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紫阳动物群:华南一个早奥陶世斜坡相化石库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健
华洪
+5 位作者
王欣
辜平阳
陈锐明
庄玉军
何世平
李银华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2342-2350,共9页
陕西省紫阳县洄水镇早奥陶世地层中发现了一个以完整保存的三叶虫化石为主,兼有笔石、腕足动物、节肢动物、遗迹化石等多个门类化石的特异埋藏生物群——紫阳动物群.经初步研究,该动物群中三叶虫化石主要有Seleneceme, Niobe, Nileus, A...
陕西省紫阳县洄水镇早奥陶世地层中发现了一个以完整保存的三叶虫化石为主,兼有笔石、腕足动物、节肢动物、遗迹化石等多个门类化石的特异埋藏生物群——紫阳动物群.经初步研究,该动物群中三叶虫化石主要有Seleneceme, Niobe, Nileus, Ampyx, Degamella, Borogothus, Geragnostus, Dividuagnostus等;笔石主要包括Tetragraptus和Paratemnograptus等;腕足动物则主要有Tritoechia和Lingulella等.这是一个以三叶虫占优势、处于较深水斜坡相的特殊埋藏动物群,其中三叶虫兼具有寒武纪Ibex动物群和奥陶纪Whiterock动物群的过渡特征.该动物群的发现和研究将为奥陶纪生物多样性大辐射提供重要化石证据,也为扬子西北缘斜坡相生物多样性辐射研究提供了新的化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奥陶世
弗洛阶
紫阳动物群
三叶虫动物群
过渡相生物多样性
扬子区
陕西紫阳
原文传递
埃迪卡拉纪末期管状动物的“大辐射”
被引量:
13
2
作者
华洪
蔡耀平
+2 位作者
闵筱
柴姝
代乔坤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1-174,共34页
“寒武纪大爆发”是生物演化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现生动物的绝大多数门类在短短的两千万年的时间里“突然”出现,这一事件奠定了显生宙生物演化的基础。普遍认为以软躯体为代表的埃迪卡拉生物群是生命进化中“失败”的尝试,与显生宙...
“寒武纪大爆发”是生物演化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现生动物的绝大多数门类在短短的两千万年的时间里“突然”出现,这一事件奠定了显生宙生物演化的基础。普遍认为以软躯体为代表的埃迪卡拉生物群是生命进化中“失败”的尝试,与显生宙生物之间没有明确的亲缘关系。文中通过对新元古代管状化石记录的系统梳理,基于对高家山生物群中大量管状动物化石类群如Cloudina,Sinotubulites,Conotubus,Gaojiashania,Shaanxilithes及可能的Anabarites等的较为系统的厘定和形态学复原,提出在埃迪卡拉纪,与典型埃迪卡拉软躯体生物群演化相对应,在新元古代末期,早期动物的进化史上存在着管状动物的大辐射,它们形态复杂,生物构型多样,个体大小差异悬殊,生活方式繁杂,代表了地球生命史上一次重大的生物革新事件,并且其中部分生物成为寒武演化生物群的先驱。该文将这一辐射演化事件称为管状动物的“大辐射”,它开启了显生宙生命演化的序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迪卡拉纪末期
管状动物
大辐射
生物革新事件
高家山生物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元古代末期高家山生物群的生态多样性
被引量:
10
3
作者
华洪
蔡耀平
+3 位作者
闵筱
柴姝
代乔坤
崔再航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8-46,共19页
新元古代末期是生命演化的关键转折期,也是以微生物占主导的生态系统向显生宙以后生动物占主导的生态系统的转变期,埃迪卡拉纪大型软躯体生物以固着、底栖、食悬浮为特色,普遍缺乏运动能力。作为这一时期特殊代表的高家山生物群,是目前...
新元古代末期是生命演化的关键转折期,也是以微生物占主导的生态系统向显生宙以后生动物占主导的生态系统的转变期,埃迪卡拉纪大型软躯体生物以固着、底栖、食悬浮为特色,普遍缺乏运动能力。作为这一时期特殊代表的高家山生物群,是目前新元古代唯一一个以黄铁矿化三维保存的管状和锥管状化石为主导,兼有骨骼生物、原生动物、钙化蓝细菌类及遗迹化石的多门类生物组合,是研究埃迪卡拉纪末期生命演化和生态系统演变十分重要的载体。本文通过对高家山生物群古生态学的初步研究,揭示出在前寒武纪—寒武纪之交,生态系统已显示一定的多样性。为适应平底面上(level-bottom)微生物席的发育,高家山生物群的许多生物采取了适应性的生存策略,通过黏附或插入微生物席中,营底栖固着食悬浮(如Cloudina、Conotubus)或化学共生(可能的Shaanxilithes)或平躺(如Gaojiashania和Sinotubulites)食碎屑生活。底内遗迹化石表明存在可能的表栖和半内栖、可自由运动、食碎屑的造迹生物。Conotubus中常见的“回春”或“复苏”现象,Gaojiashania和Sinotubulites的身体扭转或生活姿态调整则是对频繁风暴事件的被动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家山生物群
新元古代末期
生态多样性
生命创新事件
微生物席底
风暴事件沉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陕南寒武系底部宽川铺组微体化石人工智能识别
被引量:
3
4
作者
张涛
雷丹博
+3 位作者
王宾
牛犇
杨晓光
韩健
《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1-151,共11页
我国陕南寒武纪初期的宽川铺组(距今大约535百万年)以盛产磷酸盐化的微体小壳化石和球状动物胚胎化石而闻名于世,是探索早期动物门类起源和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研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窗口。在宽川铺组中寻找微体化石新类型主要依赖显微镜...
