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癌中Snail、Slug和KAI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1
作者 龚晓萌 陶仪声 +5 位作者 周蕾 俞岚 武世伍 宋文庆 王丹娜 承泽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33-1738,共6页
目的检测宫颈癌中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标记物Snail、Slug和转移抑制因子KAI1的表达,并分析它们的相互关系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Elivision TM plus法检测154例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40例正... 目的检测宫颈癌中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标记物Snail、Slug和转移抑制因子KAI1的表达,并分析它们的相互关系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Elivision TM plus法检测154例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40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Snail、Slug和KAI1蛋白的表达。结果 Snail、Slug和KAI1在CSCC组、CIN组和对照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2%、66.9%、43.5%;32.0%、34.0%、64.0%和0%、2.5%、95.0%,两组相互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nail、Slug和KAI1蛋白的表达均与CSCC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与否、浸润深度、FIGO分期及术后生存期均有关(P<0.05);Snail蛋白的表达与Slug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752,P<0.001),Snail和Slug蛋白的表达均与KAI1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P<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Snail和Slug蛋白表达阳性的患者其生存率明显低于其阴性表达的患者(P<0.001);KAI1蛋白表达阳性的患者其生存率明显高于其阴性表达的患者(P<0.001)。Cox回归分析显示Snail和KAI1蛋白的阳性表达及FIGO分期是影响CSCC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Snail、Slug和KAI1蛋白的表达水平在CSCC组织中与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FIGO、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与否及预后等均有关;在CSCC组织中早期联合检测Snail、Slug和KAI1对判断预后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SNAIL SLUG KAI1 预后
下载PDF
ALDH1、CXCR4、E-cadher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3
2
作者 赵艳 金鑫 +2 位作者 李楠 李靖 钱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90-1395,共6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ALDH1、CXCR4、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胃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结果。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胃癌标本及60例对照组织ALDH1、CXCR4、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统...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ALDH1、CXCR4、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胃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结果。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胃癌标本及60例对照组织ALDH1、CXCR4、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其对淋巴结转移的影响。结果 ALDH1、CXCR4、E-cadherin在胃癌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7.5%(73/127)、63.8%(81/127)、36.2%(46/127),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随着患者临床分期越晚及淋巴结转移的出现,ALDH1的阳性表达率升高(P<0.05)。CXCR4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3者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表达率均高于阴性组(P<0.05);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与ALDH1、CXCR4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ALDH1与CXCR4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均<0.001)。生存分析表明,ALDH1、CXCR4阳性表达的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者;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患者生存率明显下降(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ALDH1、CXCR4和E-cadherin的表达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ALDH1,CXCR4表达的升高及E-cadherin表达的降低与胃癌的侵袭、转移和预后等因素相关,其联合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检测以上指标为预测胃癌的转移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ALDH1 CXCR4 E-CADHERIN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探讨责任导师制在临床病理专业规范化培训中的确立及意义 被引量:11
3
作者 秦燕子 武世伍 +2 位作者 周蕾 陶仪声 马莉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第10期141-143,共3页
