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氨溴索佐治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疗效及对血中N0、ET-1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文丽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2年第2期348-350,共3页
[目的]探讨氨溴索辅助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临床疗效及对血中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将60例MAs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静脉滴注氨溴索;连用7d... [目的]探讨氨溴索辅助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临床疗效及对血中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将60例MAs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静脉滴注氨溴索;连用7d后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血中NO、ET-1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0.4(P〈O.05);两组患儿治疗后7d血中NO水平升高,ET-1水平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溴索治疗新生儿MAs疗效显著,可能与其调节血中NO和ET-1的水平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粪吸入/药物疗法 综合征 氨溴索/投药和剂量 一氧化氮 内皮缩血管肽类
下载PDF
蟾酥注射液治疗儿童病毒性肺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许湘红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756-757,760,共3页
目的探讨蟾酥注射液治疗儿童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衡阳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病毒性肺炎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各50例。A组采用更昔洛韦治疗,B组采用蟾酥注射液进行... 目的探讨蟾酥注射液治疗儿童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衡阳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病毒性肺炎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各50例。A组采用更昔洛韦治疗,B组采用蟾酥注射液进行治疗。7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评分的变化情况、退热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并记录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B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48/50)显著高于A组的78.0%(39/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治疗后的症状体征评分为(1.26±0.39)分,显著低于A组的(3.78±1.13)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治疗后的退热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患儿心、肝、肾功能和血液系统未见明显异常。结论蟾酥注射液治疗儿童病毒性肺炎临床效果确切,能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有利于促进患儿病情尽快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病毒性肺炎 蟾酥注射液 症状体征评分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艾滋病患者预防保健和疾病控制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分析
3
作者 钟连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20-22,共3页
探讨艾滋病患者预防保健和疾病控制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 将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76例艾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强化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疾病知... 探讨艾滋病患者预防保健和疾病控制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 将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76例艾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强化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疾病知识、自护方法、治疗知识、预防保健知识等)、心理状态及社会支持情况(SAS及SDS评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等社会支持评分)、医学应对及生活质量(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等WHOQOL-HIV BREF以及屈服、回避、面对等MCMQ评分)、教育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艾滋病患者预防保健和疾病控制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改善心理状态,促进社会支持,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健康教育 预防保健 疾病控制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东莨菪碱综合治疗小儿急性呼吸衰竭28例
4
作者 聂冰芹 何军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0年第6期635-636,共2页
目的 评价东莨营碱综合治疗小儿急性中、重度呼吸衰竭 (ARF ,下文简称急性呼衰 )的疗效。方法 采用完全随机对照方法对 56例 5岁以下急性呼衰中、重度病例进行治疗。应用常规呼吸兴奋剂 2 8例作为对照组 ,应用东莨菪碱 2 8例作为治疗... 目的 评价东莨营碱综合治疗小儿急性中、重度呼吸衰竭 (ARF ,下文简称急性呼衰 )的疗效。方法 采用完全随机对照方法对 56例 5岁以下急性呼衰中、重度病例进行治疗。应用常规呼吸兴奋剂 2 8例作为对照组 ,应用东莨菪碱 2 8例作为治疗组。结果 治疗后按病情分度比较及不分度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显效率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 ,按病情分度比较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但总有效率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东莨菪碱组明显缩短抢救时间 ,与病情分度无关。治疗组未见任何严重副作用。结论 东莨菪碱综合治疗小儿急性呼衰安全、有效、价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呼吸衰竭 东莨菪碱
下载PDF
反复呼吸道感染合并维生素D缺乏症患儿的病情特点及预后观察
5
作者 赵峰 《大医生》 2022年第15期12-15,共4页
目的观察反复呼吸道感染合并维生素D缺乏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分析影响患儿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21年12月衡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合并维生素D缺乏症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病情程度... 目的观察反复呼吸道感染合并维生素D缺乏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分析影响患儿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21年12月衡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合并维生素D缺乏症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病情程度将患儿分为轻度组(26例)、中度组(24例)和重度组(18例)。比较3组患儿临床特征指标水平,记录不良预后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影响患儿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重度组患儿睡眠质量显著低于轻度组,户外活动时间显著少于轻度组,被动吸烟、营养不良及偏食占比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重度组与中度组患儿的睡眠质量、户外活动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8例患者中,不良预后6例,发生率为8.8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睡眠质量(OR=0.628,95%CI=0.164~0.617,P<0.05)和户外活动时间(OR=0.529,95%CI=0.201~0.700,P<0.05)是不良预后的保护因素,被动吸烟(OR=2.538,95%CI=1.159~7.859,P<0.05)、营养不良(OR=3.907,95%CI=1.045~7.833,P<0.05)及偏食(OR=1.929,95%CI=1.452~3.700,P<0.05)是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伴维生素D缺乏症患儿病情复杂,存在不良预后风险,不良预后的发生与患儿睡眠质量、户外活动时间、被动吸烟、营养状况及偏食与否相关,临床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呼吸道感染 维生素D缺乏症 病情特点 预后
