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幽门螺杆菌耐药状况以及耐药对治疗的影响—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518
1
作者 成虹 胡伏莲 +19 位作者 谢勇 胡品津 王吉耀 吕农华 张建中 张桂英 周曾芬 吴克利 张玲霞 彭孝伟 戴宁 唐国都 姜葵 李岩 侯晓华 白文元 王明春 叶红军 刘玉兰 许乐 《胃肠病学》 2007年第9期525-530,共6页
背景:随着幽门螺杆菌(H.pylori)根除治疗的广泛开展,H.pylori对抗生素的耐药率逐年上升,并成为含质子泵抑制剂(PPI)三联疗法根除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了解我国H.pylori对抗生素的总体耐药情况,对指导我国临床医师开展H.pylori根除治疗有... 背景:随着幽门螺杆菌(H.pylori)根除治疗的广泛开展,H.pylori对抗生素的耐药率逐年上升,并成为含质子泵抑制剂(PPI)三联疗法根除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了解我国H.pylori对抗生素的总体耐药情况,对指导我国临床医师开展H.pylori根除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目前这方面的资料尚少。目的:了解我国H.pylori对抗生素(甲硝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的耐药情况以及耐药对三联7d疗法根除H.pylori治疗的影响。方法:采用全国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共纳入910例因上消化道症状而接受胃镜检查的H.pylori感染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个治疗组:LCA组,兰索拉唑30 mg bid,克拉霉素500 mg bid,阿莫西林1000 mg bid;LCM组,兰索拉唑30 mg bid,克拉霉素500 mg bid,甲硝唑400 mg bid。疗程均为7 d,均行H.pylori培养。H.pylori分离菌株采用E-test法行甲硝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药敏实验,甲硝唑最低抑菌浓度(MIC)≥8 mg/L、克拉霉素MIC≥2 mg/L、阿莫西林MIC≥1 mg/L判断为耐药。结果:910例患者中,LCA组和LCM组的H.pylori按方案(PP)分析根除率分别为82.7%和68.6%(P<0.001)。340例H.pylori菌株培养阳性。H.pylori对甲硝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75.6%、27.6%和2.7%。LCM组对甲硝唑和克拉霉素均敏感和均耐药菌株的PP根除率分别为84.4%和42.1%(P<0.001)。LCA组对克拉霉素敏感和耐药菌株的PP根除率分别为91.6%和58.1%(P<0.001)。结论:中国H.pylori菌株对甲硝唑和克拉霉素的耐药率均较高,对阿莫西林的耐药率较低。H.prlori对抗生素耐药是导致根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抗药性 治疗 临床研究性
下载PDF
荆花胃康联合PPI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6
2
作者 韩坤 张玲霞 +6 位作者 张沥 马京玲 宋瑛 徐俊荣 左利平 张宁霞 方亚利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7期870-872,共3页
目的:评价荆花胃康联合质子泵(PPI)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经胃镜及14C尿素呼气试验确诊为HP阳性的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各60例,将慢性胃炎组随即分为两组:1荆花胃康组(30例):采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 目的:评价荆花胃康联合质子泵(PPI)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经胃镜及14C尿素呼气试验确诊为HP阳性的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各60例,将慢性胃炎组随即分为两组:1荆花胃康组(30例):采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荆花胃康,疗程7d;其中荆花胃康,口服3粒,2次/d,14d。2四联对照组(30例):采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丽珠得乐进行治疗,疗程7d;其中枸橼酸铋钾,口服220mg,2次/d,14d。将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组,随机分为三组:1荆花胃康组(30例):用药同慢性胃炎组。2四联对照组(30例):用药同慢性胃炎组。3标准三联组(30例):采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进行治疗,疗程7d。各组入选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在HP根除治疗1周之后继续兰索拉唑(按30mg,1次/d)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后7d、14d、21d及49d以上观察临床症状的缓解程度,并进行积分评估。疗程结束后4周进行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结果:慢性胃炎患者中,荆花胃康组HP根除率与四联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但治疗后7d嗳气、上腹胀及上腹痛等症状缓解方面荆花胃康组明显优于四联对照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中,荆花胃康组HP根除率与四联对照组、三联组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但治疗后7d疼痛、烧灼感、嗳气及腹胀等症状缓解方面荆花胃康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荆花胃康对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根除率方面可与传统四联相媲美,在治疗后7d疼痛、烧灼感、嗳气及腹胀等症状缓解方面荆花胃康组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药物疗法 十二指肠溃疡/药物疗法 螺杆菌感染 @荆花胃康胶丸 质子泵 阿莫西林/治疗应用 @兰索拉唑 克拉霉素