培养合格优秀的临床病理医师必须要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通过选拔优秀的责任导师,加强学员的基本功训练,强化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采取文献汇报、切片观察及手机App等考核形式,评价学员学习成绩,旨在用来提高临床病理... 培养合格优秀的临床病理医师必须要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通过选拔优秀的责任导师,加强学员的基本功训练,强化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采取文献汇报、切片观察及手机App等考核形式,评价学员学习成绩,旨在用来提高临床病理专业学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有力推动临床病理规范化培训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病理专业 责任导师制 PBL教学 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β-catenin在食管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9
4
作者 秦燕子 王晓丽 +4 位作者 刘明俊 王乐乐 单利娜 李卓然 陶仪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32-836,共5页
目的探讨β-catenin在食管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转染有效的β-catenin基因siRNA干扰片段于食管癌Eca-109细胞中,下调β-catenin表达:CCK-8增殖实验检测沉默该基因对食管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对其侵袭、... 目的探讨β-catenin在食管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转染有效的β-catenin基因siRNA干扰片段于食管癌Eca-109细胞中,下调β-catenin表达:CCK-8增殖实验检测沉默该基因对食管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对其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β-catenin表达下调后WISP2、TCF4及E-cadherin蛋白表达。结果 CCK-8增殖实验结果显示,干扰组(siRNA干扰片段有效转染的下调β-catenin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未处理组)及阴性对照组(转染无意义片段组)(P<0.05),而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answell小室实验结果显示,干扰组迁移、侵袭能力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WISP2、E-cadherin蛋白在干扰组中的表达量高于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P<0.05);TCF4蛋白在干扰组中的表达量低于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在食管癌细胞中,下调β-catenin后,Wnt信号通路的相关因子也出现明显改变,推测沉默食管癌中Wnt信号通路β-catenin因子,E-cadherin表达增加,抑制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阻碍食管癌细胞增殖,通过减少TCF4表达,促进下游靶基因WISP2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转移;β-catenin基因有望成为靶向治疗食管癌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侵袭 转移 增殖 Β-CATENIN
下载PDF
64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谷从友 李楠 +2 位作者 李敏 薛学敏 高子芬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64例AITL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增加免疫组化标记检测。结果64例患者中,男35例,女29例,中位年龄59(25~84)岁。临床表现为进展期,出现淋巴结、肝... 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64例AITL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增加免疫组化标记检测。结果64例患者中,男35例,女29例,中位年龄59(25~84)岁。临床表现为进展期,出现淋巴结、肝脾肿大及全身症状。淋巴结病理组织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显示淋巴结结构部分或全部消失,多形性细胞浸润,伴有明显的分支状高内皮小静脉和滤泡树突细胞增生,大部分患者出现单克隆T淋巴细胞异常增生。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显示瘤细胞表达趋化因子配体13(阳性率95.3%)、程序性死亡分子1(阳性率75.0%)、CDl0(阳性率25.0%)、Bcl-6(阳性率40.0%)、CD2(阳性率96.0%)、CD3(阳性率95.0%)、CD4(阳性率84.0%)、CD5(阳性率73.0%),EBV编码的小RNA(阳性率39.5%),Ki-67(阳性率平均55.0%),常伴CD7、CD8表达减弱或丢失。结论AITL起源于CD4’的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具有特殊的临床病理特征;病变局限者与外周T细胞淋巴瘤滤泡亚型在形态及免疫表型上可有重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T细胞 外周 病理学 临床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鉴别
原文传递
原发性纵隔精原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杨盼盼 闫文天 +4 位作者 杨宁宁 李楠 杨茹雪 张姗 冯振中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2期320-323,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纵隔精原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原发性纵隔精原细胞瘤的临床特点、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例男性患者,年龄16~36岁,中位年龄22岁。4例为原发于纵隔的精原细胞瘤;1例首... 目的探讨原发性纵隔精原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原发性纵隔精原细胞瘤的临床特点、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例男性患者,年龄16~36岁,中位年龄22岁。4例为原发于纵隔的精原细胞瘤;1例首发症状为颈部淋巴结肿大,后结合临床病史及免疫组化标记确诊为纵隔精原细胞瘤转移。组织学特点为肿瘤细胞较单一、类圆形,部分胞质透亮,可见核分裂象,纤维包绕分隔成巢状或假腺状,间质内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标记表达生殖细胞肿瘤标记物,OCT3/4、SALL4细胞核阳性,CD117、PLAP细胞膜阳性,淋巴造血和上皮标记均阴性。随访6~7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51个月,2例治疗后无瘤生存,2例治疗后荷瘤生存,1例失访。结论原发性纵隔精原细胞瘤具有特殊的发病部位和临床特点,容易出现漏诊或误诊,其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达与性腺精原细胞瘤基本相同,需要结合临床病史、病理形态和免疫表型综合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生殖细胞瘤 精原细胞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和结肠癌转移相关蛋白-1在肺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武世伍 王一超 +1 位作者 慈红非 陶仪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52-956,共5页
