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44例鼻咽癌常规放疗后鼻窦炎发生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马士崟 江浩 +3 位作者 王飞 李慧 梅翠竹 吴浩荣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9-441,共3页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常规放疗后鼻窦炎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00-2005年收治的放疗前无鼻窦炎而放疗后发生鼻窦炎的144例鼻咽癌患者资料,并就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鼻窦炎的诊断用MRI法.T1+T2期82例,T3+T4期62例....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常规放疗后鼻窦炎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00-2005年收治的放疗前无鼻窦炎而放疗后发生鼻窦炎的144例鼻咽癌患者资料,并就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鼻窦炎的诊断用MRI法.T1+T2期82例,T3+T4期62例.鼻腔受侵58例,无鼻腔受侵86例.鼻咽灶为面颈联合野6 MV X线常规分割照射68~78 Gy,6~8周,其中>70 Gy 55例、≤70 Gy 89例.颈部为6 MV X线+高能电子线照射,淋巴结阳性者64~74 Gy,6~8周;阴性者50~54 Gy,4~5周.结果 全组患者放疗后鼻窦炎总的发生率为86.8%(125例),其中T3+T4期的高于T1+T2期的,分别为94%(58例)和82%(6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2,P<0.05);鼻咽灶剂量>70 Gy的高于≤70 Gy的,分别为95%(52例)和82%(7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5,P<0.05);鼻腔受侵的高于未受侵的,分别为95%(55例)和81%(7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6,P<0.05).鼻窦炎发生在放疗后3、6、12、>12个月的比例不同,分别占13.6%(17例)、31.2%(39例)、48.8%(61例)及6.4%(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48,P<0.01).结论 鼻咽癌患者常规放疗后鼻窦炎的发生率较高,并在1年内达最高峰;鼻腔有无侵犯、鼻咽照射剂量和T分期与放疗后鼻窦炎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并发症 鼻窦炎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电子喉镜下声带息肉和声带小结手术诊治体会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慧 陈德尚 +1 位作者 张明洁 赵梅君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89-990,共2页
目的观察应用电子喉镜治疗声带息肉和声带小结的疗效。方法对该院2008年~2011年门诊收治的467例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经电子喉镜下摘除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电子喉镜下一次手术成功456例,手术成功率为98.5%(456/463),7例电... 目的观察应用电子喉镜治疗声带息肉和声带小结的疗效。方法对该院2008年~2011年门诊收治的467例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经电子喉镜下摘除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电子喉镜下一次手术成功456例,手术成功率为98.5%(456/463),7例电子喉镜下二次手术,4例住院支撑喉镜下手术治疗;术后3个月复查145例声带小结患者全部治愈,总有效率100.0%,声带息肉的痊愈率为95.0%(302/318),好转率为5.0%(16/318),总有效率100.0%;电子喉镜下治愈447例,占96.5%(447/463),好转16例。结论电子喉镜下治疗声带息肉和声带小结疗效肯定,并具有操作简单、视野清晰、创伤少、重复性好、患者痛苦少及费用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喉镜 声带小结 声带息肉 微创 手术
下载PDF
复发性甲状腺癌再手术8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钱军 金鑫 +2 位作者 李德群 谢波 马士崟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876-878,共3页
目的:探讨复发性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原因及再次手术的术式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甲状腺手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需再次手术治疗的87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再次手术患者中,术后病理证实癌残留43例(49.4%),Ⅵ区淋巴结转移65... 目的:探讨复发性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原因及再次手术的术式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甲状腺手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需再次手术治疗的87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再次手术患者中,术后病理证实癌残留43例(49.4%),Ⅵ区淋巴结转移65例(74.7%),颈侧区淋巴结转移42例(48.3%);再次手术后发生短暂性喉返神经损伤3例(3.4%),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1例(1.1%),短暂性低钙症状5例(5.7%)。结论:甲状腺癌的初次手术方式不规范是造成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提高对甲状腺癌的认识,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是避免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重要因素,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的解剖与保护是确保再次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再手术 喉返神经 甲状旁腺
