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效能-价值双维核心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72
1
作者 王鑫强 张大均 曾丽红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62-669,共8页
以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研究的"职业能力"和"职业价值"两大取向为基础,根据其单维评估的不足,将职业效能感和职业价值感指标联合,提出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效能—价值双维核心模型,并考察该模型在3所部属师范大学的1237... 以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研究的"职业能力"和"职业价值"两大取向为基础,根据其单维评估的不足,将职业效能感和职业价值感指标联合,提出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效能—价值双维核心模型,并考察该模型在3所部属师范大学的1237名免费师范生中是否存在及其效用。研究表明:(1)模型能有效将免费师范生分组,其中低效能—低价值占31.69%、低效能—高价值占6.63%、高效能—低价值占40.01%、高效能—高价值仅占21.67%,克服了单维评估存在的高估或低估问题;(2)模型在职业认同结果(职业意志感、职业意愿与期望感)、学业满意度、总体生活满意度及未来担忧上的分组效应显著,同时拥有高职业效能感和高职业价值感的免费师范生具有最佳的职业认同感、学业满意度、总体生活满意度和最少的未来担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费师范生 教师职业认同感 职业意志 学业满意度 心理健康
原文传递
评价恐惧理论及相关研究述评 被引量:66
2
作者 刘洋 张大均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6-113,共8页
社交焦虑认知行为模型将负面评价恐惧作为社交焦虑的核心特征,Weeks和Heimberg提出评价恐惧概念并认为,无论是正面评价恐惧还是负面评价恐惧,都是社交焦虑的核心特征。Watson和Friend提出负面评价恐惧至今已有40年,负面评价恐惧的测量... 社交焦虑认知行为模型将负面评价恐惧作为社交焦虑的核心特征,Weeks和Heimberg提出评价恐惧概念并认为,无论是正面评价恐惧还是负面评价恐惧,都是社交焦虑的核心特征。Watson和Friend提出负面评价恐惧至今已有40年,负面评价恐惧的测量工具、遗传特质、注意偏向及其在学习等领域中的应用已有相关研究。而正面评价恐惧的研究才刚刚开展。评价恐惧测量工具的完善、研究内容的拓展、临床干预的充实、跨文化研究的加强等都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焦虑认知行为模型 评价恐惧 负面评价恐惧 正面评价恐惧
下载PDF
内隐联想测验研究进展述评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珂 张大均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9年第4期15-18,29,共5页
内隐联想测验作为基于反应时范式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方法,自1998年由Greenwald提出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因其本身具有一定局限性,近10年来,研究者们对这一方法进行了不断地修正和改进,先后发展出了GO/NO-GO联想任务、外部情感西蒙作... 内隐联想测验作为基于反应时范式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方法,自1998年由Greenwald提出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因其本身具有一定局限性,近10年来,研究者们对这一方法进行了不断地修正和改进,先后发展出了GO/NO-GO联想任务、外部情感西蒙作业等;近几年又提出了单类内隐联想测验、单靶内隐联想测验和单属性内隐联想测验等,这些方法丰富充实了内隐联想测验,是对Greenwald提出的IAT的继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联想测验(IAT) GO/NO—GO联想任务(GNAT) 外部情感西蒙作业(EAST) 单类 内隐联想测验(SC—IAT) 单靶内隐联想测验(ST—IAT) 单属性内隐联想测验(SA—IAT)
下载PDF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心理状况分析及教育对策 被引量:16
4
作者 郭薇 简福平 陈旭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2-115,共4页
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是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还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对于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总体上表现出积极的就业心理特征,但也有少数学生出现一些消极... 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是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还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对于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总体上表现出积极的就业心理特征,但也有少数学生出现一些消极就业心理特征及问题。要继续加大对困难群体毕业生的帮扶力度,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实施积极有效的帮扶,帮助其克服心理压力并顺利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就业心理 对策
