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追求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和谐发展——新世纪网络文学现状简论 被引量:11
1
作者 邓时忠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9-73,共5页
网络文学自20世纪90年代诞生以来,在促进文学回归、文学大众化和文学反馈机制形成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网络文学也存在着诸如审美与非审美、功利与非功利等诸多矛盾。我们期待网络文学正视矛盾,解决问题,与传统文学建立互学互补... 网络文学自20世纪90年代诞生以来,在促进文学回归、文学大众化和文学反馈机制形成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网络文学也存在着诸如审美与非审美、功利与非功利等诸多矛盾。我们期待网络文学正视矛盾,解决问题,与传统文学建立互学互补、共存共荣的和谐关系,在新世纪和谐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 传统文学 和谐发展
原文传递
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学思考 被引量:9
2
作者 邓时忠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6年第4期1-4,共4页
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极为紧密的联系。留学生的文化背景差异、汉语独特的人文性质和留学生的学习目的,决定了对外汉语教学应该蕴涵比母语汉语教学更深的文化学内容。文章结合课堂教学和教材编写等实际情况,对上述三个方面进行论... 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极为紧密的联系。留学生的文化背景差异、汉语独特的人文性质和留学生的学习目的,决定了对外汉语教学应该蕴涵比母语汉语教学更深的文化学内容。文章结合课堂教学和教材编写等实际情况,对上述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并提出对外汉语教师应利用当前恢复汉语人文特性的大好时机,加强汉语文化学意识,更好地培养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文化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
下载PDF
街头官僚的角色定位与责任控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改 谢韬 《长江论坛》 2009年第6期60-62,共3页
1977年,李普斯基(Lipsky)首次提出"街头官僚"的概念,从而成为此类研究的一个基础理论。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矛盾不断加剧,媒体曝光的群体性事件也不断出现,究其原因,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政策执行走样,成为社会稳定的隐患。随... 1977年,李普斯基(Lipsky)首次提出"街头官僚"的概念,从而成为此类研究的一个基础理论。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矛盾不断加剧,媒体曝光的群体性事件也不断出现,究其原因,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政策执行走样,成为社会稳定的隐患。随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越来越多,如何保证政策执行的有效性成为公共行政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本文在分析了街头官僚的角色定位和自由裁量权与公共利益的矛盾的基础上,提出街头官僚责任控制的相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头官僚 角色定位 责任控制 公共利益
下载PDF
国际汉语教师的培训与开发系统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陈肯 白巧燕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97-102,共6页
国际汉语教师具有良好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知识和中华文化传播力,但教师在相关的能力培训与潜力开发上仍具有很大空间。本文从国际汉语教师的培训与开发理论、培训与开发系统和发展前景等方面来进行探讨,以汉语二语教学核心要素与人力资... 国际汉语教师具有良好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知识和中华文化传播力,但教师在相关的能力培训与潜力开发上仍具有很大空间。本文从国际汉语教师的培训与开发理论、培训与开发系统和发展前景等方面来进行探讨,以汉语二语教学核心要素与人力资源管理学的相关理论作为本文论证的支撑点。通过对国际汉语教师培训与开发系统设计这一问题的分析,以期能够研究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旨在提升国际汉语教师能力的培训与开发体系,力图用富有战略性和创新性的视角去阐释国际汉语教师培训与开发的有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汉语教师 培训 开发 系统设计
下载PDF
《塞墨勒》的主题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邓时忠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70-175,共6页
