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髋关节造影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1
作者 王波 苏菲 +3 位作者 杨帅 庞浩田 杨亚婷 颉强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496-1502,共7页
因儿童关节软骨尚未充分骨化,临床诊治儿童关节疾病与损伤时附近解剖结构的可视化是难点问题。关节造影是一种高效便捷且微创的技术,尤其对儿童髋关节可视化极为重要。目前造影技术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 因儿童关节软骨尚未充分骨化,临床诊治儿童关节疾病与损伤时附近解剖结构的可视化是难点问题。关节造影是一种高效便捷且微创的技术,尤其对儿童髋关节可视化极为重要。目前造影技术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术中被广泛使用,但相关研究多集中在关节造影功效方面,探索其在术中、术后的评估及预测作用。本文综述髋关节造影技术的概念、髋关节造影的入路选择、髋关节造影流程、造影剂的剂量和使用操作、造影剂的不良反应;使用髋关节造影技术评价闭合复位质量;使用髋关节造影技术预测闭合复位后髋臼的发育转归;使用髋关节造影技术在切开复位或截骨术中的应用;使用髋关节造影技术观察髋关节软组织形态;使用髋关节造影技术结合核磁观察髋臼盂唇解剖结构。分析髋关节造影用于DDH评估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股骨头和髋臼的匹配性及复位质量评价的准确性,筛选盂唇内翻等阻碍同心圆复位的因素,提升预测髋臼发育转归的能力,对精准选择DDH患儿早期及残余畸形手术干预时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综述应用造影技术用于评估DDH闭合复位质量及预测复位后髋臼发育转归的研究,有利于对目前DDH的临床诊疗工作及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造影 髋臼发育
原文传递
Indian Hedgehog信号通路在软骨细胞成熟及转分化过程中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欢博 贺婷 +4 位作者 郑超 卢玮光 范静 颉强 杨柳 《骨科》 CAS 2021年第6期485-492,共8页
目的探究Indian Hedgehog(IHH)信号通路对软骨内成骨过程中软骨细胞成熟以及转分化的影响。方法取10日龄野生型小鼠的胫骨组织,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生长板区域IHH信号通路相关分子Ihh、Ptch1和Gli1的表达水平。构建肥大... 目的探究Indian Hedgehog(IHH)信号通路对软骨内成骨过程中软骨细胞成熟以及转分化的影响。方法取10日龄野生型小鼠的胫骨组织,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生长板区域IHH信号通路相关分子Ihh、Ptch1和Gli1的表达水平。构建肥大软骨细胞特异性Ihh基因敲除小鼠(Col10a1^(Cre/+);Ihh^(null/C)),并采用影像学检查和阿利新蓝染色评估该小鼠的骨骼发育状况。构建肥大软骨细胞IHH信号通路持续激活小鼠(Col10a1^(Cre/+);R26Smo^(M2/M2)和Col10a1^(Cre/+);Ptch1^(LacZ/C)),采用HE染色、原位杂交和TUNEL染色分别对受精15.5天胎鼠胫骨组织形态结构、Ihh(肥大软骨细胞分子标志物)和Col1a1(成骨细胞分子标志物)以及肥大软骨细胞凋亡水平进行检测;另外应用HE染色对10日龄小鼠的胫骨组织进行组织学分析。结果肥大软骨细胞合成分泌IHH,但不表达Ptch1和Gli1。抑制肥大软骨细胞合成IHH蛋白会导致出生后小鼠出现侏儒症;X线检查结果显示小鼠出现严重的骨骼发育不良,包括胸廓狭小、球形头骨以及椎骨发育异常等表现。持续启动IHH信号通路时,胚胎早期软骨细胞成熟分化过程虽未见异常,但是出生后小鼠的骨小梁、骨内膜以及皮质骨等结构均出现一定的异常表现。结论IHH信号通路虽然不参与肥大软骨细胞的终末分化过程,但在软骨细胞转分化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ian Hedgehog信号通路 软骨内成骨 肥大软骨细胞 转分化
下载PDF
3种浓度非离子型碘对比剂在儿童髋关节造影术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敏 颉强 +5 位作者 陆清达 屈继宁 梁小菊 孟海亮 王晓威 杨亚婷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25期100-102,共3页
目的 比较3种浓度非离子型碘对比剂在儿童髋关节造影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接受髋关节造影的66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A组(n=22)、B组(n=22)、C组(n=22),分别给予碘海醇注射液原液(300 mgI/mL)、碘海醇注射液与生... 目的 比较3种浓度非离子型碘对比剂在儿童髋关节造影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接受髋关节造影的66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A组(n=22)、B组(n=22)、C组(n=22),分别给予碘海醇注射液原液(300 mgI/mL)、碘海醇注射液与生理盐水1∶1稀释液、碘海醇注射液与生理盐水1∶2稀释液。比较三组的造影图像质量评分,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图像均满足诊断要求。B组髋关节造影图像评分最高,A组次之,C组最低。三组的髋关节造影图像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9.045,P<0.001)。三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出现。结论 3种浓度的碘海醇对比剂均可应用于儿童髋关节造影术中,注入碘海醇注射液与生理盐水1∶1稀释液时,造影图像质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造影 儿童 碘海醇 对比剂浓度 图像质量
