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沙素梅 陈芬荣 +7 位作者 徐斌 涂永久 姜炅 景妍 孙层 王晶 刘欣 高会军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2年第2期144-148,154,共6页
目的探讨重度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合并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疾病转归。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科收治的重度UC患者,根据患者CMV感染的情况将其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分别总结两组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重度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合并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疾病转归。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科收治的重度UC患者,根据患者CMV感染的情况将其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分别总结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治疗方案等,并回顾性分析其预后。结果共纳入重度UC患者167例,包括感染组21例(12.6%)和对照组146例(87.4%)。感染组患者中男性9例(42.9%),女性12例(57.1%),年龄15~69岁,平均(42.7±18.3)岁,中位病程10.0(0.5,64.3)个月,感染组病程明显短于对照组。感染组和对照组均以慢性复发型为主,感染组中初发型比例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中的慢性复发型比例高于感染组。两组的病变范围均以广泛结肠型为主。实验室检查方面,感染组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血沉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组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器官衰竭率较高。而激素、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的使用率、激素依赖/抵抗率和手术率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度UC患者容易并发CMV感染,病程短可能增加其感染的风险。CMV感染可加重UC病情,增加住院时间和急诊手术率,与预后不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重度溃疡性结肠炎 巨细胞病毒 临床特点
下载PDF
黏附侵袭性大肠杆菌LF82对结肠炎小鼠炎症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沙素梅 陈芬荣 +6 位作者 涂永久 曾虹 景妍 崔婷 王晶 李路 徐斌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1年第9期1108-1112,共5页
目的黏附侵袭性大肠杆菌(AIEC)可能与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病及加重相关,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最具代表性的AIEC菌株E.coli LF82对实验性结肠炎小鼠炎症因子及炎症通路的影响。方法将24只清洁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DSS组、DSS+LF82组和健... 目的黏附侵袭性大肠杆菌(AIEC)可能与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病及加重相关,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最具代表性的AIEC菌株E.coli LF82对实验性结肠炎小鼠炎症因子及炎症通路的影响。方法将24只清洁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DSS组、DSS+LF82组和健康对照组,每组8只。分别给予DSS组和DSS+LF82组小鼠蒸馏水和E.coli LF82灌胃一周,后建立葡聚糖硫酸钠(DSS)小鼠结肠炎模型,健康对照组小鼠不做任何处理。通过Bio-plex、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测定血清及结肠组织中多个炎症因子及炎症通路相关分子的变化。结果DSS组小鼠血清中的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0、白介素-17A、白介素-1β、白介素-6、干扰素-γ和G-集落刺激因子分泌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加,定植E.coli LF82的DSS+LF82组升高更明显。结肠组织中的上述炎症因子和IL-8的mRNA水平变化趋势与之类似。DSS+LF82组小鼠结肠中磷酸化NF-κB P65和P38的表达明显高于DSS组和健康对照组。结论E.coli LF82可增加小鼠血清和结肠组织炎症因子的释放,其机制可能通过NF-κB和MAPK信号通路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聚糖硫酸钠 黏附侵袭性大肠杆菌 结肠炎 炎症因子
下载PDF
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对纵膈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楚莹 马师洋 +3 位作者 白小梅 熊登雯 梁春妮 史海涛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2年第1期94-97,共4页
目的评价经食管超声内镜细针活检(EUS-FNA)在纵膈实质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1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EUS-FNA及病理学检查的47例纵膈实质性病变的穿刺选择及病理诊断。结果47例患者中,组织病... 目的评价经食管超声内镜细针活检(EUS-FNA)在纵膈实质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1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EUS-FNA及病理学检查的47例纵膈实质性病变的穿刺选择及病理诊断。结果47例患者中,组织病理结果为恶性患者32例,非恶性患者15例,恶性肿瘤中小细胞癌例数最多(9例),其次为鳞癌和腺癌;EUS-FNA组织病理检查对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为94.1%,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86.7%。细胞病理学检测的敏感性为92.6%,特异性为100%。细胞病变DNA检测的敏感性为66.7%,特异性为100%。结论EUS-FNA对于消化道附近的纵膈占位性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便捷、并发症少的诊断方式,组织病理学检查的准确性最高,细胞病理及细胞病变DNA定量检测可以作为进一步明确诊断的补充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 细针穿刺 纵膈占位 组织病理学检查 细胞病理学检查
下载PDF
小肠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4