下载PDF
培菲康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疗效观察 被引量:8
6
作者 罗艳 罗志英 《实用全科医学》 2007年第7期611-612,共2页
目的探讨思密达与培菲康联合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小儿急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均给予口服思密达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培菲康,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和74%,平均... 目的探讨思密达与培菲康联合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小儿急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均给予口服思密达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培菲康,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和74%,平均止泻时间分别为(50.54±6.22)h和(98.16±14.9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密达与培菲康联合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疗效好,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密达 培菲康 小儿腹泻 急性
下载PDF
前列地尔联合硫酸镁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7
作者 郭佳 王桂田 +1 位作者 林莉 谢飞燕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1期85-87,共3页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硫酸镁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6月入住衡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ICU的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68例,按住院单双日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硫酸镁治疗,试验组患...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硫酸镁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6月入住衡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ICU的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68例,按住院单双日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硫酸镁治疗,试验组患儿给予前列地尔联合硫酸镁治疗。两组患儿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d后检测肺动脉收缩压(PASP)、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上呼吸机时间,比较两种患儿临床疗效,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儿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6例,对照组患儿显效7例、有效13例、无效14例,试验组患儿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PASP、PaO2及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儿PASP、PaCO2低于对照组,PaO2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上呼吸机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硫酸镁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安全有效,能明显降低患儿PASP、改善呼吸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肺性 婴儿 新生 前列地尔 硫酸镁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董正梅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2年第9期182-184,共3页
目的探讨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制度对儿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0年1月本科开始实行护士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制度,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主动报告和再次犯错及护理投诉情况。结果 2010~2011这2年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较前... 目的探讨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制度对儿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0年1月本科开始实行护士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制度,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主动报告和再次犯错及护理投诉情况。结果 2010~2011这2年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较前2年减少,而自愿报告护理不良事件明显增多,再次犯错和护理投诉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取非处罚性鼓励护士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可明显增加护理人员自愿报告不良事件及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促进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减少了护理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主动报告 护理不良事件 护理质量 管理
下载PDF
213例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邓湘婷 《临床医学工程》 2012年第11期2050-2051,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213例,对其痰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3例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共检出致病菌11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8.75%(77/... 目的探讨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213例,对其痰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3例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共检出致病菌11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8.75%(77/112),革兰阳性菌占31.25%(35/112),以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较为常见,三者的耐药性具有一定的差异。结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其常见病原菌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不同病原菌的耐药性不同,临床上应根据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抗生素,以提高治疗疗效,降低耐药性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分布 耐药性
下载PDF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IL-18、IL-6和IFN-γ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郭佳 王桂田 +1 位作者 林莉 谢飞燕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4年第3期11-13,共3页
目的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18(IL-18)、白介素-6(IL-6)和干扰素-γ(IFN-γ)浓度的变化,了解IL-18、IL-6、IFN-γ与HIE的关系。方法收集98例HIE患儿(轻度40例,中度32例,重度26例)治疗前、治疗后2周及42... 目的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18(IL-18)、白介素-6(IL-6)和干扰素-γ(IFN-γ)浓度的变化,了解IL-18、IL-6、IFN-γ与HIE的关系。方法收集98例HIE患儿(轻度40例,中度32例,重度26例)治疗前、治疗后2周及42名健康新生儿(对照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18、IL-6和IFN-γ浓度,并对HIE患儿治疗前IL-18与IL-6、IFN-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轻度、中度、重度HIE患儿治疗前血清IL-18、IL-6和IFN-γ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且HIE病情分度越重,血清IL-18、IL-6和IFN-γ浓度增加越明显(P<0.05);HIE患儿治疗前IL-18与IL-6、IFN-γ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HIE患儿治疗后血清IL-18、IL-6和IFN-γ浓度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 IL-18、IL-6、IFN-γ可能参与HIE发病过程,血清IL-18、IL-8、IFN-γ水平可作为HIE病情判断及疗效的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白介素-18 白介素-6 干扰素-Γ
