充和阐释。透过这些见解和阐释,尽管语义歧出、内涵和外延不尽相同,但是,可以看出大家对于"西部精神"的基本特质的认识是趋于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塞诗
阳刚之美
审美精神
南北文化
西部文化
战城南
乐府诗
横吹
从军行
左延年
原文传递
姜夔《暗香》、《疏影》托意新证
13
作者
储兆文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83-85,88,共4页
《暗香》、《疏影》为词坛名作,其托意历来众说纷纭。其实,两词在咏梅的外表下寄托了作者情脉一贯的怀人之情:《暗香》为怀念合肥恋人之作,《疏影》则为词人向范成大索求小红的闪烁之词。按照这一思路,则历代对这两首词的疑惑与难解均...
《暗香》、《疏影》为词坛名作,其托意历来众说纷纭。其实,两词在咏梅的外表下寄托了作者情脉一贯的怀人之情:《暗香》为怀念合肥恋人之作,《疏影》则为词人向范成大索求小红的闪烁之词。按照这一思路,则历代对这两首词的疑惑与难解均可冰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夔
《暗香》
《疏影》
寄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文化生命力的美学审视
14
作者
祁嘉华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9-112,共4页
一个民族的历史性,说到底取决于民族文化的生命力。中国文化对人类社会和历史的影响重要而又深远,引发着国内外学者从各个角度进行过深入分析。从美学的角度对中国文化进行审视,我们不难发现审美精神在中国文化中的无处不在以及对民族...
一个民族的历史性,说到底取决于民族文化的生命力。中国文化对人类社会和历史的影响重要而又深远,引发着国内外学者从各个角度进行过深入分析。从美学的角度对中国文化进行审视,我们不难发现审美精神在中国文化中的无处不在以及对民族发展产生的巨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审美精神
生命本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刘绍攽《学韵纪要》古音观探析
15
作者
谭湘衡
《文教资料》
2021年第24期5-8,共4页
《学韵纪要》是刘绍攽阐述其音韵思想的学术著作。本文通过分析《学韵纪要》的内容,探寻刘绍攽传达的古音观。刘绍攽的古音观主要体现在他对古韵部的划分和对“通转叶音说”的认识上。刘氏以收声不同将古韵分为六部,虽分韵过宽,但能避...
《学韵纪要》是刘绍攽阐述其音韵思想的学术著作。本文通过分析《学韵纪要》的内容,探寻刘绍攽传达的古音观。刘绍攽的古音观主要体现在他对古韵部的划分和对“通转叶音说”的认识上。刘氏以收声不同将古韵分为六部,虽分韵过宽,但能避免因通转叶音造成的各部间无所不通、无所不叶的错误,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刘氏虽反对朱熹随意取叶具有先进性,但受当时复古主义的影响,在对语音发展的认识上有所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绍攽
《学韵纪要》
古音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还原与演义:《白鹿原》传播与接受路径再考察
被引量:
1
16
作者
张英芳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134-141,共8页
作为当代文学经典之作的《白鹿原》,自1992年问世至今,对其传播和接受路径的考察是研究此文本的重要维度之一。在对近30年来《白鹿原》的传播与接受史料的整理、甄别以及样本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还原”和“演义”两个层面研究之后,不难...
作为当代文学经典之作的《白鹿原》,自1992年问世至今,对其传播和接受路径的考察是研究此文本的重要维度之一。在对近30年来《白鹿原》的传播与接受史料的整理、甄别以及样本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还原”和“演义”两个层面研究之后,不难发现:在消费主义文化背景之下,《白鹿原》作为文本的实体意义已经被转化为一种文化符号和象征资本。资本与时下文化的介入和共谋,使以《白鹿原》为代表的经典文学文本在传播与接受中由单纯的文学现象逐渐演变为一种复杂而相互纠缠的文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鹿原》
还原
演义
传播
接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当代诗篇中的“长安”书写——以“半坡”和“大雁塔”为中心
被引量:
1
17
作者
张英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6-142,共7页
20世纪80年代,诗歌写作在经历了浩荡的"政治抒情"之后,亟需确立新的美学观念、写作规范和前行方向。在这样的诱因之下,已经淡出历史视野的"长安",在繁复的文化文学论争激流中,偶然又必然地回归到诗人的关照视野。...
