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ncRNA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蔺文娟(综述) 吴松笛(审校)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756-759,共4页
脑卒中是目前导致全球范围内死亡和致残的主要病因,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全部脑卒中的60%~70%。中国是世界上卒中负担最沉重的国家之一,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1990年-2017年间各大疾病导致的死亡率中,脑卒中超过了缺血性心脏病和... 脑卒中是目前导致全球范围内死亡和致残的主要病因,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全部脑卒中的60%~70%。中国是世界上卒中负担最沉重的国家之一,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1990年-2017年间各大疾病导致的死亡率中,脑卒中超过了缺血性心脏病和癌症成为中国人第一大死因[1]。如何更好地防治卒中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缺血性脑卒中 分子机制
下载PDF
西安地区伴吞咽障碍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对住院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逯青丽 王静 +3 位作者 刘仲仲 蔺雪梅 王芳 吴松笛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646-650,共5页
目的探讨西安地区伴吞咽障碍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吞咽障碍对院内结局的影响。方法通过西安卒中登记研究,纳入西安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1116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入院24 h内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分为吞咽良好组(1~2级)1... 目的探讨西安地区伴吞咽障碍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吞咽障碍对院内结局的影响。方法通过西安卒中登记研究,纳入西安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1116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入院24 h内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分为吞咽良好组(1~2级)1004例和吞咽障碍组(3~5级)112例,比较分析2组的基线临床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生吞咽障碍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院内结局(卒中相关性肺炎、肠外营养和预后不良)的影响。结果与吞咽良好组相比,吞咽障碍组患者的年龄较大,心房颤动比例、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入院48 h不能行走比例较高,入院心率和空腹血糖、血尿素氮、白细胞计数水平较高(P<0.05)。吞咽障碍组院内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肠外营养率以及预后不良率均高于吞咽良好组(26.8%vs.4.0%,11.6%vs.1.9%,46.4%vs.17.8%,P<0.001)。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生吞咽障碍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院内卒中相关性肺炎风险(OR=3.835,95%CI:2.005~7.335,P<0.001)及肠外营养概率(OR=4.909,95%CI:1.991~12.102,P<0.001)显著升高。结论西安地区伴吞咽障碍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院内卒中相关性肺炎风险和肠外营养概率显著升高,需引起临床医师关注和早期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吞咽障碍 老年人
下载PDF
列线图预测模型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年预后不良的风险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娜 刘仲仲 +9 位作者 逯青丽 王静 刘佩 刘燕 常乔乔 王燕 宋沉生 蔺雪梅 王芳 吴松笛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2年第5期254-258,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1年发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其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通过西安脑卒中数据库平台,连续收集本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2015年1~12月入院的AIS患者,并在入院确诊后随访1年。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1年发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其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通过西安脑卒中数据库平台,连续收集本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2015年1~12月入院的AIS患者,并在入院确诊后随访1年。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IS患者1年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及rms程序包构建AIS患者1年预后不良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69,95%CI 1.052~1.087,P=0.000)、合并肺炎(OR=3.121,95%CI 1.595~6.107,P=0.001)、白细胞计数(OR=1.137,95%CI 1.062~1.217,P=0.000)、心房颤动(OR=1.816,95%CI 1.059~3.115,P=0.030)、入院NIHSS评分(OR=1.196,95%CI 1.153~1.241,P=0.000)是西安地区AIS患者随访1年发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上述危险因素,成功建立预测AIS患者1年发生预后不良的列线图预测模型。该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46,具有良好的区分度;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22,df=8,P=0.142)。结论:成功建立用于预测AIS患者随访1年预后不良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该模型具有良好区分度与校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危险因素 预后不良 列线图