下载PDF
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
4
作者 陈高旭 颉强 屈继宁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16期70-73,共4页
目的介绍手法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及治疗体会。方法纳入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8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其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1~14岁,平均年龄(6.5±2.7)岁;左侧33例,右侧25例;患儿受伤至... 目的介绍手法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及治疗体会。方法纳入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8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其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1~14岁,平均年龄(6.5±2.7)岁;左侧33例,右侧25例;患儿受伤至就诊时间为1 h至3 d,平均(1.2±0.3)d;骨折Gartland分型:Ⅱ型16例,Ⅲ型42例,均采用手法闭合复位经皮穿交叉针内固定治疗,术后给予石膏或者支具外固定治疗,每周拍片1次,4周后拍片检查骨愈合后拆除外固定石膏及支具,拔出克氏针内固定,循序渐进开始功能锻练。术后6个月参照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58例患儿术后获得1、3、6、12个月(平均6个月)随访。术后6个月,参照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49例,良8例,可1例,差0例。所有患儿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3.6±1.0)周。患儿肘关节功能最短2个月恢复正常,最长3个月恢复正常,无克氏针松动移位发生,无肘内翻发生,无尺神经损伤。结论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能避免切开复位内固定,减少手术损伤,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 经皮穿克氏针 儿童 肱骨髁上骨折
下载PDF
儿童经鹰嘴骨折脱位的病理损伤特点与治疗方式研究
5
作者 吴永涛 马益善 +4 位作者 苏菲 汪兵 屈继宁 张晓东 颉强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26-530,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经鹰嘴骨折脱位的病理损伤特点与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9年3月期间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儿童骨病医院收治的15例经鹰嘴骨折脱位患者资料。男11例,女4例;年龄为5~14岁,平均8.3岁;左侧10例,右侧... 目的探讨儿童经鹰嘴骨折脱位的病理损伤特点与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9年3月期间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儿童骨病医院收治的15例经鹰嘴骨折脱位患者资料。男11例,女4例;年龄为5~14岁,平均8.3岁;左侧10例,右侧5例。骨折类型:Ⅰ型(简单型)11例,Ⅱ型(粉碎型)4例(其中3例累及冠状突)。14例患者急诊在局部麻醉下肘关节脱位闭合复位成功,1例闭合复位失败。11例简单型患者中,10例采用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1例短斜形患者采用接骨板固定;4例粉碎型骨折患者采用克氏针结合接骨板固定。结果15例患者术后获8~15个月(平均11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肘关节解剖关系匹配良好,无桡骨头脱位复发、滑车缺血性坏死及骺板早闭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尺骨鹰嘴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5~7周,平均5.6周。末次随访时根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1例,良3例,可1例。结论儿童经鹰嘴骨折脱位是一种复杂肘关节骨折脱位,临床较罕见,以简单型为主。治疗方式应根据骨折脱位类型而定,只有解剖复位尺骨鹰嘴骨折、恢复正常的滑车切迹,方可获得稳定的肱桡关节,取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骨骨折 脱位 骨折固定术 损伤特点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