下载PDF
吲哚美辛在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徐俊荣 楚有良 +3 位作者 韩坤 宋瑛 张宁霞 方雅丽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1年第9期858-860,共3页
目的观察直肠应用吲哚美辛对ERCP术后胰腺炎(PEP)及高淀粉酶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将行ERCP检查的1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吲哚美辛组在ERCP术前30 min直肠内给予吲哚美辛栓剂100 mg,对照组在ERCP术前30 min直肠内给予安慰剂栓。ERCP术后... 目的观察直肠应用吲哚美辛对ERCP术后胰腺炎(PEP)及高淀粉酶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将行ERCP检查的1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吲哚美辛组在ERCP术前30 min直肠内给予吲哚美辛栓剂100 mg,对照组在ERCP术前30 min直肠内给予安慰剂栓。ERCP术后观察患者有无腹痛,并于术后12 h做血清及尿淀粉酶测定。结果吲哚美辛组PEP发生率(6.0%)与安慰剂组PEP发生率(10.6%)无显著差异(P=0.28),但是吲哚美辛组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18.1%)显著低于安慰剂组(37.6%,P=0.005)。结论直肠应用吲哚美辛可以预防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胰腺炎 吲哚美辛
下载PDF
PTCD与ERCP对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老年患者炎症反应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韩宏喜 潘龙飞 +3 位作者 付楠 郝新闻 秦斌 杨振威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4期482-486,共5页
目的对比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PTCD)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对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老年患者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 目的对比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PTCD)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对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老年患者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的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老年患者74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PTCD组和ERCP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血乳酸等炎症指标以及炎症因子水平和肝脏生化指标,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和短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炎症指标以及IL-1、IL-2、IL-6与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上述指标均较前显著下降(P<0.05),且ERCP组显著低于PTCD组(P<0.05);两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于手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均较前显著下降(P<0.05),且ERCP组也均显著低于PTCD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发热缓解时间和寒战消失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P组腹痛缓解时间显著短于PTCD组(P<0.05),ERCP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PTCD组(P<0.05)。ERCP组与PTCD组的临床疗效、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CD与ERCP均能有效治疗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但是ERCP在改善炎症反应和肝功能以及减轻肝脏损伤方面更具优势,且能够更快地缓解腹痛症状并减少住院天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炎性因子 老年患者
下载PDF
热盐水致大鼠萎缩性胃炎血清和胃黏膜组织SOD和MDA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5
5
作者 江梅 李汀 +2 位作者 张沥 海春旭 秦绪军 《中国消化内镜》 2009年第2期34-38,共5页
目的观察过热、过咸饮食引起胃粘膜损伤以致造成胃粘膜萎缩的过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55℃、15%NaCl连续灌胃12周,制成大鼠萎缩性胃炎模型,对照组采用等量的25℃水灌胃,在灌胃期间每隔4周处死一批... 目的观察过热、过咸饮食引起胃粘膜损伤以致造成胃粘膜萎缩的过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55℃、15%NaCl连续灌胃12周,制成大鼠萎缩性胃炎模型,对照组采用等量的25℃水灌胃,在灌胃期间每隔4周处死一批大鼠。将大鼠麻醉后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同时摘取胃组织,制成组织匀浆,分别测定血清及胃黏膜组织SOD和MDA含量。SOD测定采用改良的盐酸羟胺法,总蛋白测定采用Lowry’s法测总蛋白,MDA按照试剂盒中的步骤严格操作。结果经热盐水灌饲大鼠的血清和胃黏膜组织中SOD活性和MDA均表现出了较好的时间效应关系,随处理时间延长,SOD活性显著降低和MDA含量明显升高。结论活性氧损伤在萎缩性胃炎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先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性胃炎 热盐水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下载PDF
