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36篇文章
< 1 2 1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年来内地电影节展项目创投研析与思考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帆 臧连荣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9-58,共10页
内地电影节展创投始于2007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时至今日,创投已然成为了国内电影节展的标配。本文选取了其中代表性的11个电影节展创投,从创投对象/内容、运作流程、评审机制、资助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对它们在项目孵化、人才培育、... 内地电影节展创投始于2007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时至今日,创投已然成为了国内电影节展的标配。本文选取了其中代表性的11个电影节展创投,从创投对象/内容、运作流程、评审机制、资助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对它们在项目孵化、人才培育、融资效果、孵化影片品质方面的绩效进行了研析,并指出目前存在的同质化和资源内卷倾向,提出了建立"训练营-创投"体系、完善样片拍摄机制、形成个性和特色创投会等建议,并以更大的文化责任感和使命感,守正创新,为电影强国建设贡献创投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投 孵化 绩效 内卷 电影强国
原文传递
《四库全书总目》的墨学批评
2
作者 何宗美 何素婷 《文史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6-136,168,共12页
“墨入杂家”“墨为杂学”“以佛为墨”“墨为异端”,形成了《四库全书总目》对墨家、墨学在目录体系和思想体系的一次官学定位。“墨入杂家”,确立墨家的目录归属,此类例之法是《总目》“以儒为尊”观念下的目录归属和思想判定。“墨... “墨入杂家”“墨为杂学”“以佛为墨”“墨为异端”,形成了《四库全书总目》对墨家、墨学在目录体系和思想体系的一次官学定位。“墨入杂家”,确立墨家的目录归属,此类例之法是《总目》“以儒为尊”观念下的目录归属和思想判定。“墨归杂学”,判别墨家的性质,墨学属于“小杂学”范畴之“变儒本原者”,此定性自《总目》始。“以佛为墨”,揭示墨与佛相同的异端性质,既是佛、墨一体的认识结果,亦是《总目》实现异端批判的重要策略。“墨为异端”,体现墨学批评的实质即异端批评,其所谓“墨”者是一个多义项,并非只是墨家、墨学之义,而是泛指各种异端。《总目》的墨学批评虽属于儒家本位主义,亦不免官学色彩,但仍然是对墨学接受和评价的一种独特声音,也是墨学学术史的重要一环,值得当今研究者正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 墨学批评 墨入杂家 墨为杂学 以佛为墨 墨为异端
下载PDF
3D电影:技术与艺术的悖论 被引量:7
3
作者 杨尚鸿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69-172,共4页
本文首先界定了"3D电影"术语应有的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数字3D动画与特效技术,二是指立体感的视听效果,并采用保罗·莱文森的技术性媒介进化论的视角,考察了3D电影这一新技术媒介的发展阶段:"被设计成玩具"—... 本文首先界定了"3D电影"术语应有的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数字3D动画与特效技术,二是指立体感的视听效果,并采用保罗·莱文森的技术性媒介进化论的视角,考察了3D电影这一新技术媒介的发展阶段:"被设计成玩具"—"作为现实的镜子"—"成为独特的艺术形式"的进化阶梯。接着,针对趋向"完整幻觉"数字媒体技术的3D电影,能否实现向艺术阶段飞跃的问题。本文重提巴赞的"完整电影的神话"和"爱因汉姆悖论",以反思3D电影新技术在美学上的"进"和"退"的辩证关系。在当前国内3D电影热潮中,本文期望能以此引起对3D电影可能的艺术形式进行深入地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电影 媒介进化理论 完整幻觉 部分幻觉 3D电影语言
原文传递
从出土简帛医书看上古汉语晚期词汇复音化进程及动因
4
作者 胡琳 张松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6-248,共13页