下载PDF
西安地区急性卒中患者体质量指数与早期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娜 刘仲仲 +7 位作者 蔺文娟 逯青丽 蔺雪梅 王芳 史亚玲 王清 刘国正 吴松笛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1年第3期135-140,共6页
目的:探讨西安地区急性卒中患者体质量指数(BMI)与早期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西安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2015年1~12月连续入院的急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不同BMI范围(按BMI分为体质量过低组、体质量正常组、超重组及肥胖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西安地区急性卒中患者体质量指数(BMI)与早期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西安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2015年1~12月连续入院的急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不同BMI范围(按BMI分为体质量过低组、体质量正常组、超重组及肥胖组)患者的临床特征,随访90 d的结局事件(包括卒中复发、死亡和预后不良)。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西安地区急性卒中患者BMI与早期预后的关系。结果:最终纳入急性卒中患者2692例,平均年龄(63.58±12.46)岁。90 d随访发现,体质量过低组死亡率明显较高(体质量过低组12.12%,体质量正常组3.70%,超重组4.42%,肥胖组2.88%,P<0.001);但各组间90 d预后不良发生率和卒中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13,P=0.495)。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过低是西安地区急性卒中患者9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3.72,95%CI1.54~9.00,P=0.004),但不是90 d卒中复发和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体质量过低是西安地区急性卒中患者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卒中 体重指数 早期预后
下载PDF
西安市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脑卒中相关死亡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刘仲仲 逯青丽 +7 位作者 王静 刘佩 常乔乔 马婷 张娜 蔺雪梅 王芳 吴松笛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69-1273,共5页
目的了解陕西省西安市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早期脑卒中相关死亡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降低AIS患者发生早期死亡风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西安市脑卒中数据库平台中西安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2015年1—12月连续入院2340例AIS患者的... 目的了解陕西省西安市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早期脑卒中相关死亡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降低AIS患者发生早期死亡风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西安市脑卒中数据库平台中西安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2015年1—12月连续入院2340例AIS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和从入院确诊起90 d随访中发生死亡情况,分析AIS患者早期脑卒中相关死亡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西安市2340例AIS患者中,发生早期脑卒中相关死亡78例,早期脑卒中相关死亡比例为3.3%;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OR=4.487,95%CI=1.436~14.011)、神经功能重度损伤(OR=5.038,95%CI=1.781~14.244)、合并肺炎(OR=3.358,95%CI=1.679~6.713)、碱性磷酸酶水平较高(OR=1.007,95%CI=1.002~1.012)和白细胞计数水平较高(OR=1.128,95%CI=1.041~1.223)是西安市AIS患者发生早期脑卒中相关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西安市AIS患者发生早期脑卒中相关死亡的比例相对较低,高龄、神经功能重度损伤、合并肺炎、碱性磷酸酶和白细胞计数水平较高的AIS患者更易发生早期脑卒中相关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 早期死亡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西安地区中青年急性卒中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与1年死亡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瑜瑜 刘仲仲 +7 位作者 逯青丽 王静 刘佩 侯丽娜 张娜 蔺雪梅 王芳 吴松笛 《中国卒中杂志》 2022年第1期73-79,共7页
