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移植术后胆漏的诊断治疗 被引量:1
1
作者 吕毅 蒋安 +4 位作者 王博 于良 刘昌 仵正 宋宇龙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6年第4期318-320,共3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胆漏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6例肝移植并发胆漏病人(男4例,女2例)的诊断及治疗。胆管重建方式为胆总管端端吻合术。1例为肝脏移植术后第3天T管脱落,1例术后3个月拔除T管后出现胆漏,4例为吻合口漏,其中...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胆漏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6例肝移植并发胆漏病人(男4例,女2例)的诊断及治疗。胆管重建方式为胆总管端端吻合术。1例为肝脏移植术后第3天T管脱落,1例术后3个月拔除T管后出现胆漏,4例为吻合口漏,其中2例合并胆管狭窄。5例非手术治疗,1例手术治疗。结果:6例胆漏中5例治愈,1例并发感染死亡。结论:术后及时诊断并阻止胆漏-感染恶性循环是治疗胆漏的关键。胆漏多可经非手术治愈。经非手术治疗失败者,应予积极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胆漏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胃癌急性穿孔手术治疗34例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宝太 郝民安 +1 位作者 李洪亮 秦兆寅 《西部医学》 2010年第12期2267-2268,共2页
目的探讨胃癌急性穿孔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对34例胃癌急性穿孔患者分别行胃远端大部分切除术(19例)、单纯穿孔修补术(9例)和胃癌根治术(6例),比较各种手术的生存期。结果治愈30例,死亡4例。术后27例获得随访,19例行胃远端大部分切... 目的探讨胃癌急性穿孔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对34例胃癌急性穿孔患者分别行胃远端大部分切除术(19例)、单纯穿孔修补术(9例)和胃癌根治术(6例),比较各种手术的生存期。结果治愈30例,死亡4例。术后27例获得随访,19例行胃远端大部分切除存活时间10~24个月,平均15.0个月;9例行穿孔修补术存活时间3~7个月,平均5.7个月;6例行胃癌根治术存活时间17~40个月,平均32.8个月。结论胃癌急性穿孔的早期诊断、术式的正确选择和手术时机的把握,是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其中胃远端大部分切除术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穿孔 手术治疗
下载PDF
腹腔镜结直肠癌的切除68例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宝太 李宗芳 +2 位作者 王为忠 杨正安 王波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10年第2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3月至2007年12月,对68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手术方式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除1例中转开腹手术外,其余67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3月至2007年12月,对68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手术方式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除1例中转开腹手术外,其余67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135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10 ml,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平均36 h,术后平均住院8 d,术后有6例用止痛剂,术后无出血、吻合口漏、伤口感染等并发症,无术后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手术,安全可靠,出血量少,肠功能恢复快,具备操作安全、微创、恢复快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结直肠癌 切除术 临床评价
原文传递
腹腔镜结直肠癌的切除技术及临床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宝太 李宗芳 +2 位作者 王为忠 杨正安 王波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11期1374-1375,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优势、手术方法及治疗结直肠良恶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及随访结果进行总结。结果除1例中转开腹外,其余67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优势、手术方法及治疗结直肠良恶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及随访结果进行总结。结果除1例中转开腹外,其余67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13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10ml,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平均36h,术后平均住院8d,术后用止痛剂6例,术后无出血、吻合口漏、伤口感染等并发症,无术后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手术,安全可靠,出血量少,肠功能恢复快,而且具备操作安全、微创、恢复快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结直肠肿瘤 切除术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手术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宝太 李宗芳 +1 位作者 杨正安 王波 《河北医药》 CAS 2009年第23期3240-3242,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临床试验的方法分析2组即腹腔镜组(n=290)和开腹组(n=320)共610例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种方法在手术时间、切口感染、相关并发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方面的差异。...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临床试验的方法分析2组即腹腔镜组(n=290)和开腹组(n=320)共610例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种方法在手术时间、切口感染、相关并发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腹腔镜组中转开腹25例,切口感染3例,术后麻痹性肠梗阻5例,未出现肠瘘、残株炎、残余脓肿等并发症;开腹组发生切口感染27例,术后麻痹性肠梗阻16例,肠粘连32例,阑尾残株炎3例,合并肺部感染4例,腹腔脓肿6例。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腹腔镜 手术
下载PDF
肝癌的药物治疗及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宝太 李宗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9年第3期135-136,共2页
关键词 肝癌 药物治疗 进展
下载PDF
老年高位胆管癌的手术治疗方法与疗效分析
7
作者 王宝太 白亮 +1 位作者 秦兆寅 郝民安 《西部医学》 2011年第6期1091-1093,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高位胆管癌的手术治疗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7例经手术治疗的老年高位胆管癌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完成根治性切除7例(根治组),仅行姑息性切除10例(非根治组)。根治组中位生存期为23.2个月,非根治组中位... 目的探讨老年人高位胆管癌的手术治疗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7例经手术治疗的老年高位胆管癌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完成根治性切除7例(根治组),仅行姑息性切除10例(非根治组)。根治组中位生存期为23.2个月,非根治组中位生存期为11.3个月,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非根治组中内引流者中位生存期为12.7个月,而外引流者中位生存期仅为5.6个月,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积极提高手术切除率是改善老年人肝门部胆管癌预后的惟一有效方法,清扫肝十二指肠韧带、适宜的肝部分切除可提高根治性切除率;姑息性切除、胆道引流特别是外引流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对延长生存期贡献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高位胆管癌 外科手术 临床分析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我国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围生期并发症及妊娠结局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02
