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阳能联合空气源热泵系统温室供热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孙先鹏 郭康权 +1 位作者 邹志荣 张玥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58-665,共8页
在西安地区-座日光温室中采用太阳能联合空气源热泵供热系统进行对比实验研究,比较太阳能联合空气源热泵系统改善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及土壤温度等环境因素,分析评价太阳能联合空气源热泵系统在日光温室冬季应用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 在西安地区-座日光温室中采用太阳能联合空气源热泵供热系统进行对比实验研究,比较太阳能联合空气源热泵系统改善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及土壤温度等环境因素,分析评价太阳能联合空气源热泵系统在日光温室冬季应用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太阳能联合空气源热泵供热系统不仅可明显提高温室内的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还可有效降低温室内的湿度;在实验天气条件下,热泵单独供热时,系统的COP为2.2-3.5;太阳能联合空气源热泵供热时,系统的COP为2.9—6.0;相比于阴天工况,晴天条件下,太阳能蓄热供热时间较长,热泵补充供热时间缩短,系统COP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空气源热泵 温室系统 能效分析
下载PDF
基于熵权法-层次分析法的蒸汽吞吐评价指标构建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杰杰 夏玮 +4 位作者 刘子杰 赵立新 葛永广 葛苏鞍 孟现阳 《节能》 2022年第3期8-16,共9页
现阶段蒸汽吞吐后期采油能耗居高不下、经济效益差等问题严重制约稠油热采的效果,因此合理评价蒸汽吞吐技术开采效果,对稠油生产系统的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从工程产出水平、能效技术水平和经济利润水平选出评价的基础性指标,基... 现阶段蒸汽吞吐后期采油能耗居高不下、经济效益差等问题严重制约稠油热采的效果,因此合理评价蒸汽吞吐技术开采效果,对稠油生产系统的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从工程产出水平、能效技术水平和经济利润水平选出评价的基础性指标,基于熵权法-层次分析法组合权重的计算方法,建立一套蒸汽吞吐生产系统综合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以新疆油田实际生产井为例,利用正交试验设计25组注汽参数组合方案并进行评价,从综合水平优选出第1组方案,相较实际方案提高14.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熵权法 蒸汽吞吐 综合水平
下载PDF
多孔材料气凝胶气固耦合传热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毕成 唐桂华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15-1320,共6页
多孔材料气凝胶内气体与固体之间的耦合传热对其隔热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基于气凝胶微观结构,建立了气凝胶内气固耦合传热模型,并获得了分析解。所提出的模型与文献实验数据、理论计算及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结果证明了本文所... 多孔材料气凝胶内气体与固体之间的耦合传热对其隔热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基于气凝胶微观结构,建立了气凝胶内气固耦合传热模型,并获得了分析解。所提出的模型与文献实验数据、理论计算及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结果证明了本文所建立的耦合传热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与已有的耦合传热模型相比,本文建立的耦合传热模型具有计算简单且预测精度较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凝胶 纳米隔热材料 热导率 气固耦合传热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薄膜热电偶的开发及其在燃料电池测试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唐于晴 丁靖 +1 位作者 蔡赛杰 陶文铨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40-1844,共5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温度、湿度会显著影响电池的工作性能。为实时监控电池内的温度响应,本文采用先进MEMS微纳加工技术,成功开发出可用于燃料电池中的微型薄膜热电偶,其厚度大约为7μm,且空间分辨率能达到流场板流道和脊背的尺度。本...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温度、湿度会显著影响电池的工作性能。为实时监控电池内的温度响应,本文采用先进MEMS微纳加工技术,成功开发出可用于燃料电池中的微型薄膜热电偶,其厚度大约为7μm,且空间分辨率能达到流场板流道和脊背的尺度。本文将该薄膜热电偶嵌入在流场板和气体扩散层之间,在ARBIN燃料电池测试平台上测试电池的伏安特性曲线,并监测电池温度-电流的变化关系,结果发现薄膜热电偶的热响应速度非常快,可即时测量电池内部的温度,且对工作部件干扰小。测试结果表明,电池内部的电压随着工作电流的增加而降低,而温度随着工作电流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热电偶 MEMS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温度
原文传递
陕西省能源需求预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邱硕 王雪强 +1 位作者 毕胜山 吴江涛 《中国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921-926,共6页