上古汉语早期词汇在先秦以单音词为主,到中古魏晋时期复音词已大量存在。从秦到西汉末年是汉语史上古到中古的过渡阶段,可称为上古汉语晚期,是汉语复音化进程加快的重要转折期。对成书于这一时期的17种简帛医书文献中的单复音词进行穷... 上古汉语早期词汇在先秦以单音词为主,到中古魏晋时期复音词已大量存在。从秦到西汉末年是汉语史上古到中古的过渡阶段,可称为上古汉语晚期,是汉语复音化进程加快的重要转折期。对成书于这一时期的17种简帛医书文献中的单复音词进行穷尽性考察,统计描写简帛医书词汇系统内部单复音词词性分布、使用频率等方面的差异,并与甲骨文、金文、先秦两汉传世文献进行比较,从简帛医书复音词的新词新义角度共同探讨汉语复音化进程及动因问题,得出如下研究结论:其一,从复音化进程来看,上古汉语晚期复音词数量激增,单音词已非新词产生的主要形式;其二,当时复音词虽然在数量上逐渐占优势,但单音词从使用频率上看仍处于词汇系统的核心地位;其三,从语言内部发展规律来看,汉语词汇的复音化最早是从名词开始的,根本动因在于意义表达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汉语晚期 复音化 简帛医书 单音词 复音词
下载PDF
电视剧《底线》法意表达的新探索
5
作者 平瑶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0-93,共4页
《底线》以全新的法意表达,为中国电视剧法律叙事提供了新范本。聚焦审判过程,让法律工作成为法治故事的真正主体;超越既往的宣讲式普法,探索辩论式普法的新路径;展现法律与舆论、道德、时代的多向互动,拉近法律与社会生活的距离;打破... 《底线》以全新的法意表达,为中国电视剧法律叙事提供了新范本。聚焦审判过程,让法律工作成为法治故事的真正主体;超越既往的宣讲式普法,探索辩论式普法的新路径;展现法律与舆论、道德、时代的多向互动,拉近法律与社会生活的距离;打破同类剧作人物形象脸谱化、同质化的通病,塑造有鲜明个性、有参差侧面、有成长变化的法官形象;采用多线程蛛网式结构,融入纪录片式的影像风格,复现法律的真实肌理。《底线》在戏剧性与真实性之间探索出新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线》 法律 法治 叙述 普法
原文传递
1947年冰心日本观感演讲之钩沉与补正 被引量:4
6
作者 凌孟华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3-58,共6页
演讲是直接而有效的大众传播媒介,也是现代中国重要的社会思想文化传播方式之一。自康有为1898年5月的保国会演讲以降,众多的政治家、革命家、作家、学者和文化人士都在不同的历史场合公开发出自己的声音,发表自己的演讲。
关键词 钩沉 观感 日本 冰心 大众传播媒介 文化传播方式 社会思想 现代中国
原文传递
重庆方言中的例外字探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周骥 高廉平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第5期68-72,共5页
北京语音中读为轻唇音的某些字,在重庆方言中读为重唇音,这是重庆方言保留古音的结果。在清初"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中,大量客家人进入四川、重庆境内,受其方言的影响,重庆方言中某些古全浊声母仄声字今读为送气音。重庆方... 北京语音中读为轻唇音的某些字,在重庆方言中读为重唇音,这是重庆方言保留古音的结果。在清初"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中,大量客家人进入四川、重庆境内,受其方言的影响,重庆方言中某些古全浊声母仄声字今读为送气音。重庆方言中某些精组字今读为舌面音,在腭化问题上比北京语音更为"超前"。古见晓组的某些字,在今天北京语音里已经读成了舌面音[t揶]、[t揶h]、[揶],但在重庆方言里仍然保留古音,读成舌根音[k]、[kh]、[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方言 西南官话 例外字 语音演变
下载PDF
试析中国式黑色电影《白日焰火》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建 张怡 《电影评介》 2014年第15期24-26,共3页
2014年2月16日,由华语导演刁亦男执导,廖凡、桂纶镁和王学兵主演的电影《白日焰火》在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分别将最佳影片"金熊奖"和最佳男演员"银熊奖"斩获囊中。如此殊荣,不仅让导演刁亦男在上台领奖时激动哽... 2014年2月16日,由华语导演刁亦男执导,廖凡、桂纶镁和王学兵主演的电影《白日焰火》在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分别将最佳影片"金熊奖"和最佳男演员"银熊奖"斩获囊中。如此殊荣,不仅让导演刁亦男在上台领奖时激动哽咽到"这个梦,不要醒",也似乎让国内观众和电影界人士畅想起华语电影的"中国梦"。一时间,"刁亦男"、"黑色电影"、"中国黑色电影"、"华语艺术骄傲"等关键词成为国内外各种新闻报道和学术探讨的关键词,那么《白日焰火》是一部怎样的中国式黑色电影呢,本文试加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电影 柏林国际电影节 华语电影 中国梦 银熊奖 上台领奖 男演员 金熊奖 最佳影片 王学兵