目的检测肺鳞状细胞癌(LSCC)中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vasohibin-1)和结肠癌转移相关蛋白-1(MACC1)蛋白的表达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它们与LSCC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plus方法检测160例LSCC和80例正... 目的检测肺鳞状细胞癌(LSCC)中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vasohibin-1)和结肠癌转移相关蛋白-1(MACC1)蛋白的表达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它们与LSCC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plus方法检测160例LSCC和80例正常肺组织中vasohibin-1和MACC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LSCC组织中,vasohibin-1和MACC1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9.4%和57.5%;对照组中,vasohibin-1和MACC1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1.3%和8.8%,其表达差异在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ohibin-1和MACC1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在LSCC患者肿瘤组织的不同分化程度之间、淋巴结转移与否之间以及TNM不同分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vasohibin-1蛋白的表达阳性率与MACC1蛋白的表达阳性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在LSCC中vasohibin-1和MACC1蛋白阳性表达组患者术后总的生存时间明显低于其阴性组患者,log-rank分析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vasohibin-1和MACC1蛋白的阳性表达及TNM分期是影响LSCC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预后因子。结论异常表达的vasohibin-1和MACC1可能参与了LSCC的发展,并促进其浸润和转移;在LSCC患者中联合检测vasohibin-1和MACC1蛋白的表达对预测其发展和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鳞状细胞癌 vasohibin-1 MACC1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下载PDF
PTEN、Twist1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PD1的表达在三阴型乳腺癌中的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李然 曹锦涛 +3 位作者 闵锐 孙帅 冯振中 李楠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2期890-897,共8页
目的:探讨PTEN、Twist1、PD1受体阳性肿瘤浸润淋巴细胞(PD1+ tumor infiltration lymphocytes,TILPD1)的表达与三阴型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2018年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 目的:探讨PTEN、Twist1、PD1受体阳性肿瘤浸润淋巴细胞(PD1+ tumor infiltration lymphocytes,TILPD1)的表达与三阴型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2018年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TNBC标本76例,其他类型乳腺癌(NTNBC)标本47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比较TNBC和NTNBC标本中PTEN、Twist1、TILPD1蛋白表达的差异,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TNBC样本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浸润程度更高(P<0.01)。TNBC中PTEN与Twist1及TILPD1的表达呈负相关(r=-0.314,P=0.012;r=-0.271,P=0.031),Twist1与TILPD1的表达呈正相关(r=0.281,P=0.019),TILPD1的表达与TIL浸润程度呈正相关(r=0.261,P=0.035)。PTEN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呈负相关(r=-0.380,P=0.002),与TIL浸润程度、肿瘤转移率、组织学分级也有一定的关联性。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TNM分期较小、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的患者预后更好;PTEN缺失表达与TILPD1高表达的患者预后不佳,是影响TNBC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TEN与TILPD1的蛋白表达可能成为预测TNBC患者预后及疗效较为可靠的生物学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 TWIST1 PD1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三阴型乳腺癌
下载PDF
弥漫硬化型甲状腺乳头状癌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谢峰梅 李楠 +4 位作者 赵艳 许婷婷 宋雪雪 吴琦 冯振中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91-1393,共3页
目的探讨弥漫硬化型甲状腺乳头状癌(diffuse sclerosing variant of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DSVPT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DSVP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均为中青年女性,均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 目的探讨弥漫硬化型甲状腺乳头状癌(diffuse sclerosing variant of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DSVPT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DSVP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均为中青年女性,均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镜下见肿瘤弥漫累及甲状腺组织,肿瘤细胞除具有与普通型甲状腺乳头状癌(conventional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CPTC)相似的细胞核特征之外,还具有广泛鳞状上皮化生、大量砂粒体形成、间质纤维化、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特征。免疫表型:2例瘤细胞TG、TTF-1、CK19均阳性;同时与肿瘤生长、侵袭及转移有关的GAL-3、HBME-1、Cyclin D1亦均阳性;CD56阴性;2例Ki-67增殖指数均约5%。结论与CPTC相比,DSVPTC有着不同的临床、病理和分子学特征,DSVPTC是一种罕见的并具侵袭性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亚型,依据临床病理特征,并结合免疫表型可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弥漫硬化型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淋巴瘤误诊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楠 谷从友 +3 位作者 冯振中 赵艳 高子芬 钱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18-1122,共5页
