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颌间牵引钉联合小型或微型钛板内固定修复颌骨骨折 被引量:51
1
作者 胡超 肖金刚 +3 位作者 胡文健 王雯 潘庆 曾昕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10-1615,共6页
背景:颌骨骨折常对患者工作生活造成严重影响,颌间牵引钉联合微型钛板相对于传统的牙弓夹板联合小型或微型钛板单独治疗,存在治疗时间短、固定效果好等优点,能帮助颌骨骨折患者改善所受颌面部等功能障碍,助其早日完成治疗。目的:通过试... 背景:颌骨骨折常对患者工作生活造成严重影响,颌间牵引钉联合微型钛板相对于传统的牙弓夹板联合小型或微型钛板单独治疗,存在治疗时间短、固定效果好等优点,能帮助颌骨骨折患者改善所受颌面部等功能障碍,助其早日完成治疗。目的:通过试验颌间牵引钉联合微型钛板内固定相对牙弓夹板联合小型或微型钛板治疗的优势,探究其对于颌骨骨折的疗效及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5年5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颌面外科住院治疗的颌骨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使用牙弓夹板联合小型或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颌间牵引钉联合小型或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观察4-6个月。对比两组疗效,按照显效、有效及总有效率评价,观察各项颌面部功能,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总结分析试验数据,评判其应用价值。结果与结论:1总有效率:观察组总有效率、各项颌面部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牙周情况对照组治疗前后菌斑和软垢指数的上升程度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治疗前后,观察组牙龈指数无显著变化,但对照组有明显上升(P<0.05);3不良反应发生例数: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4结果证实:颌间牵引钉联合小型或微型钛板内固定修复颌骨骨折效果较好,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颌骨折 内固定器 组织构建 颌间牵引钉 内固定 牙弓夹板 微型钛板 骨折治疗 联合治疗 颌骨骨折 治疗效果 应用价值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在口腔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雷 夏德林 +3 位作者 付光新 曹梦 李勇 肖金刚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雨课堂结合钉钉会议的线上混合式教学在口腔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校口腔医学专业本科大四学生为研究对象共80人,随机分为试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其中试验组应用基于雨课堂和钉钉会议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制... 目的探讨雨课堂结合钉钉会议的线上混合式教学在口腔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校口腔医学专业本科大四学生为研究对象共80人,随机分为试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其中试验组应用基于雨课堂和钉钉会议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制定“课前预习反馈、线上直播互动、课后测试巩固”三大环节结合的教学设计,开展线上混合式教学;对照组采用钉钉会议线上教学施以传统教学方法。对两组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对试验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行为数据及期待度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5%的试验组学生期待雨课堂结合钉钉会议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结论雨课堂结合钉钉会议的混合式线上教学法适合运用于本科口腔医学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师生互动,保障了线上教学效果,达到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实质等效”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课堂 混合式教学 在线教学 口腔医学教育 教学改革 教学评价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辅助设计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4
3
作者 姚志浩 黄馗 +4 位作者 罗世洪 孙黎波 周航宇 吴双江 肖金刚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02-708,共7页
