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黄化瘀汤治疗钩端螺旋体脑动脉炎70例对比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郭兆美 蒋惠荷 +1 位作者 李英欣 陈艺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63-64,共2页
三黄化瘀汤治疗钩端螺旋体脑动脉炎70例对比观察郭兆美,蒋惠荷,李英欣,陈艺林钩端螺旋体病(以下简称钩体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部分患者可在数周或数月后出现肢体麻木无力,抽搐、瘫痪、失语、癫痫等神经... 三黄化瘀汤治疗钩端螺旋体脑动脉炎70例对比观察郭兆美,蒋惠荷,李英欣,陈艺林钩端螺旋体病(以下简称钩体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部分患者可在数周或数月后出现肢体麻木无力,抽搐、瘫痪、失语、癫痫等神经系统后发症。有报道该病与变态反应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 脑动脉炎 三黄化瘀汤
下载PDF
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59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闻兰信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1995年第3期2-3,共2页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辨证分型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二术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5例临床研究
3
作者 汤效群 丁新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1年第17期2380-2381,共2页
目的观察二术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二术散内服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5例,并设西药对照组35例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5%和6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15,P〈0.05... 目的观察二术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二术散内服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5例,并设西药对照组35例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5%和6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15,P〈0.05)。结论二术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明显且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二术散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钩端螺旋体病神经系统后发症
4
作者 郭兆美 李英欣 +1 位作者 蒋惠荷 陈艺林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1996年第6期427-428,共2页
报道60例钩端螺旋体病神经系统后发症病变,认为本病的发生可能为钩端螺旋体直接损伤神经组织或供血血管引发变态反应,肺、肝。肾和心肌等组织出现间质性炎症。单纯用西药治疗,对钩体病神经系统后发症治疗缓慢。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 报道60例钩端螺旋体病神经系统后发症病变,认为本病的发生可能为钩端螺旋体直接损伤神经组织或供血血管引发变态反应,肺、肝。肾和心肌等组织出现间质性炎症。单纯用西药治疗,对钩体病神经系统后发症治疗缓慢。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中药清热燥湿,化瘀通络,机化血管再通。合用庆大霉素,以根治病原体,其疗效优于单用西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病 神经系统后发症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中医中药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37例
5
作者 张旗 朱波刚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1993年第B10期62-63,共2页
膝关节骨质增生为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我们自1989年以来,试用中医中药治疗37例,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膝关节骨质增生 中医药疗法 疗效标准 中药
下载PDF
“留者攻之”、“结者散之”治疗泌尿系统结石42例临床体会
6
作者 汤效群 张旗 朱波刚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1991年第4期41-42,共2页
“留者攻之”、“结者散之”是《内经》论述的二种治疗方法,指病邪滞留的用攻逐法,病属气血结滞不通者用疏散法治疗,我们在临床上试用于治疗泌尿系统结石4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 42例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最小19岁,最... “留者攻之”、“结者散之”是《内经》论述的二种治疗方法,指病邪滞留的用攻逐法,病属气血结滞不通者用疏散法治疗,我们在临床上试用于治疗泌尿系统结石4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 42例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54岁。发于膀胱者6例,结石直径最大1.0cm,最小0.3cm;发于输尿管者19例,其中右侧输尿管11例,左侧输尿管8例,结石直径最大1.3cm,最小0.5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统 结石 中医疗法
下载PDF
钩端螺旋体L型致神经系统后发症的诊治
7
作者 陈艺林 张效明 +3 位作者 蒋惠茼 李英欣 郭兆美 张勤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61-62,共2页
钩端螺旋体L型致神经系统后发症的诊治陈艺林,张效明,蒋惠茼,李英欣,郭兆美,张勤钩体病神经系统后发症系指钩体病恢复期的早期或晚期所发生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传统的钩体感染治疗首选药物为青霉素,近年实验证实青霉素可诱导钩体... 钩端螺旋体L型致神经系统后发症的诊治陈艺林,张效明,蒋惠茼,李英欣,郭兆美,张勤钩体病神经系统后发症系指钩体病恢复期的早期或晚期所发生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传统的钩体感染治疗首选药物为青霉素,近年实验证实青霉素可诱导钩体L型的产生[1],临床上不恰当的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病 神经系统疾病 诊治