下载PDF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细胞因子和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许湘红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17期3046-3047,共2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疗效及对患儿血清细胞因子以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于我院接受诊治的10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n=51)与对照组(n=51)。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试验...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疗效及对患儿血清细胞因子以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于我院接受诊治的10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n=51)与对照组(n=51)。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试验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两组疗程均为1周。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及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对比,试验组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10水平对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NF-α水平对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与FEV1/FVC对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疗效明显,并且能够改善患者细胞因子水平与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患儿 布地奈德 疗效 血清细胞因子 肺功能
下载PDF
品管圈管理在降低小儿患者静脉输液渗出率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谭青青 钟秋莲 +1 位作者 全秋萍 董正梅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25期177-180,共4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品管圈管理在降低小儿患者静脉输液渗出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9月衡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8名输液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4例)和试验组(604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式,... 目的观察和分析品管圈管理在降低小儿患者静脉输液渗出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9月衡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8名输液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4例)和试验组(604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患儿采用品管圈管理方式。比较两组患儿的输液渗出率、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家长对护理质量的评价。结果试验组患儿护理护理干预后的输液渗出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试验组家长在工作质量、健康教育、风险意识、服务态度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患儿的静脉输液渗出率,提升家长满意度,从而提升医院的护理质量,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管理 降低 小儿 静脉输液渗出率 应用价值
下载PDF
FDP治疗新生儿HIE36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钟连芳 尹宁 《实用全科医学》 2005年第1期42-43,共2页
目的 观察 1.6二磷酸果糖 (FDP)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疗效。方法 将 72例HIE患儿随机分为FDP治疗组 (观察组 ) 3 6例和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 3 6例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目的 观察 1.6二磷酸果糖 (FDP)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疗效。方法 将 72例HIE患儿随机分为FDP治疗组 (观察组 ) 3 6例和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 3 6例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且无不良反应。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FDP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比常规治疗有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治疗 FDP HIE 临床疗效观察 对照组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患儿 二磷酸果糖 治疗组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Th1/Th2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军红 殷小成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第10期1451-1453,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VMC)患儿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衡阳市妇幼保健院及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住院的VMC患儿6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黄芪组,各34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黄芪组在常规治...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VMC)患儿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衡阳市妇幼保健院及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住院的VMC患儿6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黄芪组,各34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黄芪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14 d后,评价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收集治疗前后血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Th1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及Th2型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浓度,并计算IFN-γ/IL-4比值,另取同期30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黄芪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常规组与黄芪组血清IFN-γ浓度、IFN-γ/IL-4比值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清IL-4浓度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血清IFN-γ浓度、IFN-γ/IL-4比值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IL-4浓度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对于常规组治疗后,黄芪组治疗后血清IFN-γ浓度、IFN-γ/IL-4比值均降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清IL-4浓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对VMC患儿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可引起Th1/Th2平衡向Th2偏移,促进受损心肌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心肌炎 病毒性疾病 干扰素Ⅱ型 白介素4