目的探讨应用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辅助设计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23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男14例,女9例;年龄45~72岁,平均56.8岁。舌癌12... 目的探讨应用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辅助设计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23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男14例,女9例;年龄45~72岁,平均56.8岁。舌癌12例,口颊癌5例,口底癌4例,口咽癌2例;均为鳞状细胞癌。按国际抗癌联盟(UICC)标准TNM分期:T2N0M08例,T2N1M0 3例,T2N2M0 1例,T3N0M0 4例,T3N1M02例,T3N2M0 2例,T4N1M0 2例,T4N2M0 1例。病程1~6个月,平均2.4个月。术前均行CTA检查,定位股前外侧皮瓣穿支血管及其穿出点体表投影点,辅助设计股前外侧(肌)皮瓣。术中扩大切除肿瘤后,遗留软组织缺损范围为6 cm×4 cm^11 cm×7 cm;并参照术前设计切取皮瓣修复缺损,其中股前外侧薄型皮瓣14例,股前外侧肌皮瓣7例,股前外侧双叶瓣2例;皮瓣切取范围为7 cm×5 cm^12 cm×8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经术前CTA检查,22例明确定位穿支血管穿出股前外侧阔筋膜位置,穿支血管定位率为95.7%(22/23)。1例术后第5天出现颌下漏口,经换药后愈合;其余供区及受区切口均Ⅰ期愈合。1例皮瓣因静脉回流不畅,改为吻合2根静脉,皮瓣顺利成活;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6.4个月。术后3个月,参照华盛顿大学生存质量量表(UW-QOL),制定简化言语功能恢复标准及吞咽功能恢复标准,22例言语及吞咽功能恢复达满意,1例右口底高分化鳞状细胞癌(T4N1M0)言语及吞咽功能达较满意。23例术后受区未见明显组织萎缩,供区未出现运动感觉功能障碍。随访期间,21例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1例术后6个月出现对侧颈淋巴结转移再次手术,术后生存23个月后死亡;1例术后10个月出现远处转移死亡。结论通过CTA辅助设计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后受区形态及功能恢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 股前外侧(肌)皮瓣 口腔颌面部 创面修复
原文传递
硬腭带蒂结缔组织移植在上颌前牙即刻种植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4
4
作者 孙黎波 黄海霞 +2 位作者 兰玉燕 黄婷 李汪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71-674,共4页
目的:评价硬腭带蒂结缔组织移植在上颌前牙区单牙无法保留行即刻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6月~2016年5月,对15名上颌前牙区单牙无法保留牙龈生物型为薄龈型的患者,行不翻瓣即刻种植,在硬腭部制备带蒂结缔组织行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增量... 目的:评价硬腭带蒂结缔组织移植在上颌前牙区单牙无法保留行即刻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6月~2016年5月,对15名上颌前牙区单牙无法保留牙龈生物型为薄龈型的患者,行不翻瓣即刻种植,在硬腭部制备带蒂结缔组织行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增量,术后观察结缔组织移植的成活情况及术后种植体周围软组织重建情况。结果:硬腭带蒂结缔组织移植愈合良好,临床成活率100%,修复完成后当天﹑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红色美学评分(pink esthetic score,PES)分别为(11.69±0.84)﹑(11.94±0.70)和(11.97±0.68)分,软组织重建达到了美学效果。结论:对于上颌前牙区单牙无法保留牙龈生物型为薄龈型的患者,采用不翻瓣即刻种植同期行硬腭带蒂结缔组织移植,可以获得较好的美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前牙区 即刻种植 结缔组织 软组织增量
下载PDF
显微修薄股前外侧皮瓣在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孙黎波 兰玉燕 +3 位作者 周航宇 付光新 王雷 姚志浩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6-349,共4页
目的:探讨显微修薄股前外侧皮瓣在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5年12月~2018年5月期间56例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术的患者,术前常规行股前区CT血管造影,利用影像工作站(Philips Medical Systems)定位穿支血管出肌点... 目的:探讨显微修薄股前外侧皮瓣在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5年12月~2018年5月期间56例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术的患者,术前常规行股前区CT血管造影,利用影像工作站(Philips Medical Systems)定位穿支血管出肌点的体表位置,以其为中心设计个性化皮瓣,模拟切取皮瓣,并对其周界脂肪厚度进行测量,对皮下脂肪较厚的15例患者,应用手术显微镜对皮瓣进行修薄后转移至受区进行外科修复。结果:显微修薄股外侧皮瓣14例完全存活,1例皮瓣远端出现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切取皮瓣面积最大9 cm×5 cm,面积从最小6 cm×4 cm,供区无运动感觉功能障碍,并且避免二期去脂手术。结论:CT血管造影能够指导股前外侧皮瓣的制备,对于皮下脂肪较厚的患者,显微修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可以获得理想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 股前外侧皮瓣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个性化预成型重建板技术联合血管化髂骨肌瓣在下颌骨修复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林 夏德林 +3 位作者 孙黎波 张力 王雷 肖金刚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58-263,共6页