8
作者 胡艳粉 李领侠 +5 位作者 张莹 吴冰 司亚鸽 李瑶 赵晓婷 周婧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年第2期143-150,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我国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围生期并发症发生及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维普数据库(WP)、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Data)等全文数据库2010年1月至201... 目的系统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我国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围生期并发症发生及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维普数据库(WP)、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Data)等全文数据库2010年1月至2014年7月公开发表的文章,纳入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常规护理与仅有常规护理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按最新版Cochrane手册文献质量评价办法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而后提取有效数据并采用RevMan5.2软件对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8个随机对照试验。所有纳入研究的质量中等。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不进行护理干预相比,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围生期并发症的发生(RR值分别为0.30,0.19,0.24,O.28,0.28,0.56,0.33,0.30,O.24和0.17),改善妊娠结局(RR值分别为0.28,0.29和0.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围生期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妊娠结局,对辅助临床治疗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妊娠期糖尿病 并发症 妊娠结局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微信随访对青壮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9
9
作者 胡艳粉 李领侠 +6 位作者 张莹 赵晓婷 周婧 赵柳 司亚鸽 权晓娟 于俊霞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年第10期1387-1391,共5页
目的 探讨微信随访对青壮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12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且能够独立使用微信的青壮年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 目的 探讨微信随访对青壮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12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且能够独立使用微信的青壮年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微信随访干预,包括在治疗及出院后通过微信定期发送糖尿病相关知识及血糖监测提醒等信息.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睡眠质量、心理状况、血糖控制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得分(12.7±1.5)分高于对照组(8.7±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56,P〈0.05);干预组患者合理饮食、规范服药、适度运动、良性心理和血糖监测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感染、低血糖、糖尿病眼病及急性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神经病变、肾病发生率优于干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PSQI评分、SDS和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PSQI评分、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信随访可以有效提高青壮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和心理状况,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生活质量 微信 青壮年 治疗依从性 TYPE 2
原文传递
血清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肾病相关分析 被引量:24
10
作者 权晓娟 王妮 +2 位作者 姜素珍 张水利 张莹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2267-2268,共2页
目的:观察血清C-反应蛋白(CRP)在2型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的变化.方法:测定40例2型糖尿病患者正常白蛋白尿期[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0μg/min];42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期(20μg/min<UAER<200μg/min);36例2型糖尿病... 目的:观察血清C-反应蛋白(CRP)在2型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的变化.方法:测定40例2型糖尿病患者正常白蛋白尿期[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0μg/min];42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期(20μg/min<UAER<200μg/min);36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大量白蛋白尿期(UAER>200μg/min)的血清CRP含量,并与4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组患者的血清CRP值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2型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组患者的血清CRP值高于正常对照组,也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均为P<0.05).2型糖尿病肾病大量白蛋白尿组患者的血清CRP值高于正常对照组,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也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均为P<0.05).结论:血清CRP在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中有不同程度升高,且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RP水平随尿白蛋白增加而升高.血清CRP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肾病
下载PDF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伴左心肥厚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1
作者 张丽娥 张岁龙 +2 位作者 魏凤英 封晓荣 张倩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9期1684-1686,1720,共4页
目的:通过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伴左心肥厚患者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共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 目的:通过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伴左心肥厚患者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共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观察组患者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左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SBP、DBP和HR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BP、DBP和H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VST、IVPWT、LVDd和LVMI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IVST、IVPWT、LVDd和LVM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伴左心肥厚患者,能够降低患者血压、逆转左心室肥厚,改善患者心功能,疗效优于氨氯地平单独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左心肥厚 缬沙坦 氨氯地平
原文传递