下载PDF
复方罗布麻片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江成琳 胡业梅 +1 位作者 高怀兰 卜军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0期1338-1344,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复方罗布麻片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在PubMed、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VIP)和万方(WanFang)数据库收录的有关复方罗布麻片联合... 目的:系统评价复方罗布麻片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在PubMed、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VIP)和万方(WanFang)数据库收录的有关复方罗布麻片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对比文献。采用Cochrane Handbook 5.1.0评价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判断偏倚风险。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项研究,合计1033例病人,其中治疗组464例,对照组569例(胺碘酮组464例,普罗帕酮组105例)。Meta分析结果:复方罗布麻片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单用胺碘酮(OR=5.46;95%CI:3.40~8.75;Z=7.04;P<0.00001;I2=0%)、普罗帕酮(OR=2.99;95%CI:1.48~6.07;Z=3.04;P=0.002;I2=0%);室早发生次数(SMD=-1.39;95%CI:-1.61^-1.17;Z=12.34;P<0.00001;I2=0%)和短阵室速发生次数(SMD=-1.51;95%CI:-1.73^-1.28;Z=13.16;P<0.00001;I2=0%)比单用胺碘酮均明显减少;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4;95%CI:0.58~1.53;Z=0.25;P=0.80;I2=0%)。结论:复方罗布麻片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胺碘酮、普罗帕酮,并且应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律失常 复方罗布麻片 胺碘酮 META分析
下载PDF
脾肾双补十四味建中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张丽君 朱波刚 +3 位作者 历文华 彭杰 蒋岚 陈和平 《淮海医药》 2002年第5期387-388,共2页
目的 观察古方十四味建中汤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将 6 8例患者分成脾肾双补组 (34例 )和补肾组 (34例 ) ,分别采用十四味建中汤和六味地黄汤治疗 ,连续治疗 2个月 ,观察治疗前后骨密度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脾... 目的 观察古方十四味建中汤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将 6 8例患者分成脾肾双补组 (34例 )和补肾组 (34例 ) ,分别采用十四味建中汤和六味地黄汤治疗 ,连续治疗 2个月 ,观察治疗前后骨密度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脾肾双补组运用古方十四味建中汤治疗后在提高骨密度和改善临床症状方面均显著高于补肾六味地黄汤组 (P<0 .0 5 )。结论 脾肾两虚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的主要病理机制 ,运用脾肾双补治疗本病优于单纯补肾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味建中汤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脾肾两虚 中药疗法
下载PDF
人参四逆汤治疗膈肌疲劳临床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怀兰 胡杰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17-20,共4页
目的 :观察人参四逆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 ,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随机将5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 30例和对照组 2 2例 ,治疗组服用人参四逆汤 ,对照组服用氨茶碱 ,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和体征 ,肺功能的变化。实验研究观察对家兔膈... 目的 :观察人参四逆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 ,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随机将5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 30例和对照组 2 2例 ,治疗组服用人参四逆汤 ,对照组服用氨茶碱 ,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和体征 ,肺功能的变化。实验研究观察对家兔膈肌收缩力的影响。结果 :临床观察表明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3.3% ,对照组为 72 .7% ,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治疗后症状和体征及肺功能改善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P <0 .0 1)。实验研究表明 :人参四逆汤能增加膈肌收缩力。结论 :人参四逆汤具有解痉平喘、改善肺通气功能 ,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疗效好 ,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肌疲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人参四逆汤 中医药疗法 临床研究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宣肺化瘀治疗慢性咽炎 被引量:3
11
作者 郭兆美 李炅 《河北医学》 CAS 1996年第5期511-512,共2页
宣肺化瘀治疗慢性咽炎(233000)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郭兆美(233000)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李炅慢性咽炎属中医学的"喉痹"范畴,为心肺之热,瘀滞于喉部所致。我们采取宣肺化瘀的方法治疗50... 宣肺化瘀治疗慢性咽炎(233000)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郭兆美(233000)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李炅慢性咽炎属中医学的"喉痹"范畴,为心肺之热,瘀滞于喉部所致。我们采取宣肺化瘀的方法治疗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肺化瘀 中医药疗法 咽炎
