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博物馆功能及特点初探 被引量:9
1
作者 张爱民 《社科纵横》 2006年第11期156-157,共2页
本文在对博物馆的发展演变及其功能认识的基础上,对高校博物馆的功能及其特点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高校博物馆在学校教学、科研中的辅助作用及其发展等进行了一定的论述。
关键词 高校博物馆 功能 特点 探讨
下载PDF
图书馆WebPAC查询机智能化管理的实现 被引量:4
2
作者 肖爱斌 巩林立 张爱民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2期27-30,共4页
针对图书馆WebPAC查询用计算机管理中普遍出现的一些问题,结合工作实践,介绍了以“定时开关机设置+定点访问控制+智能还原卡保护”相组合,实现对查询机智能化管理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 查询机 智能化管理 WeAC 公共检索
下载PDF
新时期博物馆共建共享机制构建研究
3
作者 白雪涛 王昆林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第1期253-255,共3页
博物馆共建共享机制构建已经成为新时期文化产业建设的主要内容。高校博物馆作为我国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面临知名度低、资金缺乏、发展受限等困局。立足高校博物馆现状,学习借鉴成功案例,在中国博协高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的带领下... 博物馆共建共享机制构建已经成为新时期文化产业建设的主要内容。高校博物馆作为我国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面临知名度低、资金缺乏、发展受限等困局。立足高校博物馆现状,学习借鉴成功案例,在中国博协高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的带领下,发挥高校博物馆能动性。打造高校博物馆品牌,树立IP。构建高校博物馆共建共享机制,推动高校博物馆走出发展困境。真正让高校博物馆走进社会大众的视野,发挥出高校博物馆的力量,以满足新时代以来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建共享 高校博物馆 困境
下载PDF
高校博物馆与大学生素质教育 被引量:5
4
作者 王艳芳 《发展》 2007年第10期155-156,共2页
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使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本文论述了高校博物馆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优势、高校博物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高校博物馆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 高校博物馆 大学生 素质教育
下载PDF
高校博物馆科普教育功能拓展形式及策略研究
5
作者 樊芳卉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4期103-106,共4页
高校博物馆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能够依托高校特色专业,形成极具教学性、专业性和科研性的博物馆特色。文章为促使高校博物馆打破束缚,充分发挥自身科普教育功能,提出应积极面向社会开放、进行国内外交流合作、全面整合社会... 高校博物馆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能够依托高校特色专业,形成极具教学性、专业性和科研性的博物馆特色。文章为促使高校博物馆打破束缚,充分发挥自身科普教育功能,提出应积极面向社会开放、进行国内外交流合作、全面整合社会有效资源等方面的建议,以求立足专业特色教育与科研基础,让社会公众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提升自身道德修养与品格素养,真正实现高校博物馆素质教育和科学普及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教育功能 高校博物馆 拓展形式 拓展策略
下载PDF
中国现代体育教育的主要创始人——袁敦礼 被引量:3
6
作者 左玉惠 《社科纵横》 2007年第5期152-153,共2页
袁敦礼先生是中国现代体育教育事业的主要创始人。他对中国近代体育事业的创建和发展,尤其对师范教育、体育教育、体育理论、公共卫生教育和电化教育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关键词 袁敦礼 师范教育 体育教育 公共卫生教育 电化教育
下载PDF
基于新媒体时代的数字博物馆文化传播策略
7
作者 樊芳卉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第6期235-237,共3页
传统的博物馆在文化传播方面,基本上是以展览为主,即博物馆将自己的收藏品,摆放出来,民众有秩序的参观。换言之,民众是被动接受者,馆方是主动指导者。民众只能到博物馆感受历史的厚重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空间和时间上受到了巨大限... 传统的博物馆在文化传播方面,基本上是以展览为主,即博物馆将自己的收藏品,摆放出来,民众有秩序的参观。换言之,民众是被动接受者,馆方是主动指导者。民众只能到博物馆感受历史的厚重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空间和时间上受到了巨大限制。但在新媒体时代,这一传统的文化传播模式已经被打破,数字化博物馆的构建,不但打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还能让逝去的馆藏动起来,还原真实的历史,让呆板的历史活起来,跨越时间,和历史人物对话。打破空间限制,随时随地走进历史的天空。但怎样有效的利用新媒体,高效的让数字博物馆文化传播给民众,就需要建立系统的、科学的、适合当今时代发展的有效策略,本文就如何建立有效的策略,做了深入的调查、分析,形成了一定的经验。以望得到同行的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数字博物馆 文化传播 文化自信
下载PDF
对古陇西郡得名缘由之考辨 被引量:1
8
作者 肖爱斌 张爱民 刘作录 《社科纵横》 2007年第2期132-133,共2页
本文考辨了《汉书》中“陇西郡”是因该郡位于陇坻(今之陇山)以西而得名之说,认为该说符合实际,是正确的,而《水经注》有关“陇西郡”是因其郡治所狄道位于滥水流域的另一个“陇坻”之西而得名之说,实证不足,有失正确。
关键词 陇西郡 得名 陇坻
下载PDF