中医延续性护理方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疗效、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及心理痛苦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胡艳粉 赵晓婷 +4 位作者 李领侠 杨海霞 权晓娟 张莹 张军 《四川中医》 2021年第1期202-205,共4页
目的:观察中医延续性护理方案实施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疗效、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及心理痛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8年3月~2019年5月我院住院部收治的12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64... 目的:观察中医延续性护理方案实施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疗效、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及心理痛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8年3月~2019年5月我院住院部收治的12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64例,常规护理+中医延续性护理)和对照组(60例,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生存质量、临床疗效、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心理痛苦程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DSQL量表总均分(16.01±3.3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总均分(18.94±3.66)分(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P<0.05);观察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股神经、尺神经、臂丛神经传导速度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周围神经传导总平均速度(50.79±3.24)m/s显著优于对照组周围神经传导总平均速度(45.68±2.91)m/s(P<0.05);观察组DDS总均分(6.08±3.3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7.64±3.97)分(P<0.05)。结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实施中医延续性护理,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缓解患者的痛苦心理,临床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延续性护理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下载PDF
西安市三级甲等医院注册护士核心能力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刘红梅 孔淑贞 +3 位作者 杨希文 吕静文 周晓荣 王明旭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年第12期1623-1627,共5页
目的 了解西安市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临床注册护士的核心能力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管理者提高临床护士核心能力,促进临床护理质量安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于2015年7—9月期间,对西安市3所三级甲... 目的 了解西安市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临床注册护士的核心能力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管理者提高临床护士核心能力,促进临床护理质量安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于2015年7—9月期间,对西安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831名临床注册护士进行调查.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因素采取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西安市三级甲等医院的临床注册护士核心能力总分为(159.12±33.21)分;得分最高的是伦理及法律实践维度,条目均分为(3.01±0.64)分;得分最低的是评判性思维/科研能力维度,条目均分为(2.70±0.67)分;急诊及重症护士在临床护理、人际关系、伦理/与法律实践、专业发展、评判性思维/科研能力维度得分均高于普通科室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496、-2.688、-3.727、-2.969、-3.911;P<0.05).多因素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技术职称、年龄、科室培训、专科资格认证是核心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西安市三级甲等医院注册护士的核心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急诊及重症护士核心能力在多个维度高于普通科室护士;护士年龄、技术职称、科室培训是否获得专科资格认证是影响护士核心能力的主要因素.应加强对低年资、低职称、无专科资格认证的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册护士 核心能力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并发症体验对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态度及血糖控制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周西 杨惠云 +1 位作者 李领侠 胡艳粉 《护理学报》 2019年第17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并发症体验对2型糖尿病患者对疾病态度、血糖控制水平的影响,为糖尿病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方便选取12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干预组(61例)和对照组(64例)。2组患者均给予2型糖尿病常规护理,同时干预组给予糖尿病并发症体... 目的探讨并发症体验对2型糖尿病患者对疾病态度、血糖控制水平的影响,为糖尿病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方便选取12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干预组(61例)和对照组(64例)。2组患者均给予2型糖尿病常规护理,同时干预组给予糖尿病并发症体验干预。对2组患者在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5个时间点的疾病态度、糖化血红蛋白值进行比较。结果共125例患者完成研究,干预后2组患者对疾病态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院后3个月、6个月2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验式学习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态度,对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具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并发症 血糖控制 体验式学习 疾病态度
下载PDF
芪苈强心胶囊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APN、BNP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丽娥 《陕西中医》 2016年第5期540-542,共3页
目的:探究芪苈强心胶囊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血清脂联素(APN)、脑钠肽(BNP)及心功能的影响,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CHF患者20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治疗组102例和对照组99例;所有患者均... 目的:探究芪苈强心胶囊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血清脂联素(APN)、脑钠肽(BNP)及心功能的影响,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CHF患者20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治疗组102例和对照组99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硝酸酯类药物等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芪苈强心胶囊。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血清BNP、APN变化情况,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显著升高,且治疗组LVEDD、LVESD水平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27%,对照组为76.77%,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BNP、APN水平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在改善CHF患者心功能上具有显著的疗效,其能够降低患者血清APN、CHF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疗法 脂联素 @脑钠肽 @芪苈强心胶囊