目的探讨西安地区中青年急性卒中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水平与1年死亡的关系。方法基于西安卒中登记研究数据库平台,回顾性分析西安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2015年1-12月连续入院的急性卒中患者... 目的探讨西安地区中青年急性卒中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水平与1年死亡的关系。方法基于西安卒中登记研究数据库平台,回顾性分析西安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2015年1-12月连续入院的急性卒中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筛选出年龄在18~64岁的中青年急性卒中患者。将eGFR按照从低到高的水平排序后进行5等分组(Q1~Q5),比较不同eGFR水平组间临床特征和1年全因死亡率的差异;通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中青年急性卒中患者eGFR水平与1年全因死亡的关系,并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不同eGFR水平组的生存分析。结果最终纳入中青年急性卒中患者1405例,平均年龄53.9±8.0岁,男性961例(68.4%),女性444例(31.6%)。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eGFR水平每升高5 mL/(min·1.73 m^(2)),中青年急性卒中患者的1年死亡风险降低8%(HR 0.92,95%CI 0.87~0.97,P=0.002);与Q5组[>92.5 mL/(mi n·1.73 m^(2))]相比,eGFR处于Q1组[<69.6 mL/(min·1.73 m^(2))]患者的1年死亡风险升高1.40倍(HR 2.40,95%CI 1.02~5.67,P=0.045),其他eGFR水平组的1年死亡风险无显著性增加。生存分析发现,与其他eGFR水平组相比,Q1组的生存率明显下降(Q1组89.7%vs.Q2组96.8%,Q3组94.4%,Q4组97.9%,Q5组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eGFR水平降低是中青年急性卒中患者1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eGFR<69.6 mL/(min·1.73 m^(2))可显著增加中青年急性卒中患者的1年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青年 卒中 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 死亡率
下载PDF
西安地区伴心房颤动的首发脑梗死患者临床特征及1年预后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逯青丽 王静 +7 位作者 刘仲仲 刘佩 刘燕 常乔乔 蔺雪梅 史亚玲 王芳 吴松笛 《中国卒中杂志》 2021年第11期1131-1136,共6页
目的探讨西安地区伴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首发脑梗死患者临床特征及1年预后情况。方法通过西安卒中登记研究,连续纳入2015年1-12月4所三级甲等医院确诊的首发脑梗死患者,根据是否伴AF分为非AF组和AF组。比较两组基本临床... 目的探讨西安地区伴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首发脑梗死患者临床特征及1年预后情况。方法通过西安卒中登记研究,连续纳入2015年1-12月4所三级甲等医院确诊的首发脑梗死患者,根据是否伴AF分为非AF组和AF组。比较两组基本临床特征和1年不良预后[卒中复发(脑梗死和脑出血)、预后不良(mRS 2~5分)和全因死亡]发生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F对首发脑梗死患者1年预后的影响。结果共1564例首发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其中AF组113例(7.2%),非AF组1451例(92.8%)。AF组平均年龄[71.18±12.66岁vs 63.25±12.46岁,P<0.001]、BMI[24.0(22.0~25.5)kg/m^(2)vs 23.4(21.1~24.6)kg/m^(2),P=0.004]、目前仍吸烟比例(11.5%vs 26.6%,P=0.002)、入院NIHSS评分[7(3~12)分vs 4(2~6)分,P<0.001]、继发肺炎比例(17.7%vs 3.7%,P<0.001)、入院48 h不能行走比例(54.0%vs 32.9%,P<0.001)、吞咽障碍比例(14.2%vs 6.4%,P=0.001)、LDL-C(2.44±0.71 mmol/L vs 2.65±0.86 mmol/L,P=0.016)、INR(1.21±0.52 vs 1.02±0.13,P<0.001)和血小板计数[(164.91±47.55)×10^(9)/L vs(192.58±59.98)×10^(9)/L,P<0.001]等指标与非AF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F组患者的1年预后不良风险(OR 2.25,95%CI 1.10~5.23,P=0.022)和死亡风险(OR 3.28,95%CI 1.48~7.28,P=0.004)较非AF组升高,两组卒中复发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 1.14,95%CI 0.34~3.85,P=0.833)。结论西安地区伴AF的首发脑梗死患者部分临床特征显著区别于非AF组,1年预后不良风险和死亡风险均显著升高。建议开展区域内AF患者卒中风险评估,以规范高危患者的抗凝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首发脑梗死 临床特征 预后 死亡 卒中复发
下载PDF
佐剂诱导的自身免疫性/炎性综合征研究进展
8
作者 常乔乔 吴松笛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63-68,共6页
佐剂诱导的自身免疫性/炎性综合征(autoimmune/inflammatory syndrome induced by adjuvants,AISA)是指暴露于佐剂之后机体产生的异常的自身免疫反应。AISA的常见类型主要包括疫苗接种后综合征、硅相关疾病、海湾战争综合征及巨噬细胞... 佐剂诱导的自身免疫性/炎性综合征(autoimmune/inflammatory syndrome induced by adjuvants,AISA)是指暴露于佐剂之后机体产生的异常的自身免疫反应。AISA的常见类型主要包括疫苗接种后综合征、硅相关疾病、海湾战争综合征及巨噬细胞肌筋膜炎综合征。但是目前国内对AISA这一概念及发病机制的认识不足,文章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AISA的概念、常见类型及可能的免疫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剂 自身免疫性/炎性综合征 免疫机制
原文传递
≥75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对1年死亡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张瑜瑜 刘仲仲 +3 位作者 张娜 蔺雪梅 王芳 吴松笛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9期1008-1013,共6页