下载PDF
文本·影像·声音——论东野圭吾《白夜行》在东亚的跨媒介传播
9
作者 窦新光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6-99,共4页
东野圭吾推理小说代表作《白夜行》,以有限的文本创造无限的意义,巨大的想象留白指向幽暗难解的“人心之谜”。日韩三次影视作品改编呈现直观影像的同时,也剥夺了观众的想象自由,并在大众化叙事的变异中与原著原貌愈行愈远。中国同名有... 东野圭吾推理小说代表作《白夜行》,以有限的文本创造无限的意义,巨大的想象留白指向幽暗难解的“人心之谜”。日韩三次影视作品改编呈现直观影像的同时,也剥夺了观众的想象自由,并在大众化叙事的变异中与原著原貌愈行愈远。中国同名有声剧以对原著内容的极致还原、听觉想象力的高度激活、收听便捷性的充分实现,为《白夜行》在东亚的跨媒介传播之旅开辟出独特路径,让经典得以复原并获得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野圭吾 《白夜行》 跨媒介传播 有声剧
原文传递
华语电影明星制的文化内涵与营销策略探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晓玲 姚丹妮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5-188,共4页
本文从全球电影市场竞争和融合的角度,探讨在电影营销模式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明星、受众和票房三者之间的关系。国产电影只有将明星与文本角色完美结合,将明星个人特质与受众审美情趣准确定位,才能体现明星制健康高雅的人文内涵。
关键词 电影明星 明星类型 角色魅力 营销策略
原文传递
结与解·小概率事件·讽刺性幽默——近年国产黑色喜剧的叙事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帆 张弛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1-34,共4页
以《疯狂的石头》、《我叫刘跃进》、《即日启程》等为代表的黑色幽默喜剧在剧作结构上大多采用多线索推进叙事,并利用小概率事件推动情节发展或者突转,并在此过程中形成喜剧感。这一类影片还充分利用了"观众知道所有的秘密,但剧... 以《疯狂的石头》、《我叫刘跃进》、《即日启程》等为代表的黑色幽默喜剧在剧作结构上大多采用多线索推进叙事,并利用小概率事件推动情节发展或者突转,并在此过程中形成喜剧感。这一类影片还充分利用了"观众知道所有的秘密,但剧中人不知道"这个喜剧原则来展开细节,造成人物行为的错位感和荒诞感。与此同时,此类影片中批判现实风格的讽刺性幽默,也有效地疏解了观众对于现实的不满和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幽默 结与解 小概率事件 批判现实
下载PDF
《满城尽带黄金甲》与儒家美学思想 被引量:2
12
作者 丁月华 邬双 《电影评介》 2009年第4期32-33,共2页
《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张艺谋的经典力作,继《英雄》与《十面埋伏》后的又一部商业与艺术成功结合的电影。评论界对其毁誉参半,但若仅关注其以奢华制作呈现的"视觉盛宴"与所谓"欲望"的探讨,则无法理解影片所要表达... 《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张艺谋的经典力作,继《英雄》与《十面埋伏》后的又一部商业与艺术成功结合的电影。评论界对其毁誉参半,但若仅关注其以奢华制作呈现的"视觉盛宴"与所谓"欲望"的探讨,则无法理解影片所要表达的深刻内涵:即对中华民族传统儒家思想文化的现实反思与对个体的人文关怀及意识觉醒的探讨。从儒家美学思想的角度对影片的主旨进行全面观照与解读,有利于还原影片的真实意图及美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艺谋 儒家美学 表象化 崇高消解
下载PDF
戏曲电视的艺术归途:一种媒介进化论的视角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尚鸿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4-107,共4页
