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信息时代教师教学技术体系的范式变革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怡明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7-53,共7页
信息时代,教师教学技术体系将从“信息呈现”范式走向“信息处理”范式,实现“精准培养”的功能旨趣,构建以“组织技术”为中心的基础结构并凝结教师“教学生学”的价值共识。“信息呈现”范式的教师教学技术体系将形成摆脱教师个体依... 信息时代,教师教学技术体系将从“信息呈现”范式走向“信息处理”范式,实现“精准培养”的功能旨趣,构建以“组织技术”为中心的基础结构并凝结教师“教学生学”的价值共识。“信息呈现”范式的教师教学技术体系将形成摆脱教师个体依赖和时空限制的语言技术体系,铺设学生个性化学习路径的设计技术体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序进行的组织技术体系,监控教学过程和描述学习轨迹的教学评价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时代 教师教学技术体系 范式变革
下载PDF
论中小学新媒体教学的改革准备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怡明 谢倩倩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59-65,共7页
在信息时代,由“慕课”开始的新媒体教学改革趋势已然明朗。在新媒体技术引荐下,未来课堂教学将会从“翻转课堂”逐步过渡为“混合式教学”并最终走向“转换式教学”。中小学的新媒体教学变革,不仅是利用新媒体补充或取代旧媒体,更是新... 在信息时代,由“慕课”开始的新媒体教学改革趋势已然明朗。在新媒体技术引荐下,未来课堂教学将会从“翻转课堂”逐步过渡为“混合式教学”并最终走向“转换式教学”。中小学的新媒体教学变革,不仅是利用新媒体补充或取代旧媒体,更是新教学技术对旧教学技术的革新,最终促成新教学形态对旧教学形态的超越。当下,以“慕课”为代表的中小学新媒体教学改革遇到资源、效果与动力等困境。究其根源,是由于新媒体技术促成的“学生中心”课堂教学与现阶段教师掌握的“教师中心”教学技术体系之间存在落差。中小学的新媒体教学改革,应注意教学技术与媒体技术同时变革带来的复杂性,从教学思想、技术和支持环境三方面充分准备,走一条“‘教师中心教学’到‘学生中心教学’,再在‘学生中心教学’中融入新媒体技术”的平稳改革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新媒体教学 慕课
下载PDF
知识获得阶段的教学条件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梅 《中小学教材教学》 2022年第4期31-36,共6页
知识的学习包括激活、获得、巩固和迁移四个阶段,知识获得阶段是学习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创设高挑战低警戒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内容性加工、结构性加工和联系定位加工等学习深加工过程,帮助学生完成陈述性知识向... 知识的学习包括激活、获得、巩固和迁移四个阶段,知识获得阶段是学习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创设高挑战低警戒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内容性加工、结构性加工和联系定位加工等学习深加工过程,帮助学生完成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以实现高效率的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获得阶段 知识加工 教学条件
下载PDF
失色与重绘:大学学术评价市场化的逻辑审思与理性复归 被引量:1
4
作者 邓磊 邓鸿峰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50,共10页
自20世纪中期以来,资本市场深度介入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运行,由此促进了大学与产业之间的协同,改变了学术研究的评价机制。适当引入市场法则有利于根据社会需求调节科研重心、刺激成果产出和加强应用转化。但放任市场机制肆意蔓延却会破... 自20世纪中期以来,资本市场深度介入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运行,由此促进了大学与产业之间的协同,改变了学术研究的评价机制。适当引入市场法则有利于根据社会需求调节科研重心、刺激成果产出和加强应用转化。但放任市场机制肆意蔓延却会破坏学术的底层逻辑,甚至侵蚀大学的理性根基。在量化制度与功利主义的表里应和下,知识工具人与学术名利场现象频频出现,跟随式研究与快餐式发表大行其道,学者主体身份异化,大学理性精神失色。遵循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哲学思维,大学的学术评价应守护理性根基,澄明价值旨归,祛魅符号暴力,重绘大学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评价 市场逻辑 量化评价 理性根基 大学精神 价值旨归
下载PDF
知识巩固阶段的教学条件
5
作者 黄梅 《中小学教材教学》 2023年第4期30-33,共4页
知识的学习包括激活、获得、巩固和迁移四个阶段,知识巩固是学习的重要阶段。知识的巩固与内外两种叠加的认知负荷有关,练习和反馈是知识巩固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因素。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刻意练习和变式练习、间隔练习和交错练习、... 知识的学习包括激活、获得、巩固和迁移四个阶段,知识巩固是学习的重要阶段。知识的巩固与内外两种叠加的认知负荷有关,练习和反馈是知识巩固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因素。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刻意练习和变式练习、间隔练习和交错练习、协作化情境任务练习、元认知反馈练习等教学条件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巩固 教学条件 高效教学
下载PDF
大先生引领教师身份建构的内涵、逻辑与体系——兼论“强师计划”的导向意义 被引量:7
6
作者 邓磊 何鑫兴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34,共8页
大先生是高质量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产物。从理论层面,大先生是新时代对教师身份的新期待,兼具师道文化传承和教育思想衍生之意蕴。从逻辑层面,对大先生的呼唤反映了当代教师身份的演变,嵌套于党和政府的教育政策、法律和文件,对标了... 大先生是高质量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产物。从理论层面,大先生是新时代对教师身份的新期待,兼具师道文化传承和教育思想衍生之意蕴。从逻辑层面,对大先生的呼唤反映了当代教师身份的演变,嵌套于党和政府的教育政策、法律和文件,对标了教育变革的实践需要。《强师计划》的出台有利于从价值上提升教师职业的社会认同,在制度上明确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目标,在实践中引领教师身份的体系建构。以《强师计划》为依据,可在职前职后各阶段以及遴选准入、培养培训、评价督导各方面,全过程多角度完善教师教育体系,切实贯彻培育大先生的时代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先生 教师身份 强师计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