目的探讨≥75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水平对1年死亡的影响。方法纳入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出年龄≥75岁AIS患者,并进行3个月和1年... 目的探讨≥75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水平对1年死亡的影响。方法纳入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出年龄≥75岁AIS患者,并进行3个月和1年的随访,记录患者是否发生死亡事件。将eGFR按照连续型变量和四分位分组变量(Q1组~Q4组)处理,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75岁AIS患者eGFR水平对1年死亡的影响。结果最终纳入年龄≥75岁的AIS患者506例。随访3个月和1年时Q1组病死率均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eGFR水平每升高5 mL·min^(-1)·(1.73 m^(2))^(-1),年龄≥75岁AIS患者的1年死亡风险降低12.3%(HR=0.877,95%CI:0.8123~0.935,P<0.001);与Q4组相比,Q1组患者3个月死亡风险升高1.890倍(HR=2.890,95%CI:1.010~8.241,P=0.048),1年死亡风险升高1.267倍(HR=2.267,95%CI:1.118~4.596,P=0.023)。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与其他组相比,Q1组生存率明显下降。结论eGFR水平降低是≥75岁AIS患者1年死亡的危险因素,eGFR≤60.2 mL·min^(-1)·(1.73 m^(2))^(-1)可显著增加≥75岁AIS患者1年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死亡
下载PDF
miR-124与MAPK/ERK通路对调节脑梗死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职瑾 段斌 +2 位作者 王静 王清 王虎清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1年第12期2235-2240,共6页
目的:研究miR-124和MAPK/ERK途径对脑梗死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本研究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CI组)、miR-124组(miR组)、脑梗死+miR-124组(CI+miR组)和脑梗死+MEK/ERK阻滞剂组(CI+U0126组),... 目的:研究miR-124和MAPK/ERK途径对脑梗死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本研究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CI组)、miR-124组(miR组)、脑梗死+miR-124组(CI+miR组)和脑梗死+MEK/ERK阻滞剂组(CI+U0126组),采用mNSS评分法评估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程度,采用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采用尼式染色检查脑组织的病理情况,采用TUNEL染色法检测大鼠脑神经细胞凋亡,TRIzol法提取总RNA,RT-PCR检测miR-124、ERK1和ERK2基因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Caspase-3、Bax、Bcl-2、MEK2和ERK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和miR组相比,CI组、CI+miR组和CI+U0126组大鼠的脑梗死体积、mNSS评分和脑含水量均显著增加(P<0.01)。Sham组、miR组、CI+miR组和CI+U0126组大鼠的脑组织中尼式体的数量显著高于CI组,模型组大鼠的脑神经元结构被破坏且出现核移位和细胞坏死等病理变化;与Sham组和miR组相比,CI组大鼠中miR-124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CI+miR组和CI+U0126组大鼠中miR-124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TUNEL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CI+miR组和CI+U0126组大鼠中凋亡数量显著减少(P<0.01),ERK1和ERK2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0.01)。与模型组相比,CI+miR组和CI+U0126组大鼠脑组织中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组相比,CI+miR组和CI+U0126组大鼠脑组织中磷酸化的p-MEK-2和p-ERK1/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0.01)。结论:miR-124可能通过抑制MAPK/ERK信号通路的激活,减少脑梗死大鼠的神经细胞的凋亡,最终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24 MAPK/ERK信号通路 脑梗死 神经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西安地区急性复发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1年预后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逯青丽 刘仲仲 +7 位作者 刘佩 常乔乔 刘燕 王静 蔺雪梅 王芳 史亚玲 吴松笛 《中国卒中杂志》 2021年第8期787-792,共6页
目的探讨西安地区急性复发性脑梗死(acute recurrent cerebral infarction,ARC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1年预后。方法通过西安卒中登记研究,纳入西安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2015年1-12月连续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是否合并既往脑梗死病史分为... 目的探讨西安地区急性复发性脑梗死(acute recurrent cerebral infarction,ARC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1年预后。方法通过西安卒中登记研究,纳入西安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2015年1-12月连续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是否合并既往脑梗死病史分为急性首发脑梗死(acute first-ever cerebral infarction,AFECI)组和ARCI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并分析1年卒中复发、预后不良(mRS>2分)及死亡风险差异。结果最终纳入22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位年龄65.0(56.0~74.0)岁,男性1400例(62.8%);ARCI组666例,AFECI组1564例。ARCI组年龄、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周围血管病)比例、发病前mRS评分、入院NIHSS评分,以及卒中相关性肺炎和需要肠外营养比例高于AFECI组,血脂水平(TC、TG、HDL-C和LDL-C)低于AFECI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吸烟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ARCI组目前仍吸烟比例低于AFECI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RCI组患者的1年卒中复发(OR 1.62,95%CI 1.05~2.52,P=0.031)、预后不良(OR 1.40,95%CI 1.06~1.85,P=0.017)及死亡风险(OR 1.51,95%CI 1.02~2.23,P=0.037)均显著升高。结论西安地区ARCI患者的1年卒中复发、预后不良及死亡风险均较高,提示临床需重视卒中病因的筛查和防治,以降低区域内该类患者的不良预后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复发性脑梗死 急性首发脑梗死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视网膜动脉阻塞:“视网膜卒中”的认识与挑战 被引量:5