我国陕南寒武纪初期的宽川铺组(距今大约535百万年)以盛产磷酸盐化的微体小壳化石和球状动物胚胎化石而闻名于世,是探索早期动物门类起源和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研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窗口。在宽川铺组中寻找微体化石新类型主要依赖显微镜下人工挑选的传统方法日趋低效,迫切需要新的技术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而微体化石数量庞大,大小接近,形态简单,非常适合于采用机器学习的手段进行人工智能分类。我们在宽川铺组微体化石中尝试使用机器学习的手段来进行化石图像识别和机器分拣。采用方向梯度直方图来提取化石图像的主要向量特征,并设计了二叉树型多分类识别器进行化石数字分类。目前处理了 5 000多张微体化石照片的人工智能识别,已经取得了较高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体化石
机器学习
图像处理
磷酸盐化
宽川铺组
早寒武世
原文传递
题名
紫阳动物群:华南一个早奥陶世斜坡相化石库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健
华洪
王欣
辜平阳
陈锐明
庄玉军
何世平
李银华
机构
西北大学
地质学
系
早期
生命
与
环境
陕西省
、
重点
实验室
中国
地质
调查局造山带
地质
研究中心
陕西
自然博物馆
出处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2342-2350,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90844,41672025,41621003)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60014,DD20190078)
陕西省早期生命与环境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开放课题基金(19LELE04)资助
文摘
陕西省紫阳县洄水镇早奥陶世地层中发现了一个以完整保存的三叶虫化石为主,兼有笔石、腕足动物、节肢动物、遗迹化石等多个门类化石的特异埋藏生物群——紫阳动物群.经初步研究,该动物群中三叶虫化石主要有Seleneceme, Niobe, Nileus, Ampyx, Degamella, Borogothus, Geragnostus, Dividuagnostus等;笔石主要包括Tetragraptus和Paratemnograptus等;腕足动物则主要有Tritoechia和Lingulella等.这是一个以三叶虫占优势、处于较深水斜坡相的特殊埋藏动物群,其中三叶虫兼具有寒武纪Ibex动物群和奥陶纪Whiterock动物群的过渡特征.该动物群的发现和研究将为奥陶纪生物多样性大辐射提供重要化石证据,也为扬子西北缘斜坡相生物多样性辐射研究提供了新的化石材料.
关键词
早奥陶世
弗洛阶
紫阳动物群
三叶虫动物群
过渡相生物多样性
扬子区
陕西紫阳
Keywords
Early Ordovician
Floian
Ziyang Fauna
trilobite fauna
slope facies biodiversity
Yangtze platform
Ziyang County
Shaanxi Province
分类号
Q915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埃迪卡拉纪末期管状动物的“大辐射”
被引量:
13
2
作者
华洪
蔡耀平
闵筱
柴姝
代乔坤
机构
西北大学
地质学
系
/
早期
生命
与
环境
陕西省
重点
实验室
中国
地质
调查局成都
地质
调查中心
出处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1-174,共3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672025,41572012,41621003,41890844)
中科院先导专项项目(XDB26000000)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7YFC0603101)。
文摘
“寒武纪大爆发”是生物演化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现生动物的绝大多数门类在短短的两千万年的时间里“突然”出现,这一事件奠定了显生宙生物演化的基础。普遍认为以软躯体为代表的埃迪卡拉生物群是生命进化中“失败”的尝试,与显生宙生物之间没有明确的亲缘关系。文中通过对新元古代管状化石记录的系统梳理,基于对高家山生物群中大量管状动物化石类群如Cloudina,Sinotubulites,Conotubus,Gaojiashania,Shaanxilithes及可能的Anabarites等的较为系统的厘定和形态学复原,提出在埃迪卡拉纪,与典型埃迪卡拉软躯体生物群演化相对应,在新元古代末期,早期动物的进化史上存在着管状动物的大辐射,它们形态复杂,生物构型多样,个体大小差异悬殊,生活方式繁杂,代表了地球生命史上一次重大的生物革新事件,并且其中部分生物成为寒武演化生物群的先驱。该文将这一辐射演化事件称为管状动物的“大辐射”,它开启了显生宙生命演化的序幕。
关键词
埃迪卡拉纪末期
管状动物
大辐射
生物革新事件
高家山生物群
Keywords
terminal Ediacara
tubular animals
radiation
biological innovation event
Gaojiashan biota
分类号
Q915.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元古代末期高家山生物群的生态多样性
