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阅读中改变世界——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现代解释学 被引量:2
1
作者 李蓉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9-33,共5页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受现代解释学的影响 ,强调阅读中理解的本体论地位 ,认为文本原意的阅读是不可能存在的 ,阅读即误读。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通过阅读方式的变革改变女性与文本之间的关系从而改变她与世界的关系。同时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出...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受现代解释学的影响 ,强调阅读中理解的本体论地位 ,认为文本原意的阅读是不可能存在的 ,阅读即误读。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通过阅读方式的变革改变女性与文本之间的关系从而改变她与世界的关系。同时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出于自身的目的 ,又反抗现代解释学的理解的历史性 ,主张女性阅读以“女性经验”为根 ,使女性对自身存在的把握成为可能。女性阅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构成了对父权制中心话语的疏离和分裂 ,“在阅读中改变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解释学 阅读 误读 女性经验
下载PDF
匿名基督徒——论徐志摩诗歌的基督情结
2
作者 蒋利春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03年第4期55-57,61,共4页
在徐志摩的诗中,常会有《圣经》中的语汇出现,诸如:上帝,耶稣,天使等。此外还有直接以《圣经》中的人物和故事为其创作题材的作品,和诗中弥漫着的基督精神,这一切使我们不禁要问徐志摩与基督教的“情缘”究竟何在?其实,作为理想主义者... 在徐志摩的诗中,常会有《圣经》中的语汇出现,诸如:上帝,耶稣,天使等。此外还有直接以《圣经》中的人物和故事为其创作题材的作品,和诗中弥漫着的基督精神,这一切使我们不禁要问徐志摩与基督教的“情缘”究竟何在?其实,作为理想主义者和个人主义者的徐志摩,他所认同的并非是基督教神奇迷离的宗教传说和枯燥乏味的教义。他所关注更多的是耶稣那种伟大的人格和精神,并为他的社会理想寻找依托的思想支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志摩 诗歌 创作题材 基督情结 基督教 忏悔意识 忍耐精神
下载PDF
试论废名诗论中的性情模式 被引量:1
3
作者 闫桂萍 赫学颖 《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4期142-143,146,共3页
通过废名诗论的几个向度来探讨其隐藏于后的性情模式,并进一步对这一模式进行评价,认为它在诗歌理论上有一种新的建构,但在现实运用中会走入空寂。
关键词 废名诗论 性情模式 空寂
下载PDF
郭沫若早期理想人格及其内在欠缺
4
作者 曹丙燕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7期26-28,共3页
郭沫若在诗论的基础上提出对现代人格建设的构想。他在《三叶集》中对理想人格做了初步描述,并展现于《女神》中。但是这种理想人格无论是在诗论中还是在作品中都有肤泛之嫌。而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的影响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内在原因。
关键词 郭沫若 诗论 理想人格 《三叶集》 《女神》 传统文化
下载PDF
周代用于政教的音乐调子——赋、比、兴之本义探源
5
作者 黎明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63-65,94,共4页
不同意大多对赋、比、兴“三用”本义的理解 ,以其最早出处《周礼·春官》为论述起点 ,逐步反推赋、比、兴的音乐本质 ,并结合《诗》的来源加以佐证 ;另外 ,周代社会音乐以礼为核心的特征决定了赋、比。
关键词 音乐调子 政教
下载PDF
论自由诗诗行的分与合
6
作者 李国辉 《和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版)》 2004年第4期117-118,共2页
自由诗的建行有两个规律,一个是分立规律,一个是并立规律。分立规律指自由诗根据诗意和语法关系,存在着自然或特殊的断行现象,并立规律是将某些相似、相关的诗行并立在一起的建行规律。诗行建行应以分为主,以合为辅。
关键词 自由诗 建行规律 诗行 分立 并立 语法关系
下载PDF
胡适《尝试集》旧体白话诗辩
7
作者 李国辉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1期37-40,共4页
胡适的《尝试集》中有一些旧体诗或变体旧诗 ,从语言、体式和思想上看 ,它们有了变化和革新 ,应属于新文学的白话诗。不同于新诗 ,它们是旧体或变体的格律诗。旧体或变体白话诗同新格律诗一起 ,构成白话格律诗的两个格局。
关键词 尝试集 白话诗 新格律诗 旧体白话诗
下载PDF
流浪与现代知识分子的确立
8
作者 张武军 高阿蕊 《阴山学刊》 2003年第1期45-47,共3页
中国古代文人和现代知识分子都曾在灾难中经历流浪和漂泊 ,但现代知识分子在流浪中表达了对自由的追求和向往。具备了自由性标志着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确立。
关键词 流浪 自由 现代知识分子 中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