前列地尔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及对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和胃肠动力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韩坤 《中国医药》 2018年第9期1365-1368,共4页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效果及对肠道黏膜屏障功能、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西安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94例SA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效果及对肠道黏膜屏障功能、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西安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94例SA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10 d为1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指标,胃肠激素、胃电图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手术中转率及病死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3.3±0.5)d比(4.9±0.7)d、(3.7±0.9)d比(5.2±0.7)d、(2.1±0.4)d比(3.1±0.6)d、(5.1±0.9)d比(7.3±1.2)d、(5.6±1.0)d比(7.9±1.5)d],D-乳酸、二胺氧化酶、内毒素、胃泌素、血管活性肠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68±0.24)mg/L比(3.70±0.82)mg/L、(7.8±1.2)U/L比(13.0±3.2)U/L、(32±6)EU/L比(47±9)EU/L、(135±15)μmol/L比(176±25)μmol/L、(5.3±0.9)μmol/L比(6.5±1.7)μmol/L],胃动素、胆囊收缩素、平均振幅、主频率高于对照组[(214±27)ng/L比(180±32)ng/L、(131±25)ng/L比(106±15)ng/L、(169±27)μV比(143±13)μV、(2.89±0.37)CPM比(2.60±0.25)CP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中转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前列地尔治疗有助于改善SAP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可能与其促进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和胃肠动力恢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前列地尔 肠道黏膜屏障 胃肠动力
下载PDF
个体化、小剂量抗抑郁剂治疗难治性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沥 张玲霞 +2 位作者 徐俊荣 左利平 余剑华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0年第5期312-314,共3页
目的探讨治疗难治性FGIDs的可行方案。方法选自来院就诊、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经常规治疗3个月以上无效的难治性FGIDs患者,采用单一或联合用药、小剂量、短疗程的个性化服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123例患者抗抑郁剂治疗后躯体症状明显好... 目的探讨治疗难治性FGIDs的可行方案。方法选自来院就诊、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经常规治疗3个月以上无效的难治性FGIDs患者,采用单一或联合用药、小剂量、短疗程的个性化服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123例患者抗抑郁剂治疗后躯体症状明显好转,抑郁(SDS)/焦虑(SAS)评分指数明显下降,其中以黛力新单用或黛力新联合SSRI治疗的患者起效快,约3~4d,单用SSRI的患者起效较慢,大约20d左右。结论单一用药、小剂量、短疗程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可明显改善FGIDs患者的躯体化症状,使焦虑和/或抑郁的情绪得到控制,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胃肠病 抗抑郁剂 SDS/SAS
下载PDF
西安地区幽门螺杆菌iceA1、iceA2和babA2基因型与致病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庄坤 张军 +2 位作者 张玲霞 张沥 张建中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20-522,共3页
目的:检测西安地区幽门螺杆菌(Hp)菌株iceA1,iceA2和babA2基因性分布及其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方法:从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的胃黏膜活检组织中分离培养到Hp菌株88株,抽提基因组DNA后用PCR法检测Hp的iceA1,iceA2和babA2基因的分布,用... 目的:检测西安地区幽门螺杆菌(Hp)菌株iceA1,iceA2和babA2基因性分布及其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方法:从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的胃黏膜活检组织中分离培养到Hp菌株88株,抽提基因组DNA后用PCR法检测Hp的iceA1,iceA2和babA2基因的分布,用χ2检验分析各基因在不同胃十二指肠疾病中的统计学意义。结果:163份标本中检出Hp88株,检出率为54%。iceA1基因性阳性率为76.1%,iceA2为21.6%,babA2为25%,各基因在不同类型疾病中的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安地区Hp的iceA1占绝大多数,iceA1,iceA2和babA2基因型与Hp感染后的临床结局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临床结局 ICEA BABA2