下载PDF
龙胆泻肝汤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兆美 《河北医学》 CAS 1996年第2期172-173,共2页
龙胆泻肝汤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观察(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233000)郭兆美(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喉科233000)李突发性耳聋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在一瞬间或最多不超过48h,耳聋即达到高峰的感音神经性聋... 龙胆泻肝汤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观察(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233000)郭兆美(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喉科233000)李突发性耳聋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在一瞬间或最多不超过48h,耳聋即达到高峰的感音神经性聋,1994~1995年,我们收治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 龙胆泻肝汤 治疗 突发性耳聋
下载PDF
从痰瘀论治脑动脉硬化70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汤效群 《河北医学》 CAS 1997年第6期65-66,共2页
从痰瘀论治脑动脉硬化70例(233000)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汤效群脑动脉硬化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病多缠绵而顽固。自1988~1996年间,以痰瘀论治病,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统计资料较完整的70例患者报... 从痰瘀论治脑动脉硬化70例(233000)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汤效群脑动脉硬化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病多缠绵而顽固。自1988~1996年间,以痰瘀论治病,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统计资料较完整的70例患者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男性52例,女性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硬化 中医药疗法 从痰瘀论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哮喘
14
作者 杨均立 郭兆美 《河北医学》 CAS 1997年第3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哮喘 中西医给治疗 疗效
下载PDF
紫金龙药酒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金业全 魏桂湘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1996年第1期49-49,共1页
紫金龙药酒的研制及临床应用金业全,魏挂湘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称为“痹症”,我院根据验方研制的紫金龙药酒,经临床观察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制备处方:虎杈(又名紫金龙)、制川乌、制草乌桑枝、桂枝、地... 紫金龙药酒的研制及临床应用金业全,魏挂湘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称为“痹症”,我院根据验方研制的紫金龙药酒,经临床观察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制备处方:虎杈(又名紫金龙)、制川乌、制草乌桑枝、桂枝、地枫皮、制乌梢蛇、地龙、红花、川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金龙药酒 研制 类风湿关节炎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内服、外用中药治疗寻常性痤疮80例
16
作者 高怀兰 汤效群 陈欣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6期439-439,共1页
本文旨在探讨中医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文病例为1993~1996年的门诊患者。临床皆有黑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等体征,大部分患者舌质偏红,苔稍厚腻,脉象弦滑。部分女性患者伴有月经不调、痛经... 本文旨在探讨中医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文病例为1993~1996年的门诊患者。临床皆有黑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等体征,大部分患者舌质偏红,苔稍厚腻,脉象弦滑。部分女性患者伴有月经不调、痛经等。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中医药疗法 内服 外用
下载PDF
败红四物汤配合TDP照射治疗慢性盆腔炎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欣 张旗 +1 位作者 高琪 黄金萍 《淮海医药》 2001年第5期386-386,共1页
目的 探讨中医中药配合 TDP局部照射在治疗慢性盆腔炎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自拟败红四物汤配合 TDP局部照射治疗本病 38例 ,并同时设西药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  38例患者经过治疗 ,总有效率达 92 .1% ,明显优于西药对照... 目的 探讨中医中药配合 TDP局部照射在治疗慢性盆腔炎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自拟败红四物汤配合 TDP局部照射治疗本病 38例 ,并同时设西药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  38例患者经过治疗 ,总有效率达 92 .1% ,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结论 本法具有抑菌消炎、止痛作用 ,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 ,无任何副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方药 败红四物汤 治疗方法 TDP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