原文传递
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46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孙本路 舒继红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784-785,共2页
目的:观察内镜下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疗效。方法:对46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结果:随访3~6个月,42例治愈,4例好转;无鼻中隔穿孔或鼻腔粘连发生。结论:内镜下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 目的:观察内镜下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疗效。方法:对46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结果:随访3~6个月,42例治愈,4例好转;无鼻中隔穿孔或鼻腔粘连发生。结论:内镜下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操作精细准确,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成形术 内镜
下载PDF
上颌窦良性病变鼻内镜下不同手术径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王伟 强化龙 程忠强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0期1282-1284,共3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不同手术径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疗效。方法:对39例上颌窦良性病变分别采用4种不同手术径路进行治疗,其中18例采用经中鼻道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径路,9例采用经鼻内中、下鼻道双径路,11例采用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不同手术径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疗效。方法:对39例上颌窦良性病变分别采用4种不同手术径路进行治疗,其中18例采用经中鼻道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径路,9例采用经鼻内中、下鼻道双径路,11例采用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及鼻腔外侧壁切除双径路,1例采用传统Caldwell—Luc径路。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治愈30例,好转7例,复发2例。1例复发为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再次手术后病理为乳头状鳞状细胞癌,行放疗后失访。1例上颌窦囊肿患者术后8个月在上颌窦其他部位再发,但囊肿小且无临床症状未作处理。结论:针对上颌窦良性病变的特点,在鼻内镜下采取不同的手术径路,对手术疗效的提高及手术创伤的减少起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病变 鼻内镜 手术径路
下载PDF
泰绫在经口内镜下腺样体吸切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蒋成义 舒继红 +2 位作者 江涛 王伟 许亚佳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870-871,874,共3页
目的:探讨新型可吸收止血绫(泰绫)在经内镜下腺样体吸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80例腺样体肥大行经口内镜下腺样体吸切术的患者按有无使用泰绫分为使用泰绫组(A组)和未使用泰绫组(B组),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并发... 目的:探讨新型可吸收止血绫(泰绫)在经内镜下腺样体吸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80例腺样体肥大行经口内镜下腺样体吸切术的患者按有无使用泰绫分为使用泰绫组(A组)和未使用泰绫组(B组),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恢复和手术疗效。结果:A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出血发生率均较B组减少(P<0.01);A组术后恢复及手术疗效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泰绫在经口内镜下腺样体吸切术中具有安全、有效的止血作用,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切口渗血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血 泰绫 腺样体手术 内镜手术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与其看护需求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杨宝义 马士崟 +2 位作者 徐淑秀 谢虹 杨从艳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1期1578-1581,共4页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及其看护过程中的需求状况,并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165名ICU患者家属的一般情况、疾病不确定感状况以及看护需求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ICU患者家属...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及其看护过程中的需求状况,并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165名ICU患者家属的一般情况、疾病不确定感状况以及看护需求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ICU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的平均得分为(80.94±11.57)分,处于较高水平。家属看护需求重要性各因子依次为病情保证、获取信息、亲近患者、医护人员的支持以及自身的舒适。相关分析显示,除自身舒适因子外,其余四因子与ICU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各维度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P<0.01)。结论:护理人员在关注患者病情的同时也应对其家属的看护需求给予满足,以降低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使其能更好地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不确定感 家属需求 护理