下载PDF
体检人群胃镜检查发现胃癌及胃癌前疾病结果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赵倩 杨振威 +5 位作者 赵艳 冯云 张丹 李雅睿 和水祥 刘亚萍 《临床消化病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了解体检人群中胃癌及胃癌前疾病检出情况及疾病分布特点,探讨胃镜检查对体检人群的必要性。[方法]将2 839例体检者分为无症状组和有症状组,比较2组胃癌及胃癌前疾病检出率,分析年龄分布、性别构成比对检出率的影响,以及对胃息肉... [目的]了解体检人群中胃癌及胃癌前疾病检出情况及疾病分布特点,探讨胃镜检查对体检人群的必要性。[方法]将2 839例体检者分为无症状组和有症状组,比较2组胃癌及胃癌前疾病检出率,分析年龄分布、性别构成比对检出率的影响,以及对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特点、幽门螺杆菌(Hp)的影响。[结果](1)除胃息肉外,有症状组胃癌、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总体检出率均明显高于无症状组(P<0.01);(2)有症状组慢性萎缩性胃炎各年龄段检出率均高于无症状组(P<0.05),有症状组>60岁者中胃癌、胃息肉的检出率及60岁以下各年龄段中胃溃疡检出率明显高于无症状组(P<0.05);(3)慢性萎缩性胃炎检出率男性明显多于女性(P<0.05);(4)有症状组重度萎缩及重度肠化检出率明显高于无症状组(P<0.01);(5)有症状组胃息肉、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Hp感染率明显高于无症状组(P<0.01)。[结论](1)对于有上消化道相关症状的体检者来说,有必要行胃镜检查;(2)有必要针对≥45岁的体检者开展胃镜体检筛查;(3)胃镜活检病理对于判断慢性萎缩性胃炎萎缩和肠化程度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4)Hp感染与胃癌前疾病消化道症状可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体检 胃镜检查 胃癌前疾病
原文传递
美沙拉嗪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0
作者 孙凯英 彭莉蓉 +2 位作者 王晶晶 张宏丽 司望利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1期2941-2944,共4页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匹维溴铵片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0月在西安市中心医院治疗的134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别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7例)和治疗组(67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匹维溴铵片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0月在西安市中心医院治疗的134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别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7例)和治疗组(67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匹维溴铵片,50mg/次,4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1g/次,4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59%、94.0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腹痛、腹泻、腹胀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匹维溴铵片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沙拉嗪肠溶片 匹维溴铵片 肠易激综合征 临床疗效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原文传递
细胞毒素相关蛋白基因A与胃粘膜组织恶变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阎小君 张沥 +2 位作者 韩锋产 张玲霞 苏成芝 《胃肠病学》 1997年第3期158-161,共4页
目的:研究细胞毒素相关蛋白基因A(cagA)阳性幽门螺杆菌(Hp)在胃粘膜组织恶性化转变中的作用。方法:以含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基因A的质粒(P^(MC3))为外参照品,在微孔板上对PCR扩增cagA的产物作探针杂交及辣根过氧化物酶酶促显色分析,定量... 目的:研究细胞毒素相关蛋白基因A(cagA)阳性幽门螺杆菌(Hp)在胃粘膜组织恶性化转变中的作用。方法:以含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基因A的质粒(P^(MC3))为外参照品,在微孔板上对PCR扩增cagA的产物作探针杂交及辣根过氧化物酶酶促显色分析,定量榆测不同组织中cagA阳性Hp。结果:往50份Hp尿素酶B基因阳性的临床标本中检测到28份cagA亦阳性(56%),其中5份浅表性胃炎组织,12份癌前病变组织及11份胃癌组织。浅表性胃炎组织cagA阳性的Hp感染率(31%)及每毫克组织感染的平均拷贝数(12.8)均显著低于(P<0.01或P<0.05)癌前病变组织(60%;77.1)或胃癌组织(79%;57.6),二者在后两种组织间均无显著性差别(P>O.05)。结论:cagA阳性的Hp感染可能有助于胃粘膜组织的恶性化转变,这种转变与cagA阳性Hp的感染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细胞毒素相关蛋白基因A 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胃癌