目的 探讨个性化预成型重建板技术联合血管化髂骨肌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8月至2014年12月,对12例下颌骨肿瘤患者,术前行颌面部CT扫描及三维重建,以CT数据为基础,利用镜像技术模拟修复病变侧下颌骨缺损,应用快速原型... 目的 探讨个性化预成型重建板技术联合血管化髂骨肌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8月至2014年12月,对12例下颌骨肿瘤患者,术前行颌面部CT扫描及三维重建,以CT数据为基础,利用镜像技术模拟修复病变侧下颌骨缺损,应用快速原型技术制作工作模型,在修复模型上预制个性化重建钛板.根据下颌骨缺损范围及形状,设计髂骨肌瓣联合预制钛板修复下颌骨缺损.所有患者术后复查颌面部CT及口腔曲面断层全景片,观察钛板位置及骨愈合情况,并观察患者口颌系统功能及面部外形,检查修复效果.结果 颌面部CT及口腔曲面断层全景片显示12例髂骨肌瓣完全存活,骨断端愈合良好,髁突位置适中.术后患者面部外形良好,开口度、咬合关系及咀嚼功能恢复较好.供区未发生出血、腹疝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个性化预成型重建板技术联合血管化髂骨肌瓣,为精确重建下颌骨缺损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可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外观及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骨重建 髂骨 肌瓣
原文传递
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临床诊治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勇 孙黎波 +3 位作者 周航宇 吴双江 夏德林 肖金刚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70-673,共4页
目的回顾总结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对22例患者的基本信息、感染来源、实验室结果、气道护理、切口的选择、引流方式、治疗效果等进行总结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2%患者为牙源性感染,脓液培养以肺... 目的回顾总结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对22例患者的基本信息、感染来源、实验室结果、气道护理、切口的选择、引流方式、治疗效果等进行总结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2%患者为牙源性感染,脓液培养以肺炎克雷伯菌和链球菌属为主;36.4%患者入院时出现呼吸困难症状。22例患者入院后根据经验选择抗生素静脉给药,待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结果返回后,调整给药;控制血糖;脓肿及早切开,5例患者行负压封闭引流术;局部+全身对症支持治疗;21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伴有糖尿病的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治疗的关键在于做好气道管理,脓肿及早切开,合理应用抗生素,有效降血糖等,综合运用改良手术切口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引流术 多间隙感染 口腔颌面部 综合治疗
下载PDF
经颌后切口腮腺前缘入路治疗髁突骨折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杨双林 赵文杰 +3 位作者 孙黎波 吴双江 付光新 肖金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5-359,共5页
目的:采用颌后切口经腮腺前缘入路与穿腮腺入路2种术式分别治疗髁突骨折,比较2种手术方式的术后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52例髁突骨折病人,随机分为2组,改良切口组采用经颌后切口腮腺前缘入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 目的:采用颌后切口经腮腺前缘入路与穿腮腺入路2种术式分别治疗髁突骨折,比较2种手术方式的术后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52例髁突骨折病人,随机分为2组,改良切口组采用经颌后切口腮腺前缘入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经颌后切口穿腮腺入路。术后随访6~36月,通过手术时间、骨折复位情况、开口度、咬合关系、面神经损伤及涎瘘发生率方面进行手术疗效的分析评价。结果:改良切口组:手术平均时间为79.60 min;所有患者术后骨折复位、开口度及咬合关系恢复良好;出现1例暂时性面神经损伤;无涎瘘发生。对照组:手术平均时间为86.40 min;所有病人术后骨折复位、开口度及咬合关系恢复良好;出现5例暂时性面神经损伤,1例永久性面神经损伤;4例发生涎瘘。结论:经颌后切口腮腺前缘入路的手术方法行髁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可有效降低术中面神经损伤和术后涎瘘的发生率,且缩短了手术时间,没有增加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骨折 手术入路 颌后切口 面神经损伤 涎瘘
