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野桑蚕和日本野桑蚕的RAPD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鲁成 程道军 +2 位作者 向仲怀 伴野丰 藤井博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7-21,共5页
用RAPD PCR技术初步研究了中国野桑蚕与日本福冈野桑蚕之间的DNA多态性。结果表明 ,不同地域中国野桑蚕个体之间及其与日本福冈野桑蚕个体之间均呈现出丰富的DNA多态性。中国野桑蚕同家蚕共有带率达 3 5 5 % ,同日本福冈野桑蚕为 4 5 1... 用RAPD PCR技术初步研究了中国野桑蚕与日本福冈野桑蚕之间的DNA多态性。结果表明 ,不同地域中国野桑蚕个体之间及其与日本福冈野桑蚕个体之间均呈现出丰富的DNA多态性。中国野桑蚕同家蚕共有带率达 3 5 5 % ,同日本福冈野桑蚕为 4 5 1% ,而日本福冈野桑蚕同家蚕为 3 2 % ;中国野桑蚕与家蚕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 5 2 ,日本野桑蚕与家蚕的平均遗传距离为 0 6 3,与中国野桑蚕的为 0 5 8,而且与中国沈阳地区野桑蚕之间的遗传距离最近 ,为 0 4 8,以此创建了它们的系统进化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野桑蚕 RAPD 遗传距离 日本野桑蚕
下载PDF
BmN细胞有丝分裂及其染色体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普孝英 洪锡钧 +1 位作者 陈敏 鲁成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36-141,共6页
BmN细胞是家蚕分子遗传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和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广泛应用的家蚕细胞,但其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背景知之甚少。用空气干燥法和培养细胞贴片法对BmN细胞的染色体和有丝分裂进行研究发现:BmN细胞是高度异倍化、高度多倍... BmN细胞是家蚕分子遗传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和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广泛应用的家蚕细胞,但其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背景知之甚少。用空气干燥法和培养细胞贴片法对BmN细胞的染色体和有丝分裂进行研究发现:BmN细胞是高度异倍化、高度多倍化的细胞系,其典型二倍体极少而高度多倍化群体达90%,最多的一群为533条染色体;BmN细胞有丝分裂以正常有丝分裂为主,但同时存在多倍核有丝分裂、核内有丝分裂及类无丝分裂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N细胞 家蚕 空气干燥法 培养细胞贴片法 有丝分裂 染色体
下载PDF
蓖麻蚕有丝分裂染色体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常平安 宋方洲 +1 位作者 刘明萱 占世丰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1-373,共3页
利用蓖麻蚕雄蚕幼虫早期精巢涂片 ,Giemsa染色 ,对雄蚕有丝分裂染色体进行了研究。首次详细地描述了其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染色体形态特征。
关键词 蓖麻蚕 有丝分裂 染色体
下载PDF
家蚕线粒体基因组1.8kb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廖顺尧 刘运强 +2 位作者 鲁成 周泽扬 向仲怀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6-30,共5页
克隆并测定了家蚕 (Bombyxmori)线粒体基因组 1781bp的EcoRⅠ和HindⅢ双酶切片段序列 ,根据序列同源性比较 ,推测该DNA片段包括 :ND1基因、16SrRNA基因 3′端、tRNALeu(UAG)基因和一个尚待确定的tRNA基因。家蚕与果蝇ND1基因序列同源性... 克隆并测定了家蚕 (Bombyxmori)线粒体基因组 1781bp的EcoRⅠ和HindⅢ双酶切片段序列 ,根据序列同源性比较 ,推测该DNA片段包括 :ND1基因、16SrRNA基因 3′端、tRNALeu(UAG)基因和一个尚待确定的tRNA基因。家蚕与果蝇ND1基因序列同源性约为 81 85 % ,16SrRNA基因 3′端序列同源性约为 74 5 %。在家蚕、果蝇、蜜蜂、蝗虫、卤虫和人 6个物种中 ,线粒体ND1编码的疏水性氨基酸比例较稳定 ,显示了ND1基因的保守性。对上述 6个物种ND1基因序列和 16SrRNA基因 3′端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 ,构建了系统进化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分析 家蚕 线粒体基因组 1.8kb片段 基因组成 基因结构 系统进化 基因克隆
下载PDF
伴性赤蚁基因(sch)的RAPD分子标记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高贵田 朱勇 +2 位作者 陈萍 代方银 鲁成 《蚕学通讯》 2000年第4期1-3,共3页