目的提高淋巴瘤的病理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淋巴瘤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及组织病理学切片,增加免疫标记予以协助确诊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低级别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误诊为淋巴结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与对BCL-... 目的提高淋巴瘤的病理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淋巴瘤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及组织病理学切片,增加免疫标记予以协助确诊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低级别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误诊为淋巴结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与对BCL-2阴性低级别FL的形态学认识不足有关。例2,乳腺ALK-1^+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小细胞变异型,误诊为套细胞淋巴瘤,与对ALK-1^+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小细胞变异型的形态学认识不足和对免疫标记Cyclin D1(+)定位误判有关。例3,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误诊为直肠黏膜溃疡伴穿孔,与诊断时对增生、浸润细胞观察不细,缺乏相关标志物协助有关。例4,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误诊为反应性增生,与对边缘区淋巴瘤形态学认识不足有关。结论淋巴瘤的诊断是建立在形态学基础之上,并合理选择免疫标志物、密切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的结果,必要时借鉴基因学及遗传学检测协助诊断,必须提高对该类淋巴瘤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以指导临床为患者提供规范化、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免疫组织化学 误诊 鉴别
下载PDF
恶性胃肠道神经外胚层肿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然 周婷 +3 位作者 陈少华 唐明洋 韦丹丹 李楠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恶性胃肠道神经外胚层肿瘤(gastrointestinal neuroectodermal tumor,GNE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GNET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均以腹... 目的探讨恶性胃肠道神经外胚层肿瘤(gastrointestinal neuroectodermal tumor,GNE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GNET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均以腹部不适入院,肿瘤眼观均为溃疡型肿块,镜下见上皮样细胞呈弥漫片状、巢状分布,胞质弱嗜酸性,胞核圆形,可见泡状核,核仁不明显。免疫表型:S-100、SOX10、vimentin均弥漫强阳性,黑色素标志物Melan-A和HMB-45均阴性。FISH基因检测结果显示EWSR1基因断裂重排。结论GNET患者发病年龄小、预后差,因其形态学的相似性,临床易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胃肠道神经外胚层肿瘤 透明细胞肉瘤样肿瘤 FISH EWSR1基因
下载PDF
臀部混杂性神经鞘肿瘤1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宋红 武世伍 +2 位作者 柴大敏 马莉 陶仪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7-118,共2页
患者女性,51岁,因右臀部皮下发现肿块且疼痛不适2周入院。体检:患者右侧臀部皮下可触及一圆形肿块,鸽子蛋大小,直径约4cm,活动度尚可,表面光滑,边界尚清楚,无明显触压痛。2016年11月11日于我院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肿块位于右侧... 患者女性,51岁,因右臀部皮下发现肿块且疼痛不适2周入院。体检:患者右侧臀部皮下可触及一圆形肿块,鸽子蛋大小,直径约4cm,活动度尚可,表面光滑,边界尚清楚,无明显触压痛。2016年11月11日于我院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肿块位于右侧臀大肌下,大小6cm×4cm×2cm,质地软到韧,边界清楚,紧贴肿块边缘完整切除肿块后送检。术后切口愈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性神经鞘肿瘤 神经鞘瘤 神经束膜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脾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楠 周婷 +4 位作者 冯振中 赵艳 陈少华 杨茹雪 朱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90-792,共3页
目的探讨脾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clerosing angiomatoid nodular transformation,SAN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SANT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并结合相关文献。结果 5例中... 目的探讨脾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clerosing angiomatoid nodular transformation,SAN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SANT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并结合相关文献。结果 5例中男女比为3∶2,发病年龄27~60岁,中位年龄42.8岁;均因影像学发现占位性病变入院,肿块长径5~11 cm。行脾脏切除后,患者预后良好,未见复发。