12
作者 逯青丽 吴松笛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6期712-719,共8页
视网膜动脉阻塞是临床上导致急性无痛性单眼视力丧失的主要疾病,由于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与缺血性卒中相似,被视为“视网膜卒中”。但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卒中,“视网膜卒中”的临床管理仍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和争议。本文对“视网膜卒中... 视网膜动脉阻塞是临床上导致急性无痛性单眼视力丧失的主要疾病,由于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与缺血性卒中相似,被视为“视网膜卒中”。但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卒中,“视网膜卒中”的临床管理仍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和争议。本文对“视网膜卒中”的定义演变、就诊科室、识别和评估、检查、治疗和二级预防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师全面认识和系统规范诊治“视网膜卒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动脉阻塞 视网膜卒中 缺血性卒中
下载PDF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血管神经眼科特征 被引量:6
13
作者 逯青丽 刘仲仲 +7 位作者 王静 刘佩 常乔乔 刘燕 刘国正 蔺雪梅 王芳 吴松笛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75-779,共5页
目的观察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患者血管神经眼科的临床特征。方法单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西安市第一医院神经眼科病区收治的CRAO患者49例49只眼纳入研究。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血管危险因素、发病特点、... 目的观察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患者血管神经眼科的临床特征。方法单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西安市第一医院神经眼科病区收治的CRAO患者49例49只眼纳入研究。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血管危险因素、发病特点、颈内动脉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影像特征、治疗方式、与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及出院1个月随访血管事件等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视力、头颅CT和或磁共振成像检查。同时行颈内动脉血管DSA检查35例;头颈部CT血管造影检查14例。将颈内动脉颅外段解剖变异分为纡曲、折曲、盘曲;主动脉弓分为Ⅰ型、Ⅱ型、Ⅲ型、牛型。行静脉溶栓、动脉溶栓、保守治疗。治疗后随访时间1个月。功能性视觉定义为视力≥20/100。血管事件为随访期间发生卒中、心血管事件、死亡和新生血管青光眼。结果49例49只眼中,男性40例40只眼(81.6%,40/49),女性9例9只眼(18.4%,9/49);平均年龄(60.7±12.9)岁。合并高血压、2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分别为33、17、16例;既往有吸烟史、牙齿脱落病史分别为27、34例。服用降血压、降血糖、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血脂药物治疗分别为15、5、8、5例。发病前有一过性黑矇11例,醒后发现CRAO 17例。合并患侧脑组织梗死软化灶33例(67.3%,33/49)。行DSA检查的35例,患侧颈内动脉狭窄率70%~99%、100%分别为3(8.6%,3/35)、4(11.4%,4/35)例。患侧眼动脉起源于颈外动脉5例(14.3%,5/35)例。颈内动脉颅外段解剖变异纡曲、折曲分别为17(54.8%,17/31)、2(6.5%,2/31)例。主动脉弓Ⅱ型、Ⅲ型、牛型分别为15(42.9%,15/35)、6(17.1%,6/35)、2(5.7%,2/35)例。行静脉溶栓、动脉溶栓治疗分别为13、29例。发生治疗中并发症2例;治疗后症状波动3例,影像学无症状新发梗死灶10例。行抗血小板聚集/抗凝和降血脂药物治疗48例。出院及治疗后1个月时,恢复功能性视觉分别为7、17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动脉闭塞 颈动脉狭窄 血管神经眼科
原文传递
中国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14
作者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眼科专业委员会 陕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眼科专业委员会 +2 位作者 魏世辉 吴松笛 逯青丽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47-1267,共21页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CRAO)是一种血管神经眼科急症,发病后可导致患者单眼视力急骤下降甚至丧失,显著增加急性缺血性血管事件(如卒中、急性心肌梗死)、死亡和眼部新生血管等发生风险。CRAO被视为急性...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CRAO)是一种血管神经眼科急症,发病后可导致患者单眼视力急骤下降甚至丧失,显著增加急性缺血性血管事件(如卒中、急性心肌梗死)、死亡和眼部新生血管等发生风险。CRAO被视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诊疗仍存在争议,尤其是不同专业背景的医师对CRAO的临床诊疗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制定并推行符合我国国情的CRAO临床诊疗共识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我们通过参考国际CRAO管理说明和实践模式,进行系统性文献检索,结合我国国情,制定了《中国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临床诊疗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初稿。