下载PDF
安全基地启动及其脑机制 被引量:14
5
作者 郭薇 陈旭 杨楠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53-560,共8页
近几年,安全基地启动已成为拓展依恋理论的重要实验方法。安全启动能够改善情绪及情绪调节策略、增进人际关系、促进自我实现和利他等。安全启动下,研究者得以考察成人依恋与母婴依恋的神经基础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该文分析了安全... 近几年,安全基地启动已成为拓展依恋理论的重要实验方法。安全启动能够改善情绪及情绪调节策略、增进人际关系、促进自我实现和利他等。安全启动下,研究者得以考察成人依恋与母婴依恋的神经基础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该文分析了安全启动实验的不足,如生态效度和重复率不高,应用范围局限,缺乏启动效应持续性的研究等。未来的安全启动研究应突破现有实验室情境研究局限,拓展应用领域,加强对其心理机制与神经机制的探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恋启动 安全基地启动 效应 脑机制
原文传递
焦虑调节:接受策略与表达抑制、认知重评策略之比较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雯 张大均 雷昌雄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1年第4期372-376,共5页
情绪调节策略研究已经成为近年来心理学研究的热点课题。回顾近十年来关于焦虑的情绪调节策略研究,重点介绍了其中有着新理念、新视角的情绪调节策略——接受策略,并将其与表达抑制和认知重评两种情绪调节策略进行对比,发现接受策略对... 情绪调节策略研究已经成为近年来心理学研究的热点课题。回顾近十年来关于焦虑的情绪调节策略研究,重点介绍了其中有着新理念、新视角的情绪调节策略——接受策略,并将其与表达抑制和认知重评两种情绪调节策略进行对比,发现接受策略对于焦虑而言是一种有效的调节策略,而且初步得出其作用效果优于表达抑制策略,但可能不及认知重评策略。最后从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趋势、情绪调节策略对心理治疗和心理健康教育等的潜在价值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调节 接受策略 认知重评策略 表达抑制策略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状态焦虑流行率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力娟 张大均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22,共4页
焦虑已成为困扰当前中小学教师的严重问题。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全国七大区域中小学教师2278人为有效被试,用基于焦虑内容编制的《中小学教师状态焦虑量表》对被试进行调查发现,中小学教师的总体状态焦虑流行率高;进一步分... 焦虑已成为困扰当前中小学教师的严重问题。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全国七大区域中小学教师2278人为有效被试,用基于焦虑内容编制的《中小学教师状态焦虑量表》对被试进行调查发现,中小学教师的总体状态焦虑流行率高;进一步分析发现,男性教师、重点中学教师、工作时间超过10小时的教师、担任班主任的教师的状态焦虑流行率较高。中小学教师状态焦虑流行率现状与我国国情、教学情境及中小学教师的自身差异和自我调节能力有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状态焦虑 流行率
下载PDF
校本研修与教师多元发展 被引量:3
8
作者 赵占锋 马娟 +1 位作者 曾蓉 郭成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年第12期79-81,共3页
校本研修是一种教师教育的新形式,并作为一种基于以校为本的教师发展模式正逐渐被广泛地实践。校本研修就是"以校为本"的研修,研讨和修业过程。教师多元发展指的是教师发展呈多维度、多方向、有特色的发展,关注教师个体的全... 校本研修是一种教师教育的新形式,并作为一种基于以校为本的教师发展模式正逐渐被广泛地实践。校本研修就是"以校为本"的研修,研讨和修业过程。教师多元发展指的是教师发展呈多维度、多方向、有特色的发展,关注教师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生命价值的实现。校本研修和教师多元发展;两者前者是途径,后者是目标,前者是条件,后者是结果,两者共生共存,合为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研修 教师发展
下载PDF
时间压力下决策行为的研究综述
9
作者 王倩 江琦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5-18,共4页
综述并讨论了在决策行为的研究过程中时间压力的形成机制、时间压力下决策行为的研究方法以及时间压力对决策行为的影响理论,最后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做了展望.