用夏芳♂、夏sch♂、秋白♂、秋sch♂两对近等位基因系为材料,采用随机引物进行 PCR扩增。通过90个随机引物,在夏sch♂中得到OPD02-400bp多态性特异带,用秋白、秋sch进 一步验证确认:OPD02-40... 用夏芳♂、夏sch♂、秋白♂、秋sch♂两对近等位基因系为材料,采用随机引物进行 PCR扩增。通过90个随机引物,在夏sch♂中得到OPD02-400bp多态性特异带,用秋白、秋sch进 一步验证确认:OPD02-400bP是sch基因的 RAPD标记。将获得的分子标记 DNA片段回收纯化 后,克隆到质粒pBluescript-IISK载体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PAPD 分子标记 伴性赤蚁基因 温敏性 性别控制 雄蚕
下载PDF
控制sch单养雄蚕品种雌雄蚕孵出比例的催青处理因素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陈萍 鲁成 +1 位作者 朱勇 向仲怀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1-34,共4页
研究结果表明 :在RH 6 0 %状态下 ,控制性比的温度和下限时间负相关达到显著水平 ;控制性比的高温处理适于干燥状态下进行 ;处理后雌蚕孵化整齐度明显低于雄蚕孵化整齐度 ,雌雄蚕孵化整齐度均随处理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尤以雌蚕更为明显... 研究结果表明 :在RH 6 0 %状态下 ,控制性比的温度和下限时间负相关达到显著水平 ;控制性比的高温处理适于干燥状态下进行 ;处理后雌蚕孵化整齐度明显低于雄蚕孵化整齐度 ,雌雄蚕孵化整齐度均随处理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尤以雌蚕更为明显。由此提出了在RH 6 0 %状态下sch单养雄蚕品种控制性比的起点温度及温度、时间范围。认为高温催青用下限温度配合 1日收蚁法效果好 ,高温处理以后的胚胎适于在RH 80 %~ 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雄蚕品种 性比控制 催青因素 高温催青处理 孵化整齐度 家蚕
下载PDF
家蚕新突变型h斑油基因的连锁定位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代方银 鲁成 +1 位作者 夏庆友 向仲怀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2-25,共4页
新近自保存系统中发现的油蚕突变———h斑油 (mottledtranslucentoh)的性状特征为 :幼虫体表遍布不透明的白色斑块 ,大小不一 ,其余部分为低度透明。通过与正常型和各连锁群标志基因系杂交 ,进行遗传分析和连锁检索 ,结果 :h斑油为第 ... 新近自保存系统中发现的油蚕突变———h斑油 (mottledtranslucentoh)的性状特征为 :幼虫体表遍布不透明的白色斑块 ,大小不一 ,其余部分为低度透明。通过与正常型和各连锁群标志基因系杂交 ,进行遗传分析和连锁检索 ,结果 :h斑油为第 2 0连锁群的隐性突变 ;与霜降油蚕 (oh)的杂交结果确定其基因座位为 (2 0 0 .0 ) ,对霜降油为显性。命名其基因符号为ohm。同时发现ohm 对中国油 (oc)表现上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突变型 h斑油基因 连锁定位 家蚕 基因连锁
下载PDF
家蚕RAPD的多态性与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斌 鲁成 +1 位作者 周泽扬 向仲怀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5期408-411,共4页
从家蚕品种大造和C108及其F1,F2的后部丝腺提取的基因组DNA通过RAPD扩增,在477个随机引物中,85.9%的引物在家蚕基因组有稳定的扩增产物,总扩增片段5155条,每个引物扩增片段1~23条,平均为12.6条,多态性片段数共1496条,占两品种中总片段... 从家蚕品种大造和C108及其F1,F2的后部丝腺提取的基因组DNA通过RAPD扩增,在477个随机引物中,85.9%的引物在家蚕基因组有稳定的扩增产物,总扩增片段5155条,每个引物扩增片段1~23条,平均为12.6条,多态性片段数共1496条,占两品种中总片段数的29.0%,经多次重复及反复验证发现,只要严格控制扩增反应条件及保证基因组DNA和试剂等不污染,则能检测到稳定的DNA多态性片段,从而保证其稳定性与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RAPD 多态性 稳定性 重复性 分子标记
下载PDF
用rRNA序列分析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Endoreticulatus bombycis的进化 被引量:1
9
作者 潘敏慧 万永继 +1 位作者 鲁成 周泽扬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96-199,共4页
利用GENETOOL、TREECON软件包,对克隆的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Endoreticulatus bombycis的SSUrRNA(small subunit ribosomal RNA)序列和 GenBank中已登录的其他微孢子虫SSUrRNA序列进行了进化分析,构建了微孢子虫的进化树。该进化树显示:... 利用GENETOOL、TREECON软件包,对克隆的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Endoreticulatus bombycis的SSUrRNA(small subunit ribosomal RNA)序列和 GenBank中已登录的其他微孢子虫SSUrRNA序列进行了进化分析,构建了微孢子虫的进化树。该进化树显示:微孢子虫门分为4大类群,除第一、第二类群由双单倍期纲(Class Dihaplophasea cl.n.Sprague,1992)构成之外,其它2个类群均由双单倍期纲和单倍期纲(Class Haplophase cl.n.Sprague,1992.)