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囊镜探查在慢性精囊炎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杜春 潘亮 +1 位作者 邓骞 郭雄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CAS 2017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探讨精囊镜探查技术在慢性精囊炎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就诊的58例慢性精囊炎患者,术前均行经直肠超声,精囊MRI或CT扫描等检查排除精囊肿瘤、结核、前列腺占位,经至少4周的抗感染治疗后症状仍不能... 目的探讨精囊镜探查技术在慢性精囊炎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就诊的58例慢性精囊炎患者,术前均行经直肠超声,精囊MRI或CT扫描等检查排除精囊肿瘤、结核、前列腺占位,经至少4周的抗感染治疗后症状仍不能好转的患者行精囊镜探查手术,对发现的结石予以钬激光碎石,陈旧性血块予以冲洗并以稀碘伏液体冲洗精囊;术后继续抗感染治疗。结果 5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5~100 min,平均(53.4±19.3)min,术后均未出现直肠损伤、尿失禁等并发症;术后随访54例患者血精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合并症状也明显改善或彻底治愈。对于不同年龄段患者血精及射精痛症状缓解率无明显差异,而不同发病时间的血精症状缓解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精囊镜探查可用于治疗保守治疗效果欠佳的慢性精囊炎患者,手术安全性高,并发症较少,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囊镜探查 慢性精囊炎 血精
下载PDF
阴茎癌患者抑郁情绪护理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文彩 张海艳 王蕊梅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125-126,共2页
我院于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阴茎癌患者46例,按照不同的策略进行护理,观察缓解患者抑郁情绪。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选择阴茎癌患者46例,年龄43.4±17岁。均为鳞状上皮癌,其中腹股沟淋巴转移7例,施行... 我院于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阴茎癌患者46例,按照不同的策略进行护理,观察缓解患者抑郁情绪。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选择阴茎癌患者46例,年龄43.4±17岁。均为鳞状上皮癌,其中腹股沟淋巴转移7例,施行阴茎部分切除术41例,阴茎全切术2例(其中实施双侧腹股骨沟淋巴结清扫5例),放弃治疗3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茎肿瘤/并发症 抑郁症/病因学 抑郁症/护理
下载PDF
Cyclin D1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娟 徐永刚 姜亚卓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332-334,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0例肾细胞癌患者中肾癌组织及癌旁肾组织中Cyclin D1的表达,并对Cyclin D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CyclinD1在肾细胞...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0例肾细胞癌患者中肾癌组织及癌旁肾组织中Cyclin D1的表达,并对Cyclin D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CyclinD1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83.3%,而癌旁肾组织中的阳性率为6.6%,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Cyclin D1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在不同性别、年龄、肿瘤体积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Cyclin D1可作为判断肾细胞癌分化程度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细胞周期蛋白D1 表达
下载PDF
原发性腹膜后黏液性囊腺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4
作者 崔超越 段万里 +3 位作者 翟宇瑶 任伟 杜双宽 程永毅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6期835-837,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黏液性肿瘤(PRMT)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省人民医院2018年5月收治的1例原发性腹膜后黏液囊腺瘤(PRM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对其病理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进行分析。结...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黏液性肿瘤(PRMT)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省人民医院2018年5月收治的1例原发性腹膜后黏液囊腺瘤(PRM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对其病理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系2年前孕检时发现腹膜后囊肿及右腰背不适3d入院,除影像学提示“右侧腹膜后囊肿”外,血液常规及肿瘤标志物均无异常。行腹腔镜下右侧腹膜后囊肿切除术,术后病理确诊良性黏液性囊腺瘤。结论PRMT是罕见肿瘤,PRMC是其三种病理类型之一,无特异性血清学及影像学表现,术前诊断极为困难,主要依靠病理学确诊。主要的治疗方式为完整切除肿瘤,并防止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黏液性囊腺瘤 体腔上皮化生 手术治疗 无瘤原则 复发
原文传递
mRNA介导表达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在肾癌细胞抑制中的机制
5
作者 高飞 张鹤 +1 位作者 王贵荣 帖鹏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20期1969-1972,共4页