作者 沙素梅 徐斌 +6 位作者 涂永久 余巧玲 全晓静 史海涛 刘梦 刘雁 李路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1年第5期549-552,共4页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s,NENs)是一种少见的以神经内分泌分化为主的肿瘤,可发生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各个部位。根据不同的生物学行为和恶性潜能,一般将NENs分为分化良好的神经内分泌瘤(neuroendocrine tumors,NETs...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s,NENs)是一种少见的以神经内分泌分化为主的肿瘤,可发生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各个部位。根据不同的生物学行为和恶性潜能,一般将NENs分为分化良好的神经内分泌瘤(neuroendocrine tumors,NETs)和分化不良的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ncer,NECs)。与其他小肠肿瘤一样小肠NECs因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非特异性、内镜检查困难等特点,通常难以诊断。在过去通常需要手术后才能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小肠 消化道出血 胶囊内镜 小肠镜
下载PDF
肠道菌群失调对内脏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6
5
作者 邵珲 王进海 +2 位作者 张杰 杨龙宝 谢丹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58-764,781,共8页
目的检测肠道菌群失调大鼠的内脏敏感性变化及紧密连接蛋白(ZO-1)、Toll样4受体(TLR4)的表达,探讨肠道菌群失调对内脏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SPF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2只)、菌群失调组(18只)。菌群失调组采用盐酸林... 目的检测肠道菌群失调大鼠的内脏敏感性变化及紧密连接蛋白(ZO-1)、Toll样4受体(TLR4)的表达,探讨肠道菌群失调对内脏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SPF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2只)、菌群失调组(18只)。菌群失调组采用盐酸林可霉素(300mg/mL)灌胃,1mL/(次·只),1次/d,连续给药7d;正常对照组采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第8天随机抽取菌群失调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各6只,检测模型是否成功。模型建立成功后,将其余12只菌群失调组大鼠随机分组:阴性对照组、益生菌干预组,每组6只。益生菌干预组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培菲康)灌胃,1粒/3mL生理盐水,1mL/(次·只),1次/d,连续给药7d;阴性对照组给予同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第8天进行粪便菌群培养、检测内脏敏感性、检测结肠组织中ZO-1及TLR4的mRNA和蛋白表达、检测血清中炎性因子IL-10、TNFα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菌群失调组大鼠结肠ZO-1的mRNA含量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而结肠TLR4的含量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且血清中促炎因子TNFα表达显著升高,而抑炎因子IL-10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菌群失调组相比,益生菌干预组结肠ZO-1的mRNA含量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而结肠TLR4的mRNA含量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且血清中促炎因子TNFα表达显著降低而抑炎因子IL-10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通过抑制结肠中ZO-1的表达及升高TLR4的表达,进而导致慢性低度炎症的发生可能是肠道菌群失调导致内脏高敏感的作用机制之一,同时益生菌制剂可能通过恢复肠道菌群变化进而改善内脏高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失调 内脏高敏感 肠易激综合征 低度炎症 紧密连接蛋白(ZO-1) Toll样4受体(TLR4) 益生菌
下载PDF
阿罗洛尔、普萘洛尔和卡维地洛对肝硬化大鼠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晓艳 万晓龙 +3 位作者 郭晓燕 董蕾 秦斌 李晶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30-734,共5页
目的探讨阿罗洛尔、普萘洛尔和卡维地洛降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大鼠门静脉压力的疗效及相关机制,并对此3种药物的作用优劣作综合评估。方法 CCl4诱导大鼠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模型,于模型稳定后分别给予阿罗洛尔、普萘洛尔、卡维地洛灌胃2周;... 目的探讨阿罗洛尔、普萘洛尔和卡维地洛降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大鼠门静脉压力的疗效及相关机制,并对此3种药物的作用优劣作综合评估。方法 CCl4诱导大鼠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模型,于模型稳定后分别给予阿罗洛尔、普萘洛尔、卡维地洛灌胃2周;插管法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门静脉压力(PVP),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肝组织中α-SMA表达;Masson染色法测胶原纤维面积。结果阿罗洛尔组和卡维地洛组PVP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两组PVP均低于普萘洛尔组(P<0.001,P=0.032);和模型组比较,阿罗洛尔组及卡维地洛组的MAP和HR均明显下降(P<0.05);卡维地洛组MAP较阿罗洛尔组更低(P=0.011);普萘洛尔组仅MAP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03),而HR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143)。阿罗洛尔组和普萘洛尔组仅TBIL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01),而卡维地洛组ALT、ALB、TBIL均较模型组明显改善(P<0.001,P<0.001,P=0.045);阿罗洛尔、卡维地洛、普萘洛尔组α-SMA表达及胶原纤维面积均较模型组减少,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罗洛尔能够显著降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大鼠的门静脉压力,疗效与卡维地洛类似;在改善肝功能方面阿罗洛尔不及卡维地洛,但阿罗洛尔对MAP的影响要小于卡维地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罗洛尔 卡维地洛 普萘洛尔 门脉高压症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