构成;双单倍期纲分布在4个类群中,显示了微孢子虫发育呈现多系性;在真核生物中,缺乏线粒体营独立生活的双滴虫(Diplomonadida)首先从原核生物中分离出来,接着是毛滴虫(Trichomonadida),然后是微孢子虫和真菌(Fungi),显示出了微孢子虫与真菌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微孢子虫的4大类群中,双单倍期纲中离异双倍期目(Dissociodihaplophasida)起源最早;单倍期纲中格留目(Glugeida)进化程度最高。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Endoreticulatus bombycis位于第三类群中,处于相对较高的进化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RNA序列 家蚕 病原性微孢子虫 进化树 微孢子虫 真菌
下载PDF
家蚕橙色卵(ci)基因的连锁检索与定位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鲁成 代方银 向仲怀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9年第2期74-76,共3页
用家蚕各连锁群的标志基因系统与本研究室发现的橙色卵系统杂交,对橙色卵基因( ci) 进行连锁检索分析,结果发现 ci 基因与第20 连锁群标志基因霜降油蚕( oh200 .0) 连锁,由此确定家蚕橙色卵基因ci 属于第20 ... 用家蚕各连锁群的标志基因系统与本研究室发现的橙色卵系统杂交,对橙色卵基因( ci) 进行连锁检索分析,结果发现 ci 基因与第20 连锁群标志基因霜降油蚕( oh200 .0) 连锁,由此确定家蚕橙色卵基因ci 属于第20 连锁群;与 b4 杂交结果确定 ci 的座位为:20 - 219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橙色卵 连锁分析 基因定位
下载PDF
筛选家蚕分子标记的有效方法—SADF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宁佳 鲁成 +1 位作者 周泽扬 向仲怀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9年第2期77-81,共5页
从家蚕品种 C108 和大造后部丝腺提取的基因组 D N A 用 Pst Ⅰ酶解后与自行设计的人工接头相连,并用与人工接头序列相匹配的选择性引物进行选择性 P C R 扩增( Selective Am plification) 。... 从家蚕品种 C108 和大造后部丝腺提取的基因组 D N A 用 Pst Ⅰ酶解后与自行设计的人工接头相连,并用与人工接头序列相匹配的选择性引物进行选择性 P C R 扩增( Selective Am plification) 。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显示,用 S A D F 法在两品种中能检测到稳定的 D N A 多态性片段,表明此方法可用于分子标记的筛选。经研究发现:当 P C R 反应体系中 Mg2 + 为15 m m ol/ L,d N T Ps 为200μm ol/ L,引物为1μm ol/ L 时可得到较好的结果;在热循环过程中,以56 ℃退火为宜;扩增反应对模板 D N A 质的要求远胜于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分子标记 选择性扩增 SADF法
下载PDF
温度和湿度对伴性赤蚁sch系统致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卢忠燕 夏庆友 +1 位作者 代方银 梁应霞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25-130,共6页
为进一步探讨家蚕伴性赤蚁(sch)致死的机理,比较了不同温度、湿度催青条件下,sch系统及其杂交F_1代和对照种黑蚁系统的孵化率、失水率、含水率、失水临界温度等。结果表明:伴性赤蚁sch系统在已_3至已_4期对温湿度敏感,受到高温和干燥的... 为进一步探讨家蚕伴性赤蚁(sch)致死的机理,比较了不同温度、湿度催青条件下,sch系统及其杂交F_1代和对照种黑蚁系统的孵化率、失水率、含水率、失水临界温度等。结果表明:伴性赤蚁sch系统在已_3至已_4期对温湿度敏感,受到高温和干燥的冲击,将获得“孵化不能”性状;温度、湿度因子对赤蚁sch孵化抑制均有较大的独立作用,sch表现出一定的“温度敏感性”和“湿度敏感性”;温度、湿度都能通过影响胚胎体内水分平衡失调而引起这种孵化不能;在不引起水分变化的情况下,温度还存在一条独立的抑制赤蚁孵化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湿度 伴性赤蚁 sch系统 致死性 家蚕 孵化 胚胎体内水分平衡
下载PDF
家蚕SADF标记的可靠性与遗传方式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宁佳 鲁成 +1 位作者 周泽扬 向仲怀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5期403-407,共5页
用不同饲育时期的家蚕DNA作为模板验证选择性扩增片断(SADF)的重复性,并用不同长度的引物进行扩增,考察其可靠性。结果表明,家蚕的SADF标记为显隐性遗传方式,为构建其分子图谱的基础。
关键词 家蚕 SADF标记 遗传方式 遗传标记 重复性 可靠性 显隐性遗传
下载PDF
家蚕体形自然突变新石蚕的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代方银 鲁成 向仲怀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1期53-55,共3页
关键词 家蚕 体形突变 遗传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