下载PDF
显微耳科学的可视化教学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蒋成义 詹晓东 +1 位作者 王文忠 张明洁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494-495,共2页
目的:通过对显微耳科学的可视化教学研究,探索一套提高学生对耳科学的认识和兴趣的方法。方法:在大量中耳、内耳手术病例和丰富临床资料的基础上,借助显微镜、显微摄像及显影设备,通过电子计算机的模拟成像等处理,将显微耳科手术情况转... 目的:通过对显微耳科学的可视化教学研究,探索一套提高学生对耳科学的认识和兴趣的方法。方法:在大量中耳、内耳手术病例和丰富临床资料的基础上,借助显微镜、显微摄像及显影设备,通过电子计算机的模拟成像等处理,将显微耳科手术情况转化成图像,使学生能即时观看手术中情况;同时制成各类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课件;利用网络,实现继续教育及交流和远程会诊。结果:增加了学生对耳科学的认识和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保存大量有用的临床资料,方便了继续教育及同行间交流。结论:显微耳科学的可视化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比较有效的方法,可向耳鼻喉科其它学科扩展,并值得在有条件的教学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疾病 医院 教学 可视化 教学研究
下载PDF
鼻内镜下应用鼻内自体材料治疗脑脊液鼻漏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许亚佳 蒋成义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8年第6期518-521,共4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应用鼻内自体材料治疗脑脊液鼻漏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例脑脊液鼻漏患者,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23~52(41.6±12.5)岁。缺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应用鼻内自体材料治疗脑脊液鼻漏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例脑脊液鼻漏患者,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23~52(41.6±12.5)岁。缺损部位位于筛窦顶壁4例、筛板3例,位于额窦顶、蝶窦顶、额隐窝各1例。颅底骨质缺损周径小于10mm者6例、10~20mm者4例。通过详细的术前检查初步判断颅底缺损部位,按照不同部位颅底缺损的大小及脑脊液鼻漏的严重程度,采用鼻内镜下不同的鼻内自体材料重建鼻颅底缺损,其中6例应用自体鼻中隔黏软骨膜-软骨瓣,4例应用自体中鼻甲黏膜瓣。术后定期行神经系统检查,脑脊液生化检查糖定量,随访观察有无复发。结果本组10例患者手术时间1~2.5h,术中出血20~50mL,住院时间7~14d。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病理征均阴性,脑脊液生化检查糖定量均低于1.7mmol/L,术前头痛症状消失。出院前鼻内镜检查术区,无一例修补材料坏死、脱落。出院后6个月随访,均无脑脊液鼻漏复发。结论鼻内镜下利用鼻内自体材料重建鼻颅底缺损治疗脑脊液鼻漏安全、可行,术中取材方便、创伤小、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鼻漏 鼻内镜手术 鼻中隔黏软骨膜-软骨瓣 颅底重建
原文传递
氮卓斯汀鼻喷剂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国英 陈德尚 《智慧健康》 2023年第25期176-179,184,共5页
目的评价氮卓斯汀鼻喷剂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2月到本院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作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25例,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疗效高于参照组(P<... 目的评价氮卓斯汀鼻喷剂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2月到本院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作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25例,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疗效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临床症状积分情况均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生活质量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虽高于参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氮卓斯汀鼻喷剂+地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和安全性兼具,值得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卓斯汀鼻喷剂 地氯雷他定 过敏性鼻炎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择区性颈清扫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慧 马士崟 《解剖与临床》 2008年第6期454-455,共2页
关键词 择区性颈清扫术 颈淋巴结清扫术 颈淋巴结阴性 临床应用 治疗效果 临床经验 颈后三角 SND
下载PDF
两瓣法外耳道成形加骨粉充填在开放式乳突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跃峰 王晓敏 +5 位作者 陈德尚 李慧 张明洁 许彬彬 刘学宝 马士崟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9年第2期172-175,共4页