下载PDF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创新改革实践 被引量:12
9
作者 赵文杰 黎庆 +3 位作者 郭祥林 张磊 夏德林 肖金刚 《现代医药卫生》 2017年第1期123-126,共4页
为促进学科发展,充分调动广大口腔医学生对口腔颌面外科学这门学科的兴趣,该院在国家针对医学教育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着眼于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相关改革方案并予以实施。首先将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BL)和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相结... 为促进学科发展,充分调动广大口腔医学生对口腔颌面外科学这门学科的兴趣,该院在国家针对医学教育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着眼于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相关改革方案并予以实施。首先将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BL)和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相结合,以种植外科教学作为切入点,先从实践入手,返回理论再到实践的方法,让学生的知识累积做到以点概面。其次,根据调查后发现,目前国内各大医学院校针对口腔颌面-头颈部显微外科技术大多停留在书本理论教学层面,在此次改革计划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建设数字化口腔显微外科实验室,开展大鼠腹主动脉的显微血管吻合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对本门学科专业的热爱和创新能力。经过阶段性实践证明,采用这些改革的教学实践方法能够有效增强同学对该学科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缩短理论与临床之间的差距,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外科学 教育 医学 基于问题的学习 牙种植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黄精多糖干预骨质疏松小鼠脂肪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陆诗 何清明 +3 位作者 娄方芝 彭双麟 高俞锦 肖金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7-163,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黄精多糖(polygonatum sibiricum polysaccharides,PSP)对骨质疏松小鼠脂肪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 in osteoporosis mice,OP-A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建立骨质疏松症小鼠动物模型。体外分离培养OP-A...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黄精多糖(polygonatum sibiricum polysaccharides,PSP)对骨质疏松小鼠脂肪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 in osteoporosis mice,OP-A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建立骨质疏松症小鼠动物模型。体外分离培养OP-ASCs。使用不同浓度(5、10、25、50、75、100 mg/L)PSP干预OP-ASCs,成骨诱导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PSP干预OP-ASCs成骨诱导3 d和5 d后,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检测成骨相关因子表达情况;碱性磷酸酶染色检测成骨能力改变。结果:PSP干预后第1、3、5、7天,相较于空白对照组,其他组OP-ASCs细胞增殖活力增加。其中PSP浓度为75 mg/L和100 mg/L时OP-ASCs细胞增殖活力较其他实验组有所下降(P<0.001)。在PSP浓度为50 mg/L时,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结果显示:实验组Runx2、OPN、β-catenin、P-GSK-3β蛋白及其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碱性磷酸酶染色示成骨效果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PSP可以增强OP-ASCs成骨分化能力,可能是PSP通过上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多糖 骨质疏松症 脂肪干细胞 成骨分化
下载PDF
不同类型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口腔颌面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0
11