20世纪80年代,诗歌写作在经历了浩荡的"政治抒情"之后,亟需确立新的美学观念、写作规范和前行方向。在这样的诱因之下,已经淡出历史视野的"长安",在繁复的文化文学论争激流中,偶然又必然地回归到诗人的关照视野。本文从80年代有关"大雁塔"书写的论争为起点,以"大雁塔"和"半坡"两个历史地标为中心,通过对当代诗人关于"大雁塔""半坡"书写的一些经典文本的透视,对中国当代诗篇中的"长安"书写进行解析,并在这种"地理·文学·文化"解析中,回望、反观并进一步探索中国当代诗歌嬗变的踪迹与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雁塔
半坡
长安
当代诗歌
美学观念
文学论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刍论审美文化语境中的建筑分类
18
作者
祁嘉华
王蓉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2-43,53,共3页
为了使建筑分类这一重要的理论问题跟上时代的发展需要,避免以往那种为了与有限的使用功能保持一致而对建筑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削足适履式的硬性规定,应当从审美文化的角度,将建筑放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上去考察,运用逻辑推理和个案分...
为了使建筑分类这一重要的理论问题跟上时代的发展需要,避免以往那种为了与有限的使用功能保持一致而对建筑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削足适履式的硬性规定,应当从审美文化的角度,将建筑放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上去考察,运用逻辑推理和个案分析的方法,挖掘建筑中丰富的自然和人文因素,历史地研究不同社会时期建筑所体现出来的美学意义。根据不同建筑表现出来的美学效果,可以将建筑划分为生态化、程式化和变异化三大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文化
建筑分类
使用功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化品位,好房子的最高规格
19
作者
A+C(采访)
祁嘉华
《建筑与文化》
2008年第10期100-100,共1页
A+C:作为研究建筑文化的学者,请谈谈您心目中的好房子? 祁嘉华:同是谈论房子,所站的层面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会一样。处在温饱的层面看房子,只要能遮风避雨,安身立命,用着方便就称得上是好房子了;处在小康的层面看房子,好房子要显...
A+C:作为研究建筑文化的学者,请谈谈您心目中的好房子? 祁嘉华:同是谈论房子,所站的层面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会一样。处在温饱的层面看房子,只要能遮风避雨,安身立命,用着方便就称得上是好房子了;处在小康的层面看房子,好房子要显得阔气,面积要大,档次要高,至于后期如何养护,住得是否舒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子
文化品位
规格
建筑文化
层面
舒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样山水别样心——王维、韦应物山水诗异同论
被引量:
3
1
作者
储兆文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中文系
出处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4期148-151,共4页
文摘
王维、韦应物的山水诗皆以"淡而有味"著称,但王维诗味长而格老,韦应物诗气清而韵高;在意境上,王维诗有画意,恬静而温润,韦应物诗有氛围,冷静而凄清;王诗的物象明朗而富生机,韦诗的物象幽冷而萧疏;在句式经营与题材选择上,王、韦之间也有完整与分散、丰富与单一之别。这些都与他们归隐的动因与入禅的深浅有关。
关键词
山水诗
王维
韦应物
意境
物象
禅宗
Keywords
natural poetry
WANG Wei
WEI Yinwu
artistic conception
figure
CHAN
分类号
I226.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陕西古民居生态美学意蕴解读
被引量:
3
2
作者
薛敏
祁嘉华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中文系
出处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7年第5期74-77,共4页
基金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6C007Z的部分成果。
文摘
生态和谐,不仅要求人与自然环境相融合,更要求人与社会文化相统一。因为,只有当人与自然和社会实现统一的时候,生命形态的和谐才可能产生。陕西古民居从现实生存需要考虑,在选址、用材、布局方面以各地自然条件为基准,追求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从满足社会伦理原则出发,在建筑的大小、朝向、高低方面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追求人与建筑的人文和谐。陕西古民居正是从这两个方面体现着“天人合一”的审美精神,从古老的“居穴”、“居巢”的窑洞、吊脚楼,到四合院等多种民居类型,无不体现着这种整体和谐的建筑理念。
关键词
古民居
窑洞
四合院
四合房
吊脚楼
建筑
建筑美学思想
建筑理念
陕西
党家村
分类号
TU241.5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TU-80 [艺术—艺术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华建筑美学思想源头探析——对陕西古建筑的解读
被引量:
2
3
作者
祁嘉华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中文系
出处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12-114,共3页
文摘
从审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陕西古建筑的历史发展,我们不难发现陕西在中华建筑美学思想的产生与形成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影响。不管是得山水而美的风水思想,还是以大为美的追求,或是营造意境之美的匠心,这些足以构成中华建筑美学思想核心的内容,都最早在陕西古建筑上萌芽和发展,并得到了长久的保存。我们完全有理由将陕西古建筑视为中华建筑美学思想的源头。
关键词
陕西古建筑
审美视角
价值与影响
分类号
TU-80 [艺术—艺术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影视化接受:文学不能承受之轻
被引量:
3
4
作者
