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康指导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周红艳 周英丽 任春玲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143-145,共3页
目的:观察健康指导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健康指导配合康复训练、药物治疗组(观察组)和单纯康复训练、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药物治疗与康复训练,观察组除药物治疗与康复... 目的:观察健康指导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健康指导配合康复训练、药物治疗组(观察组)和单纯康复训练、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药物治疗与康复训练,观察组除药物治疗与康复训练外给予健康指导,28天后采用MESS量表和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神经功能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MESS评分与Barthel指数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患者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脑血管病患者早期进行健康指导能明显提高患者康复率,降低再次卒中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指导 脑卒中 神经功能康复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96例报告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建林 张勤奕 +1 位作者 屈根学 马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8-119,共2页
目的回顾应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早期效果和经验。方法对96例(男76例,女20例,年龄43-84岁,平均65.2岁)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行CEA手术。全组均经颈部血管多普勒超声、数字减影(DSA)确诊为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 目的回顾应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早期效果和经验。方法对96例(男76例,女20例,年龄43-84岁,平均65.2岁)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行CEA手术。全组均经颈部血管多普勒超声、数字减影(DSA)确诊为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颈动脉狭窄。手术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53例,颈丛麻醉43例。术中放置动脉临时转流管70例,其中全麻应用51例,颈丛麻醉19例。结果全组无围术期死亡病例,脑缺血症状明显改善71例,症状好转22例,术后并发脑梗死2例,颈动脉内血栓形成1例。喉返神经损伤2例。结论CEA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脑卒中 颈动脉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中重度狭窄78例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永刚 郑刚 +3 位作者 贺朝 尤金枝 刘亚民 马选鹏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93-195,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颈动脉血管内支架植入术(CAS)治疗的78例症状性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和前向血流,随访治疗1年后的患...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颈动脉血管内支架植入术(CAS)治疗的78例症状性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和前向血流,随访治疗1年后的患者主要症状和颈动脉狭窄变化以及死亡、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在78例CAS中,3例CAS失败转做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1例术后并发脑出血死亡,2例支架内血栓形成经治疗后恢复。74例CAS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和前向血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随访,死亡2例、脑卒中再发3例,严重心肌梗死发作3例,经冠脉支架治疗康复。36例经颈动脉超声复查,1例手术侧并发了再狭窄。结论:CAS是安全有效地治疗症状性颈动脉中重度狭窄、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方法之一,但治疗效果与术者的手术操作技巧有着很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治疗 放射学 介入性 方法 支架 治疗结果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建林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563-565,共3页
关键词 脑卒中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下载PDF
急诊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颈内动脉血栓形成闭塞性脑卒中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建林 马强 《医学研究杂志》 2007年第3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急诊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方法治疗颈内动脉血栓形成闭塞性脑卒中的可行性方法。方法对2例急性颈内动脉血栓形成闭塞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全身麻醉下急性颈内动脉切开、血栓取出、颈动脉内膜切除及血管成形术。结果2例患者脑缺血... 目的探讨应用急诊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方法治疗颈内动脉血栓形成闭塞性脑卒中的可行性方法。方法对2例急性颈内动脉血栓形成闭塞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全身麻醉下急性颈内动脉切开、血栓取出、颈动脉内膜切除及血管成形术。结果2例患者脑缺血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1例完全康复,1例生活自理。随访1~9个月未见血栓形成及血管再狭窄。结论急诊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颈内动脉血栓形成闭塞性脑卒中的方法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血栓形成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下载PDF
经皮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18例报告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建林 杨德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16-716,F0004,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及近中期疗效。方法2003年5月至2005年12月我院18例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接受了经皮腔内支架成形术。结果18例狭窄段血管均位于椎动脉开口部。其中右椎动脉11例,左椎动脉7例...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及近中期疗效。方法2003年5月至2005年12月我院18例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接受了经皮腔内支架成形术。结果18例狭窄段血管均位于椎动脉开口部。其中右椎动脉11例,左椎动脉7例。MoriA型病变18例。手术成功率100%,平均狭窄率从86%(70%-95%)下降到10%(0-20%)。围手术期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按Malek评分,疗效极好12例,疗效好6例。术后随访1-27月(平均9.5月),无缺血性神经症状。结论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安全、有效、近期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 狭窄 血管成形术