新世纪初以来,随着阳内戏剧与影视艺术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对电视戏曲的本体论思考开始受到关注。关于戏曲电视的定义就产生了很多分歧,这首先体现在名称的界定上:戏曲本体论主张,电视只是表现戏曲的手段,应该姓戏曲,称电视戏曲... 新世纪初以来,随着阳内戏剧与影视艺术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对电视戏曲的本体论思考开始受到关注。关于戏曲电视的定义就产生了很多分歧,这首先体现在名称的界定上:戏曲本体论主张,电视只是表现戏曲的手段,应该姓戏曲,称电视戏曲较恰当;电视本体论则认为电视所表现的戏曲已经突破了舞台,是一种完全电视化的内容,称戏曲电视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理论研究 戏曲电视 进化论 媒介 电视戏曲 本体论 电视化
原文传递
唐代训诂术语“与某同”探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胡继明 韦利锋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75-278,共4页
自从段玉裁给训诂术语下定义以来,历代学者对这些术语定义和用法的理解一直存在分歧。不少学者认为训诂术语"与某同"主要是用来说明假借字,有时也用来讲解异体字,但当我们通过对唐代颜师古《汉书注》和李善《文选注》这一术... 自从段玉裁给训诂术语下定义以来,历代学者对这些术语定义和用法的理解一直存在分歧。不少学者认为训诂术语"与某同"主要是用来说明假借字,有时也用来讲解异体字,但当我们通过对唐代颜师古《汉书注》和李善《文选注》这一术语的用法进行分析后,发现并非如此,说明假借字、同源词和异体字是主流,也有特例。表明前人对这一训诂术语的使用,并不具有周遍性,也不是共同规律;所有的训诂术语并不是产生于同一个时代,每个训诂术语在不同时代以及不同训诂学家的运用中,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不能简单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颜师古《汉书注》 李善《文选注》 训诂术语 “与某同”
原文传递
出走与回归:王国维悲剧观的现代意识 被引量:2
15
作者 蒋霞 杨晓河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19-323,共5页
从《〈红楼梦〉评论》到《宋元戏曲考》,王国维的悲剧精神最核心的变化是:主体意志由"解脱"变为"赴汤蹈火",由对个体在世苦难的悄然担当变为对外在的社会悲剧的显明承负。其内在的是王国维思想的深层裂变——由启... 从《〈红楼梦〉评论》到《宋元戏曲考》,王国维的悲剧精神最核心的变化是:主体意志由"解脱"变为"赴汤蹈火",由对个体在世苦难的悄然担当变为对外在的社会悲剧的显明承负。其内在的是王国维思想的深层裂变——由启蒙人文主义的个体道德意志转变成儒家的集体道德意志,由西方现代性伦理回归中国传统伦理。其中的关键点是潜在的现代性抉择——由对知识人的主体价值拯救转变成对民族的社会价值拯救,在世界文化的现代性视阈中重塑中国人的价值信念。这种民族性精神的重构历程体现出的是,通过对中国儒家伦理道德的坚守确证在世界化的现代社会中拥有合理性的民族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悲剧 现代性 《(红楼梦)评论》 《宋元戏曲考》
下载PDF
大学生休闲生活现状及教育引导策略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林蔓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56-57,共2页
大学生休闲生活状况反映了大学生学习成长状况,关系到大学生的发展和成才。注重德育与美育的有机结合,合理引导大学生休闲生活,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调研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休闲生活现状,提出了教育... 大学生休闲生活状况反映了大学生学习成长状况,关系到大学生的发展和成才。注重德育与美育的有机结合,合理引导大学生休闲生活,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调研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休闲生活现状,提出了教育引导大学生合理休闲生活的对策,分析了其基本路径、原则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休闲生活 德育 美育
下载PDF
跨媒介视野下中国情景喜剧的发展路径解读 被引量:2
17
作者 叶思诗 《中国电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7-90,共4页