储兆文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中文系
出处
《唐都学刊》
2004年第5期103-105,共3页
文摘
当代文学的影视化接受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文学作品一经"触电"而迅速流行,但是文学在受众数量上的扩大是以牺牲质量为代价的。影视表现手法的逼真性、假定性、故事性和大众化要求,造成了文学文本想象空间被挤压,掏空了文学的诗性和美感,使文学本性中的崇高越发不能承受影视化接受之轻。而"解决之道"有待于影视创作者多种艺术手段的综合历练、受众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接受期待的调适以及接受方式和接受心理的跨越。
关键词
文学接受
影视化
特性
Keywords
literature acceptance
reading on screen
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I207.3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启蒙运动和启蒙文学的复数
被引量:
1
5
作者
王钦峰
储兆文
机构
广东湛江师范学院
中文系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中文系
出处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09年第1期56-63,共8页
文摘
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和启蒙文学不是通过单一的形式发生的,而是具有多种质地和多种展开形式。各国启蒙思想、启蒙文学不仅具有一组家族相似特征,更重要的是,它们之间还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分歧和不可通约的差异,这些分歧和差异决定了所谓中心国的启蒙运动无法置换其他边缘国的启蒙运动。启蒙文学与启蒙运动的关系在不同的国家亲疏不同,启蒙文学内部既存在现实主义、古典主义等相互矛盾的文学形态,也存在与总体化的表述和同一化的文化普遍主义相对抗的本土形态。为此,启蒙运动、启蒙文学应当通过复数的形式去思考和得到描述。
关键词
启蒙运动
启蒙思想
启蒙文学
复数
差异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文人园林的诗意之美
6
作者
戈静
祁嘉华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艺术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中文系
出处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9年第1期93-95,共3页
文摘
在园林家族中,文人园林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文人园林,可以分为文人为自己建造和为他人出谋划策修建两种情况。但是,富有文人情趣是文人园林共同的审美取向。与其他园林比较,充满诗意是文人园林的主要特点。文人园林的诗意之美主要体现在很多园林景点命名来源于诗,增加了景点的文化内涵。还表现在讲究情景交融,追求虚实相生,构成园林的意境之美。文人园林,是人们休息的场所,更是人们寻求精神寄托的地方,对现代建筑活动有着深刻的启示。
关键词
园林
文人
诗意
美学价值
出谋划策
审美取向
文化内涵
情景交融
分类号
TU986.1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审美视域的现代转型——从现代派艺术说开去
被引量:
2
7
作者
祁嘉华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中文系
出处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8-101,共4页
文摘
丑是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丑相依才符合生活的辩证法。有着独到生活感受的现代派作家,将丑引进艺术并进行大胆地表现,创造出了一系列以丑著称的艺术形象,在艺术世界里掀起了一场美与丑的变奏,也在人类文明史上开创出了一片奇异的视野。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丑,了解产生丑的历史必然性,有助于人们在面对现代派艺术时,能够理智地面对丑,从中提取出能够营养人生的东西来。
关键词
审美转化
现代派艺术
意义与价值
Keywords
aesthetic view shifting
Modern arts
Meaning and value
分类号
B834.4 [哲学宗教—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统文化语境下的人居环境观——风水之美深解
被引量:
2
8
作者
祁嘉华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中文系
出处
《华夏文化论坛》
2008年第1期215-219,共5页
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资助项目(07JK065)
文摘
风水是中华传统人居环境思想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几乎统领着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建筑实践,成为中华民族建设理想家园时的重要依据。那些被称为风水宝地的场所固然有山青水秀的一面,但还是构成理想人居环境的形式因素。除此之外,古人在确认最佳居住环境时还十分注重"气"的聚散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说,古人查风观水的过程,就是寻找最佳"气"点的过程。"气"是人居环境的根本,决定着风水宝地的成败。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可以从典籍资料、出土遗址和大量古建民居中体会到气与美的关系。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人居环境
美学精神
分类号
TU [建筑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立体的诗,流动的画——陕西古园林美学探微
被引量:
1
9
作者
祁嘉华
薛敏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中文系
出处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08年第5期108-113,共6页
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07JK065
文摘
园林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陕西园林产生早,时间长,积累的经验多,对后世的影响也十分深远,因此引起过学界多方面的关注。本文以皇家园林为切入点,分析总结其中的美学倾向。同时结合陕西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指出,这种带有源头性美学精神,不仅成为了后来传统园林建设的基本依据,对中国古代建筑具有广泛影响,即使在今天仍然具有活力,足以为提升现代建筑环境的民族文化品味提供借鉴。