在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日益严重的大背景下,节能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为探索高效的节能政策,本文根据陕西省实际情况,以2012年为基期,以2013-2030年为预测期利用Logistic、ARIMA等数学模型对陕西省未来的人口、经济发... 在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日益严重的大背景下,节能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为探索高效的节能政策,本文根据陕西省实际情况,以2012年为基期,以2013-2030年为预测期利用Logistic、ARIMA等数学模型对陕西省未来的人口、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预测,通过相关计算完成了未来陕西省能源需求量预测,并对陕西省的能源需求量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最后基于上述计算分析结果为陕西省未来的能源战略提出了建议:①保持经济、人口适度增长;②优化产业结构,降低工业部门GDP占比;③实行技术改革及行业结构调整,降低工业部门能源消费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 LOGISTIC模型 ARIMA模型 蒙特卡罗模拟
原文传递
基于动态光散射的SiO_2/H_2O纳米流体分散稳定性初探 被引量:3
6
作者 申韶磊 毕胜山 +4 位作者 胡丰凡 谭益农 马纶建 崔军卫 吴江涛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3-36,共4页
基于动态光散射法,采用同差探测实现了纳米流体分散体系的粒度测量。对体积分数为0.005%和0.0025%浓度的SiO_2/H_2O纳米流体颗粒粒径进行了测量,粒径的实验值的平均偏差分别为1.37%和1.39%,可以满足纳米颗粒粒径的高精度测量要求。两种... 基于动态光散射法,采用同差探测实现了纳米流体分散体系的粒度测量。对体积分数为0.005%和0.0025%浓度的SiO_2/H_2O纳米流体颗粒粒径进行了测量,粒径的实验值的平均偏差分别为1.37%和1.39%,可以满足纳米颗粒粒径的高精度测量要求。两种浓度的SiO_2/H_2O纳米流体的平均粒径基本一致,偏差在实验的不确定度以内,且随时间无明显变化,证明了颗粒分散的稳定性,本方法可以用于纳米流体分散稳定性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光散射 纳米流体 黏度 颗粒粒径
原文传递
基于表面光散射法的聚乙二醇水溶液表面张力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毕胜山 赵贯甲 吴江涛 《光散射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5-249,共5页
基于表面波散射原理,本文研制了表面光散射法表面张力实验系统。利用标准参考物质纯水和乙醇对实验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检验,并标定了散射角度。结果表明:新系统测量的两种物质的表面张力实验结果与标准数据的偏差为0.1mN·m^(-1),... 基于表面波散射原理,本文研制了表面光散射法表面张力实验系统。利用标准参考物质纯水和乙醇对实验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检验,并标定了散射角度。结果表明:新系统测量的两种物质的表面张力实验结果与标准数据的偏差为0.1mN·m^(-1),散射角度约为0.2°。利用新的表面光散射法表面张力实验系统,对质量分数为4%~16%的PEG1000、PEG2000、PEG4000、PEG6000、PEG8000水溶液的表面张力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PEG水溶液的表面张力随着PEG质量分数的增大有减小趋势,且PEG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与PEG本身的聚合度无关;PEG4000和PEG6000水溶液具有较大的表面张力,可以作为潜在的诱导蛋白质结晶的沉淀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张力 光散射 PEG水溶液
下载PDF
光散射法同时测量气液二元体系的黏度、界面张力和热、质扩散系数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崔军卫 毕胜山 +1 位作者 赵贯甲 吴江涛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6-270,共5页
当气液二元体系处于宏观热力学平衡状态时,表面与体相的波动弛豫时间具有不同量级,通过调节散射体积和改变采样时间,利用表面光散射实验系统可以同时探测到来自界面处表面波及体相中温度和浓度的波动信息。本文在已有的表面光散射实验... 当气液二元体系处于宏观热力学平衡状态时,表面与体相的波动弛豫时间具有不同量级,通过调节散射体积和改变采样时间,利用表面光散射实验系统可以同时探测到来自界面处表面波及体相中温度和浓度的波动信息。本文在已有的表面光散射实验系统上,以正庚烷与二氧化碳二元系统为例,同时实现了该体系黏度、界面张力和热、质扩散系数的测量,其扩展不确定度分布为3.0%,3.7%,20%,4.3%(k=2)。实验所得到的数据与文献进行了对比,其偏差在不确定度范围内,证明了本文提出的测量方法可以实现气液二元体系四种性质的同时测量,且测量精度可以满足一般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散射 黏度 界面张力 热扩散系数 质扩散系数
原文传递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瞬态运行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9
作者 杨卫卫 何雅玲 李印实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18-1122,共5页
本文利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瞬态二维两相多组分质量传输模型,研究了电池电流密度阶跃变化时电池电压以及电池膜电极内组分传输的动态响应过程。研究发现当电流密度突然降低时,电池电压出现过脉冲现象,这是由阴阳极过电势不同的动态响应... 本文利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瞬态二维两相多组分质量传输模型,研究了电池电流密度阶跃变化时电池电压以及电池膜电极内组分传输的动态响应过程。研究发现当电流密度突然降低时,电池电压出现过脉冲现象,这是由阴阳极过电势不同的动态响应趋势和响应速度造成的。电压的长时间响应主要是因为膜电极内甲醇缓慢的传输过程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瞬态运行 响应特性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