谈馆藏植物标本的制作与保管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爱民 《中国博物馆》 2006年第4期73-76,共4页
植物标本的制作与保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对其制作、保护及管理总结出了一些较具体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植物标本 制作 保管 馆藏
下载PDF
甘肃中南部原尾虫物种多样性及区系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超 宁应之 马正学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54-759,共6页
在甘肃中南部设置12个样区,对该地区原尾虫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干漏斗分离、制片、镜检观察对甘肃原尾虫进行鉴定和分类,在6个样区发现原尾虫11种,结合文献记载,甘肃共有16种原尾虫。包括1个甘肃新记录属、4个甘肃新记录种和1... 在甘肃中南部设置12个样区,对该地区原尾虫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干漏斗分离、制片、镜检观察对甘肃原尾虫进行鉴定和分类,在6个样区发现原尾虫11种,结合文献记载,甘肃共有16种原尾虫。包括1个甘肃新记录属、4个甘肃新记录种和1个未定名种。檗蚖科有2属3种,仅发现于生态环境保护较好的陇南文县;古蚖科有3属7种;始蚖科有1属1种;夕蚖科有1属2种;日本蚖科有1种,中华雅娃蚖(Yavanna sinensis)是甘肃的新记录种;蚖科有1属2种,包括1个华山蚖属未定名种(Huashanentulus sp.)。古蚖科、檗蚖科为优势类群,华山蚖(H.huashanensis)为广布种。在高海拔、土壤贫瘠和人类活动频繁的6个样区未采到标本。甘肃分布的16种原尾虫中,古北界物种3种,东洋界物种9种,广布种类4种。大部分原尾虫分布在植被良好的东洋界及古北界东洋界过渡地带。在人为干扰较少和环境植被良好的地区,分布的原尾虫物种较丰富;人为干扰严重或环境污染较重的区域未采集到原尾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原尾虫 物种多样性 区系分析
原文传递
浅论美国博物馆定义中蕴含的教育职能
11
作者 白雪涛 贾迎娥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第8期254-256,共3页
随着历史的演变,美国博物馆的传统职能和受众群体发生了变化,社会服务功能更加完善,教育职能成为了最重要职能之一,参观博物馆成为了美国公民的重要活动,也是成人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讲解员成为了维系美国博物馆和观众之间的纽带,承担... 随着历史的演变,美国博物馆的传统职能和受众群体发生了变化,社会服务功能更加完善,教育职能成为了最重要职能之一,参观博物馆成为了美国公民的重要活动,也是成人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讲解员成为了维系美国博物馆和观众之间的纽带,承担了文化传承和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教育职能 讲解员 成人教育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天祝段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现状调查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静 张超 《甘肃农业》 2012年第3期16-19,共4页
2009年~2011年,用现场调查、访谈和问卷调查方法,对石羊河天祝段流域以及周围村镇的生态环境状况与当地农牧民生存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因过度放牧导致当地生态退化较为严重,对农牧民生存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当地农业生产方式... 2009年~2011年,用现场调查、访谈和问卷调查方法,对石羊河天祝段流域以及周围村镇的生态环境状况与当地农牧民生存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因过度放牧导致当地生态退化较为严重,对农牧民生存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当地农业生产方式比较粗放,仍然沿用传统的漫灌式浇灌农田,水资源浪费严重;无序开采矿产资源引起地表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过度樵采和采集药材资源,加速了草原"三化"的进程。这些因素都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羊河天祝段 生态环境 社会发展 生态恢复
下载PDF
谈高校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艳芳 《甘肃教育》 2007年第05S期7-8,共2页
教育是博物馆的基本功能之一。我国博物馆已有百年历史,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与教育活动密不可分。张謇先生第一个提出“设苑为教育也”(即设立南通博物苑)的思想。他在清光绪三十一年的《上南皮相国请京师建设帝室博物馆议》中说:... 教育是博物馆的基本功能之一。我国博物馆已有百年历史,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与教育活动密不可分。张謇先生第一个提出“设苑为教育也”(即设立南通博物苑)的思想。他在清光绪三十一年的《上南皮相国请京师建设帝室博物馆议》中说:“高阁广场,罗列物品,古今成备,纵人观览”,“庶使莘莘学子,得有所观摩研究以辅益于学校。”时至今日,博物馆的教育职能与一百年前相比,其意义更加宽泛、更加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博物馆 教育功能 探讨
下载PDF
论学习型社会构建中的高校博物馆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艳芳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39-40,共2页
论述了学习型社会的基本特征,高校博物馆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的优势,并对高校博物馆如何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发挥作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学习型社会 高校博物馆 资源共享
下载PDF
对拓展高校博物馆社会服务功能的一些思考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爱民 《社科纵横》 2007年第1期150-151,共2页
