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税收竞争有利于提升区域创新绩效吗?——基于创新要素流动的空间机制分析 被引量:20
1
作者 王欣亮 汪晓燕 刘飞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8-110,共13页
在对税收竞争影响区域创新绩效的理论机制分析基础上,利用中国2010—2017年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空间动态面板模型,进行SYS-GMM估计,结果表明:税收竞争与区域创新绩效间存在倒U形关系,分区域却呈现出东低西高的区位特征,表明西部地区具... 在对税收竞争影响区域创新绩效的理论机制分析基础上,利用中国2010—2017年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空间动态面板模型,进行SYS-GMM估计,结果表明:税收竞争与区域创新绩效间存在倒U形关系,分区域却呈现出东低西高的区位特征,表明西部地区具有更大的减税降费空间;适度税收竞争通过创新要素流动提高区域创新绩效,但创新资本与人才流动的中介机制发挥存在地区依赖性——东部创新人才流动作用更强,中西部创新资本流动效果更明显。从空间效应看,创新资本与人才在不同区域的空间效应基本一致,总体上创新资本流动的空间外部性尚未显现,但创新人才流动则能抑制税收竞争的空间负外部性,通过“邻近互补”提升区域整体创新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竞争 创新人才流动 创新资本流动 区域创新绩效
下载PDF
青木川地域文化与旅游开发的思考
2
作者 刘佳源 韩欣楠 鲍贝 《区域治理》 2019年第49期91-93,共3页
青木川古镇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留存有大量极富地域特色的古街、古栈道、古建筑等,这些建筑文化是当地独特秦巴文化、羌族文化等地域文化融合的体现。同时,青木川跨越秦岭,位于南北方交界,气候物候独特,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些构成了青... 青木川古镇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留存有大量极富地域特色的古街、古栈道、古建筑等,这些建筑文化是当地独特秦巴文化、羌族文化等地域文化融合的体现。同时,青木川跨越秦岭,位于南北方交界,气候物候独特,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些构成了青木川的旅游资源。但青木川当前的旅游发展并不成熟,规划中出现了许多陕西乡村旅游业的共性问题。以青木川古镇为例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意见,对保护并传承民族特色文化、推动陕西省乡村旅游、古镇旅游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木川 青木川文化 古镇旅游 旅游发展
下载PDF
生漆产业调研——基于平利县实地调研的反思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明哲 刘恒之 +1 位作者 刘帅 龙雯 《中国生漆》 2019年第3期43-47,共5页
作为生漆产区重镇,平利县是我国民间漆文化的代表性地区。然而,实地调研显示,平利县的漆文化却十分衰败。尽管存在着名声在外的牛王沟和新兴生漆销售企业,平利县的漆文化整体上表现出断层、陈旧和偏差的特征。大众不仅对当代漆文化一无... 作为生漆产区重镇,平利县是我国民间漆文化的代表性地区。然而,实地调研显示,平利县的漆文化却十分衰败。尽管存在着名声在外的牛王沟和新兴生漆销售企业,平利县的漆文化整体上表现出断层、陈旧和偏差的特征。大众不仅对当代漆文化一无所知,甚至传统漆文化也随着上一代人的老去而呈消散的态势。平利县的状况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当代漆文化与漆产业的危机很可能在于丧失了基础,即大众对漆文化的无知、淡漠甚至偏见。与此同时,蕴含于我国漆文化中的特有困境妨碍漆文化向大众的传播,加剧了当代漆文化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漆 危机 调研
下载PDF
沙赫拉斯塔尼及其《宗教与学派》
4
作者 吴言 《中国穆斯林》 CSSCI 2023年第2期83-87,共5页
沙赫拉斯塔尼(Shahrastānī1086—1153)是伊斯兰教历史上最伟大的教义学家之一,其所著《宗教与学派》(Kitab al-milal wa al-nihal)一书具有跨时代之意义,是宗教比较学和宗教历史学之先驱和典范。他所处的中世纪伊斯兰文明的“黄金时... 沙赫拉斯塔尼(Shahrastānī1086—1153)是伊斯兰教历史上最伟大的教义学家之一,其所著《宗教与学派》(Kitab al-milal wa al-nihal)一书具有跨时代之意义,是宗教比较学和宗教历史学之先驱和典范。他所处的中世纪伊斯兰文明的“黄金时期”学者层出不穷,呈现出知识大爆发的盛况。1在智识方面以大量的著述出版问世为标志;在社会政治方面以与其他文明的密切接触为特征。各种条件为之综合,造就了沙赫拉斯塔尼和其扛鼎之作——《宗教与学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斯兰文明 伊斯兰教 扛鼎之作 跨时代 中世纪 黄金时期 历史学 学派
原文传递
先秦儒家与法家政治思想的比较
5
作者 杜伟升 《今古文创》 2023年第34期70-74,共5页
先秦儒家提倡“德治仁政”,重视君子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所起到的引导作用,希望君主“正己修身”,以自身高尚的品格来化育百姓,从而达到“无为而治”的效果。儒家虽然主张“德治仁政”,但并不反对法律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只不过认为法治发... 先秦儒家提倡“德治仁政”,重视君子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所起到的引导作用,希望君主“正己修身”,以自身高尚的品格来化育百姓,从而达到“无为而治”的效果。儒家虽然主张“德治仁政”,但并不反对法律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只不过认为法治发挥作用的前提必须在礼制基础之上;法家反对儒家以“仁义”治国,主张以“法治”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要“因道全法”,法律“必因人情”,使百姓从中获利,同时提倡用“轻罪重刑”的方法来达到“以刑去刑”的目的,法家也重视君主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认为明君能够“置法自治,立仪自正”,充分发挥人臣之力,从而达到“无为而治”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治仁政 无为 君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