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沭阳万北遗址2015年度炭化植物遗存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程至杰 杨玉璋 +2 位作者 甘恢元 林留根 张居中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3-42,共10页
本研究采用浮选法对万北遗址2015年度发掘的土样开展植物考古研究,获得了丰富的炭化植物遗存。分析结果显示,万北遗址相当于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农业是以稻作为主、粟黍为辅的稻旱兼作农业,商周时期新增了大麦和小麦。万北遗址出土的菰属... 本研究采用浮选法对万北遗址2015年度发掘的土样开展植物考古研究,获得了丰富的炭化植物遗存。分析结果显示,万北遗址相当于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农业是以稻作为主、粟黍为辅的稻旱兼作农业,商周时期新增了大麦和小麦。万北遗址出土的菰属籽粒是中国境内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菰属遗存,为古代中国利用菰提供了新证据。长期依赖菰属、菱属、芡实等水生植物是万北先民植食资源利用的显著特点。以稻作农业为主是淮河下游(苏北)地区原始农业区别于海岱文化区其他区域的显著特征。研究结果显示,采集与原始农业相互补充、在不同时期可能此消彼长,共同为万北先民提供必需的植食资源。研究结果对揭示淮河下游(苏北)地区史前先民的植食资源利用、生业模式及农业结构演变提供了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北遗址 大汶口文化 菰属 稻旱兼作
原文传递
晚清西学译介与中国近代农学学科构建
2
作者 杨焯惠 朱宏斌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179,共8页
中国近代学科知识的成长既是一个接触、了解、引介西方科学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吸收传统和结合中国近代实际的综合创造性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西学译介作为一个重要的引进渠道,在学科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农业科学的发展中亦是如... 中国近代学科知识的成长既是一个接触、了解、引介西方科学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吸收传统和结合中国近代实际的综合创造性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西学译介作为一个重要的引进渠道,在学科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农业科学的发展中亦是如此。晚清以来,伴随着西方农学知识及西方学科分科知识的翻译介绍,农学在中国逐渐有了较为明晰的学科范畴和学科体系;农学人才、组织与期刊有了专业化的发展,中国从“无学之农”开始向“有学之农”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学东渐 译介 农学 学科构建
下载PDF
安徽淮河流域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原始农业初探 被引量:5
3
作者 程至杰 《农业考古》 2020年第1期22-28,共7页
大汶口文化时期是安徽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该地区原始农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作者梳理近年来的植物考古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安徽淮河流域在大汶口文化时期阶段实现生业经济由低水平食物生产向原始农业为主体的转变,... 大汶口文化时期是安徽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该地区原始农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作者梳理近年来的植物考古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安徽淮河流域在大汶口文化时期阶段实现生业经济由低水平食物生产向原始农业为主体的转变,粟、黍的种植在本地区不断普及,与原有的稻作农业传统融合,呈现出以稻粟并重为特色的稻旱兼作种植模式。原始农业的发展受到气候变化和文化传播、发展的双重影响,大汶口文化晚期气候条件的改善和考古学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原始农业的快速发展,而原始农业的发展也推动了大汶口文化晚期的繁荣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淮河流域 大汶口文化时期 原始农业
下载PDF
河南项城贾庄和后高老家遗址炭化植物遗存揭示的仰韶时期的原始农业 被引量:2
4
作者 程至杰 齐鸣 +3 位作者 曾令园 张居中 杨玉璋 李全立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5-95,共11页
