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色页岩地区龙须草种植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东一 彭玉明 冯庆林 《湖南水利水电》 2005年第3期45-46,共2页
文章对紫色页岩地区种植龙须草的适应性、水土保持效果以及经济效益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龙须草在该地区生长良好,不仅具有较强的水土保持能力,而且经济效益较好,目前龙须草种植已在湖南省衡阳县全面推广,为全省紫色页岩地区水土流... 文章对紫色页岩地区种植龙须草的适应性、水土保持效果以及经济效益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龙须草在该地区生长良好,不仅具有较强的水土保持能力,而且经济效益较好,目前龙须草种植已在湖南省衡阳县全面推广,为全省紫色页岩地区水土流失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可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页岩 试验研究 龙须草 种植技术 水土保持效果 水土保持能力 水土流失治理 经济效益 推广种植 适应性 衡阳县 湖南省 草种植
下载PDF
花岗岩水土流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措施配置
2
作者 洪庆林 《湖南水利水电》 2001年第B06期28-29,共2页
花岗岩区水土流失的特点是沟蚀、崩岗发育 ,产沙量大 ,危害十分严重。实行以小流域为单元 ,全面规划、综合治理 ,合理配置林草措施、工程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 ,只有把治理与开发利用、治理与管理结合起来 ,大力推广户包、联户承包治理 。
关键词 衡阳县 花岗岩 水土流失 侵蚀模数 综合治理
下载PDF
花岗岩地区坡耕地径流泥沙观测试验研究
3
作者 王文林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48-52,共5页
本文总结分析了三年来对花岗岩地区坡耕地径流泥沙的观测试验资料,得出以下结论:1.荒坡地的泥沙流失量大于作物地;2.作物地覆盖度低于30%以下则比荒坡地的泥沙流失量要大;3.大于25°的坡耕地,头两年产量虽然较好,但第3年以后产量大... 本文总结分析了三年来对花岗岩地区坡耕地径流泥沙的观测试验资料,得出以下结论:1.荒坡地的泥沙流失量大于作物地;2.作物地覆盖度低于30%以下则比荒坡地的泥沙流失量要大;3.大于25°的坡耕地,头两年产量虽然较好,但第3年以后产量大幅度下降,并造成大量的泥沙流失,故种多年生植物为佳。同时通过试验研究表明:在花岗岩地区,泥沙流失量多数来源于坡耕地。因此搞好坡耕地的综合治理,是防治水土流失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耕地 径流泥沙 花岗岩地区
下载PDF
湘中侵蚀花岗岩坡地黄花优化栽培试验研究
4
作者 许亚生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32-35,共4页
采用四因素二水平随机区组试验,以黄花菜不同栽培方案的年公顷用工、费用、产量、产值、纯收入及黄花菜品质、土壤肥力、蓄水保土效率八项指标进行的模糊线性加权变换分析表明,湘中侵蚀花岗岩坡地黄花菜的优化栽培模式为:在喷灌条件... 采用四因素二水平随机区组试验,以黄花菜不同栽培方案的年公顷用工、费用、产量、产值、纯收入及黄花菜品质、土壤肥力、蓄水保土效率八项指标进行的模糊线性加权变换分析表明,湘中侵蚀花岗岩坡地黄花菜的优化栽培模式为:在喷灌条件下,以“高效、优质”或“费用省、效益好”为生产目的时,应采用中黄一号(A1)品种、宽窄行栽培(B2)、少耕法(C2)耕作措施;欲获供出口用的“特优品质”黄花产品时,应采用中黄二号(A2)品种,进行少材、套种(B1);侧重于“培肥地力,保持水土”时,应采用中黄二号品种,进行少耕、宽窄行栽培。在沟灌条件下,以上各生产日的的最佳栽培方案依次是A1B2C2、A2B2C2和A2B1C2。传统的栽培模式不仅其产品产量低、品质差、效益低下,而且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应予杜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菜 优化栽培模式 坡地 湖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