目的观察mRNA介导表达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在肾癌细胞抑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医院诊治的经病理确诊肾癌患者12例,通过实时定量PCR比较肾细胞癌(RCC)细胞系与正常细胞系在miR-138和miR-199表达水平,并且在miR... 目的观察mRNA介导表达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在肾癌细胞抑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医院诊治的经病理确诊肾癌患者12例,通过实时定量PCR比较肾细胞癌(RCC)细胞系与正常细胞系在miR-138和miR-199表达水平,并且在miR-138和miR-199控制下RCC细胞外基因的表达,根据Western blot和G0/G1细胞分析Ad-TRAIL-3MREs诱导人肾癌细胞(ACHN细胞)和L-02细胞凋亡的机制,利用MTT检测不同种重组腺病毒感染下RCC细胞和正常细胞活性。结果细胞PCR反应结束后标准曲线斜率为0.984,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根据样本及标准品的PCR反应循环数计算样本的mRNA含量。利用mastercycler ep realplex sample anylysis软件获得miR-138、miR-199含量。12例肾细胞癌组织miR-138、miR-199含量,显著低于正常肾组织(P<0.05)。在Ad-TRAIL-3MREs诱导ACHN细胞和L-02细胞中处理的ACHN细胞活化的caspase 3和PARP蛋白水平表达相对较高;与此相反,采用Ad-TRAIL-3MREs转染的L-02细胞caspase 3和PARP蛋白水平并没有活化。ATRAIL在降低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反,在RCC细胞中AD-TRAIL-3MREs能诱导细胞毒性。结论在RCC细胞中miR-138和miR-199水平相对较低,且能抑制正常细胞外源基因表达,TRAIL通过选择性表达能诱导RCC凋亡,且mRNA反应元件(MRE)对正常细胞无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细胞 mRNA介导表达 肿瘤坏死因子 细胞活性
下载PDF
干细胞关键转录因子Oct4在人膀胱癌组织的表达及其对5637细胞生物学特性调节 被引量:1
6
作者 帖鹏 梁亮 +4 位作者 杜双宽 任伟 孙羿 程永毅 徐永刚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19期1865-1868,共4页
目的研究干细胞关键转录因子Oct4在人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5 637细胞生物学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74例膀胱癌组织、32例癌旁组织以及24例正常膀胱癌组织病理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标本中的Oct4... 目的研究干细胞关键转录因子Oct4在人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5 637细胞生物学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74例膀胱癌组织、32例癌旁组织以及24例正常膀胱癌组织病理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标本中的Oct4表达;体外培养膀胱肿瘤细胞,采用MTT法检测siRNA敲除Oct4后对与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采用细胞划痕及Transwell试验测定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分析干细胞关键转录因子Oct4在人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5 637细胞生物学的影响。结果人膀胱癌组织中12例Oct4蛋白检测阴性,62例Oct4蛋白检测阳性,阳性率为83.78%,显著高于膀胱癌组织的21.87%(P<0.05);正常组织中Oct4蛋白阳性率为16.67%,三种不同细胞组织Oct4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癌组织Oct4蛋白表达在不同临床分期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癌组织Oct4蛋白表达在不同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分级越高、淋巴结转移,Oct4蛋白表达越高;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膀胱癌组织中Oct4蛋白表达阳性率为83.78%,膀胱癌旁组织Oct4蛋白表达阳性率为21.87%;正常组织Oct4蛋白表达阳性率为16.67%。三种不同的细胞进行划痕试验2 h后进行观察:结果显示:Oct4-siRNA转染后细胞迁移显著减弱,而其他细胞大量迁入划痕区域。结论 Oct4的表达与人膀胱癌的分级、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但是不同临床分期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Oct4高表达在膀胱癌的发生、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能抑制膀胱癌细胞系Oct4基因表达,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细胞细胞凋亡,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干细胞 转录因子 OCT4 细胞系 侵袭能力 划痕试验
下载PDF
肾移植受者血清可溶性HLA-G和可溶性CD30的水平与移植术后时间相关 被引量:1
7
作者 靳占奎 徐翠香 +2 位作者 段万里 杨江存 田普训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47-952,共6页
目的研究肾移植受者术后不同时间血清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s HLA-G)和可溶性CD30(s CD30)的水平变化,探讨血清s HLA-G和s CD30的表达与肾移植术后时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1例肾移植受者,并募集10例健康供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术前及肾... 目的研究肾移植受者术后不同时间血清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s HLA-G)和可溶性CD30(s CD30)的水平变化,探讨血清s HLA-G和s CD30的表达与肾移植术后时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1例肾移植受者,并募集10例健康供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术前及肾移植术后1年内s HLA-G和s CD30水平的动态变化;选取33例移植肾功能正常受者,按照移植术后时间分为术后≤5年组、5年<术后时间≤10年组、术后>10年组,观察血清s HLA-G和s CD30在术后1年以上的水平。结果肾移植受者术前血清s HLA-G水平与对照组、术后1周、术后1月的水平相当;术后3月血清s HLA-G水平高于术后1月;术后3、6、12月三组之间s HLA-G水平无显著变化;术后>10年组显著高于术后≤5年组。血清s HLA-G水平与肾移植术后时间显著相关。术前s CD30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术后1周较术前降低,术后1月较术后1周降低。术后1、3、6、12月之间及术后≤5年组、5年<术后时间≤10年组、术后>10年组之间s CD30水平无明显变化。s CD30水平仅与肾移植术后1月内时间显著相关。结论移植肾功能正常受者血清s HLA-G水平随着肾移植术后时间的延长而升高,而血清s CD30水平在肾移植术后1月内随时间延长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 可溶性CD30 免疫状态