下载PDF
急诊手术治疗颈内动脉血栓形成闭塞性脑卒中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建林 马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20-621,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急诊手术方法治疗颈内动脉血栓形成闭塞性脑卒中的可行性方法。方法对2例急性颈内动脉血栓形成闭塞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全身麻醉下急性颈内动脉切开、血栓取出、颈动脉内膜切除及血管成形术。结果2例患者脑缺血症状均得到明... 目的探讨应用急诊手术方法治疗颈内动脉血栓形成闭塞性脑卒中的可行性方法。方法对2例急性颈内动脉血栓形成闭塞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全身麻醉下急性颈内动脉切开、血栓取出、颈动脉内膜切除及血管成形术。结果2例患者脑缺血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1例完全康复,1例生活自理。随访1-9个月未见血栓形成及血管再狭窄。结论急诊手术治疗颈内动脉血栓形成闭塞性脑卒中的方法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血栓形成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杨德民 刘建林 《内蒙古中医药》 2009年第8X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对67例颈动脉狭窄的患者采用自膨胀支架进行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结果:67例患者手术技术成功率为100%,围手术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支架成形术后颈动脉平均... 目的:探讨颈动脉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对67例颈动脉狭窄的患者采用自膨胀支架进行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结果:67例患者手术技术成功率为100%,围手术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支架成形术后颈动脉平均狭窄程度从(76±10)%降低到(13±8)%。结论:颈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短期效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颈内动脉狭窄 支架 安全性
下载PDF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清C反应蛋白、脂蛋白(a)和血糖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26
9
作者 冯骏 秦皓 +3 位作者 刘丽华 张敏 张波 刘亚民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36-1538,共3页
目的研究老年人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脂蛋白(a)和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60岁以上老年人127例,根据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有无颈动脉斑块分为颈动脉斑块组(观察组)和非颈动脉斑块组(对照组),并检测两组患者血... 目的研究老年人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脂蛋白(a)和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60岁以上老年人127例,根据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有无颈动脉斑块分为颈动脉斑块组(观察组)和非颈动脉斑块组(对照组),并检测两组患者血清CRP、脂蛋白(a)和血糖水平,分析老年人急性脑梗死中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的相关因素。结果 127例老年人中发生急性脑梗死46例(36.22%),其中观察组32例(25.19%),对照组14例(11.02%),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65.35%,观察组患者脑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CRP、脂蛋白(a)和血糖水平显著增高(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密切相关,颈动脉斑块发生率越高,脑梗死发生率也随之增高。年龄是动脉粥样硬化加重的危险因素,CRP、脂蛋白(a)和血糖可作为老年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可预测梗死面积和病情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急性脑梗死 颈动脉斑块 血清C反应蛋白 脂蛋白(a) 血糖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与单核细胞趋化因子4、膜联蛋白A1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13
10
作者 冯骏 肖新莉 +5 位作者 刘哲 秦皓 刘丽华 张敏 张波 刘亚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939-1942,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与单核细胞趋化因子4、膜联蛋白A1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神经内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的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男性73例,女性51例,年龄41~88(60.8±12.9)岁,健...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与单核细胞趋化因子4、膜联蛋白A1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神经内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的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男性73例,女性51例,年龄41~88(60.8±12.9)岁,健康对照组35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42~79(59.3±12.1)岁。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类型,颅脑CT检查计数颅内分布区的梗死病灶。脑梗死患者分为颈动脉正常组(n=26)、稳定型斑块组(n=38)、不稳定型斑块组(n=60)。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单核细胞趋化因子4,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膜联蛋白A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测膜联蛋白A1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膜联蛋白A1蛋白质表达水平。对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①颈动脉正常组、稳定型斑块组、不稳定型斑块组的颈内动脉分布区病灶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差异显著(F=21.36、24.5,P<0.05);②健康对照组、颈动脉正常组、稳定型斑块组和不稳定型斑块组单核细胞趋化因子4的含量比较差异显著(F=19.8,P<0.05);不稳定型斑块组颈动脉粥样斑块组织膜联蛋白A1的mRNA、蛋白表达水平、蛋白表达率明显少于稳定型斑块组(t=2.19、2.876,χ2=9.23,P<0.05)。