下载PDF
不同分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共刺激分子CD 40、α防御素表达及检测意义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彦亭 杨振威 +2 位作者 原姗姗 庄坤 陈晓露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1310-1313,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分型幽门螺杆菌(HP)感染消化性溃疡(PUD)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PG)、共刺激分子CD 40和α防御素(DEFA)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依据14 C尿素呼气试验和HP血清IgG抗体分型检测PUD患者162例,分为HP阴性组、HPⅠ型组和HPⅡ型组... 目的:探究不同分型幽门螺杆菌(HP)感染消化性溃疡(PUD)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PG)、共刺激分子CD 40和α防御素(DEFA)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依据14 C尿素呼气试验和HP血清IgG抗体分型检测PUD患者162例,分为HP阴性组、HPⅠ型组和HPⅡ型组。测定各组血清PG、CD 40、DEFA水平,比较各组不同病灶类型患者血清PG、CD 40、DEFA水平。结果:HP阴性组、HPⅠ型组和HPⅡ型组血清PGⅠ、PGⅡ、CD 40、DEFA水平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PⅠ型组和HPⅡ型组血清PGⅠ、PGⅡ、CD 40水平高于HP阴性组,DEFA水平低于高于低于HP阴性组,HPⅠ型组血清PGⅠ、PGⅡ、CD 40水平高于HPⅡ型组,DEFA低于HPⅡ型组(P<0.05)。HP阴性组、HPⅠ型组、HPⅡ型组胃溃疡、十二指肠球溃疡和复合型溃疡患者血清PGⅠ、PGⅡ、CD 40、DEFA水平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十二指肠球溃疡患者血清PGⅠ、PGⅡ、CD 40水平高于胃溃疡,DEFA水平低于胃溃疡;复合型溃疡PGⅠ、PGⅡ、CD 40水平高于十二指肠球溃疡和胃溃疡,DEFA水平低于十二指肠球溃疡和胃溃疡(P<0.05)。结论:HP感染性PUD患者血清PG、CD 40水平升高,DEFA水平降低,且其含量与患者感染HP分型存在相关性,可作为临床PUD患者HP感染情况和感染部位诊断的血清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 抗体 胃蛋白酶原 共刺激分子CD 40 α防御素
下载PDF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新辅助化疗在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守帅 田立民 +1 位作者 庄坤 刘家铭 《癌症进展》 2023年第6期663-666,共4页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新辅助化疗在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患者按化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FOLFOX6)方案新辅助化...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新辅助化疗在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患者按化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FOLFOX6)方案新辅助化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奥沙利铂+卡培他滨(XELOX)方案新辅助化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临床转移率低于对照组,总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两组患者CEA、CA125、CA19-9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CEA、CA125、CA19-9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后,两组患者CD3^(+)、CD4^(+)水平均明显升高,CD8^(+)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CD3^(+)、CD4^(+)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新辅助治疗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可有效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消除肿瘤细胞,同时还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有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 新辅助化疗 局部进展期 低位直肠癌
下载PDF
旋覆花汤合温胆汤加减治疗痰瘀阻络证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效果及对EGF、CDX2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芳芳 马清华 王捷虹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0期94-97,共4页