下载PDF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婴幼儿巨细胞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郑艳兰 张慧文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14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听觉诱发电位在婴幼儿巨细胞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5例巨细胞感染患儿(感染组)和37例正常体检儿童(对照组)分别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结果婴幼儿巨细胞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BAEP I、III、V各波均不同程度延长,V波... 目的探讨听觉诱发电位在婴幼儿巨细胞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5例巨细胞感染患儿(感染组)和37例正常体检儿童(对照组)分别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结果婴幼儿巨细胞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BAEP I、III、V各波均不同程度延长,V波反映阈值共有32只耳检出升高,异常率高达53.3%,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婴幼儿巨细胞感染可引起听觉通路不同程度损害,主要是中枢听觉传导功能障碍,BAEP可作为检测巨细胞感染早期听力水平受损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巨细胞感染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下载PDF
喜辽妥用于治疗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外渗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董正梅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2年第11期146-147,共2页
目的观察喜辽妥(多磺酸粘多糖)治疗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外渗的效果。方法将本科2009年1月~2011年10月发生的120例头皮静脉输液外渗(范围直径5cm以内)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使用喜辽妥软膏外涂,对照组使用50%硫酸镁湿热敷,... 目的观察喜辽妥(多磺酸粘多糖)治疗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外渗的效果。方法将本科2009年1月~2011年10月发生的120例头皮静脉输液外渗(范围直径5cm以内)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使用喜辽妥软膏外涂,对照组使用50%硫酸镁湿热敷,比较2组在用药后8h内的治疗效果及痊愈时间。结果实验组8h内治愈率为75.0%,对照组治愈率为43.3%,实验组8h内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痊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儿头皮静脉输液外渗后及时使用喜辽妥软膏外涂可有效减轻和避免局部炎症反应,加快水肿的吸收,且安全、简便、快速、高效,患儿也舒适,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皮静脉输液 外渗 喜辽妥 硫酸镁 护理
下载PDF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miR-2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佳 王桂田 +1 位作者 林莉 谢飞燕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6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检测病毒性心肌炎(VMC)患儿与正常儿童血清miR-21水平,探讨VMC患儿miR-21水平与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及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VMC患儿47例(急性期27例,恢复期20例)及30名健康儿童... 目的检测病毒性心肌炎(VMC)患儿与正常儿童血清miR-21水平,探讨VMC患儿miR-21水平与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及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VMC患儿47例(急性期27例,恢复期20例)及30名健康儿童的血清样本,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分析miR-21表达,电化学发光法测定c Tn I浓度,并对VMC患儿血清miR-21水平与血清c Tn I浓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急性期VMC患儿血清miR-21表达水平、c Tn I浓度明显高于恢复期VMC患儿及健康儿童(P<0.01),急性期VMC患儿血清miR-21表达水平与血清c Tn I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78,P<0.05),恢复期VMC患儿血清miR-21表达水平与血清c Tn I浓度无相关性(r=0.23,P<0.05)。结论 VMC患儿血清中miR-21水平升高,且与心肌损伤程度相关,miR-21可能在VMC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MIR-21 心肌肌钙蛋白
下载PDF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观察与体会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星 《中国农村卫生》 2018年第9期58-59,共2页
目的:观察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7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71例,过敏原皮试检查结果,"+"患者43例,"-"患... 目的:观察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7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71例,过敏原皮试检查结果,"+"患者43例,"-"患者28例;IgE超过正常水平的50%患者34例;治疗总有效率90.14%。结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误诊率较高,明确的诊断该病对患儿有利,治疗方法可以抗过敏治疗和支气管扩张治疗为主,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不同剂量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27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衡阳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6月—2017年9月收治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96例,根据用药剂量分为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各48例。大剂量组给予牛肺表面活性剂100~120 m...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衡阳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6月—2017年9月收治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96例,根据用药剂量分为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各48例。大剂量组给予牛肺表面活性剂100~120 mg/kg,小剂量组患儿给予牛肺表面活性剂40~60 mg/kg。比较两组患儿用药前、用药后6 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氢离子浓度指数、氧合指数及住院时间、无创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观察患者动脉导管未闭(PDA)发生情况。结果用药前,两组患儿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氢离子浓度指数、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6 h,大剂量组患儿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高于小剂量组(P<0.05)。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无创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小剂量组(P<0.05)。大剂量组患儿PDA发生率高于小剂量组(P<0.05)。结论大剂量牛肺表面活性制剂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优于小剂量用药,其可更有效改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利于改善患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产儿 大剂量 牛肺表面活性剂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蓝光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匡海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9期1488-1489,共2页
目的:探究蓝光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15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26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30例,对照组给予肝酶诱导剂治疗、补液治疗以及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探究蓝光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15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26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30例,对照组给予肝酶诱导剂治疗、补液治疗以及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布拉氏酵母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光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新生儿黄疸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效果,帮助患儿加快建设肠道菌群,降低患儿出现不良反应,显著提升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光 布拉氏酵母菌 黄疸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