作者 邵学垒 夏德林 +3 位作者 张磊 吴双江 甘升远 马征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310-313,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类型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口腔颌面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10年4月至2015年10月,选取在我院就诊的28名口腔颌面肿瘤患者,分别应用股前外侧皮瓣、股前外侧肌皮瓣、薄型股前外侧皮瓣、双叶股前外侧皮瓣...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类型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口腔颌面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10年4月至2015年10月,选取在我院就诊的28名口腔颌面肿瘤患者,分别应用股前外侧皮瓣、股前外侧肌皮瓣、薄型股前外侧皮瓣、双叶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舌癌6例,颊癌10例,面部皮肤鳞癌7例,口底癌5例。缺损范围5 cm×7 cm^12 cm×13 cm,术中皮瓣切取范围6 cm×8 cm^10 cm×14 cm,供区全部直接缝合。结果:术后25例皮瓣完全成活,伤口I期愈合;1例皮瓣完全坏死,改为胸大肌皮瓣修复;2例皮瓣边缘坏死,经修剪后直接缝合愈合良好。术后随访4~18个月,2例股前外侧瓣术后臃肿,经半年后修整,其余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根据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功能外形良好,达到股前外侧皮瓣个性化精确修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皮瓣 肌皮瓣 口腔颌面部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CT血管成像及三维重建辅助设计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口腔癌术后缺损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重建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7
12
作者 吴双江 王雷 +2 位作者 刘一秀 贾娟 夏德林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2022年第10期1102-1110,共9页
目的比较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CTA)及血管三维重建定位旋股外侧动脉及其穿支血管辅助设计股前外侧皮瓣与彩色多普勒超声(CDU)定位制备股前外侧皮瓣在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西南... 目的比较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CTA)及血管三维重建定位旋股外侧动脉及其穿支血管辅助设计股前外侧皮瓣与彩色多普勒超声(CDU)定位制备股前外侧皮瓣在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测量穿支血管的影像学方法不同, 将患者分为2组, A组术前采用CTA及血管三维重建定位旋股外侧动脉及其穿支血管辅助设计股前外侧皮瓣, B组术前采用CDU定位制备股前外侧皮瓣。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时间、皮瓣存活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血管成像质量、术前与术中穿支血管皮肤浅出点位置差值、穿支动脉血管内径等指标。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2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组内差异性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双人不同时间2次血管成像质量评分采用可靠性分析, 取Cronbach’s α值;体质量指数(BMI)与皮瓣存活情况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基础疾病、合并用药、不良烟酒嗜好及术后并发症与皮瓣存活情况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收集50例口腔癌患者, 每组各25例。2组患者性别分布、年龄、TNM分期、BMI、合并基础疾病、合并用药、不良烟酒嗜好、肿瘤发生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7.64±5.94) min vs.(70.88±4.88) min, P<0.05];A组皮瓣全部成活, B组皮瓣坏死1例, 2组皮瓣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 vs. 96%, P>0.05);A组1例、B组2例出现供区创面积液等并发症,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影像图像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软组织缺损 股前外侧皮瓣 修复重建 CT血管成像 三维重建 彩色多普勒超声
原文传递
数字化模型制备个性化钛网修复眼眶骨折的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孙黎波 兰玉燕 +1 位作者 张力 周航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158-2162,共5页