下载PDF
放疗对前尿道狭窄模型兔iNOs和MMP-2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周克斌 赵留存 +3 位作者 杨勇 杨京可 虎威 屈卫星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建立前尿道狭窄模型兔动物模型,研究局部放疗对尿道移行上皮下的结缔组织中与瘢痕修复密切相关的组织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电刀灼热伤所致的前尿道狭窄兔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放疗2周组,放... 目的建立前尿道狭窄模型兔动物模型,研究局部放疗对尿道移行上皮下的结缔组织中与瘢痕修复密切相关的组织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电刀灼热伤所致的前尿道狭窄兔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放疗2周组,放疗4周组和未放疗组。当灼热伤后,在尿道内镜下可见到灼伤处黏膜苍白,周围血管扩张时,放疗组应用铱192γ射线对灼伤处上下0.5cm进行内照射,1.25Gy/次,隔日一次,共5Gy/次。当放疗结束后两周,同时处死放疗组,未放疗组兔。将前尿道狭窄段及上下0.5cm进行取材;当放疗结束后4周,同时处死放疗组,未放疗组兔。将前尿道狭窄段及上下0.5cm进行取材。免疫组化法检测尿道移行上皮下的组织中组织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结果 2周和4周的取材标本中,放疗组的iNOs和较未放疗组表达降低(P<0.05);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较未放疗组表达增强(P<0.05)。结论放疗增强了前尿道狭窄兔动物模型尿道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的表达;降低了组织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为临床联合运用冷刀尿道瘢痕切开术后于早期安全剂量的放疗以及细胞因子靶向治疗,预防尿道狭窄复发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尿道狭窄 组织型一氧化氮合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动物模型
下载PDF
敲减基质金属蛋白酶-10抑制人膀胱癌T24细胞系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
9
作者 屈卫星 惠荣 +3 位作者 陈伟 丁上书 程永毅 贺大林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1年第10期1937-1940,共4页
目的:探讨敲减MMP-10对人膀胱癌T24细胞系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针对人MMP-10的siRNA及阴性对照siRNA,分别注射至裸鼠皮下膀胱癌T24细胞系移植瘤,每周两次监测并比较各组裸鼠体重、瘤体大小,于接种后第5周处死裸鼠... 目的:探讨敲减MMP-10对人膀胱癌T24细胞系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针对人MMP-10的siRNA及阴性对照siRNA,分别注射至裸鼠皮下膀胱癌T24细胞系移植瘤,每周两次监测并比较各组裸鼠体重、瘤体大小,于接种后第5周处死裸鼠,取出皮下移植瘤,并比较各组瘤体重量的差异,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MMP-10表达水平。结果:皮下注射膀胱癌T24细胞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成瘤率达100%。瘤体内注射MMP-10 siRNA可以显著抑制膀胱癌T24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P<0.05);观察结束时MMP-10 siRNA组所剥离的瘤体重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裸鼠的平均体重并没有明显改变(P>0.05),提示瘤体内注射MMP-10 siRNA对裸鼠的一般情况影响不大,并没有明显的毒性或副作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示MMP-10 siRNA组MMP-10的染色强度及阳性细胞数均明显低于普通成瘤组和阴性对照组,提示瘤体内注射siRNA可以在体内有效敲低MMP-10的表达。结论:MMP-10在人膀胱癌T24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瘤体内注射MMP-10 siRNA可以有效且安全地抑制膀胱癌T24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10 膀胱癌 祼鼠
下载PDF
MMP-10在人膀胱癌T24细胞系体外侵袭中的作用
10
作者 屈卫星 惠荣 +3 位作者 陈伟 丁上书 程永毅 贺大林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12期2305-2307,共3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0在人膀胱癌细胞体外侵袭中的作用。方法:设计并合成针对MMP-10的siRNA和阴性对照siRNA,以脂质体转染法将其分别导入具有体外高侵袭潜能的T24细胞系,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MMP-10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0在人膀胱癌细胞体外侵袭中的作用。方法:设计并合成针对MMP-10的siRNA和阴性对照siRNA,以脂质体转染法将其分别导入具有体外高侵袭潜能的T24细胞系,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MMP-10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Transwell体外侵袭实验比较干扰MMP-10前后T24细胞体外侵袭潜能的变化。结果:MMP-10-siRNA可有效沉默MMP-10基因的表达,并降低T24细胞系的体外侵袭能力。结论:MMP-10可能在膀胱癌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抑制MMP-10可为预防及治疗转移性膀胱癌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基质金属蛋白酶10 侵袭转移 RNA干扰
下载PDF
水飞蓟宾对膀胱癌抑制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华才(综述) 徐永刚 孙羿(审校)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09年第2期190-194,共5页
本文综述了水飞蓟宾对膀胱移行上皮细胞(TCC)的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探讨了该领域尚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在治疗膀胱癌方面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膀胱肿瘤 水飞蓟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