关键词
陕西古园林
美学意蕴
当代价值
分类号
TU986.1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学视阈下贾平凹绘画艺术研究
被引量:
1
10
作者
贾浅浅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中文系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79-187,共9页
文摘
一、贾氏绘画的作家精神 绘画是贾平凹人格心态与精神世界最直接的表现与展露。说它是作家的“精神史”与“心灵史”,一点不为过,因为它更为契合绘画作为一种“察言观色”的艺术特点。
关键词
贾平凹
艺术研究
绘画
视阈
文学
“察言观色”
精神世界
人格心态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试论大众传媒影响下的文学接受与生成
11
作者
薛敏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中文系
出处
《作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73-174,共2页
文摘
笔者通过对不同时代的传播要素的分析,了解到时代和大众传媒在进行自我更新的同时,对文学的生产和接受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研究和发现其中各自的规律,一方面有利于规范文学活动,使文学向着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一方面可以提高文学欣赏者的水平。
关键词
传播
文学接受
生成
分类号
I02 [文学—文学理论]
G206.3 [文化科学—传播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西部精神的阳刚之美在边塞诗中的演进
12
作者
储兆文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中文系
出处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7年第3期74-75,共2页
文摘
一对于"西部精神",学界目前还没有一个界定明确而普遍认可的定义。2002年4月,在"西部审美精神与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上,全国30多位专家学者对"西部"、"西部文化"、"西部精神"及其特质,进行过一次广泛的大讨论,提出了很多颇有新意的见解。此后,陆续有人在不同场合对此进行补充和阐释。透过这些见解和阐释,尽管语义歧出、内涵和外延不尽相同,但是,可以看出大家对于"西部精神"的基本特质的认识是趋于一致的。
关键词
边塞诗
阳刚之美
审美精神
南北文化
西部文化
战城南
乐府诗
横吹
从军行
左延年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姜夔《暗香》、《疏影》托意新证
13
作者
储兆文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中文系
出处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83-85,88,共4页
文摘
《暗香》、《疏影》为词坛名作,其托意历来众说纷纭。其实,两词在咏梅的外表下寄托了作者情脉一贯的怀人之情:《暗香》为怀念合肥恋人之作,《疏影》则为词人向范成大索求小红的闪烁之词。按照这一思路,则历代对这两首词的疑惑与难解均可冰释。
关键词
姜夔
《暗香》
《疏影》
寄托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文化生命力的美学审视
14
作者
祁嘉华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中文系
出处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9-112,共4页
文摘
一个民族的历史性,说到底取决于民族文化的生命力。中国文化对人类社会和历史的影响重要而又深远,引发着国内外学者从各个角度进行过深入分析。从美学的角度对中国文化进行审视,我们不难发现审美精神在中国文化中的无处不在以及对民族发展产生的巨大作用。
关键词
中国文化
审美精神
生命本质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刘绍攽《学韵纪要》古音观探析
15
作者
谭湘衡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文学院
中文系
出处
《文教资料》
2021年第24期5-8,共4页
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刘绍攽《学韵纪要》音韵学研究”(15JK1420)。
文摘
《学韵纪要》是刘绍攽阐述其音韵思想的学术著作。本文通过分析《学韵纪要》的内容,探寻刘绍攽传达的古音观。刘绍攽的古音观主要体现在他对古韵部的划分和对“通转叶音说”的认识上。刘氏以收声不同将古韵分为六部,虽分韵过宽,但能避免因通转叶音造成的各部间无所不通、无所不叶的错误,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刘氏虽反对朱熹随意取叶具有先进性,但受当时复古主义的影响,在对语音发展的认识上有所局限。
关键词
刘绍攽
《学韵纪要》
古音观
分类号
H1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还原与演义:《白鹿原》传播与接受路径再考察
被引量:
1
16
作者
张英芳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中文系
出处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134-141,共8页
基金
陕西省社科基金(2016J00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创新团队成果。
文摘
作为当代文学经典之作的《白鹿原》,自1992年问世至今,对其传播和接受路径的考察是研究此文本的重要维度之一。在对近30年来《白鹿原》的传播与接受史料的整理、甄别以及样本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还原”和“演义”两个层面研究之后,不难发现:在消费主义文化背景之下,《白鹿原》作为文本的实体意义已经被转化为一种文化符号和象征资本。资本与时下文化的介入和共谋,使以《白鹿原》为代表的经典文学文本在传播与接受中由单纯的文学现象逐渐演变为一种复杂而相互纠缠的文化现象。
关键词
《白鹿原》
还原
演义
传播
接受
Keywords
White deer plain
restoration
romance
transmission
acceptance
分类号
I207.42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当代诗篇中的“长安”书写——以“半坡”和“大雁塔”为中心