背景:应用3D打印制作数字化模型可以提高眼眶骨折修复的精确性,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目的:在数字化模型上制作个性化钛网重建眼眶骨折,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眼眶骨折患... 背景:应用3D打印制作数字化模型可以提高眼眶骨折修复的精确性,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目的:在数字化模型上制作个性化钛网重建眼眶骨折,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眼眶骨折患者12例,术前行眼眶水平位、冠状位、矢状位CT扫描及三维重建,以CT数据为基础,应用3D打印技术制作数字化模型,在其上制作个性化钛网,术中植入钛网行眼眶重建。术后复查眼眶CT,观察钛网植入位置和眼功能。结果与结论:(1)术后CT显示12例患者植入的个性化钛网均能够精确重建骨折的眼眶,所有患者未出现感染和钛网松动、脱出、排斥现象;(2)以健眼为对照,11例眼球内陷得到完全矫正,1例欠矫治;(3)9例有复视症状的患者,8例复视症状消失,1例复视症状减轻;(4)7例有眼球运动受限的患者,术后均恢复正常;(5)结果表明,个性化预成形钛网在解剖上可以精确地重建眼眶骨折,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器 眶骨折 成像 三维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钛网 3D打印技术 内固定 眼眶骨折 数字化骨科
下载PDF
修薄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颊癌术后缺损 被引量:10
14
作者 吴双江 夏德林 +2 位作者 明华伟 甘升远 邵学磊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39-342,共4页
目的 探讨修薄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对颊癌根治术后颊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将修薄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15例颊癌根治术后颊部缺损,皮瓣面积8 cm×6 cm ~12 cm×8 cm.结果 15例中14例移植皮瓣存活... 目的 探讨修薄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对颊癌根治术后颊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将修薄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15例颊癌根治术后颊部缺损,皮瓣面积8 cm×6 cm ~12 cm×8 cm.结果 15例中14例移植皮瓣存活,色泽红润,质地柔软,1例坏死.术后随访6 ~36个月,成活皮瓣无臃肿、张口度正常,供区无功能障碍.其中1例(T3N1M0)16个月后死亡,1例(T3N1M0)8个月后局部复发.结论 股前外侧皮瓣修薄后血运可靠,修复后颊部外形功能良好,对供区影响小,是修复颊癌术后颊部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皮瓣 皮瓣修薄 颊部
原文传递
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双基因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异位诱导成骨能力 被引量:10
15
作者 周航宇 夏德林 +1 位作者 甘生远 邵学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34-1339,共6页
背景: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EGF165)双基因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诱导成骨,为组织工程骨的研究提供实验基础。目的:探讨BMP2和VEGF165双基因转染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异位诱导成骨能力。方法:4周龄SD大鼠4只,... 背景: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EGF165)双基因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诱导成骨,为组织工程骨的研究提供实验基础。目的:探讨BMP2和VEGF165双基因转染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异位诱导成骨能力。方法:4周龄SD大鼠4只,取股骨、胫骨骨髓,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骨髓基质干细胞,取第3代骨髓基质干细胞分为5组,分别为未转染组、空载质粒组、BMP2单基因转染组、VEGF165单基因转染组、BMP2和VEGF165双基因共转染组,转染后48 h通过Western Blot检测BMP2和VEGF165蛋白表达变化,转染后7d检测各组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与结论:(1)BMP2和VEGF165双基因共转染组和BMP2单基因转染组中有大量的BMP2分泌。BMP2和VEGF165双基因共转染组和VEGF165单基因转染组中有大量的VEGF165分泌。双基因共转染组中BMP2和VEGF165蛋白水平与单基因转染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BMP2和VEGF165双基因共转染组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其次是BMP2单基因转染组,而VEGF165单基因转染组明显不如前两组,但是略高于空质粒转染组和未转染组。统计分析表明双基因共转染组与单基因转染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结果表明,BMP2和VEGF165双基因转染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异位成骨的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骨髓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碱性磷酸酶 组织工程 骨髓干细胞 骨髓基质干细胞 双基因修饰 BMP2 VEGF165 诱导成骨 脂质体
下载PDF
