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年与中老年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姬荣伟 刘芳 +2 位作者 田亚宁 田刘曼 王志斌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1081-1083,共3页
目的:比较青年与中老年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之间的差异,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32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划分为青年组56例(年龄≤35岁)和中老年组176例(年龄>35岁),比较两组患者肿... 目的:比较青年与中老年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之间的差异,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32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划分为青年组56例(年龄≤35岁)和中老年组176例(年龄>35岁),比较两组患者肿瘤分期、肿瘤直径、发生部位等临床病理特征和组织学分类、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癌蛋白C-erB-2(C-erbB-2)等免疫组化特征的差异。结果:青年组患者肿瘤分期集中在Ⅱ期(35.71%)和Ⅲ期(48.21%),中老年组患者肿瘤分期集中在Ⅰ期(38.07%)和Ⅱ期(35.8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648,P<0.01),两组患者肿瘤直径、发生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1,0.717,P>0.05);青年组乳腺癌患者ER、PR的阳性率明显低于中老年组,C-erbB-2阳性率明显高于中老年组(42.86%与55.68%,41.07%与57.39%,64.29%与44.32%)(χ~2=4.721,5.584,7.769,P<0.05),两组患者乳腺癌组织学分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1,P>0.05)。结论:青年乳腺癌患者临床分期高于中老年组,ER、PR的阳性率较低,C-erbB-2的阳性率较高,且肿瘤侵袭性强,治疗方式受限,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年龄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化
下载PDF
CD146、SP70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姬荣伟 田刘曼 +2 位作者 陈敏 刘芳 裴巧丽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550-553,560,共5页
目的:探讨CD146、SP70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100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标本,50例卵巢上皮良性肿瘤组织标本和同期由于其他手术治疗切除的50例正常卵巢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法检测中标本组织中CD146、SP70的表达;并分... 目的:探讨CD146、SP70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100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标本,50例卵巢上皮良性肿瘤组织标本和同期由于其他手术治疗切除的50例正常卵巢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法检测中标本组织中CD146、SP70的表达;并分析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CD146、SP70的表达与年龄、瘤体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分型、病理分级及FIGO分期的关系。结果:CD146及SP70在正常卵巢组织中的阳性表达(4.0%、8.0%)和卵巢上皮良性肿瘤的阳性表达(18.0%,26.0%)低于卵巢上皮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82.0%、77.0%),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46和SP70在年龄、瘤体大小、淋巴结转移与否方面的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的病理类型中,CD146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SP70的阳性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化水平越高和FIGO分期越低,CD146和SP70阳性表达率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146和SP70的表达与卵巢癌的进展存在密切联系,对CD146和SP70的联合检测可用于判断卵巢上皮癌的恶性度及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抗原 CD146 @SP70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史巧维 刘倩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324-325,共2页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模式在小儿静脉输液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治疗需行静脉输液的患儿39例,将其纳入对照组,其静脉输液操作行常规操作及护理。选取2021年2月至2021年8月在我院治疗需行静脉输液的患儿3...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模式在小儿静脉输液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治疗需行静脉输液的患儿39例,将其纳入对照组,其静脉输液操作行常规操作及护理。选取2021年2月至2021年8月在我院治疗需行静脉输液的患儿39例,将其纳入观察组,其静脉输液护士行小儿静脉输液循证护理模式培训,并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践,再对观察组患儿行静脉输液操作护理。对两组患儿静脉输液的一次穿刺成功率、输液配合度、静脉输液不良反应率、家长对静脉输液的护理满意率进行测评并行组间比较。结果(1)观察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2)观察组患儿及家长输液配合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3)观察组患儿哭闹率、针头脱落率、液体渗漏率、针头堵塞率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4)观察组患儿家长对输液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可有效提升小儿静脉输液心理护理质量,促进患儿及家长的输液配合度,从而提升输液质量和安全性,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静脉输液 循证护理模式