目的探讨开放式乳突手术中采用两瓣法行外耳道成形、自体骨粉充填行外耳道后壁重建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年6月—2018年1月收治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136例136耳... 目的探讨开放式乳突手术中采用两瓣法行外耳道成形、自体骨粉充填行外耳道后壁重建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年6月—2018年1月收治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136例136耳临床资料,其中男66例66耳、女70例70耳;年龄5~77岁,中位年龄43.5岁;左耳78例,右耳58例。行乳突根治术29耳,Bondy手术5耳,开放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79耳,完桥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23耳;均以两瓣法外耳道成形、自体骨粉充填乳突腔外耳道后壁重建。术后观察患者干耳时间,复发情况,有无面瘫眩晕、皮瓣坏死、软骨感染等并发症,重建的外耳道形态。结果术后随访时间9~39个月。开放手术后干耳率98.5%(134/136),干耳时间为1~5.6个月,平均为1.8个月;另外2耳分别于开放手术后2、5个月给予二次修正手术后获得干耳。术后无一例出现面瘫、眩晕、外耳道瓣或耳廓软骨感染坏死等明显并发症。随访期间见患者外耳道口无狭窄,形态圆滑,上下两皮瓣成活良好,开放的外耳道和乳突腔大小介于正常外耳道与传统的乳突轮廓化的术腔之间。结论本研究首次报道,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开放式乳突手术中,采用两瓣法外耳道成形、自体骨粉充填乳突腔行外耳道后壁重建,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炎 化脓性 耳外科手术 开放式乳突手术 自体皮质骨 外耳道后壁重建
原文传递
颞骨内乙状窦的显微解剖学观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本路 韩跃峰 詹晓东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21-22,共2页
目的:研究颞骨内乙状窦的显微解剖,为耳外科乳突入路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模拟经乳突入路行耳外科手术,测量颞骨内乙状窦与周围结构间的距离。结果:乙状窦前板到外耳道后上棘距离为(13.28±1.87)mm,乙状窦-乳突表面最短距离为(... 目的:研究颞骨内乙状窦的显微解剖,为耳外科乳突入路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模拟经乳突入路行耳外科手术,测量颞骨内乙状窦与周围结构间的距离。结果:乙状窦前板到外耳道后上棘距离为(13.28±1.87)mm,乙状窦-乳突表面最短距离为(5.16±0.73)mm,乙状窦上膝-外耳道后上棘距离为(17.85±1.62)mm,乙状窦下膝-外耳道后上棘距离为(19.68±2.11)mm,乙状窦前板到砧骨短脚中点、外半规管隆突的距离分别为(17.37±1.54)mm、(14.61±1.37)mm。结论:测量乙状窦外耳道后壁、乳突表面、半规管的距离对耳外科乳突入路手术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骨 乙状窦 显微解剖
下载PDF
MiR-34a在人鼻咽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柳伟 蒋成义 +2 位作者 江涛 许亚佳 王斌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10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miR-34a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0例鼻咽癌组织标本,qRTPCR检测鼻咽癌组织中miR-34a表达量,对miR-34a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相关性进行分析,探讨miR-34a表达是否影响鼻咽癌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结... 目的探讨miR-34a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0例鼻咽癌组织标本,qRTPCR检测鼻咽癌组织中miR-34a表达量,对miR-34a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相关性进行分析,探讨miR-34a表达是否影响鼻咽癌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结果 30例鼻咽癌组织中miR-34a的相对表达量为(2.367±0.235),而对应癌旁组织为(5.399±0.463);其中22例鼻咽癌组织(73.33%)中miR-34a的相对表达量低于对应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存在淋巴结转移及具有较高的TNM分期(Ⅲ+Ⅳ)的鼻咽癌组织中miR-34a的表达更低(P<0.01)。结论 miR-34a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并与患者不良临床病理特征相关,上调miR-34a表达可能会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凋亡,miR-34a基因可能作为一种抑癌基因在鼻咽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34A 鼻咽癌 增殖 凋亡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喉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5
作者 蒋成义 周蕾 +1 位作者 詹晓东 舒继红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2期1306-1308,1311,共4页