宙斯与塞墨勒的故事,从古希腊神话的寥寥几笔,到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变形记》的专章描述,再到18世纪英籍德国作曲家亨德尔的三幕清唱剧和19世纪法国画家莫罗的《朱庇特与塞墨勒》,直至本世纪在中国舞台上演,经历了由简到繁、由文学到音... 宙斯与塞墨勒的故事,从古希腊神话的寥寥几笔,到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变形记》的专章描述,再到18世纪英籍德国作曲家亨德尔的三幕清唱剧和19世纪法国画家莫罗的《朱庇特与塞墨勒》,直至本世纪在中国舞台上演,经历了由简到繁、由文学到音乐和绘画、由西方到中国、由原型到后现代表现等多方面的发展和演变。本文运用比较文学的主题学理论对《塞墨勒》故事的母题,诸如贪婪、嫉妒、复仇、命运等进行比较;对《塞墨勒》的媒介变化和表现手法等进行跨学科研究。通过探究该故事在跨国界、跨文化、跨学科的漫长辗转流传过程中主题的发展、形态的变异和内涵的丰富,来认识那些源自古代文学的原型母题巨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腊神话 《塞墨勒》 跨文化 主题学
原文传递
谈谈现代汉语中借自名词的量词 被引量:1
6
作者 何孟谦 邓时忠 《科教文汇》 2006年第7期158-159,共2页
在现代汉语三大主要量词分类中,存在着另外一群具有独特特征的量词,它们是从名词中临时或永久借用来的量词。本篇论文就讨论这类词所表现出来的系统性特征,分别从借用方式分类,认知语言学基础,语法特征以及语用效果等四方面来简单分析... 在现代汉语三大主要量词分类中,存在着另外一群具有独特特征的量词,它们是从名词中临时或永久借用来的量词。本篇论文就讨论这类词所表现出来的系统性特征,分别从借用方式分类,认知语言学基础,语法特征以及语用效果等四方面来简单分析这种语言现象,并简要指出本论文对汉语本体研究以及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词 借自名词的量词 认知语言学 语法特征 语用效果 实践意义
下载PDF
成都话句末语气词“嗦”的语义特点及情态功能 被引量:1
7
作者 白巧燕 《汉字文化》 2019年第23期10-12,共3页
成都话中的语气词"嗦"是一个非常具有四川方言特色的词语,文章将形式与意义相结合,从句法分布、语法意义、语用范围等方面尝试对成都话句末语气词"嗦"进行多维度分析,提出语气词"嗦"在交际互动过程中更... 成都话中的语气词"嗦"是一个非常具有四川方言特色的词语,文章将形式与意义相结合,从句法分布、语法意义、语用范围等方面尝试对成都话句末语气词"嗦"进行多维度分析,提出语气词"嗦"在交际互动过程中更多表达一种评价与感叹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词 “嗦” 语义特征 情态意义
原文传递
《黄帝阴符经疏》是李筌作还是袁淑真作之考证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茉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9-30,共2页
《正统道藏》现存有题名李筌的《黄帝阴符经疏》,其内容与袁淑真的《黄帝阴符经集解》雷同,由此引发了《疏》是李筌著亦或袁淑真著的争议。本文赞同陈进国先生的看法,认为李筌是《黄帝阴符经疏》的作者,并补充三点证据:1.在《道藏》分... 《正统道藏》现存有题名李筌的《黄帝阴符经疏》,其内容与袁淑真的《黄帝阴符经集解》雷同,由此引发了《疏》是李筌著亦或袁淑真著的争议。本文赞同陈进国先生的看法,认为李筌是《黄帝阴符经疏》的作者,并补充三点证据:1.在《道藏》分三章且有三章名称的注解本中,只有李筌、袁淑真注本将第二章题为"富国安人演法章"。2.《黄帝阴符经疏》中明确提到安禄山、史思明的名字,并称他们为"篡逆悖乱之臣"。3.由李《疏》与袁《集解》中在"神仙抱一演道章"后的两段话比较来看,该段为李筌所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阴符经疏 李筌 袁淑真
原文传递
语言压力与文化潜对话——对汉语诗的一种文化解读
9
作者 邓时忠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0-64,共5页
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学是多元化时代民族文化的重要一翼。本文从汉语言形式与母语文化精神、语言与存在的矛盾,以及文化潜对话所揭示的语言压力等几个方面,分析以彝族诗人罗庆春的《阿库乌雾诗歌选》为代表的汉语诗创作所传达出的文化诉求... 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学是多元化时代民族文化的重要一翼。本文从汉语言形式与母语文化精神、语言与存在的矛盾,以及文化潜对话所揭示的语言压力等几个方面,分析以彝族诗人罗庆春的《阿库乌雾诗歌选》为代表的汉语诗创作所传达出的文化诉求,提示人们注意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的保护与发展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汉语诗歌 语言与存在 文化对话
原文传递
埃及的大学汉语教学 被引量:3
10
作者 邓时忠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6年第3期92-92,共1页
在埃及高教部的支持和中国教育部的长期扶持下,埃及的大学汉语教学已经具备较强的物质力量和人才力量。
关键词 汉语教学 埃及 大学 教育部 力量 高教
下载PDF
通过学生组织开展对学生服务的调研工作机制的探究——以四川大学学生宿舍为例
11
作者 周若愚 刘煜 《智库时代》 2020年第4期150-151,共2页
学生群团组织如何深入服务对象群体,一直是其长期探讨的核心问题。而在学校的后勤服务中,为优化服务,开展对象问卷的调查研究是重要的决策参考信息来源。以群团学生组织为抓手,开展服务需求的信息调研,既可以激发组织的主体优势,在充分... 学生群团组织如何深入服务对象群体,一直是其长期探讨的核心问题。而在学校的后勤服务中,为优化服务,开展对象问卷的调查研究是重要的决策参考信息来源。以群团学生组织为抓手,开展服务需求的信息调研,既可以激发组织的主体优势,在充分发挥调研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还提高了对象范围的准确性、增强了调研的针对性、增加了数据的样本量,又为服务部门提供了最真实的对象需求。本文主要针对高校学生宿舍的服务项目,通过学生会发放问卷,对学生宿舍当前比较关注和近期需要改善的项目进行了较深入的调查研究,也对这种调研的机制的建立进行了初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研 高校 学生宿舍 学联学生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