目的探究旋覆花汤合温胆汤加减治疗痰瘀阻络证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00例痰瘀阻络证CAG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 目的探究旋覆花汤合温胆汤加减治疗痰瘀阻络证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00例痰瘀阻络证CAG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雷贝拉唑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旋覆花汤合温胆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水平高于对照组,尾侧型同源转录因子2(CDX2)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白细胞介素-32(IL-3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白细胞介素-23(IL-2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旋覆花汤合温胆汤加减治疗痰瘀阻络证CAG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可调节EGF、CDX2及炎性因子水平,降低胃黏膜病理积分,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覆花汤合温胆汤加减 慢性萎缩性胃炎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炎症因子
下载PDF
荆花胃康联合PPI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玲霞 张沥 +1 位作者 马京玲 宋瑛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11期128-129,共2页
目的评价荆花胃康联合PPI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西安市中心医院就诊,经胃镜及14C尿素呼气试验确诊为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①荆花胃康组(30例):用药同慢性胃炎组。②四... 目的评价荆花胃康联合PPI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西安市中心医院就诊,经胃镜及14C尿素呼气试验确诊为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①荆花胃康组(30例):用药同慢性胃炎组。②四联对照组(30例):用药同慢性胃炎组。③标准三联组(30例):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疗程7d。各组入选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在HP根除治疗1周之后继续兰索拉唑(按30mg qd)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后7、14、21及49d以上观察临床症状的缓解程度,并进行积分评估。疗程结束后4周进行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结果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荆花胃康组HP根除率与四联对照组、三联组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但治疗后7d疼痛、烧灼感、嗳气及腹胀等症状缓解方面荆花胃康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荆花胃康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HP根除率方面可与传统四联相比美,在治疗后7d疼痛、烧灼感、嗳气及腹胀等症状缓解方面荆花胃康组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花胃康 四联疗法 三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下载PDF
林奇综合征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徐俊荣 宋瑛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956-959,共4页
林奇综合征是最常见的一种遗传性结直肠癌综合征,占结直肠癌的2%~5%。林奇综合征指的是那些具有错配修复基因(MMR)突变导致易患结直肠癌和其他恶性肿瘤的个体,包括那些已经患有肿瘤和尚未发生肿瘤的人。本文就林奇综合征的诊治进展做... 林奇综合征是最常见的一种遗传性结直肠癌综合征,占结直肠癌的2%~5%。林奇综合征指的是那些具有错配修复基因(MMR)突变导致易患结直肠癌和其他恶性肿瘤的个体,包括那些已经患有肿瘤和尚未发生肿瘤的人。本文就林奇综合征的诊治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奇综合征 错配修复基因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实验性萎缩性胃炎大鼠细胞因子IL-6,IL-8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8
17
作者 陶梅 张沥 +1 位作者 张玲霞 曹广周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673-676,共4页
目的探讨热水灌胃导致的大鼠萎缩性胃炎形成过程中血清IL-6,IL-8含量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将实验动物按随机化原则分成3组,即正常喂养组、正常对照组和热水组。正常喂养组为正常喂养,自由饮25℃白开水;正常对照组为25℃白开水灌胃,每... 目的探讨热水灌胃导致的大鼠萎缩性胃炎形成过程中血清IL-6,IL-8含量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将实验动物按随机化原则分成3组,即正常喂养组、正常对照组和热水组。正常喂养组为正常喂养,自由饮25℃白开水;正常对照组为25℃白开水灌胃,每次2.5ml,1次/d;热水组为55℃水灌胃,每次2.5ml,1次/d。各组分别于4周、8周、12周、24周、32周各随机取4只,观察胃黏膜萎缩情况,并同时抽血分离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IL-6,IL-8含量。结果热水组灌胃至24周时出现大鼠胃黏膜层变薄,固有层腺体减少,固有层纤维结缔组织增生,黏膜肌层明显增生,慢性炎细胞浸润等萎缩性胃炎表现,随着热水灌胃时间的延长,32周胃黏膜萎缩程度明显加重。正常喂养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各时间点血清IL-6,IL-8含量基本相同;热水组大鼠血清IL-6,IL-8含量在4周就明显升高,8周,12周时IL-6、IL-8含量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周萎缩性胃炎形成后,其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热水刺激形成萎缩性胃炎的过程中,IL-6和IL-8的升高可能是热水损伤胃黏膜的主要机制之一,在萎缩性胃炎形成过程中起重要的先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水 萎缩性胃炎 IL-6 IL-8