下载PDF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训练对脑性瘫痪患儿智力及肢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淑慧 高雪婷 +2 位作者 周银月 肖琳 刘婷婷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1年第12期2354-2357,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训练对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脑瘫)患儿智力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2016年12月到2018年12月选择在本院儿保科门诊就诊的脑瘫患儿134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训练对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脑瘫)患儿智力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2016年12月到2018年12月选择在本院儿保科门诊就诊的脑瘫患儿134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给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训练,两组康复观察3个月,记录智力及肢体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5%,高于对照组的83.6%(P<0.05)。两组康复后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评分都高于康复前(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康复后的适应与语言行为评分都高于康复前(P<0.05),观察组也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康复后的F波振幅高于康复前(P<0.05),阈值低于康复前(P<0.05),康复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也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关节促进训练在脑瘫患儿的应用能促进改善智力及肢体功能,重建患儿的肌电功能,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训练 脑性瘫痪 智力 肢体功能 F波
原文传递
基于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的细节护理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家属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史巧维 张敏敏 +2 位作者 赵昕 成钧 孙红格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34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的细节护理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98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余数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 目的探讨基于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的细节护理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98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余数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的细节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咳嗽、发热、气促、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的呼吸频率(RR)低于治疗前,达峰容积比(VPEF/VE)、达峰时间比(TPTEF/TE)、潮气量(TV)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的细节护理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早期预警评分 细节护理 小儿支气管肺炎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儿1年内再入院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效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史巧维 郭海霞 +1 位作者 赵娜娜 刘鸿丽 《护理管理杂志》 2022年第12期858-862,共5页
目的构建支气管哮喘患儿1年内再入院风险预测模型,并分析其预测效能。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在某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19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1年内再入院情况将其分为未再入院组(n=164)和再入院组(n=32)... 目的构建支气管哮喘患儿1年内再入院风险预测模型,并分析其预测效能。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在某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19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1年内再入院情况将其分为未再入院组(n=164)和再入院组(n=32)。采用支气管哮喘患儿再入院风险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再入院危险因素,构建1年内再入院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分析其预测效能。结果支气管哮喘患儿1年内再入院率为16.33%。病情严重程度分级为重度、过敏性鼻炎病史、哮喘家族史、家庭主要成员吸烟是支气管哮喘患儿1年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哮喘控制水平高是保护因素(P<0.01或P<0.05)。再入院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916(95%CI:0.877~0.955)。结论构建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年内再入院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效能较高,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及早识别支气管哮喘患儿再入院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支气管哮喘 再入院 危险因素 列线图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误诊为癫痫的临床分析
7
作者 宋婷婷 姜永生 +2 位作者 张小鸽 黄绍平 李丹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2年第3期18-21,共4页
目的分析以惊厥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CHI)患儿的临床特征、基因检测结果及误诊原因。方法分析2017—2020年就诊的8例被误诊为癫痫的CHI患儿临床资料。结果8例均因惊厥发作按癫痫收治入院,其中有5例新生儿期出现惊厥... 目的分析以惊厥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CHI)患儿的临床特征、基因检测结果及误诊原因。方法分析2017—2020年就诊的8例被误诊为癫痫的CHI患儿临床资料。结果8例均因惊厥发作按癫痫收治入院,其中有5例新生儿期出现惊厥发作,其余3例婴幼儿期出现惊厥发作。平均误诊时间3个月,全部患儿经血糖及血胰岛素水平监测最终确诊为CHI,其中4例合并继发性癫痫,4例出现智力发育落后,3例出现视力受损,经合理药物治疗病情均好转。结论新生儿及婴幼儿期出现的惊厥发作,在诊断时应考虑到存在CHI的可能。早期的血糖、胰岛素、血尿酮体、血脂肪酸及PET-CT检查有利于CHI的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能够避免延迟诊治而造成患儿不可逆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 低血糖症 误诊 癫痫 胰岛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