经过核心专家组多次审议修订后,最终形成此共识。本共识围绕CRAO的流行病学、解剖及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分型、自然病程、视力恢复影响因素、首诊科室、快速评估、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对因治疗、静脉溶栓和动脉内溶栓)、血管事件风险(包括急性缺血性血管事件、死亡)、继发眼部新生血管风险与治疗、二级预防和科学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且全面的阐述,旨在提高我国CRAO的整体管理水平。临床医师应用此共识时,建议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和诊疗中心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诊疗。所有医疗人员要始终坚持“时间就是视觉”理念,尽快将CRAO患者转诊至就近的、具有CRAO诊疗能力的综合卒中中心进行诊治,争取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视力,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临床诊疗 专家共识
下载PDF
关注血管神经眼科疾病——概念、诊疗方法及策略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松笛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5-254,共10页
血管神经眼科疾病泛指因血管功能障碍导致的神经眼科疾病,涵盖所有因血管因素导致的视功能障碍、眼球运动及瞳孔异常,是神经眼科学与血管神经病学的交叉领域。此类疾病患者多首诊于眼科或急诊,临床表现具有血管病(卒中)急、危、重的特点... 血管神经眼科疾病泛指因血管功能障碍导致的神经眼科疾病,涵盖所有因血管因素导致的视功能障碍、眼球运动及瞳孔异常,是神经眼科学与血管神经病学的交叉领域。此类疾病患者多首诊于眼科或急诊,临床表现具有血管病(卒中)急、危、重的特点,由于是交叉学科,诊疗常迟滞和延误。提高对血管神经眼科疾病新概念的认识,聚焦这一交叉领域的新诊疗方法和策略,通过专科建设和学科协作,提升早期识别和精准诊疗能力,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神经眼科 神经眼科 概念 诊疗策略
下载PDF
动脉内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功能性视觉恢复单中心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逯青丽 刘仲仲 +9 位作者 刘彤 刘佩 张咪 常乔乔 刘燕 孙超 彭林娜 刘国正 蔺雪梅 吴松笛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3-279,共7页
目的探讨动脉内溶栓(intra-arterial thrombolysis,IAT)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CRAO)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功能性视觉恢复情况。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3年8月西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和神经眼科连... 目的探讨动脉内溶栓(intra-arterial thrombolysis,IAT)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CRAO)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功能性视觉恢复情况。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3年8月西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和神经眼科连续收治的非动脉炎性CRAO患者,根据入院后是否进行IAT治疗分为IAT组和非IAT组。功能性视觉定义为视力≥20/100。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不同时间段(入院、出院时和出院1个月时)功能性视觉恢复情况。结果共纳入131例(131只眼)非动脉炎性CRAO患者,男性93例(71.0%),平均年龄为(61.6±12.6)岁,其中IAT组57例(43.5%),非IAT组74例(56.5%)。与非IAT组患者相比,IAT组患者年龄更低[(58.4±12.5)岁vs.(64.1±12.2)岁,P=0.011]、合并卒中病史者比例更低[10(17.5%)vs.25(33.8%),P=0.037]、发病至就诊时间更短[10.0(6.0~24.0)h vs.55.0(20.2~162.0)h,P<0.001]、醒后发病者比例更高[26(45.6%)vs.15(20.3%),P=0.002]和患侧颈内动脉血管状态更佳(无狭窄∶轻度狭窄∶中-重度狭窄∶闭塞=41∶7∶7∶2 vs.32∶11∶21∶10,P=0.006)。IAT组患者出院1个月时功能性视觉比例较非IAT组患者更高[25(43.9%)vs.18(24.3%),P=0.018],而入院和出院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AT组患者出院1个月时的功能性视觉较非IAT组患者显著改善(OR3.24,95%CI1.08~9.69,P=0.036)。IAT组患者术中发生眼动脉痉挛2例(3.5%)、穿刺部位皮肤出血2例(3.5%)和新发脑栓塞(均为无症状性栓塞)事件4例(7.0%)。结论是否进行IAT治疗的CRAO患者部分临床特征存在差异,IAT治疗可显著提高CRAO患者出院1个月时的功能性视觉,且手术安全性较好。提示临床医师需重视CRAO患者的IAT治疗,以期改善患者的视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动脉内溶栓 临床特征 功能性视觉
下载PDF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雷震 张欢 吴松笛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6-272,共7页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是血管神经眼科急症,表现为急性无痛性单眼视力丧失,是中老年致盲的主要病因之一。目前关于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具体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进行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发病机制的研究和治...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是血管神经眼科急症,表现为急性无痛性单眼视力丧失,是中老年致盲的主要病因之一。目前关于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具体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进行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发病机制的研究和治疗药物的筛选尤为重要。本文对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和研究进展加以综述,以期为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精准诊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发病机制 动物模型