结论SANT为脾脏的一种罕见良性肿瘤,结合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病理及免疫表型特征有助于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手术切除脾脏后,患者可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脏肿瘤 结节性硬化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WWOX和CD13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博 王丹娜 +3 位作者 张琼 武世伍 俞岚 陶仪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86-1590,共5页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CRC)组织中WWOX和CD133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它们与CR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 TM plus法检测174例CRC组织和8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WWOX和CD133蛋白的表达...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CRC)组织中WWOX和CD133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它们与CR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 TM plus法检测174例CRC组织和8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WWOX和CD13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CRC组织中WWOX和CD13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41.4%和53.4%;对照组中WWOX和CD13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7.5%和5.0%,其表达差异在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WWOX和CD133蛋白表达与CRC患者肿瘤组织的不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是否转移以及不同Duke分期等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WWOX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与CD133蛋白的阳性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P<0.05)。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在CRC组织中WWOX蛋白阳性表达组患者术后总的存活时间明显高于其阴性组患者,而CD133蛋白阳性组患者术后总的存活时间明显低于其阴性组患者,log-rank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x多因素分析显示WWOX和CD133蛋白的阳性表达及Duke分期是影响CRC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预后因子。结论反常表达的WWOX和CD133参与了CRC的发生、发展、侵袭以及转移;在CRC患者中联合检测WWOX和CD133蛋白的表达对预测其进展和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WWOX CD133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下载PDF
甲状腺低分化癌3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许婷婷 李楠 +3 位作者 谢峰梅 宋雪雪 杨茹雪 冯振中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88-1390,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低分化癌(poorl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PD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PD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女性1例,男性2例,年龄61~62岁,中位年龄61岁。3例均表现为颈部甲状腺... 目的探讨甲状腺低分化癌(poorl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PD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PD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女性1例,男性2例,年龄61~62岁,中位年龄61岁。3例均表现为颈部甲状腺肿块并在近期逐渐增大。瘤组织呈小梁状、实性片状或岛状生长,瘤细胞形态小而一致,核质比高,核圆形或卵圆形,边缘光滑,核仁不明显。呈现3种形态学特征:肿瘤性坏死、核分裂象≥3/10 HPF、迂曲核。免疫表型:甲状腺滤泡标志物及上皮表型阳性(TTF-1、Tg、CK、vimentin、Galectin 3、CK19、CD56),降钙素及部分神经标志物阴性(Syn、BCL-2、MC、Calcitonin、Cg A),Ki-67增殖指数为10%~50%,中位数为10%。2例均随访1年以上,未出现复发和远处转移,1例失访。结论PDTC是甲状腺恶性肿瘤中少见的独立亚型,依据形态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可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低分化癌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中国皖北地区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56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谷从友 李楠 +2 位作者 薛学敏 黄欣 高子芬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22-825,共4页
在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中,淋巴瘤被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两大类,HL又分为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nodularlymphocytepredominantHodgkinlymphoma,NLPHL)与经典型... 在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中,淋巴瘤被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两大类,HL又分为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nodularlymphocytepredominantHodgkinlymphoma,NLPHL)与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lassicalHodgkinlymphoma,CH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病理学分析 皖北地区 非霍奇金淋巴瘤 淋巴细胞为主型 临床 中国 淋巴组织肿瘤
原文传递