结论单核细胞趋化因子4、膜联蛋白A1水平与颈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性密切相关,并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斑块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4 膜联蛋白A1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与内皮素转换酶-1b基因多态性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冯骏 肖新莉 +5 位作者 刘哲 秦皓 刘丽华 张敏 张波 刘亚民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79-882,共4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与内皮素转换酶-1b基因多态性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感性的关联情况。方法选择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自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231例脑梗死住院患者为患者组,同期社区健康自愿参与研究...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与内皮素转换酶-1b基因多态性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感性的关联情况。方法选择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自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231例脑梗死住院患者为患者组,同期社区健康自愿参与研究者231例为对照组,运用PCR及单核苷酸多态性技术分析2组成员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与内皮素转换酶-1b基因多态性分型.比较2组间基因和基因型差异。结果患者组和对照组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的rs51695112位点基因和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20、6.890,P=0.045、O.033),G等位基因和G/G基因型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感性的高危因素(OR=1.320、1.410);患者组和对照组内皮素转换酶-1b基因rs32570233位点基因和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萨6.320、7.180,P=0.041、O.022),A等位基因和A/A基因型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感性的高危因素(OR=1.470、1.530)。结论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内皮素转换酶-1b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 转化生长因子Β1 内皮素转换酶-1b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原文传递
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起始部Mori A型狭窄的研究
12
作者 杨德民 刘建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8年第17期19-19,共1页
目的:评价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起始部Mori A型狭窄的安全性及近中期疗效。方法:对32例症状性椎动脉起始部Mori A型狭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行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32例均成功置入球囊扩张支架。结果:32例狭窄段... 目的:评价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起始部Mori A型狭窄的安全性及近中期疗效。方法:对32例症状性椎动脉起始部Mori A型狭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行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32例均成功置入球囊扩张支架。结果:32例狭窄段血管均位于椎动脉开1:7处,其中右椎动脉20例,左椎动脉12例。手术成功率100%,共放置32枚支架,平均狭窄率术前为89.8%,术后10%,围手术期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按Malek评分,疗效极好24例,疗效好8例。术后随访3~6个月,无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缺血发生。结论: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安全、有效方法,近、中期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支架 椎动脉狭窄
下载PDF
不容忽视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13
作者 盛婴 《医药与保健》 2009年第5期22-22,共1页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急性脑血管病之一,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脑底部或脑表面血管破裂后,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的一种脑卒中。又称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据我国六城市调查,本病的患病率为31/10万,年发病率为...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急性脑血管病之一,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脑底部或脑表面血管破裂后,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的一种脑卒中。又称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据我国六城市调查,本病的患病率为31/10万,年发病率为1/10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和致死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急性脑血管病 脑血管疾病 血管破裂 临床症状 年发病率 脑卒中 原发性
下载PDF
满面红光未必健康
14
作者 白羽 《医药与保健》 2005年第5期41-41,共1页
人们常说满面红光是精神焕发的表现,其实脸红有时未必是一件好事.医学上将脸红分为健康的和病理性的两大类.
关键词 健康 红光 病理性 脸红
下载PDF
手抖的背后
15
作者 白羽 《医药与保健》 2006年第11期20-20,共1页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老年人有手抖的现象,常认为这是一种病态,其实不然.正常情况下也可以出现手抖的现象,例如在惊恐、焦虑、暴怒等情绪控制下,就会出现手抖现象;饮用过量的咖啡、浓茶和酒精.气管炎或哮喘病人常服用的药物(通常...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老年人有手抖的现象,常认为这是一种病态,其实不然.正常情况下也可以出现手抖的现象,例如在惊恐、焦虑、暴怒等情绪控制下,就会出现手抖现象;饮用过量的咖啡、浓茶和酒精.气管炎或哮喘病人常服用的药物(通常有茶碱),抗癫痫药、杜冷丁、镇静药物等,也可以引起颤抖;此外.酗酒的人一旦停止喝酒.可能一段时间里颤抖会更厉害.过一段时间等机体适应过来,颤抖就会消失。所以,在断定是神经或脑部疾病引起的手抖之前,应先排除上述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抖 镇静药物 情绪控制 哮喘病人 抗癫痫药 脑部疾病 老年人 气管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