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1
作者 孙向飞 张晓炜 董济民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12期1500-1503,共4页
目的探索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EGFR基因状态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内在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市中心医院肿瘤科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72例初诊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EGFR基因突变、性别、吸烟、病理类型、淋巴结... 目的探索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EGFR基因状态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内在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市中心医院肿瘤科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72例初诊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EGFR基因突变、性别、吸烟、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首发远处转移灶以及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211)等指标,分析EGFR基因突变情况与上述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72例初诊晚期NSCLC患者的EGFR基因总体突变率为44.44%。不吸烟患者的EGFR基因突变率为60.00%(21/35),高于吸烟患者的29.73%(1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类型肺癌中的EGFR基因突变率也不同,腺癌中EGFR基因突变率最高,腺鳞癌次之,鳞癌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NSCLC患者的EGFR基因突变率为70.83%,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基因突变的NSCLC患者脑部转移发生率高于其他部位,EGFR基因突变与脑转移之间呈中度正相关(r=0.491,P<0.05),而与骨转移呈中度负相关(r=-0.47,P<0.05);CEA及Cy211在EGFR基因突变患者中表达均值分别为(6.75±3.44) ng/mL、(9.82±7.34)μg/L,而在EGFR野生型患者中的CEA及Cy211的表达均值分别为(14.73±14.29) ng/mL、(28.51±24.54)μg/L,CEA及Cy211在EGFR野生型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更高,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NSCLC患者中EGFR基因的突变率整体较高,EGFR基因突变与患者的临床特征相关,腺癌、非吸烟人群、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特征的患者更易携带EGFR基因的突变;EGFR基因突变与脑转移成正相关,但与骨转移成负相关。此外,低表达CEA及Cy211可能与EGFR突变有相关性,可作为预测EGFR基因是否突变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癌胚抗原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临床特征 相关性
下载PDF
天冬氨酸蛋白酶A、甲状腺转录因子-1、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检测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杜旭升 李东繁 +5 位作者 李广顺 王冠杰 柴丽丽 范亚莉 李娜苗 李建英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检测天冬氨酸蛋白酶A(NapsinA)、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的表达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0例肺癌患者的手术切除肺癌病理标本,以40例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检测NapsinA、TTF-1、F... 目的探讨检测天冬氨酸蛋白酶A(NapsinA)、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的表达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0例肺癌患者的手术切除肺癌病理标本,以40例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检测NapsinA、TTF-1、FERCC1表达.结果肺癌组织中NapsinA、TTF-1、ERCC1表达水平、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不同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者NapsinA表达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类型、TNM分期者TTF-1表达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psinA、TTF-1、ERCC1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临床可经检测NapsinA、TTF-1、FERCC1表达判断肺癌患者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天冬氨酸蛋白酶A 甲状腺转录因子-1 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下载PDF
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人附睾蛋白4、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水平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杜旭升 李东繁 +6 位作者 王冠杰 范亚莉 李娜苗 柴丽丽 王波 李广顺 李建英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8期62-67,共6页
背景寻找肺癌相关生物学标志物有助于肺癌的诊断及制定精准治疗策略。目的分析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 yfra21-1)、人附睾蛋白4(HE4)、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 PS)水平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 LR)与非小细胞肺癌(N SCLC)患者的关系... 背景寻找肺癌相关生物学标志物有助于肺癌的诊断及制定精准治疗策略。目的分析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 yfra21-1)、人附睾蛋白4(HE4)、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 PS)水平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 LR)与非小细胞肺癌(N SCLC)患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2月2 017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西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NSCLC患者92例作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及不同TNM分期NSCLC患者血清Cyfra21-1、HE4、TPS水平及NLR,绘制ROC曲线以评价血清Cyfra21-1、HE4、TPS水平及NLR对NSCLC的诊断价值;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以评价不同血清Cyfra21-1、HE4、TPS水平及NLR的NSCLC患者生存状况。