上皮性卵巢癌中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Notch1及DLL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俞岚 焦云杰 +3 位作者 周蕾 宋文庆 武世伍 王丹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44-450,共7页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EOC)中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4)、Notch1及DLL4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及其功能意义。方法收集207例EOC术后标本和65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标本,应用免疫组化学法检测EOC和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OCT4、Notch1以及D...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EOC)中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4)、Notch1及DLL4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及其功能意义。方法收集207例EOC术后标本和65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标本,应用免疫组化学法检测EOC和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OCT4、Notch1以及DLL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EOC组织和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OCT4、Notch1和DLL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61.8%、60.9%和9.2%、6.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CT4、Notch1和DLL4的表达与EOC的组织学分化、FIGO分期、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DLL4蛋白的表达分别与OCT4和Notch1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758和0.704,P均<0.001),同时,OCT4与Notch1蛋白的表达亦呈正相关(r=0.645,P<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OCT4、Notch1和DLL4蛋白的过表达均与患者的生存率有关,3种蛋白表达阳性组患者生存率均明显低于蛋白表达阴性组患者(P<0.05)。多因素分析:OCT4、DLL4蛋白的表达和FIGO分期是影响EOC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OCT4、Notch1及DLL4的过表达与EOC的组织学分化程度、转移和预后等因素密切相关,联合检测这些指标可能对于EOC患者的病情进展和预后判断给予重要提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 NOTCH1 DLL4 预后
下载PDF
膀胱尿路上皮癌中CD133、CD82/KAI1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拟态的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俞岚 武世伍 +2 位作者 周蕾 宋文庆 王丹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36-1340,共5页
目的研究膀胱尿路上皮癌中CD133、CD82/KAI1蛋白与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plus法和特殊组织化学法检测9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和20例正常膀胱粘膜中CD133、CD82/KAI1的表达和血管生... 目的研究膀胱尿路上皮癌中CD133、CD82/KAI1蛋白与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plus法和特殊组织化学法检测9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和20例正常膀胱粘膜中CD133、CD82/KAI1的表达和血管生成拟态(VM)的形成情况。结果在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中CD133、CD82/KAI1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和VM检出率分别为0%、90.0%和0%,在尿路上皮癌组织中三者表达分别为65.6%、31.1%和31.1%,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膀胱尿路上皮癌中,CD133、CD82/KAI1蛋白阳性表达以及VM的形成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数量均无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病理分期以及复发与否具有相关性(P<0.01)。癌组织中,CD82/KAI1的表达与VM的形成及CD133的表达成负相关性(r=-0.452,-0.776,P<0.01-0.05),CD133的表达与VM的形成呈正相关(r=0.487,P<0.05)。结论 CD133、CD82/KAI1参与膀胱尿路上皮癌中VM形成,并且CD133、CD82/KAI1以及VM共同参与尿路上皮癌的侵袭及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尿路上皮癌 CD133 CD82/KAI1 血管生成拟态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亲历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的思考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楠 冯振中 +4 位作者 陶仪声 关宿东 方珠 常雪莲 杨小迪 《基础医学教育》 2015年第11期1017-1019,共3页
教学基本功比赛是目前医学院校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竞赛形式,是培养青年教师能力、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方式。先后参加校极、省级和国家级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文章结合自身实际,从授课内容选择、教案设计、课件制作、赛后反思等多个... 教学基本功比赛是目前医学院校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竞赛形式,是培养青年教师能力、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方式。先后参加校极、省级和国家级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文章结合自身实际,从授课内容选择、教案设计、课件制作、赛后反思等多个方面介绍了备赛、参赛过程及赛后体会,为青年教师今后参加此类比赛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教师 医学院校 教学基本功比赛
下载PDF
提高病理学实验课教学效果探讨 被引量:11
20
作者 谷从友 李楠 +1 位作者 柴大敏 陶仪声 《基础医学教育》 2013年第1期43-45,共3页
实验课教学是病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理论联系实践、病理联系临床的重要作用。病理学实验主要有大体标本和切片观察、绘图及病例讨论等内容。从优化实验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实验考核方法等方面,对提高实验课教学... 实验课教学是病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理论联系实践、病理联系临床的重要作用。病理学实验主要有大体标本和切片观察、绘图及病例讨论等内容。从优化实验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实验考核方法等方面,对提高实验课教学效果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实验教学 教学探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