关键词 时间压力 决策行为 情绪 个人因素
下载PDF
大学生同性恋、双性恋及跨性别者认知调查 被引量:20
10
作者 张沛超 迟新丽 +2 位作者 吴明霞 王莎莎 王健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21-923,共3页
目的了解大学生同性恋、双性恋及跨性别者(LGBT)的特点、对LGBT态度及影响因素,为大学生性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问卷调查重庆和成都地区5所高校1 762名在校大学生,数据用SPSS 17.0软件分析。结果在特点上,认为自己对同性有性吸引力占1... 目的了解大学生同性恋、双性恋及跨性别者(LGBT)的特点、对LGBT态度及影响因素,为大学生性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问卷调查重庆和成都地区5所高校1 762名在校大学生,数据用SPSS 17.0软件分析。结果在特点上,认为自己对同性有性吸引力占16.5%(219/1 762),与同性有过性接触占8.5%(154/1 762),性别认同不一致占4.2%(74/1 762);在态度上,可以接受与同性发生性行为占12.4%(218/1 762),可以接受与跨性别者谈恋爱占12.6%(222/1 762),可以接受跨性别者占16.8%(307/1 762),可以接受对同性产生性冲动占19.1%(347/1 762),可以接受同性恋者结婚占26.2%(461/1 762),认为双性恋符合社会世俗规范占28.9%(510/1 762),认为同性恋符合社会世俗规范占35.1%(618/1 762)。结论大学生中存在LGBT人群,但大学生对其普遍抱以消极和保守态度,其态度受性别、年级、生长地及父母受教育程度影响,不受性教育经历、专业及家庭结构影响;性别是父母受教育程度和生长地对LGBT态度影响的重要调节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性恋 双性恋 跨性别者 LGBT 性多样性教育
原文传递
抱负与志向关系的初步探讨及其对幸福感的影响差异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鑫强 杨洪卫 吴明霞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222-226,共5页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抱负和志向这对相互等同、存在普遍混用的概念分别加以重新界定与区分。分别用总体幸福感量表、抱负水平量表、志向水平量表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抱负水平的分布较为均衡,受人口学变量的影响比志向水平大;抱负和...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抱负和志向这对相互等同、存在普遍混用的概念分别加以重新界定与区分。分别用总体幸福感量表、抱负水平量表、志向水平量表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抱负水平的分布较为均衡,受人口学变量的影响比志向水平大;抱负和志向分别对幸福感中的情景性因子和持续性因子具有不同的影响偏向;两者的联合对总体幸福感的影响具有不同的特点;抱负和志向两者的划分具有存在的合理性,符合抱负为近期期望和目标,志向为远期期望和目标,及两者在持久性、稳定性及社会价值判断上存在差异的理论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 抱负 志向 幸福感 中国传统文化 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
下载PDF
建构教育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之间的联系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晶 郭成 廖礼惠 《上海教育科研》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0-33,共4页
教育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的联系有助于两个学科领域的共同发展。本文列举了欧美国家近年来与教育心理学有关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主要成果,探讨了如何有效加强两者进一步联系的途径,这些途径有助于跨越教育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之间的... 教育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的联系有助于两个学科领域的共同发展。本文列举了欧美国家近年来与教育心理学有关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主要成果,探讨了如何有效加强两者进一步联系的途径,这些途径有助于跨越教育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之间的鸿沟,促进教育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未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心理学 认知神经科学 联系
原文传递
流动儿童自尊与学校态度的关系及其中介和调节变量 被引量:1
13
作者 唐春芳 陈旭 雷鹏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08-1209,共2页
目的探究流动儿童自尊与学校态度的关系及其可能有影响的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促进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和健康成长。方法采用自尊评定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和学校态度量表,对重庆北碚及成都市6所中学抽取的597名流动儿童进行测查。结果流动... 目的探究流动儿童自尊与学校态度的关系及其可能有影响的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促进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和健康成长。方法采用自尊评定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和学校态度量表,对重庆北碚及成都市6所中学抽取的597名流动儿童进行测查。结果流动儿童的自尊与积极应对、学校喜欢呈显著正相关;积极应对与学校喜欢呈显著正相关;流动儿童身份认同对自尊与学校态度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调节着两者关系的强度;回归方程纳入应对方式后,流动儿童自尊对学校态度的预测发生变化,表明自尊通过应对方式对流动儿童学校态度产生影响。结论流动儿童自尊对学校态度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并受到身份认同的调节作用和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概念 态度 教育 儿童 暂居者和移居者
原文传递
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状况的他评研究——兼谈知荣教育的必要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鑫强 龚玲 张大均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年第3期89-93,共5页
采用调查问卷分析了高中生对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状况的评价及接触程度对其评价的影响。结果发现:高中生对大学生荣辱观践行的评价总体偏好,知耻的评价分数高于知荣,并在一些指标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与大学生接触程度影响... 采用调查问卷分析了高中生对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状况的评价及接触程度对其评价的影响。结果发现:高中生对大学生荣辱观践行的评价总体偏好,知耻的评价分数高于知荣,并在一些指标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与大学生接触程度影响高中生对大学生践行荣辱观的评价,最后提出应加强知荣教育等相应的教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高中生 社会主义荣辱观 知荣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