下载PDF
颈内动脉狭窄与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微血管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18
作者 张咪 蔺雪梅 +15 位作者 刘佩 刘仲仲 逯青丽 刘国正 李云飞 饶兰平 宋沉生 李果 武翻艳 曹顺道 孙超 霍燕 王燕 刘燕 王凝 吴松笛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77-1287,共11页
目的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技术,探讨颈内动脉狭窄(internal carotid artery stenosis,ICAS)患者黄斑区微血管特征及其与血管狭窄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2023年1月—2024年9月... 目的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技术,探讨颈内动脉狭窄(internal carotid artery stenosis,ICAS)患者黄斑区微血管特征及其与血管狭窄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2023年1月—2024年9月西安市第一医院(西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和神经眼科收治的经血管评估确诊的ICAS患者,按狭窄侧别、程度分别进行分组,并纳入年龄、性别、既往史等相匹配的参与者为健康对照组。对研究对象进行黄斑区OCTA检查,并收集其小血管密度、血管密度、灌注面积、脉络膜层大中血管血管容积及血管指数等数据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6例研究对象,其中单侧ICAS组20例、双侧ICAS组26例、健康对照组20例,男性54例(81.8%),平均年龄为(67.5±8.7)岁。3组间除既往卒中或TIA病史外,其他临床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侧ICAS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双眼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灌注面积低于健康对照组,但单侧ICAS患者双眼间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双侧ICAS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浅层血管复合体小血管密度、视网膜内层灌注面积、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灌注面积、视网膜内层血管密度、浅层血管复合体血管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狭窄严重侧眼上述指标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狭窄较轻侧眼仅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灌注面积、视网膜内层血管密度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狭窄严重侧眼各指标虽有低于狭窄较轻侧眼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ICAS狭窄侧眼按狭窄程度分为中度及以下狭窄组(31只)、重度及以上狭窄组(41只),与健康对照组3组进行比较,发现浅层血管复合体小血管密度、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灌注面积、视网膜内层血管密度及浅层血管复合体血管密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组间各指标虽然随狭窄程度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狭窄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血管密度 灌注面积 脉络膜
下载PDF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合并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1例报道
19
作者 逯青丽 刘佩 +3 位作者 孙超 史亚玲 蔺雪梅 吴松笛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01-1305,共5页
视网膜病变是高血压常见并发症之一,但同时合并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少有报道。本文报道1例34岁男性患者,以视物模糊、头痛为主要表现,视力、眼压正常,双眼眼底检查显示火焰状视网膜出血和棉絮斑,诊断为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门诊测血压2... 视网膜病变是高血压常见并发症之一,但同时合并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少有报道。本文报道1例34岁男性患者,以视物模糊、头痛为主要表现,视力、眼压正常,双眼眼底检查显示火焰状视网膜出血和棉絮斑,诊断为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门诊测血压230/150 mmHg(1 mmHg=0.133 kPa),头颅MRIFLAIR序列示双侧大脑半球及脑干多发斑片状高信号。除肾损害外,血清学和脑脊液检查未见异常。积极予以降血压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和头颅影像学征象均改善,最终临床诊断为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降血压治疗
下载PDF
视觉传导通路血液供应解剖概述
20
作者 逯青丽 吴松笛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06-1312,共7页
视觉传导通路将光信号在视网膜光感受器内转变为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质视觉中枢而产生视觉。由于其供血动脉分支众多,且具有个体变异较大等特点,不同视觉传导通路部位和不同性质的病变,对患者视觉功能的损害不尽相同。本文对视觉传导通... 视觉传导通路将光信号在视网膜光感受器内转变为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质视觉中枢而产生视觉。由于其供血动脉分支众多,且具有个体变异较大等特点,不同视觉传导通路部位和不同性质的病变,对患者视觉功能的损害不尽相同。本文对视觉传导通路的供血动脉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师全面认识和系统性了解其血液供应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传导通路 供血动脉 颈内动脉系统 椎基底动脉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