被引量:
10
3
作者
华洪
蔡耀平
闵筱
柴姝
代乔坤
崔再航
机构
西北大学
地质学
系
早期
生命
与
环境
陕西省
重点
实验室
与
大陆动力
学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中国
地质
调查局成都
地质
调查中心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8-46,共1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2025,41572012,41621003,41890844)
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项目(XDB2600000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603101)。
文摘
新元古代末期是生命演化的关键转折期,也是以微生物占主导的生态系统向显生宙以后生动物占主导的生态系统的转变期,埃迪卡拉纪大型软躯体生物以固着、底栖、食悬浮为特色,普遍缺乏运动能力。作为这一时期特殊代表的高家山生物群,是目前新元古代唯一一个以黄铁矿化三维保存的管状和锥管状化石为主导,兼有骨骼生物、原生动物、钙化蓝细菌类及遗迹化石的多门类生物组合,是研究埃迪卡拉纪末期生命演化和生态系统演变十分重要的载体。本文通过对高家山生物群古生态学的初步研究,揭示出在前寒武纪—寒武纪之交,生态系统已显示一定的多样性。为适应平底面上(level-bottom)微生物席的发育,高家山生物群的许多生物采取了适应性的生存策略,通过黏附或插入微生物席中,营底栖固着食悬浮(如Cloudina、Conotubus)或化学共生(可能的Shaanxilithes)或平躺(如Gaojiashania和Sinotubulites)食碎屑生活。底内遗迹化石表明存在可能的表栖和半内栖、可自由运动、食碎屑的造迹生物。Conotubus中常见的“回春”或“复苏”现象,Gaojiashania和Sinotubulites的身体扭转或生活姿态调整则是对频繁风暴事件的被动适应。
关键词
高家山生物群
新元古代末期
生态多样性
生命创新事件
微生物席底
风暴事件沉积
Keywords
Gaojiashan biota
terminal Neoproterozoic
ecological diversification
biological innovation
microbial-mat substrate
storm event deposit
分类号
P52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陕南寒武系底部宽川铺组微体化石人工智能识别
被引量:
3
4
作者
张涛
雷丹博
王宾
牛犇
杨晓光
韩健
机构
西北大学
信息科
学
与
技术
学
院
西北大学
地质学
系
早期
生命
与
环境
陕西省
重点
实验室
及大陆动力
学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1-151,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672009,41621003,41772010,41720104002)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编号XDB26000000)”共同资助
文摘
我国陕南寒武纪初期的宽川铺组(距今大约535百万年)以盛产磷酸盐化的微体小壳化石和球状动物胚胎化石而闻名于世,是探索早期动物门类起源和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研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窗口。在宽川铺组中寻找微体化石新类型主要依赖显微镜下人工挑选的传统方法日趋低效,迫切需要新的技术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而微体化石数量庞大,大小接近,形态简单,非常适合于采用机器学习的手段进行人工智能分类。我们在宽川铺组微体化石中尝试使用机器学习的手段来进行化石图像识别和机器分拣。采用方向梯度直方图来提取化石图像的主要向量特征,并设计了二叉树型多分类识别器进行化石数字分类。目前处理了 5 000多张微体化石照片的人工智能识别,已经取得了较高的准确率。
关键词
微体化石
机器学习
图像处理
磷酸盐化
宽川铺组
早寒武世
Keywords
Microfossils
machine learning
image processing
phosphatization
Kuanchuanpu Formation
early Cambrian
分类号
Q913.2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紫阳动物群:华南一个早奥陶世斜坡相化石库
王健
华洪
王欣
辜平阳
陈锐明
庄玉军
何世平
李银华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
原文传递
2
埃迪卡拉纪末期管状动物的“大辐射”
华洪
蔡耀平
闵筱
柴姝
代乔坤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新元古代末期高家山生物群的生态多样性
华洪
蔡耀平
闵筱
柴姝
代乔坤
崔再航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陕南寒武系底部宽川铺组微体化石人工智能识别
张涛
雷丹博
王宾
牛犇
杨晓光
韩健
《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