下载PDF
Notch4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与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欣 吴开春 +4 位作者 郭长存 杨利萍 孟存英 宋瑛 张沥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77-478,共2页
目的研究Notch4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中的表达、分布及意义。方法收集50例UC患者病变部结肠组织及32例结肠癌患者术后大体标本两端的正常黏膜组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otch4在50例UC及32例对照结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Notch4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中的表达、分布及意义。方法收集50例UC患者病变部结肠组织及32例结肠癌患者术后大体标本两端的正常黏膜组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otch4在50例UC及32例对照结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Notch4在UC患者结肠组织及对照的正常结肠组织中均有表达,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tch4的表达与UC患者的性别、年龄及UC病变程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otch4在UC患者结肠黏膜组织与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黏膜组织 NOTCH4
下载PDF
茵栀黄颗粒联合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所致阻塞性黄疸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9
作者 韩坤 葛鹏 杨震威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1570-1572,共3页
目的观察茵栀黄颗粒联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引起的阻塞性黄疸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155例胆总管结石引起的阻塞性黄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7例和观察组78例,两组均予ERCP,观察组加服茵栀... 目的观察茵栀黄颗粒联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引起的阻塞性黄疸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155例胆总管结石引起的阻塞性黄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7例和观察组78例,两组均予ERCP,观察组加服茵栀黄颗粒,7 d为一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术后并发症、肝功能及炎症反应。结果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 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 9%(P <0. 05)。观察组血清肝功能指标中TBIL、DBIL、ALT、AST,炎症指标中IL-1β、IL-6、IL-8、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其余指标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茵栀黄颗粒联合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引起的阻塞性黄疸疗效肯定,且可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并发症/治疗 黄疸 阻塞性/病因学/治疗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茵陈/治疗应用 栀子/治疗应用 黄芩甙/治疗应用
原文传递
热水致大鼠萎缩性胃炎胃黏膜超微结构变化 被引量:6
20
作者 陶梅 张沥 +4 位作者 张玲霞 王春梅 江梅 杨家骥 宋瑛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1264-1267,共4页
目的:研究热水灌胃导致大鼠萎缩性胃炎(chronicatrophicgastritis,CAG)胃黏膜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CAG发病机制及长期过热饮食与萎缩性胃炎发生的关系.方法:热水灌胃(55℃蒸馏水,2.5mL/d)建立大鼠萎缩性胃炎动物模型,选取鼠腺胃... 目的:研究热水灌胃导致大鼠萎缩性胃炎(chronicatrophicgastritis,CAG)胃黏膜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CAG发病机制及长期过热饮食与萎缩性胃炎发生的关系.方法:热水灌胃(55℃蒸馏水,2.5mL/d)建立大鼠萎缩性胃炎动物模型,选取鼠腺胃胃窦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及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胃黏膜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热水组于灌胃后24wk,光镜见大鼠胃黏膜出现萎缩表现.扫描电镜见胃黏膜细胞萎缩、腺腔增大并见出血现象;32wk时细胞萎缩加重,大量上皮细胞脱落、细胞破损、局灶性糜烂.透射电镜见腺体和腺细胞萎缩,胞质内细胞器减少,分泌颗粒减少并空泡化,粗面内质网明显扩张,并出现早期凋亡现象.32wk时胞质内细胞器锐减,早期凋亡现象较前普遍.结论:长期过热饮食可造成胃黏膜的损伤,并有超微结构的损害,可导致胃黏膜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水 胃炎 萎缩性 显微镜检查 电子 扫描 显微镜检查 电子 扫描透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