以2010年为界,中国情景喜剧不仅经历了时间上的延伸,而且出现了电视情景喜剧和网络情景喜剧并存的重大转变。真正理解中国情景喜剧的发展路径,必须跳出国内研究聚焦电视情景喜剧的局限,即主要谈论从《我爱我家》到《爱情公寓》一段历程... 以2010年为界,中国情景喜剧不仅经历了时间上的延伸,而且出现了电视情景喜剧和网络情景喜剧并存的重大转变。真正理解中国情景喜剧的发展路径,必须跳出国内研究聚焦电视情景喜剧的局限,即主要谈论从《我爱我家》到《爱情公寓》一段历程,或稍稍从时间性上补充论及《废柴兄弟》等作品的模式,应该充分关注到2010年以后的网络情景喜剧与之前电视情景喜剧有了重大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喜剧 中国 路径 跨媒介 2010年 解读 《我爱我家》 国内研究
原文传递
每期一题 区域文学视阈中的重庆坐标
18
作者 周晓风 王本朝 +1 位作者 蒋登科 邓伟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3年第3期69-73,共5页
“文学与艺术研究”栏目定位于对经典作家、文学作品的解析,以及对当前热点文学与艺术现象的聚焦争鸣。欢迎您推荐选题及投稿,共同搭建互动平台。站在中国区域文学视阈中审视当代重庆文学,不能不感受到一种失语的落寞。尽管也偶有佳... “文学与艺术研究”栏目定位于对经典作家、文学作品的解析,以及对当前热点文学与艺术现象的聚焦争鸣。欢迎您推荐选题及投稿,共同搭建互动平台。站在中国区域文学视阈中审视当代重庆文学,不能不感受到一种失语的落寞。尽管也偶有佳作,但却构不成文学思潮的整体力量,无法产生巨大的国际国内影响。提及重庆文学,人们所能想到的,仅有《红岩》、《一双绣花鞋》、《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等寥寥数部经典作品,以及20世纪80年代重庆作为中国诗歌重镇异军突起的短暂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文学 重庆文学 视阈 20世纪80年代 坐标 中国诗歌 经典作家 栏目定位
下载PDF
民国历史文化形态与文学民族话语考释——兼论民国文学和现代文学两个概念的相辅相成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武军 高阿蕊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8-122,共5页
现代文学中的民族话语探讨是近年来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有人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来赋予五四现代性的意义;有人赋予晚清文学"想象民族国家"的现代性;还有人从民族国家宏大叙事的立场来肯定党派文学"民族主义文学"... 现代文学中的民族话语探讨是近年来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有人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来赋予五四现代性的意义;有人赋予晚清文学"想象民族国家"的现代性;还有人从民族国家宏大叙事的立场来肯定党派文学"民族主义文学"的现代性价值。这些思路和研究模式虽然都看重民族主义所展示的现代性意义,但是还都忽略了中华民国这一现代国家之于文学的现代性价值和意义。笔者认为,考察现代文学的民族国家话语应以民国的建立为发端,对于它的阐述也应依托民国的历史文化形态,惟有如此,才可以发现文学的现代性与民国机制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并进一步理解民国文学和现代文学这两个概念的相辅相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文学 现代文学 民族话语 现代国家 现代性
下载PDF
河南方言人称代词“俺”“恁”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晓清 胡继明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9期46-50,共5页
文章通过对河南方言人称代词进行分类及描写,指出河南方言人称代词的复数表示法、人称代词的一词多类型、统称代词的独立性与非独立性等有关问题。重点以具有特色的人称代词"俺""恁"为对象,进行比较性描写与分析,... 文章通过对河南方言人称代词进行分类及描写,指出河南方言人称代词的复数表示法、人称代词的一词多类型、统称代词的独立性与非独立性等有关问题。重点以具有特色的人称代词"俺""恁"为对象,进行比较性描写与分析,提出河南方言中合音人称代词的演变规律和本表复数的合音词加"们"这种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与系统内部的一致性及类推作用之间的矛盾与竞争;指出代词标记身份区别的不平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称代词 “俺” “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