短种植体修复牙槽骨严重吸收的下颌第二磨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俊良 刘旭琳 +2 位作者 张潇月 田欣 何芸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6-250,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种植修复牙槽骨严重吸收的下颌第二磨牙时,不同长度种植体和牙冠直径对种植体及周围骨组织的影响。旨在为短种植体修复下颌第二磨牙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将影像学资料导入软件,建立6个不同修复方式的模型,对牙冠施加... 目的:对比分析种植修复牙槽骨严重吸收的下颌第二磨牙时,不同长度种植体和牙冠直径对种植体及周围骨组织的影响。旨在为短种植体修复下颌第二磨牙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将影像学资料导入软件,建立6个不同修复方式的模型,对牙冠施加垂直向150 N的载荷,比较分析不同模型的生物力学性能。结果:与长种植体模型相比,短种植体模型的种植体最大位移值和骨皮质最大应力值均较之更小,而骨松质最大应力值较之更大。随着牙冠减径的比例增加,种植体的最大位移值、骨皮质最大应力值、骨松质最大应变值均减小。结论:从生物力学角度来看,短种植体修复牙槽骨严重吸收的下颌第二磨牙是一种比较可靠的修复方式。对牙冠进行减径处理能降低种植体位移、骨组织应力和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种植体 应力 应变 三维有限元
下载PDF
KEAP1-NRF2/HO-1通路介导LED红光促高糖诱导下人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及减轻氧化损伤 被引量:3
17
作者 姜冰 冯茂耕 +3 位作者 郑艮子 刘源 李昊 王瑶 《口腔疾病防治》 2023年第6期389-399,共11页
目的探讨Kelch样ECH相关蛋白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Kelch-like ECH associated protein 1-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heme oxygenase-1,KEAP1-NRF2/HO-1)通路介导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 目的探讨Kelch样ECH相关蛋白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Kelch-like ECH associated protein 1-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heme oxygenase-1,KEAP1-NRF2/HO-1)通路介导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红光对高糖诱导下人牙周膜干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hPDLSCs)成骨分化和氧化损伤的影响,为LED红光在细胞抗氧化损伤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流式细胞术、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和茜素红染色鉴定hPDLSCs;高糖预处理hPDLSCs 48 h,用1、3、5 J/cm^(2)LED红光照射细胞,CCK-8实验选择促细胞增殖率高的辐射曝光量进行后续实验。将hPDLSCs分为对照组、高糖组、高糖+光照组;ALP染色、ALP活性检测、茜素红染色和半定量分析检测成骨分化能力,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成骨相关基因ALP、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osterix,OSX)基因和蛋白表达;qRT-PCR检测相关抗氧化酶基因超氧化物歧化酶2(superoxide dismutase 2,SOD2)、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表达;荧光显微镜观察和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内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以NRF2特异性抑制剂ML385抑制NRF2通路,ALP染色、ALP活性检测细胞早期成骨分化能力,q RT-PCR检测早期成骨分化标志物ALP、RUNX2、OSX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KEAP1、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选择促高糖诱导下hPDLSCs增殖率最高的5 J/cm^(2)辐射曝光量进行后续实验(P<0.05)。5 J/cm^(2)LED红光促进高糖诱导下hPDLSCs的成骨分化(P<0.05),上调ALP、RUNX2、OSX的基因与蛋白表达(P<0.05),上调SOD2、CAT基因表达(P<0.05),降低细胞ROS水平(P<0.05),减少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1β水平(P<0.05)。ML385抑制NRF2通路,细胞ALP活性降低(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二极管 人牙周膜干细胞 高糖 成骨分化 活性氧簇 抗氧化 Kelch样ECH相关蛋白1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血红素加氧酶-1
下载PDF
迷你种植体支持的下颌覆盖义齿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俊良 李明霞 +1 位作者 吕冬梅 何芸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91-1495,共5页