结果(1)试验组患者血清Cyfra21-1、HE4、TPS水平及NLR高于对照组(P<0.05)。(2)TNM分期Ⅲ、Ⅳ期患者血清Cyfra21-1、HE4、TPS水平及NLR高于Ⅰ~Ⅱ期患者,T NM分期Ⅳ期患者血清Cyfra21-1、HE4、TPS水平及NLR高于Ⅲ期患者(P<0.05)。(3)ROC曲线显示,血清Cyfra21-1、HE4、TPS水平及NLR诊断NSCLC的曲线下面积(A UC)分别为0.609[95%CI(0.708,0.983)]、0.673[95%CI(0.549,0.796)]、0.760[9 5%CI(0.649,0.870)]及0.809[95%CI(0.795,0.952)],四者联合诊断NSCLC的AUC为0.876[95%CI(0.801,0.951)]。(4)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C yfra21-1、HE4、TPS、NLR阳性NSCLC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低于Cyfra21-1、HE4、TPS、NLR阴性患者(P<0.05)。结论血清Cyfra21-1、HE4、TPS水平及NLR随NSCLC患者TNM分期增加而升高,血清TPS水平、N LR及四者联合对NSCLC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且血清Cyfra21-1水平>5μg/L、血清HE4水平>70 pmol/L、血清TPS水平>80 U/L及NLR>2的NSCLC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人附睾蛋白4 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预后 诊断
下载PDF
B细胞淋巴瘤因子3基因mRNA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向飞 龚伟 +1 位作者 董济民 陈小波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855-858,共4页
目的探讨B细胞淋巴瘤因子3(BCL3)基因mRNA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截止2019年10月收录的肾脏正常组织(正常肾组织组,72例)及原发肾透明细胞癌组织(肾透明细胞癌组织组,533例),根据... 目的探讨B细胞淋巴瘤因子3(BCL3)基因mRNA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截止2019年10月收录的肾脏正常组织(正常肾组织组,72例)及原发肾透明细胞癌组织(肾透明细胞癌组织组,533例),根据分期将原发肾透明细胞癌组织组分为Ⅰ期组(267例)、Ⅱ期组(57例)、Ⅲ期组(123例)、Ⅳ期组(84例)。再根据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将256例组织分为无转移组(N0组,240例)和转移组(N1组,16例),根据基因表达信息将380例组织分为透明细胞A型(ccA)组(205例)及透明细胞B型(ccB)组(175例)。收集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数据,包括肿瘤分期、透明细胞亚型、淋巴结转移状态及总生存(OS)期。同时收集正常肾组织组及肾透明细胞癌组织组中BCL3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并比较。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对BCL3基因mRNA表达情况与肾透明细胞癌患者OS期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BCL3基因mRNA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组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组(P=0.0004)。肾透明细胞癌组织Ⅰ~Ⅳ期组组织中BCL3基因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肾组织组(P<0.05);Ⅲ期、Ⅳ期组组织中BCL3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均高于Ⅰ期组(P<0.01)。N0组和N1组组织中BCL3基因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15)。ccB组组织中BCL3基因mRNA表达水平高于ccA组(P=0.010)。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BCL3基因mRNA的高表达预示肾透明细胞癌患者OS期更短(P<0.001)。结论BCL3基因mRNA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这种高表达与更差的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B细胞淋巴瘤因子3 MRNA 癌症基因组图谱 UALCAN
原文传递
LIFR基因mRNA表达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向飞 周喜春 陈小波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23期3046-3050,共5页
目的探讨LIFR基因m RNA表达情况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分析工具对截止2019年11月1日收录在GEO数据库中登记的乳腺癌组织中LIFR基因mRNA表达情况与患者总生存期及无复发生存期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目的探讨LIFR基因m RNA表达情况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分析工具对截止2019年11月1日收录在GEO数据库中登记的乳腺癌组织中LIFR基因mRNA表达情况与患者总生存期及无复发生存期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整体样本分析中,LIFR基因mRNA的高表达与乳腺癌患者更好的总生存时间(OS)(HR:0.7,95%Cl:0.57~0.87,P=0.001 2)和无复发生存率(RFS)(HR:0.7,95%CI:0.63~0.78,P=0.000 0)呈正相关;亚组分析中,OS方面,LIFR基因m RNA的高表达在Luminial B型亚组患者中与更好的OS呈正相关性(HR:0.66,95%CI:0.45~0.96,P=0.029),而在癌细胞病理分级Ⅰ级的亚组患者中与更差的OS呈正相关性(HR:7.57,95%CI:1.01~56.76,P=0.02),其余亚组分析中O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FS方面,LIFR基因mRNA的高表达在Luminal A型、Luminal B型、Basal-like型三种亚型的患者群中与更好的RFS呈正相关,即Luminal A型(HR:0.69,95%CI:0.57~0.84,P=0.000 15)、Luminal B型(HR:0.68,95%CI:0.56~0.82,P=0.000 0)、Basal-like (HR:0.66,95%CI:0.52~0.85,P=0.001 4),但在Her-2阳性的亚组中,OS及RF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IFR基因m RNA的高表达在乳腺癌患者整体人群预示着更好的RFS及OS,可作为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因子,但亚组分析中,这种预后指示作用可能有差别,这其中的内在机制仍需继续深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白血病抑制因子受体 信使RNA TP53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