豫东地区是史前中原文化系统、海岱文化系统等的中介地带,由于这里地处黄泛区且人口密集,史前遗址或被掩埋在地下数米深处,或位于岗地、堌堆之上,后期破坏严重,目前缺乏相关植物考古资料,对史前农业发展的认识并不清晰。本研究对河南项... 豫东地区是史前中原文化系统、海岱文化系统等的中介地带,由于这里地处黄泛区且人口密集,史前遗址或被掩埋在地下数米深处,或位于岗地、堌堆之上,后期破坏严重,目前缺乏相关植物考古资料,对史前农业发展的认识并不清晰。本研究对河南项城市贾庄和后高老家遗址开展浮选,获取了仰韶时代中期的炭化植物遗存,其中炭化植物种子主要包括粟、黍、水稻三种农作物和狗尾草属、马唐属、稗属、黍亚科等野生植物,可食用野生植物的核壳来自菱属、芡实、柿属、栎属、桃属等。农作物及典型田间伴生杂草遗存的量化结果显示,两处遗址仰韶时代中期的农作物结构以粟、黍为主,水稻的比重很低,具备黄淮地区稻粟兼作农业的地域性和时代特征。多种可食用野生植物遗存显示了植物性食物资源的多样性。各类植物遗存的绝对数量和出土概率表明,农业在生业经济中占据主体地位,采集野生植物仍然是先民获取植物性食物资源的重要方式。贾庄和后高老家遗址炭化植物遗存分析结果为了解豫东地区仰韶时代原始农业发展状况提供了重要资料,对探索中华文明早期阶段的农业发展状况及其与文明演进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东地区 仰韶时代中期 炭化植物遗存 兼作农业
下载PDF
游牧行国到农耕邑居转型中的城市形态--迁都平城前拓跋政权的都城问题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壮壮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121,共11页
迁都平城前拓跋政权分为两个阶段:代政权时期和北魏初年(386-398年)。鲜卑拓跋部于首领猗卢时"城盛乐以为北都,修故平城为南都"。然而,通过对史料文献和考古资料的检讨,发现代政权时期除以盛乐为都外,尚有许多冠以"都&qu... 迁都平城前拓跋政权分为两个阶段:代政权时期和北魏初年(386-398年)。鲜卑拓跋部于首领猗卢时"城盛乐以为北都,修故平城为南都"。然而,通过对史料文献和考古资料的检讨,发现代政权时期除以盛乐为都外,尚有许多冠以"都"名号的城市,如盛乐宫、(故)平城、小平城等,后来尚有迁于东木根山、大宁等记载,而这些所谓"都"城的城市功能也较为简单,具有浓重的"王庭"或军事城堡的性质。拓跋珪复国后至迁都平城前的13年间也并不存在功能完善的都城。拓跋政权都城之所以呈现出此种特点,是由于这一时期拓跋鲜卑社会受农耕文化的影响凸显,正处在由游牧迁徙向城郭而居的过渡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跋鲜卑 盛乐城 都城 游牧行国 农耕邑居
原文传递
清代马铃薯在陕西的引种与传播 被引量:3
6
作者 刘鑫凯 朱宏斌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0-100,共11页
从清代陕西地方志等史料的记载来看,马铃薯引种陕西的主要路径大致有三:从东南沿海地区引入秦岭北麓山地;从川鄂地区引进陕南;从内蒙等地引种至陕北。受人口激增和马铃薯优良遗传特性等要素影响,清代马铃薯在陕西的传播范围相当广泛,在... 从清代陕西地方志等史料的记载来看,马铃薯引种陕西的主要路径大致有三:从东南沿海地区引入秦岭北麓山地;从川鄂地区引进陕南;从内蒙等地引种至陕北。受人口激增和马铃薯优良遗传特性等要素影响,清代马铃薯在陕西的传播范围相当广泛,在关中、陕南和陕北的高山冷凉地区及陕北沙地都有分布。在秦岭山区,马铃薯传播范围最广、社会接纳程度最高,逐渐从杂粮发展成为山民的主食之一,其它功能亦得到有效开发;在关中边缘山区,马铃薯也常常被用作备荒之重要杂粮,在平原地区则是利用"隙地"开始作为菜蔬和杂粮有所种植;在陕北,种植日广,除了济荒之外,其蔬菜之用亦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受传统的饮食结构、马铃薯自身缺陷等因素的制约,清代马铃薯在陕西的种植区域以冷凉地区为主,但自清末而始,其种植范围迅速扩大,呈现出高下俱种之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陕西方志 引种路径 作物推广 传播规律
原文传递
中西之别:晏阳初与梁漱溟乡村教育差异的本质 被引量:2
7
作者 任文洁 樊志民 《世界农业》 2018年第7期60-64,共5页
在20世纪30—40年代的乡村建设中,晏阳初与梁漱溟皆以教育入手,但二人的教育思想却具有鲜明的差异。晏阳初的教育立足于现代民本政治观,思想更趋向于西式,而梁漱溟以儒家思想为导向,更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建。两种乡村教育模式之所以... 在20世纪30—40年代的乡村建设中,晏阳初与梁漱溟皆以教育入手,但二人的教育思想却具有鲜明的差异。晏阳初的教育立足于现代民本政治观,思想更趋向于西式,而梁漱溟以儒家思想为导向,更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建。两种乡村教育模式之所以没有达到最优效果,或许可以归结为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处理不当。由此,反思我们不能回到以前,但我们也没有理由摒弃千百年来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更不能照搬西方模式为乡村教育创造更顽强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晏阳初 梁漱溟 乡村教育 差异
下载PDF
宋元时期的“嗜蜜”风尚及其成因 被引量:1
8