背景:在下颌骨颏孔间区域植入2-4枚种植体行种植体覆盖义齿,已被广泛应用于下颌牙列缺失修复中。但对于下颌骨吸收严重的患者,传统尺寸种植体植入受限,因此植入迷你种植体是一种较好的选择。目的:对比分析常规和迷你种植体支持下颌全口... 背景:在下颌骨颏孔间区域植入2-4枚种植体行种植体覆盖义齿,已被广泛应用于下颌牙列缺失修复中。但对于下颌骨吸收严重的患者,传统尺寸种植体植入受限,因此植入迷你种植体是一种较好的选择。目的:对比分析常规和迷你种植体支持下颌全口覆盖义齿的生物力学特征,揭示不同种植修复方式对种植体及其周围组织的影响。方法:获取1例身体健康全口无牙拟行种植体支持式覆盖义齿患者的锥形束CT资料,利用其影像学资料和种植体、附着体三维数据建立4个不同修复方式的模型:2枚常规种植体、4枚常规种植体、4枚迷你种植体、5枚迷你种植体分别联合球帽附着体支持的下颌全口覆盖义齿。在双侧后牙区分别施加垂直向150 N的垂直向载荷,比较分析各模型的骨组织应力、种植体位移及种植体应力等生物力学性能。结果与结论:①4枚常规种植体模型的骨组织最大应力值最小,为2.71 MPa;4枚迷你种植体模型的骨组织最大应力值最大,为7.93 MPa;4枚常规种植体模型的种植体最大位移值最小,仅为1.37 m,2枚常规种植体模型的种植体最大位移值最大,为1.57 m;4枚常规种植体模型的种植体最大应力值最小,为12.90 MPa;4枚迷你种植体模型的种植体最大应力值最大,为22.17 MPa;虽然4枚迷你种植体模型的骨组织应力、种植体位移与种植体应力均略大于4枚常规种植体模型,但其数值在可接受的范围内;②在相同直径的种植体模型中,随着种植体数目的增加,骨组织应力、种植体位移和种植体应力值均减小,这些指标的分布更加均匀;③三维有限元分析结果提示,迷你种植体(4枚或5枚)联合球帽附着体支持下颌全口覆盖义齿是一种可接受的修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你种植体 全口义齿 覆盖义齿 应力 应变 三维有限元 球帽附着体 生物力学
下载PDF
C57小鼠骨质疏松症伴颅骨极量缺损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7
19
作者 罗道文 黄馗 +3 位作者 王雷 罗世洪 饶鹏程 肖金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6期5793-5798,共6页
背景:双侧卵巢切除法就被作为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动物模型建立的最常用方法之一,目前对于C57小鼠骨质疏松症伴颅骨极量缺损的模型尚未有明确的研究。目的:建立骨质疏松症伴颅骨极量缺损的C57小鼠动物模型。方法:选用8周龄C57雌性小鼠3... 背景:双侧卵巢切除法就被作为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动物模型建立的最常用方法之一,目前对于C57小鼠骨质疏松症伴颅骨极量缺损的模型尚未有明确的研究。目的:建立骨质疏松症伴颅骨极量缺损的C57小鼠动物模型。方法:选用8周龄C57雌性小鼠36只随机分为2组,一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建立骨质疏松组(模型组),另一组切除双侧卵巢附近与卵巢质量接近的脂肪组织建立对照组(对照组);造模后6周分别取2组小鼠股骨进行Micro-CT扫描和苏木精-伊红染色,确定模型组小鼠骨质疏松症建立成功;然后取模型组和对照组小鼠各6只,在颅顶对称制造2个直径为4 mm的圆形骨缺损,造模后8周行Micro-CT扫描评价颅骨缺损区骨愈合状况。结果与结论:(1)造模后6周,模型组较对照组小鼠骨体积分数、骨表面积体积比、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及骨小梁分离度、骨密度显著下降(P<0.05),骨小梁结构疏松或断裂,骨髓腔变大;(2)骨缺损造模后8周,两组小鼠颅骨Micro-CT示骨缺损均未自然修复;(3)结果表明,骨质疏松伴颅骨极量缺损的C57小鼠模型建立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骨组织工程 骨质疏松 卵巢切除术 颅骨极量缺损 动物模型 C57 小鼠 MICRO-CT 股骨组织切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造技术辅助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20
作者 胡明 张磊 +5 位作者 周航宇 伋琳 宋梓维 曾富海 马宇飞 夏德林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8年第6期391-395,共5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造技术(CAD/CAM技术)辅助腓骨肌皮瓣修复缺损下颌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下颌骨病损患者8例,术前CT扫描获取下颌骨及待移植腓骨的CT数据,用CAD/CAM技术...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造技术(CAD/CAM技术)辅助腓骨肌皮瓣修复缺损下颌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下颌骨病损患者8例,术前CT扫描获取下颌骨及待移植腓骨的CT数据,用CAD/CAM技术打印原始头颅及重建头颅模型、下颌骨及腓骨截骨导板。根据重建头颅模型预成型钛板,在导板及钛板辅助下实施手术。术后随访6~24个月,评估手术效果。结果术后8例中2例因对植入物的免疫排斥导致皮瓣坏死,1例因术后血糖控制欠佳致皮瓣感染坏死,其余5例患者术区均一期愈合,腓骨肌皮瓣成活良好,供植区及受区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满意度高。结论CAD/CAM技术辅助下腓骨肌皮瓣重建下颌骨具有加快手术进程,缩短手术时间、提高下颌骨截除、腓骨塑形的精确度,促进术后功能和形态恢复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重建 腓骨 肌皮瓣 修复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造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