由于种种原因,中国高校博物馆较注重专业教育,忽略了普及性教育,人为地割断了与社会的联系,限制了教育功能的发挥,也束缚了自身的发展。在新形势下,高校博物馆应该改变现状,面向社会,拓展服务功能,才能有所进步。这不仅是发展自己的需要... 由于种种原因,中国高校博物馆较注重专业教育,忽略了普及性教育,人为地割断了与社会的联系,限制了教育功能的发挥,也束缚了自身的发展。在新形势下,高校博物馆应该改变现状,面向社会,拓展服务功能,才能有所进步。这不仅是发展自己的需要,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博物馆 社会服务 功能拓展
下载PDF
省际边界城市旅游空间拓展研究——以甘肃省平凉市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樊芳卉 《城建档案》 2018年第3期76-80,共5页
省际边界区凭借其复杂的空间动态性、特殊的区位条件等成为引起城市地域空间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的主要力量地区。本文采用动态演绎的思维分析方法,以"边界"的视角对平凉旅游时空交融历程及发展趋势作了简要分析;对陕甘宁边界... 省际边界区凭借其复杂的空间动态性、特殊的区位条件等成为引起城市地域空间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的主要力量地区。本文采用动态演绎的思维分析方法,以"边界"的视角对平凉旅游时空交融历程及发展趋势作了简要分析;对陕甘宁边界区内部特征及其空间联系等方面进行多尺度的系统解析,拟将平凉构建为陕甘宁边界区域的旅游中心城市;针对平凉在旅游空间上所表现的扩张和增长趋势,以区位、客流和交通条件变革等原始动力为切入点,探讨了平凉旅游空间拓展模式及基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边界城市 旅游中心 平凉 空间拓展
下载PDF
高校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艳芳 《发展》 2007年第9期142-144,共3页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濒临消失和灭绝。高校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论述了高校博物馆应积极参与非物...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濒临消失和灭绝。高校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论述了高校博物馆应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博物馆 非物质文化 遗产 保护
下载PDF
永远不能忘却的记忆——纪念西北师范大学独立设置暨西迁办学70周年
18
作者 左玉惠 周文杰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9-60,共2页
2009年8月,是西北师范大学独立设置暨西迁办学7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我们永远不能忘却的是这所百年老校曾经走过的艰苦岁月和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创造的辉煌业绩。西北师范大学的前身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发端于1902... 2009年8月,是西北师范大学独立设置暨西迁办学7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我们永远不能忘却的是这所百年老校曾经走过的艰苦岁月和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创造的辉煌业绩。西北师范大学的前身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发端于1902年,南清政府管学大臣张百熙创办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37年“七.七”事变,在中华民族存亡、危在旦夕的紧要关头,周立北平师范大学的师生与我国108所高校的千万师生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师范大学 周年纪念 办学 西迁 设置 “七.七”事变 记忆 教育发展史
下载PDF
对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反思
19
作者 沈琰 《无线互联科技》 2013年第8期210-211,共2页
女性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末,艺术领域出现的一个全新的艺术流派。中国女性艺术在西方女性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产生,在中国特有的文化背景下发展,至20世纪90年代真正崛起,已在中国艺术领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有过于极端... 女性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末,艺术领域出现的一个全新的艺术流派。中国女性艺术在西方女性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产生,在中国特有的文化背景下发展,至20世纪90年代真正崛起,已在中国艺术领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有过于极端和出现偏差的地方。本文就此提出几点看法,希望中国女性主义能在适合中国国情的女性主义理论指导下,调整方向走出误区,迈向一个崭新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女权主义 女性艺术
下载PDF
西北师范大学早期毕业证书
20
作者 左玉慧 《档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18,共2页
在西北师范大学校史馆中珍藏着一些民国时期的(民国二十一年至二十四年)纸本毕业证书。由于年代不同,这些毕业证书的形状和大小各异。如民国二十一年和民国二十二年的毕业证书是竖式的(长43.4cm,高54.8cm)。这种竖式的毕业证在... 在西北师范大学校史馆中珍藏着一些民国时期的(民国二十一年至二十四年)纸本毕业证书。由于年代不同,这些毕业证书的形状和大小各异。如民国二十一年和民国二十二年的毕业证书是竖式的(长43.4cm,高54.8cm)。这种竖式的毕业证在馆藏中为数不多,它比横式的毕业证书(长51cm,宽41.4cm)略大,纸质也比横式的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师范大学 毕业证书 民国时期 早期 大学校 纸质 史馆 形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