下载PDF
BNDF调控SIRT1/PGC-1α通路拮抗Aβ_(25~35)诱导的神经元细胞氧化损伤 被引量:9
16
作者 姚婕 张红梅 +2 位作者 阎丽萍 姬文涛 马巧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0期16-21,共6页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Aβ25~35诱导的神经元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分离新生SD大鼠皮层神经元细胞,并分为空白对照组、Aβ25~35组、1μg/L BDNF+Aβ25~35组、10μg/L BDNF+Aβ25~35组、100μg/L BDNF+A...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Aβ25~35诱导的神经元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分离新生SD大鼠皮层神经元细胞,并分为空白对照组、Aβ25~35组、1μg/L BDNF+Aβ25~35组、10μg/L BDNF+Aβ25~35组、100μg/L BDNF+Aβ25~35组、BDNF+si RNA-scramble+Aβ25~35组、BDNF+si RNA-Trk B+Aβ25~35组、BDNF+si RNASIRT1+Aβ25~35组。不同浓度BDNF诱导培养细胞48 h,si RNA-scramble、si RNA-Trk B或si RNA-SIRT1采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细胞,诱导培养24 h。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神经元细胞的细胞存活率和凋亡率,利用硫代巴比妥酸法和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各组细胞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q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Trk B、SIRT1、PGC-1α、Bcl-2、Bax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β25~35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P〈0.05)。与Aβ25~35组比较,不同浓度BDNF均能提高细胞存活率,降低凋亡率,升高细胞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上调Trk B、SIRT1、PGC-1α、Bcl-2表达,减少Bax表达(P〈0.05),并且呈现剂量依赖性。沉默SIRT1表达后抑制BDNF对Aβ25~35诱导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沉默Trk B表达后抑制BDNF对SIRT1/PGC-1α信号通路的激活作用。结论 BDNF能够保护Aβ25~35诱导神经元细胞的氧化损伤,并且通过Trk B受体调控SIRT1/PGC-1α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元细胞 氧化损伤 TRK B SIRT1/PGC-1α
下载PDF
胺碘酮与利多卡因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丽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8期149-150,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行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行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室性心律失常控制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0%(P<0.05),但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分别为5.0%、10.0%(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30.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5.0%(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的效果优于利多卡因,可将其作为治疗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室性心律失常 胺碘酮 利多卡因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对脑卒中的认识及健康促进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胡艳粉 李领侠 +7 位作者 赵晓婷 周婧 宋康佳 王录会 闫玲 李瑶 吴冰 周青 《护理管理杂志》 2016年第3期171-173,共3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对脑卒中认识及健康促进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脑卒中认知问卷、生理机能评价量表、健康促进生活形态测评量表对31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脑卒中相关知识总分为(11.21±5.09)分。健康促进...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对脑卒中认识及健康促进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脑卒中认知问卷、生理机能评价量表、健康促进生活形态测评量表对31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脑卒中相关知识总分为(11.21±5.09)分。健康促进生活形态得分为(14.65±0.75)分。教育水平和诊断时间与脑卒中知识得分及健康促进行为得分均呈正性相关(P<0.01或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的脑卒中相关认知水平较低、健康促进行为处于中等水平,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门诊和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变化,避免脑卒中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复发 健康促进行为
下载PDF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9
作者 权晓娟 王妮 +2 位作者 付淑丽 李荣 张莹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3-285,共3页
目的:探讨睡前皮下注射长效重组甘精胰岛素与睡前皮下注射中效低糖蛋白锌人胰岛素(诺和灵N)联合口服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比较.方法:将90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和诺和灵N治疗组.比... 目的:探讨睡前皮下注射长效重组甘精胰岛素与睡前皮下注射中效低糖蛋白锌人胰岛素(诺和灵N)联合口服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比较.方法:将90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和诺和灵N治疗组.比较治疗后两组日平均血糖、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空腹血糖达标时每日所用甘精胰岛素和诺和灵N的剂量、空腹C肽及平均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指数(BMI).结果:甘精胰岛素组在日平均血糖、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每日应用胰岛素的剂量方面均低于诺和灵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阿卡波糖治疗降血糖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阿卡波糖 糖尿病
下载PDF
电针后留针足三里、太溪同时配合导尿管球囊扩张技术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被引量:5
20
作者 秦章辉 袁平华 史斐娟 《新中医》 CAS 2012年第11期87-89,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后留针足三里、太溪同时配合导尿管球囊扩张技术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21例恢复期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予电针后继续留针足三里、太溪,同时应用导尿管球囊扩张技术治疗,采用X线荧光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 目的:观察电针后留针足三里、太溪同时配合导尿管球囊扩张技术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21例恢复期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予电针后继续留针足三里、太溪,同时应用导尿管球囊扩张技术治疗,采用X线荧光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钡水、钡糊吞咽时相的通过时间缩短,喉部上抬和前移幅度也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VFSS疗效总有效率为90.5%,治愈9例,占42.9%;有效10例,占47.6%;无效2例,占9.5%。结论:导尿管球囊扩张技术同时配合针刺,有利于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恢复期 吞咽障碍 电针 球囊扩张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