作者 朱宏斌 宋孟丹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25,共14页
宋元时期是我国传统饮食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出现了诸多新的内涵和发展趋势,“嗜蜜”饮食风尚即是其中之一。这一时期,人们对蜜制甜食的偏好尤为明显:以蜜酒“、渴水”为代表的各种蜜制饮品备受各阶层之青睐;各色蜜制面点大量涌现,... 宋元时期是我国传统饮食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出现了诸多新的内涵和发展趋势,“嗜蜜”饮食风尚即是其中之一。这一时期,人们对蜜制甜食的偏好尤为明显:以蜜酒“、渴水”为代表的各种蜜制饮品备受各阶层之青睐;各色蜜制面点大量涌现,成为了当时面食的重要构成;蜜与肉食的结合,更是开创了食蜜之新风尚;除此之外,宋元文学也对蜜与甜颇为关注,赋予其诸多的文化意象。宋元“嗜蜜”饮食风尚的形成,有着深层次的社会原因:逐渐成熟的养蜂酿蜜技术,奠定其物质技术基础;而这一时期经济社会的一系列发展变革,尤其是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与士大夫阶层的形成发展,则是这一风尚形成更深层次的经济与社会原因。宋元时期的“嗜蜜”风尚增加了甜味食物的种类,促进了食品的商品化,建构了精致化与世俗化并存的饮食消费文化,成为近世饮食文化开端的重要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元时期 嗜蜜 饮食风尚 养蜂技术 城市经济
原文传递
民国时期江苏省小麦改良事业述论(1914-1937)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志鹏 朱宏斌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2-70,共9页
民国时期江苏省的小麦改良事业,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14年—1924年的肇始阶段,成立了中国最早的小麦改良机构,开展了最早的小麦改良实践;1924年—1931年的初步发展阶段,通过国际合作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小麦改良成效初显;1931年—193... 民国时期江苏省的小麦改良事业,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14年—1924年的肇始阶段,成立了中国最早的小麦改良机构,开展了最早的小麦改良实践;1924年—1931年的初步发展阶段,通过国际合作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小麦改良成效初显;1931年—1937年的深入发展阶段,江浙改良委员会的筹建和中央农业实验所的成立,使江苏省在全国小麦改良中的中心地位更加凸显,成为全国小麦改良的核心区和示范区。抗战爆发后,江苏的小麦改良事业虽然受到了严重破坏,但所形成的种质资源、改良经验和人才队伍等宝贵资源随国民政府转移到西南,既促进了战时后方的粮食增产,也为战后乃至新中国成立后小麦改良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江苏省:小麦改良 农业近现代化
下载PDF
集体化时期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典型树立与生态环境治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荣华 《兰州学刊》 CSSCI 2020年第11期63-72,共10页
树典型为集体化时期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所采取的工作方法。受治水传统的影响,党和政府为了根治黄河,十分重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问题,树立了大批水土保持典型。这些典型,把政治、经济、技术与生态结合在一起,坚持党的领导,兼顾农业经济... 树典型为集体化时期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所采取的工作方法。受治水传统的影响,党和政府为了根治黄河,十分重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问题,树立了大批水土保持典型。这些典型,把政治、经济、技术与生态结合在一起,坚持党的领导,兼顾农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土保持技术体系。为了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党和政府通过参观学习、举办展览等方式,宣传与展示水土流失治理典型,进行思想教育,增强人民群众凝聚力和向心力,推进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 黄土高原 水土保持 生态环境
下载PDF
江苏双沟酒厂老厂区出土疑似酒糟土样的植物遗存分析
11
作者 程至杰 黄程青 +1 位作者 张居中 任建 《农业考古》 2020年第4期42-45,共4页
本文利用植物考古分析方法对江苏双沟酒厂老厂区明代房址内发现的疑似酒糟土样进行检测,发现了丰富的植物遗存,其中植物遗骸以水稻稃壳为主,植硅体来自水稻、疑似高粱等植物。检测结果为探讨泗洪双沟地区明代的酿酒原料提供了直接证据。
关键词 植物遗骸 水稻稃壳 植硅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