被引量:
1
17
作者
张英芳
机构
复旦
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
系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中文系
出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6-142,共7页
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16JK1408)
文摘
20世纪80年代,诗歌写作在经历了浩荡的"政治抒情"之后,亟需确立新的美学观念、写作规范和前行方向。在这样的诱因之下,已经淡出历史视野的"长安",在繁复的文化文学论争激流中,偶然又必然地回归到诗人的关照视野。本文从80年代有关"大雁塔"书写的论争为起点,以"大雁塔"和"半坡"两个历史地标为中心,通过对当代诗人关于"大雁塔""半坡"书写的一些经典文本的透视,对中国当代诗篇中的"长安"书写进行解析,并在这种"地理·文学·文化"解析中,回望、反观并进一步探索中国当代诗歌嬗变的踪迹与指向。
关键词
大雁塔
半坡
长安
当代诗歌
美学观念
文学论争
Keywords
Big Wild Goose Pagoda
Banpo
Chang′an
contemporary poetry
aesthetic concepts
literary arguments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刍论审美文化语境中的建筑分类
18
作者
祁嘉华
王蓉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中文系
教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艺术学院硕士生
出处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2-43,53,共3页
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资助项目(编号:07JK065)的部分研究成果。
文摘
为了使建筑分类这一重要的理论问题跟上时代的发展需要,避免以往那种为了与有限的使用功能保持一致而对建筑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削足适履式的硬性规定,应当从审美文化的角度,将建筑放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上去考察,运用逻辑推理和个案分析的方法,挖掘建筑中丰富的自然和人文因素,历史地研究不同社会时期建筑所体现出来的美学意义。根据不同建筑表现出来的美学效果,可以将建筑划分为生态化、程式化和变异化三大类型。
关键词
审美文化
建筑分类
使用功能
分类号
B83-0 [哲学宗教—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化品位,好房子的最高规格
19
作者
A+C(采访)
祁嘉华
机构
不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中文系
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出处
《建筑与文化》
2008年第10期100-100,共1页
文摘
A+C:作为研究建筑文化的学者,请谈谈您心目中的好房子? 祁嘉华:同是谈论房子,所站的层面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会一样。处在温饱的层面看房子,只要能遮风避雨,安身立命,用着方便就称得上是好房子了;处在小康的层面看房子,好房子要显得阔气,面积要大,档次要高,至于后期如何养护,住得是否舒适、
关键词
房子
文化品位
规格
建筑文化
层面
舒适
分类号
TU238.2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TU-0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一样山水别样心——王维、韦应物山水诗异同论
储兆文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陕西古民居生态美学意蕴解读
薛敏
祁嘉华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华建筑美学思想源头探析——对陕西古建筑的解读
祁嘉华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影视化接受:文学不能承受之轻
储兆文
《唐都学刊》
200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启蒙运动和启蒙文学的复数
王钦峰
储兆文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09
1
原文传递
6
文人园林的诗意之美
戈静
祁嘉华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审美视域的现代转型——从现代派艺术说开去
祁嘉华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传统文化语境下的人居环境观——风水之美深解
祁嘉华
《华夏文化论坛》
2008
2
原文传递
9
立体的诗,流动的画——陕西古园林美学探微
祁嘉华
薛敏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0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文学视阈下贾平凹绘画艺术研究
贾浅浅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1
原文传递
11
试论大众传媒影响下的文学接受与生成
薛敏
《作家》
北大核心
2008
0
原文传递
12
论西部精神的阳刚之美在边塞诗中的演进
储兆文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7
0
原文传递
13
姜夔《暗香》、《疏影》托意新证
储兆文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中国文化生命力的美学审视
祁嘉华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刘绍攽《学韵纪要》古音观探析
谭湘衡
《文教资料》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还原与演义:《白鹿原》传播与接受路径再考察
张英芳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中国当代诗篇中的“长安”书写——以“半坡”和“大雁塔”为中心
张英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刍论审美文化语境中的建筑分类
祁嘉华
王蓉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文化品位,好房子的最高规格
A+C(采访)
祁嘉华
《建筑与文化》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