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智能放射吸收法的临床应用——人体手臂骨骨密度的测量及其骨质疏松的评估
被引量:
8
1
作者
陈建锋
范运洲
+1 位作者
李鹏
黄松正
《中国医疗设备》
2018年第3期31-35,69,共6页
目的本文介绍了一种称为智能放射吸收法的骨密度测量方法,并给出了测量结果。方法首先,在228名男女受试者的前臂上采集了数字放射(Digital Radiography,DR)图像,然后用智能放射吸收法(Intelligent Radiographic Absorptiometry,i-RA)处...
目的本文介绍了一种称为智能放射吸收法的骨密度测量方法,并给出了测量结果。方法首先,在228名男女受试者的前臂上采集了数字放射(Digital Radiography,DR)图像,然后用智能放射吸收法(Intelligent Radiographic Absorptiometry,i-RA)处理这些DR图像。选取距离非优势侧前臂超远端1/3桡骨长处的桡骨区域(简称1/3区域)为我们测量骨密度的区域,并将智能放射吸收法与双能量X-射线吸收法(Dual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量所获得的骨密度值和T-值分别进行Pearson相关性、以及ROC曲线分析计算。结果与使用DXA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该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骨密度值(Bone Mineral Density,BMD)测量,并被定义为世界卫生组织黄金标准,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相关系数:r=0.984(基于BMD值),及r=0.979(基于T-值),灵敏度为98.5%,特异度为98.2%,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998。结论这些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本文的智能RA测量法可替代传统的双能X-射线吸收法DXA的骨密度仪,来对人体前臂桡骨1/3部位处骨密度进行临床检测,及其骨质疏松症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放射吸收法
双能量X-射线吸收法
桡骨骨密度
T-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屏气法三维磁共振冠状动脉血管造影诊断先天性冠状动脉起源畸形
2
作者
李永忠
李坤成
+1 位作者
杜祥颖
李德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9期1368-1370,共3页
目的 探讨屏气法三维磁共振冠状动脉造影 (3DMRCA)显示畸形冠状动脉与主动脉根部、右心室流出道关系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 5名临床拟诊患者、1例志愿者接受MRCA检查 ,以屏气法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 (3Dtrue FISP)梯度回波序列采集图...
目的 探讨屏气法三维磁共振冠状动脉造影 (3DMRCA)显示畸形冠状动脉与主动脉根部、右心室流出道关系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 5名临床拟诊患者、1例志愿者接受MRCA检查 ,以屏气法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 (3Dtrue FISP)梯度回波序列采集图像 ,获得左、右冠状动脉图像 ,分析畸形冠状动脉近段与冠状动脉窦 (Valsalva窦 )、右心室流出道的位置关系。结果 6例MRCA均明确诊断先天性冠状动脉起源畸形 ,畸形血管近段均走行于主动脉根部与右心室流出道之间。结论 屏气法 3DMRCA可明确诊断先天性冠状动脉起源畸形 ,显示畸形冠状动脉近段的走行路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畸形
磁共振血管造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维磁共振血管造影诊断先天性冠状动脉起源畸形一例
3
作者
李永忠
李坤成
+1 位作者
李德彪
Deshpande Vibhas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0-380,共1页
关键词
先天性右冠状动脉起源畸形
先天性心脏病
三维磁共振血管造影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题名
智能放射吸收法的临床应用——人体手臂骨骨密度的测量及其骨质疏松的评估
被引量:
8
1
作者
陈建锋
范运洲
李鹏
黄松正
机构
西北大学
医学院
放射科
浙江康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研发部
出处
《中国医疗设备》
2018年第3期31-35,69,共6页
文摘
目的本文介绍了一种称为智能放射吸收法的骨密度测量方法,并给出了测量结果。方法首先,在228名男女受试者的前臂上采集了数字放射(Digital Radiography,DR)图像,然后用智能放射吸收法(Intelligent Radiographic Absorptiometry,i-RA)处理这些DR图像。选取距离非优势侧前臂超远端1/3桡骨长处的桡骨区域(简称1/3区域)为我们测量骨密度的区域,并将智能放射吸收法与双能量X-射线吸收法(Dual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量所获得的骨密度值和T-值分别进行Pearson相关性、以及ROC曲线分析计算。结果与使用DXA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该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骨密度值(Bone Mineral Density,BMD)测量,并被定义为世界卫生组织黄金标准,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相关系数:r=0.984(基于BMD值),及r=0.979(基于T-值),灵敏度为98.5%,特异度为98.2%,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998。结论这些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本文的智能RA测量法可替代传统的双能X-射线吸收法DXA的骨密度仪,来对人体前臂桡骨1/3部位处骨密度进行临床检测,及其骨质疏松症的评估。
关键词
智能放射吸收法
双能量X-射线吸收法
桡骨骨密度
T-值
Keywords
intelligent radiographic absorptiometry (i-RA)
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radius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T-score
分类号
R816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屏气法三维磁共振冠状动脉血管造影诊断先天性冠状动脉起源畸形
2
作者
李永忠
李坤成
杜祥颖
李德彪
机构
首都医
科
大学
宣武医院
放射科
美国
西北大学
医学院
放射科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9期1368-1370,共3页
文摘
目的 探讨屏气法三维磁共振冠状动脉造影 (3DMRCA)显示畸形冠状动脉与主动脉根部、右心室流出道关系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 5名临床拟诊患者、1例志愿者接受MRCA检查 ,以屏气法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 (3Dtrue FISP)梯度回波序列采集图像 ,获得左、右冠状动脉图像 ,分析畸形冠状动脉近段与冠状动脉窦 (Valsalva窦 )、右心室流出道的位置关系。结果 6例MRCA均明确诊断先天性冠状动脉起源畸形 ,畸形血管近段均走行于主动脉根部与右心室流出道之间。结论 屏气法 3DMRCA可明确诊断先天性冠状动脉起源畸形 ,显示畸形冠状动脉近段的走行路经 。
关键词
冠状动脉
畸形
磁共振血管造影
Keywords
Coronary artery
Anomaly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分类号
R445.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543.3 [医药卫生—诊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维磁共振血管造影诊断先天性冠状动脉起源畸形一例
3
作者
李永忠
李坤成
李德彪
Deshpande Vibhas
机构
首都医
科
大学
宣武医院
放射科
美国
西北大学
医学院
放射科
出处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0-380,共1页
关键词
先天性右冠状动脉起源畸形
先天性心脏病
三维磁共振血管造影
病例报告
分类号
R445.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智能放射吸收法的临床应用——人体手臂骨骨密度的测量及其骨质疏松的评估
陈建锋
范运洲
李鹏
黄松正
《中国医疗设备》
2018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屏气法三维磁共振冠状动脉血管造影诊断先天性冠状动脉起源畸形
李永忠
李坤成
杜祥颖
李德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三维磁共振血管造影诊断先天性冠状动脉起源畸形一例
李永忠
李坤成
李德彪
Deshpande Vibhas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