目的:观察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s,iNOS)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iNOS在喉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6例喉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iNOS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喉癌患者临... 目的:观察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s,iNOS)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iNOS在喉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6例喉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iNOS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喉癌患者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等方面的关系。结果:iNOS在喉癌组织中表达率为81.82%,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6.06%(P<0.05)。不同临床分期、临床分型喉癌患者的iNOS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年龄、病理分级以及淋巴结转移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NOS可能是喉癌侵袭转移机制中的重要肿瘤标志物,在喉癌的淋巴结转移中具有一定作用,对于喉癌淋巴结转移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一氧化氮合酶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学 临床
下载PDF
Survivin基因与喉鳞状细胞癌
16
作者 李磊 马士崟 《解剖与临床》 2008年第5期379-381,共3页
关键词 喉鳞状细胞癌 SURVIVIN基因 肿瘤细胞 细胞凋亡 凋亡抑制基因 细胞增殖 凋亡机制 肿瘤治疗
下载PDF
颈清扫术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演进
17
作者 李翠 詹晓东 《中华全科医学》 2013年第10期1616-1617,共2页
喉癌(carcinoma of larynx)是喉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目前有明显增长趋势,最近全球癌症发生报表统计报告喉癌发病率男女分别为(3.5.5.5)/10万、0.6/10万,
关键词 择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喉肿瘤 鳞状细胞
原文传递
耳鼻咽喉科护理操作技能多媒体课件与教学实效探讨
18
作者 马士崟 徐淑秀 +2 位作者 李艳丽 王焕 赵梅君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837-838,共2页
目的:观察耳鼻咽喉护理操作技能多媒体课件及教学实践效果。方法:对蚌埠医学院护理学系2004级护理本科生采用改革后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并与实行传统授课的2003级护理本科生比较,分析多媒体课件的特点及教学实效。结果:2004级护理... 目的:观察耳鼻咽喉护理操作技能多媒体课件及教学实践效果。方法:对蚌埠医学院护理学系2004级护理本科生采用改革后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并与实行传统授课的2003级护理本科生比较,分析多媒体课件的特点及教学实效。结果:2004级护理本科生的耳鼻咽喉护理技术操作技能考核的平均成绩(95.4分)大于2003级护理本科生(87.6分),临床考核好于以往。结论:耳鼻咽喉护理操作技能多媒体课件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现代化辅助教学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医学 多媒体课件 耳鼻咽喉科 护理操作技能 教学实效
下载PDF
喉癌患者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调查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杨从艳 金莉 +2 位作者 王琴 徐淑秀 李艳丽 《中华全科医学》 2010年第7期899-900,共2页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为进一步寻求护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58例喉癌患者(病例组)与同期58例健康成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病...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为进一步寻求护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58例喉癌患者(病例组)与同期58例健康成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病例组生活质量水平较低、获得的社会支持较多,病例组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P<0.01,P<0.05)。结论喉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降低,应充分利用有效的社会支持,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生活质量 社会支持
原文传递
单极电刀凝切法在扁桃体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伟 詹晓东 +1 位作者 强化龙 程忠强 《中华全科医学》 2014年第1期36-37,79,共3页
目的 观察单极电刀凝切法在扁桃体切除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在全麻下应用单极电刀凝切法切除扁桃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慢性扁桃体炎11例,扁桃体肥大Ⅱ~Ⅲ度伴有腺样体肥大28例,扁桃体角化症1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 目的 观察单极电刀凝切法在扁桃体切除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在全麻下应用单极电刀凝切法切除扁桃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慢性扁桃体炎11例,扁桃体肥大Ⅱ~Ⅲ度伴有腺样体肥大28例,扁桃体角化症1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需行H-UPPP患者10例,另外2例扁桃体乳头状瘤患者行患侧扁桃体及新生物一并切除.探讨该手术方法的优点.结果 52例患者术中、术后均无大出血,每侧扁桃体切除时间一般为8 min左右,最长不超过15 min,术中出血少,出血量平均小于5ml,最多不超过10ml,且术后无大出血及腺体残留.术后咽痛1~2d,舌腭弓、咽腭弓及悬雍垂肿胀轻,自觉疼痛轻,不需镇痛治疗.结论 全麻下应用单极电刀凝切法切除扁桃体,术野清楚,术中出血少,手术用时短,设备简单,易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极电刀 扁桃体切除术 出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